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打垮“黑豹”癌症就在我们身边 12天发现18例癌症——专家:悲剧原本可以避免的

打垮“黑豹”癌症就在我们身边 12天发现18例癌症——专家:悲剧原本可以避免的

时间:2018-11-29 10:03:44

相关推荐

打垮“黑豹”癌症就在我们身边 12天发现18例癌症——专家:悲剧原本可以避免的

由于疫情逐渐缓解,我院放宽了胃肠镜检查,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和CT检查,只需要常规术前检查即可。于是,来做检查的人也多了起来,但是和以前一样,无症状来体检的少,不得已才检查的多。

烟台中西医肛肠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疾预控局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单位(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单位),大力开展消化内镜中心建设,于投入使用马应龙舒适胃肠诊疗病区,运用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检查系统,截至目前也几乎上每天都能发现癌症和早癌。

这几天的数字尤其有些触目惊心

今天才8月30日,在此前短短的12天里,就发现了18例消化道肿瘤,

其中中晚期癌,占了15个;占比83.33%;

早期癌只有3个,占比16.7%!

最小年龄38岁,最大77岁;

在15个进展期患者中:

其中13例是这辈子第一次做胃肠镜;全部都是出现了非常典型的症状才来做的检查;

2例是没有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以至于出现了严重症状,才想起来上医院的。

在发现的3例早癌中,有2个是常规体检,没有任何消化道症状;

一个是因为胃不舒服,却查出来食管早癌,算是歪打正着,他也没有任何食管的症状。

我们的柳院长慨叹道:

“这些晚期癌,至少90%是可以避免的!做个胃肠镜就可以提前发现,并且有很大把握治愈的。”

消化道肿瘤早期没有症状,不能“傻等信号灯”

李兆申院士曾经说过,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甚至肝癌,在早期的症状,其实就是“没有症状”。

李兆申院士

《打垮黑豹的结肠癌,在烟台芝罘区发病率超过13%!从息肉到瘤变,你有时间去发现它》

昨日,一则《<黑豹>男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患结肠癌去世,终年43岁》的消息刷爆网络,全网漫威影迷集体悼念“黑豹”的离去。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兼漫威迷,更让我痛心的是,打垮“黑豹”的结肠癌其实是可以提前检查出来的。

根据芝罘区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区结肠癌发病率13.28%,死亡率10.39%;胃癌发病率10.32%,死亡率12.92%。

其实,对一部分病人来说,肠癌的发生要经过息肉(管状、绒毛状腺瘤)→瘤变→癌变→进展期癌等过程从息肉到瘤变,这个癌前病变的过程大多有。也就是说,你有的时间去发现问题,内如果做肠镜发现有息肉,那么可以预防性切除掉,而不是等到癌变了再去动手术。

哪些人需要引起注意?结肠癌篇“结直肠癌存在家族遗传性,主要有癌症家庭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旦有病人诊断为该疾病,父母、兄弟姐妹均应行肠镜筛查。”案例1在临床我们就曾见过这样的病例,一对兄妹。33岁的哥哥经常需要加班和出差,长期处于重压下,经常熬夜,平时还喜欢和单位的小兄弟一起聚聚,喝喝小酒,吃吃烧烤。有一段时间,他感觉肚子不舒服,连续几天出现腹痛、便血。哥哥抽空去当地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结果被告知其癌胚抗原较正常值升高2倍多。

妹妹陪着哥哥来到医院,经过详细检查,结果吓了他们一跳:哥哥一米多长的肠子里,密密麻麻长满了百余颗葡萄状腺瘤,最大的直径足足有5厘米,表面还在出血,几乎将肠子堵牢。医师解释,他患的是罕见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种疾病的癌变率达百分百,哥哥已经发展为结肠癌中晚期。经过多学科讨论后,医生强烈建议切除其全部的结肠。

考虑到疾病有家族遗传的可能,医师建议随行的妹妹也进行肠镜检查。结果,妹妹也被诊断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肠子内同样布满了上百颗大小不一的腺瘤,幸运的是息肉还没有癌变。如果不及时治疗,终将癌变,所以妹妹也在医院进行了全结肠切除术,病理提示尚未发现癌变情况。

结直肠癌的发生

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随着医学的发展,虽然结直肠癌的致病原因尚无定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向其发生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与遗传和基因这些我们无法改变的因素相比,拥有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饮食上,现代人越来越精细化,粗纤维摄入低,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发布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报告中明确指出,摄入富含大量纤维素的膳食类食物,尤其是蔬菜和水果可显着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另外,红肉摄入过多(尤其是二次加工后的红肉食品),高油脂、高胆固醇类的食物摄入过多,也被一些研究证明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联。

案例2

我院曾接诊一个年轻的结肠癌患者。患者在查出结肠癌的时候,才40不到,没有家族遗传史。手术完后,患者才告诉医生,因为工作原因,自己下班比较晚,从20多岁开始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吃烧烤作为夜宵,平时锻炼也比较少,从30岁开始体重逐渐从130斤飙升至180斤。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食物在烧烤过程中,瘦肉中的蛋白质被烤焦烤黑,会变成大量杂环胺类物质,而肥肉中的脂肪被烤焦烤黑,就会产生大量的苯并芘。这两种物质是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吃了十几年的烧烤,跟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很大。另外患者本身有点胖,在排除性别、年龄等差异因素后,超重及肥胖人群中包括大肠癌在内的多项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做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硬道理

如何筛查结直肠癌?

目前有这几种方法,一是粪便隐血检查,这是最基础的手段,大便里面带血是结直肠癌的典型症状之一,我院体检时就会有这个选项。

不过,隐血检查存在假阳性的可能,比如患者有痔疮,也会造成检查结果阳性。而且大多数时候,大便隐血阳性,往往意味着结直肠癌已经陷入中晚期了。

DNA检测和基因检测也是现在应用得比较多的手段,但这是未来筛查的趋势,但是,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哪一样筛查能比得上肠镜。

从防治来说,做肠镜是进行肠癌早期筛查最有效手段。如果肠镜发现有异常肿物,检查同时切除便能预防大部分肠癌的发生;如果检查发现的是早期肠癌,治疗也相对简单,花费不大。

胃癌篇我每年都做体检,还需要做胃肠镜吗?体检不带胃肠镜就是耍流氓以胃癌为例,超过80%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消化不良、烧心、胃胀等,很容易被忽视掉。

当出现所谓的“报警信号”时候,才慌不迭的去做胃镜,十有八九已经病入膏肓了。

前几天的一个61岁老者,就是这种情况:

近一年来胃一直很不舒服,胃胀、偶尔隐隐作痛,近两三个月来症状持续加重,吃药不能缓解,而且痛得特别厉害,不得已,才于上周来到我院内镜中心做平生第一次胃镜检查,结果就“中了500万”:最后诊断为胃癌。

胃癌胃镜图片

该患者如果,在一年前出现不典型的症状时候做个胃镜检查,一定不至于发展到如此地步,甚至很可能还是可以内镜下切除的早癌!

但是,仅仅是如果.......

早期癌九生一死,晚期癌九死一生

这句话并非随口而出的,是由统计数据支持的:

比如早期胃癌的存活率:

胃多发息肉胃镜图片

一种基于TNM分期的胃癌5年生存率为:

0期:在此阶段,可以在胃的黏膜中出现异常细胞。现阶段的五年生存率约为89%-97%。

1期:如果肿瘤仅在胃中发育,存活率降为78%,但如果发现在附近的淋巴结中发生,则可能降至58%。

2期:癌性肿瘤扩散到淋巴结以及胃的深部组织。五年生存率34%。

3期:在3a阶段,癌细胞开始侵犯淋巴结和胃的深部,五年存活率为20%。

在3b阶段,肿瘤扩散到胃的外层和一些更多的淋巴结。存活率为8%。

4期:这是癌症的晚期阶段,癌细胞也会扩散到大量淋巴结和远处器官中。五年存活率约为7%。

早期发现是提高生存率的唯一有效手段!

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

而这种早期胃癌基本上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也不典型,往往只有在胃镜检查时候才能被发现。

一旦发现,我们就可以内镜下切除,最新的数字显示,治愈率达97%!

建议以下人群进行早癌筛查

有家庭癌症史、高危因素的人及40-45岁以上人群,在健康体检时,应进行电子胃肠镜专项检查筛查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癌发病的高危人群如下:

1、食管癌高危人群有:

有消化系统症状;

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以前初筛普查时发现食管粘膜上皮重度增长,或食管炎患者;

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

抽烟、抽烟加饮酒,长期大量食用发酵霉变酸菜、霉变食物,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的人群。

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高危人群。

2、胃癌高危人群有: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者。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等)。

3、大肠癌高危人群有:

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

结直肠癌高发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有以下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脓血便、血便;大便潜血多次阳性;痔疮出血;贫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食欲下降;消瘦。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人群;

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人群;息肉就是肠壁上生长的凸向肠腔的增生物。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样的息肉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防止病变成为大肠癌。

烟台中西医肛肠医院舒适(无痛)胃肠诊疗

其实胃镜、肠镜没有那么痛苦,特别是无痛胃(镜)肠镜。40岁以上和高危人群,应该定期做个肠镜检查,才能更早发现更细微的癌前病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