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奋斗】不等不靠不要 勤劳双手自脱贫

【奋斗】不等不靠不要 勤劳双手自脱贫

时间:2022-06-10 16:28:07

相关推荐

【奋斗】不等不靠不要 勤劳双手自脱贫

“不等不靠不要,靠勤劳的双手致富”

茨竹镇方家沟村脱贫户杜代芳的脱贫经验

茨竹镇方家沟村,阳光透过云层洒进农家小院,鸡群在房屋后院悠闲地寻觅食物。脱贫户杜代芳随手抛出一把食物,鸡群欢快地抢食起来。“去年我家总收入7万多元,今年我又养了60多只鸡、鸭,种了10多亩田,日子越过越好了。”喂完鸡饲料,她又扛起锄头到玉米地里除草,忙碌的生活让她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圆了安居梦脸上有笑颜

今年55岁的杜代芳一直以务农为生,勤劳的她总是早出晚归干农活,靠着几亩薄田,勉强把一对儿女拉扯大。

,16岁的女儿考上了城里的重点高中,一家人都欣喜不已,可随之而来的一大笔学费、生活费、住宿费让她发了愁。而此时,80多岁的母亲又生了一场重病,家中本就没什么积蓄,日子一下变得十分艰难。同年,杜代芳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生活的转机出现在。随着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帮扶政策的春风吹到了茨竹镇方家沟村,杜代芳也开始了属于她的“脱贫战”。

“晚上碰上刮风下雨,都不能安心入睡,要是能住上砖墙房就好了。”杜代芳看着家里渐渐颓倾的土墙房,向前来走访的扶贫干部说出了心中的愿望。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大病、慢病卧在床。”扶贫干部艾春告诉记者,在扶贫走访中,他们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用“五看法”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经当地扶贫干部实地勘察后,杜代芳的住房被认定为D级危房,可以享受5.2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杜代芳觉得,房子要住一辈子,政府有好政策,何不自己再加把劲,把房子盖好。和亲戚说出想法后,大家都很支持,最终杜代芳一共借到了5万余元。这年12月,一栋崭新的2层小楼房建好了,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厨房灶台贴着洁白的瓷砖,卫生间安装了抽水蹲便器。搬家那天,杜代芳叫上了亲戚参观新房,还买来长长的鞭炮,炸得震天响。“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以后的日子不愁了。”看着漂亮的小楼,杜代芳激动地说。

产业助增收致富有希望

住上了新房,杜代芳精神气也越来越好了。“靠政府是能吃穿不愁,但想要过上好日子还是要靠自己的劳动。”杜代芳深知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她主动找到帮扶干部谈心,商讨发展点啥、怎么发展?

,在帮扶责任人的牵线搭桥下,她下定决心发展家禽和生猪养殖。说干就干,她立即购买了几十只鸡仔、2头猪仔。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养殖生猪时,行情不是很好,再加上缺乏技术,她一时有些灰心。好在那段时间扶贫干部忙里忙外,多次找专家给她讲解养殖技术,让她吃下了“定心丸”。

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她还种下了十几亩地的粮食喂养家禽和生猪,每天起早贪黑,全身心扑在农活上。“这几年,几乎没怎么休息过。修房子欠了几万块的账,心里一点不踏实,想努力早点还清。”杜代芳说。

汗水换来丰厚的回报。勤劳的杜代芳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生猪越养越多,收入也不断增加。第一年还了2万元,第二年还了3万元,还给家里添置了空调、冰箱等家电,摆脱了贫困的状况。

尝到养殖的甜头后,杜代芳更想大干一场。,她准备再次扩大规模,可资金短缺成了一大难题。得知该情况后,村里扶贫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宣传扶贫小额信贷:“这个贷款政府帮忙出利息,也不用担保,2年后才还款,实惠得很。”听到这个好消息,杜代芳立即点头。不到一个星期,杜代芳就用3万元的小额信贷购买了9头猪仔。又遇上行情好,生猪出栏后,卖了5万多元,收益颇丰。

村民变股民生活有盼头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扶贫。今年4月27日,方家沟村举行生产互助股份合作社揭牌成立大会,593户村民变身股民,拿出3000亩土地入股,种植翠冠梨、桑葚等,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你家几亩撂荒空地拿出来种上桑葚,树下还可以养殖跑山鸡,每亩土地入股可以分红5000元,产业见效后,还可获得效益分红。”艾春上门给杜代芳算了笔账:进入丰产期后,桑葚每亩产能达到3000斤,以平均每斤10元的收购价计算,除去成本后,每亩地至少能获得15000余元的收入;林下养殖跑山鸡,鸡肉品质更好,比现在家养的鸡售价高很多。账算完了,杜代芳频频点头。“成立合作社真是一件大好事,村里都种上了果树,可比种植粮食作物划算得多呢,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杜代芳对未来的日子满是憧憬。

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越干越有盼头,杜代芳成了村民眼里的致富女强人,帮扶责任人也称她为脱贫户中的劳动模范。

今年初,在茨竹镇的脱贫故事分享会上,杜代芳被评为脱贫光荣户,还被邀请与10多名脱贫户一起开展励志宣讲。“穷不怕,就怕没有志气!要想口袋鼓起来,首先自己要转变‘等靠要’思想,靠勤劳的双手致富。”活动现场,已经摘掉贫困户帽子的杜代芳这样分享她的脱贫经验。

如今,杜代芳的女儿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享受相关政策,学费全免,大儿子则经政府牵线搭桥,在家附近的扶贫车间找了份满意的工作。“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杜代芳感慨道。

微信团队

记者 |杨 青

编辑| 吴莎莎

责编 | 周媛媛

审核|陶茂洲

监审 | 朱 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