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休整6天后 山东首批医疗队重返黄冈看“亲人” “虽然衣服上没写名字 但我认得你的

休整6天后 山东首批医疗队重返黄冈看“亲人” “虽然衣服上没写名字 但我认得你的

时间:2023-03-04 05:33:53

相关推荐

休整6天后 山东首批医疗队重返黄冈看“亲人” “虽然衣服上没写名字 但我认得你的

休整,是为了更好地投入战斗。经过6天的异地休整后,山东省援助湖北第一批医疗队队员现已重返战疫岗位。英雄归来,有的重症患者已转轻症,有的患者已经摆脱了镇静剂、升压药……再见面时,医患之间的亲切感还是那样熟悉。

一针一线总关情

“防护丝毫不敢放松,安全之弦时刻紧绷。”3月4日,在与山东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其元连线时,他刚下了夜班回到宾馆。说起重返岗位的感受,李其元说,经过休整,身体、精力都调整到很好的状态,“经过前期一个月的工作,经验和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再工作起来更从容了。”不过,李其元表示,就像战争发起总攻前,思想上绝对不能轻敌一样,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而再返战场后,李其元曾经照护的患者陈友明已转由当地医疗队接管,病情也在慢慢好转。61岁的陈友明曾是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一位重症患者。在和山东医疗队队员的接触中,在他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下,曾经呼吸困难的陈友明由重症转轻症,身体恢复很快。“要有三个这样的儿子多好,我们虽不是亲生父子,感情却胜似亲生。”李其元就是让陈友明赞不绝口的“三个好孩子”中的一个。

一个月以来,李其元已与陈友明建立起了很深的感情,而休整期间,李其元也一直惦记着老人。“回来后虽然没再见到老人家,但我们都加了微信,经常从微信上联系。”李其元时刻关注着陈友明的病情,而陈友明也时时叮嘱李其元注意防护,得知陈友明身体越来越好,李其元打心里为他感到高兴。

“在休整的日子里,收到了当地父老乡亲亲手做的鞋和鞋垫,内心非常感动;也让我们更明白,只有努力同病毒斗争,才能对得起老乡们的关怀。”重返岗位前,李其元曾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罗田县三里畈镇老百姓给医疗队的礼遇和关爱。甜柿、茶叶……当地老百姓不惜把最好的特产都送给医疗队,让每一位队员都备受感动。“一针一线,代表的是一点一滴的爱,是连接山东与湖北两地人民友谊的桥梁。”信中,李其元对战疫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返岗首日的嘘寒问暖

3月2日,作为首批医疗队队员,青岛市市立医院的秦贤也重新回到了重症岗位。“由原来的南楼四层,移至南楼七层感染重症隔离病房,并与第十一批医疗队进行了重新整合。”重组后,秦贤担任了该病区护理三组组长,“与休整前相比,重症病人人数逐渐减少,病人病情也普遍减轻。”

“虽然你衣服上没写名字,但我认得你的眼睛。”返岗第一天,当3床73岁的大爷主动和秦贤聊天时,她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一样。”他就像一个久违的长辈一样,向我嘘寒问暖,问我休整的情况,在黄冈的生活情况。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为病情困扰,更多的是关心我们的生活情况,表情中再也看不到昔日的恐惧和茫然。”

而当得知换病房时老人把袜子扔了,现在没得穿时,她特意把自己的5双袜子交给下一班的同事,让其转送给老人。

“本以为回去后,他们不会记得我了,没想到一看到我,他们就激动地摆手,一个向我竖起大拇指,一个激动地要写字,最后在纸上艰难地写了‘谢谢’两个字。”同样来自青岛市市立医院的朱瑞,返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他原来负责的病号,而这也是他休整期间最挂念的事情。

“两个气管插管的病号都已经神志转清,摆脱了镇静剂升压药,生命体征平稳,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一下下锻炼着自己的呼吸。”朱瑞在日记中写道,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和鼓舞。

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3月2日,山东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鲁迎来了休整后的第一个夜班。再次踏上工作岗位,张鲁直言,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现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ICU 病房还是11个病人,值班还是原来的6小时,但是医生多了,原来12个医生,现在第十一批加入第一批重症组,共有25个医生。现在重症分为7个组,每组3人,每班6小时,按计划每周能休息两天。”在3月3日的日记里,张鲁记下了重返后的工作情况。

“在这里,感人的事时刻发生着,我们在感动着别人,同时也被感动着。”虽然连续无休的工作,曾让张鲁和战友们感到身心疲惫,但回首一个月以来的经历,张鲁说,以更好的状态再次投入战斗,心志更坚。

“患者需要抢救,气管插管,让我来……”

“11床血压低,需要中心静脉置管。但患者血小板很低,凝血差,需要一针见血,让我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声声‘让我来’让人感动。”日记中张鲁如此写道,“电话那头,患者家属的一句句‘谢谢’也让我们眼睛湿润,将所有的疲惫驱散。其实,在我心中,我治愈了你,你成就了我。”

日记中,一份坚定的职业使命感跃然纸上。

插管、置管、做血液滤过、俯卧位通气、康复锻炼……张鲁做的第一例气管插管患者已转到普通病房,张鲁说,每当看到患者走出病房时的喜悦,他们都会发自内心地高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刘庆英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董雪

休整6天后 山东首批医疗队重返黄冈看“亲人” “虽然衣服上没写名字 但我认得你的眼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