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小米生态链模式可以复制 但无法粘贴。小米是世界全新商业物种

小米生态链模式可以复制 但无法粘贴。小米是世界全新商业物种

时间:2019-01-18 15:50:11

相关推荐

小米生态链模式可以复制 但无法粘贴。小米是世界全新商业物种

此前,我们有文章对雷军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从经历、能力和梦想等多方面来看,我们认为雷军是位可以打硬仗的将领,但具体到投资,我们还是得回到小米自身的经营,小米的经营其实不容易看懂,相信很多朋友会跟我之前一样,对其认识就是一家手机商,但有几个问题让我们不明白的是:

一、手机商的更替是很快的,中兴、联想、锤子、诺基亚、黑莓、HTC在这些年相继沉沦,而小米即便在行业价格战最惨烈的15、,也顺利渡过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二、小米一直声称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其玩法又是怎样的?三、我们知道小米整天打的就是性价比,无非就是低价而已,这个别人也可以模仿啊,小米到底有没有护城河?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需要对小米的经营模式作一番深入研究。

小米公司与小米生态链

先积累粉丝,再做产品。小米成立,从一开始团队就看准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因此他们以做手机出家,通过早期的MIUI操作系统和米聊两个产品,小米在早期就已积累了几十万粉丝,随后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开始发布手机产品,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和精准的营销策略,小米手机大卖,成为当时手机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小米手机出货量猛增,直至超越三星而占据行业榜首。

产品“竹林化”,构建生态链。在左右,小米又看到了物联网时代的风口,因此从左右开始布局生态链,时至今日,小米以参股不控股的方式投资了300多家企业,其中有18家已上市公司,另外还有几家在准备上市的,这些形成了今日庞大的小米生态链。

生态链以手机为核心,布局了手机周边、智能硬件和生活用品三大圈层。因此小米现在已经完全不是当初那个卖手机的小米了,小米手环、小米充电宝、小米空气净化器等,销量都是第一的,而且还有牙刷毛巾等日用品,看过后感觉小米可能要成为百货公司,越来越让人不懂了。因此需要对其整个生态链一探究竟,方能知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整个生态链中,小米与其生态链企业绝非简单的供应商与客户关系,更不是母子公司关系, 他们彼此之间是互相促进,互为价值的放大器,用小米内部的话来讲,他们都是兄弟,他们形成了一片竹林生态,而且通过多年的合作成长,他们的根系紧密相连,相互交错,从而整个竹林生态也越来越强大,生命力也越有保障,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复杂的生态结构,才能让小米在物联网时代,具备了挑战甚至超越传统巨头的可能。

例如生态链上的企业紫米和纳恩博。紫米是家庭生态链电池领域的独角兽,而纳恩博生产的9号平衡车恰好对电池有很大的需求量(而且电池占平衡车成本比例较大),两者一拍即合,为紫米带来了不少的业务,而纳恩博也从中受益:在找其他供应商过程中,纳恩博已经对电池成本了如指掌,而且紫米的高标准也提高了其他供应商的质量标准,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纳恩博几乎都获得了最优解。

纳恩博只是其中一家,实际上生态链上的其他兄弟企业为紫米带来了更多的订单,而随着规模效应的体现,紫米的成本又进一步下降,同时也让其他兄弟企业更加受益。

此外,生态链上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进货,加大进货规模从而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获得议价权和价格优惠,当然也不乏企业间合作生产更优质产品的案例,如Yeelight(智能灯生产商)与华米(小米手环生产商)联合推出“优质睡眠套装”——即小米手环检测到用户已睡的话,会自动关灯。由于小米手环销量的全球第一,因此也对这款套装的销量拉动非常明显。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如果不是兄弟公司,很难实现如此深度的合作,而在整体生态链中,小米起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小米对于生态链上的企业而言,如同是航空母舰,是一支舰队的核心,除了提供补给,并提供掩护,同时指挥作战。

首先是品牌上的支持。小米有“米家和”“小米”两种品牌,其中对以智能家居、消费类硬件为主和生活耗材等产品开放了“米家”品牌,其他科技类、极客类的相关产品则开放“小米”品牌,通过品牌的支持,给生态链产品背书,因为粉丝们认为只要是小米的产品,都有质量保证;

同时提供了渠道的支持。小米为生态链中获准使用小米和米家品牌的产品,开通了小米商城、米家商城以及线下的小米之家店面等渠道(小米电商是全球排名前十的电商平台),给生态链产品带来了流量;

其次是供应链保证。在前几年小米手机的爆发中,小米已经打通了产业链,获得了信誉和溢价能力,将这些无形资产赋予生态链企业,在它们创业之初无疑是无价之宝。

而且小米也为这些生态链企业提供了投融资支持。小米领投,自然就很容易有其他机构跟进,而且上面提到的“米家”APP同时也是一个众筹平台,该平台成功率高达100%,这对于生态链企业的融资而言,起到了极大便利和助推。

而除了以上几方面的支持,小米也会指派一些核心工程师,与生态链企业共同定义产品、确定价值观和产品标准等,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虽然生态链企业形形色色,但最终产品价值观和标准总是一致的原因。

这些只是小米提供给生态链企业的部分,实际上,小米向生态链企业开放了几乎所有资源,比如小米金融、米筹等,在不断扩充资源的过程中也不断地为生态链新的养分。

对于小米而言,生态链对其也有重大的价值,光做手机这片红海,小米的想像空间非常有限,而且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入口、流量是极其重要的。

在、,当小米的手机产品陷入泥潭之际,正是由这些众多的生态链产品很好地维持了小米品牌的热度,帮助小米抢占了物联网的风口,正是这些生态链企业的爆发帮小米保住了基本盘,保持了小米品牌的热度,带来了销售流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小米为生态链企业提供了流量的同时,生态链企业也在反哺小米——帮小米带来了不少新用户,因为有些人,比如果粉,对小米手机并不感冒,但用户可能对性价比极高的小米的扫地机器人感兴趣,则其也会成为小米电商平台的用户或者是线下小米之家的常客,以此为切入点,未来很可能就会成为小米的忠实用户。

小米生态链在前三年就有70多家成员,发展至今的300多家,随着连接的节点数量越来越多,整体生态链的护城河就越稳固,而且平台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但正像小米内部一直在强调的一点,生态链平台让所有兄弟企业受益,但这样一个共同体,一荣俱荣的同时,也是一毁俱毁,即便是几款产品声誉的损毁,都可能会让整个竹林生态崩溃,因此小米对生态链产品质量的把控是极其严格的。

首先是对品类数量绝不放开,而且暂不将平台开放予非生态链产品。如果看过小米线下线上店铺,我们会发现小米一样商品可供选择的品类在两三种以内,这其实是小米质量把控的第一关——分散精力到太多种类上往往做不出精品;而不对外开放平台,是因为小米认为目前自身能力仍有限,因此需要保守一些,实际上如果小米现在将自己平台对外开放,那对小米销售规模和价值的提升会立竿见影,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声誉风险,小米暂时放弃了。

而且小米对每一次出现质量问题之时都会及时地处理,时刻准备叫停,如扫地机器人,有一个批次的机器在注塑时出现了问题,虽然出现噪声问题的概率很低,但小米毅然将5000台机器人全部返工;在紫米的一款蚊香产品,由于出现一点小问题,小米直接推迟了上市,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小米的品控从设计端就开始介入,也会对工厂进行全方位评估,而且QC人员全程跟进,保证产品与小米价值观的高度统一,而且小米采用做手机的标准去降维做其他硬件产品,足见其标准之严格,据称小米产品的内测如炼狱,比如小米手环当初的内测,总共发放了500个内测机,其实我们在网上和生活中都可以看到不少小米售后用心服务的例子,小米内部也在不断改善优化工作流程,小米在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优秀。

但我们应该有个疑问,这样多元化的经营,小米吃得消吗?在管理上是否顾得过来?原来小米仅200多人负责跟进整个庞大的生态链业务,而且目前来看,小米对所有产品的把控都是非常严格和统一的。

小米想要成为一家一流的互联网企业,因此以手机为轴心实现产品种类的扩张,对流量的增长、品牌的溢价都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也是其对传统巨头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然选择,而且品类的扩张为小米带来了价值连城的用户数据——如通过小米电饭煲除了可以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几点吃饭,吃什么米等),也可以收集到在某个区域消费者的整体分布情况,集体偏好,甚至地区的水质等等,这些大数据可以让小米及小米生态链企业在未来实现更多的变现。因此,小米的“多元化经营”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必然选择,小米的多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多元,而是具有小米特色的多元化。

当然,小米开放的生态机制,在有一些生态链企业成长起来后,也会选择自己做品牌,有自己异于小米的发展之路,而小米对此也非常开放的心态,因为生态链企业的成功即意味着小米模式的成功,而且,作为股东,小米集团也是受益者。

而且小米的打法是,初期坚持扩规模但不赚钱(听起来就是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小米在不到十年时间里收入规模突破2000亿,不可谓不快,但其“硬件毛利不超5%”的模式,让其一直处于低盈利状态,不过一旦互联网企业在占住市场份额、拥有大量流量入口之后,其变现能力是极强的,如一些APP和游戏要在小米手机上预装,则需要付费给小米,另外由于小米电视的覆盖面极广,因此广告商会选择在小米电视上打广告,而且如果未来小米商城APP对外开放(当然要守住品质原则的开放),那么未来的模版很可能就是淘宝京东,价值潜力巨大。这些潜在价值都是小米长期积累的变现,这才是小米未来利润的爆发点,而且小米还不是纯粹的烧钱模式做这些事,如果看了小米财报会发现,其现金流也是非常优秀的。

当然,前面我们也已经提到,这些生态链企业并非小米的子公司,亲兄弟都要明算帐,因此我们也需要了解小米与生态链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大体而言,双方的收益分配分为两种,分别是小米买断式销售与收益(销售收入-总成本)分成模式。

第一种买断式就是小米先按一定的成本加成价买断生态链产品,然后小米自己再销售,小米类似经销商角色;第二种是绝大部分业务采取的分成模式。就是,生态链产品先在小米渠道卖出去得到的销售收入,然后减去双方的加总成本(比如生态链企业生产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而小米则是一些运费和其他费用等),剩下的收益,双方按五五分成。对于生态链企业而言,也会根据市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目前主要是结算方式是第二种。

小米经营管理的护城河:高效率

小米以互联网的思维运营产品营销,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其实就是提升效率,传统的产业链条中,中间环间太多,拖累效率的同时,成本、价格也被不断推高,而且产品质量并无保证,而小米就是不断挖掘了一个个产业中的低效率痛点,从而获得成功。

自建电商平台,保证了产品从厂房到用户手中的距离最短;选择精品战略(一种产品就两三款),也是为了保证研发资源更加集中,高效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做产品做到极致,是为了减少未来(如售后)环节的工作,从而提高效率;整个生态链通过轻资产模式运营,避免让小米成为大公司,也是出于对管理和生产效率的考虑;而于开始铺设线下的战略,小米首要考虑的也是效率,结果小米之家的坪效做到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

时时、事事都努力做到最高效,不带一点累赘,这样的运营模式深入到小米文化当中,对手们可以复制,但无法粘贴。

小米产品的护城河:精于赛道选择、忧用户之所忧、做到极致

小米确实设计出、创造出很多极富想像力的高性价比产品,而这些是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的,那小米会不会轻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呢?如果很容易失去市场,则研发投入就没意义。

小米的产品坚持了一贯的简洁风格,市场上很多产品功能越来越多,小米却逆其道而行,在功能上做减法,但在产品的效用性能上做加法,回归产品功能的本质,将产品的性能做到最优。

比如扫地机器人,其他竞争产品除了扫地还有拖地、播音乐等功能,但样样都不精,甚至还经常要人工干预,而小米的只做扫地功能,但在智能方面将其做到极致,而且这样也为用户节省了不少材料成本,而且非常耐用。

小米在选择做某种产品方的时候,会优先选择一些偏门市场,无人看好、用户痛点极深、市场分散。小米认为无人看好,是因为成本收益比太低,因此竞争对手不做,所以有缺口;痛点存在,才有颠覆的机遇;市场分散,才能获得更多用户的芳心。而且小米做的产品一般要符合80%用户的80%的需求,市场足够大的情况下,才能起来规模,规模效应能降低成本,而且小米生态链高效的管理运作能够快速推出产品,占领市场,品牌深入用户内心后将很难改变,竞争对手考虑入局成本后往往直接放弃,而且小米按照成本来定价的模式让无数山寨商知难而退。

小米做产品是认真的,任何产品,无论是质量、成本还是定价都做到极致,因为他们认为,做到极致是不可能被抄袭的,能被“山寨”只能说明做得不够好。

虽然小米的营销能力很强,但小米走的路线是先有产品和用户,而后才有了小米品牌。小米成功的根基一直是其高品质的产品,这样的模式才能走得更远。

把握新零售风口,确立硬件+新零售+互联网的新铁人三项

小米在早期手机、物联网等硬件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后,新零售风口来临,大数据、人工智能整合了传统零售行业线上线下的关系,以互联网为背景开辟了零售的新模式,小米也意识到仅靠线上的模式已经落伍,要顺应行业的变化,于是果断开启线下小米之家铺设计划,预计在3-4年在全国建立1000家“小米之家”。自此确立了硬件+新零售+互联网的新铁人三项经营策略。

当然,市场也会担忧,小米低毛利的模式,加上线下渠道的租金成本,而且又不能提价(因为如果线下提价,那么用户都往线上购买了),那么小米很可能是赔本赚吆喝的,实际上并不会。

首先,小米在选址上都是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方,一般是大型商场;此外,小米之家并非纯粹销售类似手机的这样的低毛利产品,也有周边高毛利产品,在闲逛体验过程中,面对各类型的小米产品,很多客户就会购买一些事前没想要购买的产品,而且有些纯粹的小米手机用户对于小米而言是低频消费者(手机可能一年才换一次),但小米之家产品种类丰富,这样一来很多低频消费者就可以转化为高频消费者。

此外小米利用先进的IT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各门店的商品进行合理配置,极大地提升了周转率,也减少了库存损失。从小米的成绩来看,一家250平左右的小米之家门店,平效达到了惊人的27万,仅次于苹果的40万。

拓展线下渠道绝非倒退,并不是简单地对线上渠道的补充,而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整合,以使企业的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达到高效运转。是一种新零售模式,而且线下渠道的铺设对于小米而言是一次新的成长和突破:

一方面,线上渠道对人群的覆盖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有些人不网上购物,有些人不知道小米线上渠道),尤其是一些三四线外的用户;其次,对于一些产品,特别是奢侈品,人们往往不敢在线上购买,有线下实体店的体验,更能打动消费者;另外,小米之家的铺设,对于小米品牌的宣传有极大裨益,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鲜明的品牌形象,就像小米自己说的,他们的目标是未来有一天,消费者对小米的认可程度能做到一进小米店可以闭着眼买,因为小米的产品都有品牌保障。

小米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虽然雷军一直强调要站在风口,但风口上往往只是一群猪在飞,风停下来后,还能继续飞的才是真正有实力的金猪,小米的经营管理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简单的文字不容易说清楚小米,或许只有我们走进小米之家,浏览了米家商场,使用过小米的产品后才能真正理解小米的优秀,才能理解小米模式的逻辑,而且小米还在不断进化着,成长着,就连雷军自己也说,公众真正看懂小米,可能需要甚至更久,确实如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