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一见钟情”到底是什么感觉?

“一见钟情”到底是什么感觉?

时间:2022-05-26 13:07:21

相关推荐

“一见钟情”到底是什么感觉?

一见钟情出自清朝时期墨浪子的 《西湖佳话》:“乃蒙郎君一见钟情, 故贱妾有感于心 。”

现实生活中,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阳光微风,TA从对面走来,走向我,走向人群,不小心的四目相对,略带好奇的目光交流,心里汹涌澎湃,表面却波澜不惊。

我们好像在无形之中喜欢了好多人,一分钟,一天,一个星期。即使没有交集,从未认识,也许只是遇见的那天自己心情很好,也许是因为对方的举止礼貌......

每一个喜欢的瞬间,像是飞驰而过的列车。

而在心理学中,

对一见钟情又有哪些解释呢?

1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对 “一见钟情 ”现象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在3岁到 6岁这个阶段,儿童的的行为开始有了性别之分 。在这个阶段中, 对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 即男孩心中的欧底帕斯情结 (Oedipuscomplex)和女孩心中的爱莉克拉情绪 (Electracom-plex)。儿童采纳了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 以超我的形式表现出来。恋父恋母情结被压抑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会在我们的爱情中体现出来,我们会更多的选择与母亲或者父亲相似的人,当偶然我们碰到这样的人,其反映便是对某位貌似父亲或母亲的异性“一见钟情”。

2

分析心理学流派荣格

对 “一见钟情 ”现象的解释

根据荣格的理论 ,我们在寻找一个爱情伙伴的过程中 ,是把我们的女性原始意象或男性原始意象投射到潜在的对象身上 , 用他的话说, 就是 “一个男人 , 在对爱情的选上 , 受到与他本身无意识的女性原始意象最吻合的女性, 即一个能够立即接受他的灵魂投射的女性的强烈诱惑 。”也就是说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是在选择自己心目中异性的自己。某人越是与他投影的标准相匹配, 他就越愿意与这个人发展个人之间的关系 。当在生活中偶然碰到这样的人,就产生 “一见钟情”。

3

认知图式理论

对 “一见钟情 ”现象的解释

这种理论认为, 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梦想的对象特征储存于大脑之中 ,就像把数据储存于软盘中一样 ,称之为 “爱之图 ”。原来, 这张图最早由父母勾画 , 并不断受到外界因素的修正与补充。如看《神雕侠侣》,觉得杨过是理想中的人物;在生活中, 看见邻人某家的和睦 ,也打算建立那样一个理想的小乐园,于是逐渐形成观念, 为未来的爱人设计出一个模型 , 确定出择偶的“标准”。有些人的“标准”是具体的而有些人的是模糊的。

但大体总有个倾向和意愿。这潜在愿望便塑造出意中人的幻影 。这形象, 有可能在进入恋爱之前, 就已经生活在心中, 陪伴着度过不少时光了。

当在生活中一旦遇到符合理想的人物, 恋人的影子立刻便同现实中的实体合而为一 ,会惊奇地发现 ,正是寻觅已久的爱人, 于是, 便在一见之际迅速做出反应 ,即 “一见钟情 ”。

4

社会认知理论

对 “一见钟情 ”现象的解释

根据这种理论 , 认为一见钟情是由于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印象在对人际认知、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会产生 “先入为主 ”的作用 , 它奠定了对人认识和印象的基础。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 ,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 ,他就会被 “好 ”的光圈笼罩着 ,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 “坏 ”的, 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 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当人们看到某个人在某一个方面很突出 ,就会很欣赏和崇拜这种特征, 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而且因为晕轮效应认为其他方面也会很好 , 这样我们就会欣赏并愿意和这种人更多的在一起 , 就产生了“一见钟情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