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孩子犯错了 该不该惩罚——关于“惩罚” 家长必须要注意的三个事项!

孩子犯错了 该不该惩罚——关于“惩罚” 家长必须要注意的三个事项!

时间:2021-06-12 13:39:53

相关推荐

孩子犯错了 该不该惩罚——关于“惩罚” 家长必须要注意的三个事项!

孩子犯错了,到底该不该惩罚?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观点各异。

有的家长认为,老话说得好,正所谓不打不成材嘛,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犯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否则他们就永远长不了记性;也有的家长认为,我们教育孩子,还是尽量要以理解和鼓励为主,惩罚多了,会损害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首先,我还是要澄清一下,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支持谁对谁错,而是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惩罚是什么,有哪些利弊,以及惩罚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01

惩罚是一种正常、且必要的教育手段

什么是惩罚?心理学中,惩罚的定义是,通过给个体一个厌恶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通俗点来说,惩罚就是通过给孩子一个不喜欢的事物或行为,来让他减少做出坏行为。比如,孩子上课乱讲话,老师会用批评、罚站来让其减少胡乱说话的行为;孩子在家里不听话,家长会用罚做家务活的方式来让孩子减少不听话行为等。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惩罚是一种正常、且必要的教育手段。光有惩罚,没有鼓励,固然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反过来,只有鼓励和表扬,而完全没有惩罚,也是不合理的。

不过,家长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最好能够把鼓励和惩罚的比例控制在8:2,或者7:3。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批评和惩罚为辅。

哪些情况下,是必须要进行惩罚的?——违反安全、道德和法律原则。比如,

孩子过马路的时候,跑到机动车道上,这违反了安全原则;孩子打其他小朋友,这违反了道德原则;孩子偷盗其他人的财物,这违反了法律原则。

这些情况下,家长们必须要借助恰当的惩罚手段,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坚决不可以做的,一旦做了,就必须要接受惩罚。

当然,必须要强调的是,惩罚不等于体罚。打孩子、关小黑屋这些体罚方式一定要慎用,最好不用。

02

关于惩罚的利弊探讨

惩罚孩子,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需要根据具体的惩罚措施和惩罚方式来进行判断。运用得当,惩罚就能够成为家庭教育中的有效工具,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做出改进。相反,如果运用不当,那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还会增加孩子的犯错行为,甚至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怎样才算是运用得当呢?请继续往下看。

03

自然后果惩罚vs额外后果惩罚

什么是自然后果惩罚,什么是额外后果惩罚?我们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假设你的孩子跟小朋友闹矛盾,然后打了对方几下,这时候你想惩罚他,请问该怎么做?

很多家长会选择严厉斥责孩子,比如,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不可以打人”;也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长记性,上去就朝孩子的屁股来几巴掌,或者是让孩子回家面壁反思。

这些惩罚都属于额外后果惩罚。额外后果指的是,孩子所接受的惩罚跟他所犯的具体错误完全不相关。

使用额外后果惩罚最大的弊端在于,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不公正感”,他会问你“凭什么”,进而出现不服气、不改正的行为,最终导致惩罚无效。

更为恰当的惩罚方式,是让孩子去跟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取得对方的原谅,这就属于自然后果惩罚。也就是说,孩子受到的惩罚措施是要和他犯的错误紧密相关的,家长要用这样的惩罚让孩子明白,他需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任。

其次,家长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下次再跟小朋友产生冲突,除了用打人的方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由此,锻炼孩子的逻辑思考和人际交往能力。来看看下面这些最常见的惩罚:

孩子考试没考好,就不许看电影、吃麦当劳;

孩子写作业不认真,就不许吃零食;

孩子不听话,就不带孩子去买之前答应他的玩具……

这些到底属于自然后果惩罚,还是额外后果惩罚,家长们可以重新想想看。

04

惩罚时,家长必须要注意的三点事项

01.前后一致

1、前后一致

惩罚孩子的大忌就是,以“心情好坏”为标准来进行。这点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特别容易被忽视。我发现,很多家长的状态都是,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的错误就可以轻轻松松,一笔带过;要是碰巧哪天自己情绪不好,状态不佳,那孩子犯错可就是踩地雷了,轻则训斥几句,重则动手打骂。

这种不稳定的反馈模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投机取巧的心理,有些孩子就很喜欢挑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反正今天爸爸妈妈高兴,就算我多看一会儿电视,多打一会儿游戏,应该也没什么关系”。这种情况下,想要孩子形成稳定的规则感和学习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违反了规则,就一定会有惩罚,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稳定的规则意识。

02.即时说明

2、即时说明

想要让惩罚有效果,最好能够同时匹配上解释说明,也就是要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下次可以怎么做。有些家长惩罚孩子的时候,只顾着发泄自己的生气情绪,追着问孩子“知不知道错了,下次还敢不敢犯了”。但是,他们却极容易忽视告诉孩子,或者引导孩子思考,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结果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孩子还是会继续犯错。所以,惩罚之余,请一定要记得多加一步,引导孩子弄清楚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帮助他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03.私下进行

3、私下进行

很多家长认为“打孩子,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下,当着别人的面去打,这样孩子才能够长记性”。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并不认同。要知道,当着别人的面,尤其是当着孩子朋友的面,去打骂孩子,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我接触到的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就因为类似的原因,跟父母的关系急剧恶化,厌恶父母到极点。对于孩子,尤其是青少年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比在自己朋友面前丢脸,更让人生气和难为情了。

家长当着众人的面惩罚、责骂孩子,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极度尴尬、极度自卑的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损害。也许当下,孩子确实不敢再犯了,但是孩子心里那个仇恨的种子,也会同时开始萌芽。我想,没有哪个家长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所以,惩罚孩子的时候,家长务必要慎重,什么事情都可以回家慢慢说,不要故意去让孩子丢脸,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总结:惩罚有技巧,使用需谨慎。只有注意方式方法,惩罚才能成为有用的教育手段,否则,它对你和孩子,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作者张蜀,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分享优质家庭教育短文,帮助家长们理清教育迷思,科学从容育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