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脾湿肝郁 多半是4个原因造成的 中医告诉你该怎么调理

脾湿肝郁 多半是4个原因造成的 中医告诉你该怎么调理

时间:2020-08-25 11:04:52

相关推荐

脾湿肝郁 多半是4个原因造成的 中医告诉你该怎么调理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肝的问题。

讲到肝,不讲讲肝炎,就好像说感冒不讲流鼻涕一样,有种喝酒没喝到位的感觉。

之前有朋友问过我,肝炎的大小三阳到底是什么?

肝炎那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里,就只有“黄疸”一说。“黄疸”是肝病之首,早在《内经》中就有此病的论述——《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对黄疸的解释最简单,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就是:黄疸这个病啊,它就是身体有湿。

十人九湿,百分之九十的病都是因为湿引起的,湿就是万恶之本,是生病的根源!

原理很简单——湿气伤的是什么?

是脾胃!脾胃一伤,一切疾病皆有可能。

黄疸的病机要点就是湿邪阻郁。《金匮要略》:“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身体有湿后,或因为外感,或因为脾胃虚寒,或因为运化失调,脾胃气机紊乱,而造成了肝的疏泄功能失职,无法正常代谢胆汁,胆汁外溢,从而全身发黄。

黄疸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四个方面:

1、感受外邪。感受风邪,密闭了毛孔,再加上湿气内阻郁热,造成肝的疏泄失职,胆汁浸淫。或者是直接感受了病毒(疫毒),伤到了肝血,发生急黄。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病毒性肝炎,传染非常厉害。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肝炎都是传染的。只有病毒性肝炎才有很强的传染性。古代称之为“疫黄”。

2、饮食损伤。吃东西非常随意,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就不吃,饥一顿饱一顿。或者应酬太多,酗酒过度,这些都是特别损伤脾胃的行为。脾胃一伤,身体水湿代谢更差,导致内湿严重,蕴积生热。湿热蒸腾,而生黄疸。

3、中焦损伤。这个是指,如果一个人本来就阳虚,或者因为生病而伤害了正气,就会导致脾气虚弱,运化水湿不利。肾阳不足,肾水寒凉,加上湿气,就变成了寒湿。寒湿阻滞了胆的去路,造成胆汁外泄,而身体发黄。

但如果这个人本来是阴虚,一直胃阳上亢,此时湿和热相结合就变为湿热,身体郁热发黄。

4、积聚内阻。积聚其实就是瘀血,或者是肿瘤阻滞了胆的通路,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

黄元御先生对黄疸的病机解释得很清楚——这个病源于脾湿,但病在肝。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正气虚弱,脾湿严重。如果阳气郁住了,就会变成湿热,如果阴气郁住了,就会变成寒湿。

怎么调理黄疸呢?

这种湿热或者湿寒,如果是在经络里,我们就把皮毛打开,让它散出去。如果停留在膀胱附近,我们就让它从膀胱以尿的形式泄出去。如果在胸膈附近,我们就让胃以呕吐的方式吐出去。如果在肠胃,我们就用药把它拉出去。根据温凉寒热四种情况辨证用药,四条路总有一种适合它,把它清理出去也就是随手的事吧。

现在中医一般把黄疸分为两种:阳黄和阴黄,分别指湿热、湿寒。

阳黄的特征为:“一身面目黄色鲜明,呈橘子皮色,身热口渴,心中烦热或懊恼,发热口苦,胸闷纳呆,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溲赤黄短少,舌苔多黄腻,舌红且干。”

阴黄的特征为:“面目黄色晦暗如烟熏,精神萎靡,乏力气短困倦,四肢不温,胃寒少食,大便溏薄,小溲不利,舌淡苔白,舌体胖有齿痕,脉多沉迟或沉细无力。晚期腹部胀满如鼓,或筋现脐突”。

简单总结:阳黄发病急,病程短。

阴黄发病缓,病程长。

尤在泾:“胃热与脾湿,乃黄疸之源也。”所以说到底,除了病毒性的肝炎以外,其他的肝炎都是脾胃不调造成的而已。中医里没有甲乙丙丁肝炎,只有湿热和湿寒,最多就是再加上瘀血。所以中医治疗肝炎,先辨证再论治,治愈率很高。

小结一下

一切病的根源就在于寒和湿,把衣服穿暖是外在,不食寒凉是内在,解决了外在和内在就不生病了。想想20岁时,一顿吃1斤冰激凌,想想30多岁还一顿吃4、5根冰棍。

不过大家不要灰心,慢慢调理自己的身体,保持乐观的心态,健康一定会回来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