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多国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或成为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国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或成为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时间:2022-04-06 19:23:52

相关推荐

多国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或成为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老K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特别不喜欢吃东西。

记得我五年前患抑郁症时期,我的肠胃特别难受,不光对自己喜欢的食物毫无感觉,甚至还会特别难受。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特例,因为只要我心情不舒服,肠胃是第一个出现反应的。

后来我查阅文献发现,在我们的肠道中有着数百万神经元和复杂的肠道菌群,和我们的情绪以及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别名“肠脑”。

10月16日,《自然》杂志又一次特别关注了肠道和大脑的关系,在一篇新闻特稿中特意用了这张魔性的图:

这脑壳里,装的像是大脑,仔细一看,居然是副大肠(还布满调皮的微生物)!

那么究竟肠道健康和精神健康有什么关系,肠道能影响那些情绪呢?

改变情绪反应及行为

研究者对一些小白鼠实验发现,肠道菌群改变的小鼠在行为上和神经反馈上有明显的变化。

后来两组团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将无菌小鼠分为两组,益生菌组(喂食母牛分枝杆菌)和对照组(喂食安慰剂),进行了迷宫学习实验。

结果发现,益生菌小组情绪更加稳定,而对照组更多表现出焦虑和异常行为状态。

同时在迷宫学习项目中发现,益生菌小组同样领先对照组走出迷宫。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类现象呢?

研究员解释,益生菌(母牛分枝杆菌)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刺激血清素的产生,从而在短时间内减少小鼠的压力相关行为,影响小鼠的焦虑行为表现。

(服用过抗抑郁药物的小伙伴都知道,血清素是可以直接影响情绪的)。

降低对消极情绪的体验

这次进行实验的是我们人类自己了,55名健康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益生菌(瑞士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复合益生菌)或安慰剂30天,之后进行量表测评。

研究者分别采取了以下这些心理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HSCL-9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应对清单(CCL)。

对比了多个结果发现:相比安慰剂组,益生菌组的心理困扰程度更低。

后来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简·福斯特(Jane Foster)博士用小白鼠做了相关实验发现,肠道菌群会影响大脑前额叶皮层中与髓磷脂(神经元外侧的脂质,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有关的基因,

而这些神经递质的关系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焦虑症等都有密切关系。

推论,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是导致精神疾病的潜在原因之一。

对肠道与大脑情绪之间关系的研究,仅仅只是个开始

虽然当下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肠道菌群和大脑情绪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可具体有如何的关联,以及有多大的关联,目前仍只是个起步而已。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关于精神疾病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但人类的精神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会出现精神异常,这些研究还远远不够,但倘若可以“了解肠道中具体有哪些细菌,对于搞清楚‘肠脑’和‘大脑’功能很重要。但是,精确采样肠道微生物非常困难。如果能突破采样问题,那么人们对于‘第二大脑’的研究将会向前走一大步。”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乔纳森·埃桑这样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