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复国夙愿 激劝君臣——浅析南宋画家李唐的历史人物故事画

复国夙愿 激劝君臣——浅析南宋画家李唐的历史人物故事画

时间:2022-04-26 07:10:48

相关推荐

复国夙愿 激劝君臣——浅析南宋画家李唐的历史人物故事画

北宋末年,民族矛盾加剧,战争爆发,北宋兵败,徽、钦二宗被掳(后惨死北地)宋室南渡。严峻的局势和复国的热望,引发了以历史题材表达中兴主题之人物画创作。着名者如李唐《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萧照《光武渡河图》,刘松年《便桥见虏图》、《昭君出塞图》,陈居中《文姬归汉图》等,这些画作在寓意深刻兴亡感与民族情怀之同时,也承担有政治宣传之任务。

同时,与上述主题相近的现实题材人物画创作,也涌现了出来,如萧照《中兴瑞应图》、刘松年《中兴四将图》等。李唐绘画以山水为主,亦善人物,如《画继补遗》卷下“李唐”条云:“善作山水、人物,最工画牛。予家旧有唐画《胡笳十八拍》,高宗亲书《刘商辞》,每拍留空绢,俾唐图画。亦尝见高宗称题唐画《晋文公复国图》横卷。”"其中所提及的《胡笳十八拍》、《晋文公复国图》等皆为人物画;《图绘宝鉴》卷四“李唐”条亦云:“善画山水、人物,笔意不凡。”

《晋文公复国图》卷采用拉近视点,截取景致局部,集中表现代表性故事情节的方式,完整地描绘了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落难,历时十九年,奔走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备尝艰辛,最后回晋国夺取政权,励精图治,终成春秋五霸之一的全过程。类似连环画,共分六段。

第一段,绘重耳逃至宋国,宋襄公赠马二十匹之场景。

第二段,绘重耳逃到郑国,郑国大夫叔詹劝谏郑文公以礼相待重耳,郑文公不听劝谏之场景。

第三段,绘重耳逃至楚国,楚国国君热情接待并派车送重耳去秦国之场景。

第四段,绘重耳逃至秦国,秦国国君嫁以五女,五女争相服侍重耳之场景。

第五段,绘重耳回晋国,已到黄河边,与他共过患难之舅氏子犯(狐偃)献璧辞别重耳发誓与子犯同心同德之场景。

第六段,绘重耳接管晋军入曲沃城,朝于武官之场景。

画面除主体人物外,皆配以树石、车马、舟船、屋宇、殿堂等景,每段图像均间以高宗赵构亲笔书写之《左传》原文(未署款)。画法人物以铁线描,衣纹行笔劲挺、圆转而流利,笔法古朴,应该受到了李公麟线描法影响。第四段“奉匝沃盥”人物造型、线描与顾恺之《女史箴图》近似;树木干枝勾皴,阔叶或夹笔,或点染,针叶短线皴簇;山岩勾皴染,全幅工整细致,生动传神。

历代对该画思想内容与艺术水平评价甚高,如周密《志雅堂杂钞》云:

“王子庆尝得李唐所画《晋文公复国图》一卷,本有上下两卷,今止有上卷。乃思陵御笔,上有乾卦小玺,下有稀世藏"小印。其所作人物树木之类,绝似伯时,所作自成一家,信知名下无虚士也,而余前此则未见。今归乔仲山”;元鲜于枢《困学斋杂录》云:“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笔意奇古,虽近代人,实有古人之风。行书亦佳”。

邵洛羊《李唐》说:“图中倾注着他的爱国主义之情,但他终于失望了,南宋的皇帝始终采取着屈辱的投降政策,这也许是最终促使他画这幅画以示悲观绝望之情的个原因吧”;陈传席《李唐研究》说:“此图的箴规作用,一看便可明白,乃是激劝宋代君臣,不怕艰苦,不计荣辱,为复国而努力。李唐很早就认识赵构,北宋末年,赵构经历的艰苦就颇类重耳。”此图从选题到取材,画面的取舍,都能体现出李唐的用心。”

该图无款,与李唐晚年所作《采薇图》比较,形制、取景与构图类似,而画风更显细腻,制作时间应早于《采薇图》。拖尾有元乔篑成、石岩等跋,卷中钤“合同”、“明安国玩”“新安吴廷”及“乾隆御览之宝”、“太上皇之宝”、“养心殿鉴藏宝”、“石渠宝笈”“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印”等鉴藏印,《云烟过眼录》、《石渠宝笈》初编等着录。

《采薇图》卷一般认为描绘的是商末贵族伯夷、叔齐兄弟耻食周粟,于首阳山采薇(野菜)充饥,最后饿死之故事。采用拉近视点,截取局部景致特写的表现方式,以突出人物动作、表情。画中抱膝正坐、面带忧愤者为伯夷,侧坐、一手据地,一手舒掌者为叔齐,二人正侧身交谈。人物衣纹用笔流利简劲,形态刻画细腻,神情生动,伯夷刚毅、坚定与叔齐高洁之气质得到了恰当表现。在当时宋金政治、军事对峙语境中,有寓意民族气节的功用。

黄小峰《药草、高士与仙境:李唐〈采薇图〉新解》一文作了另一种解读:

“李唐的这幅杰作与南宋初年的宋金对峙并无任何直接关联,画家通过图像想要表达的是一幕仙境,采薇的伯夷、叔齐不是绝食抗议的忠君者,而是采药的高士与仙人,采薇图的创作可能与南宋初年官僚群体的隐居观念有关,甚至有可能是一幅为退休官僚祝寿的绘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