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一篇5000字的写作干货 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一篇5000字的写作干货 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时间:2022-03-19 00:13:12

相关推荐

一篇5000字的写作干货 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职场,或者说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

影响力怎么构成?有两个能力:第一是写作,第二是演讲。——罗振宇

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一定都是喜欢写作的,至于我们为什么写作,写作的好处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之前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捷径,捷径很快就会成为唯一的路。”

有捷径吗?

学习是有捷径的,好的找的好的老师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捷径,可以事倍功半。

前人踩过的坑,可以绕过去,没有必要再去踩一遍。

以下这些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就是我去年写作踩过的坑。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解干货,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这篇文章共有七个部分,按照我讲的方法进行刻意练习,你也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写作就好比跑步,上学时我是800米都跑不完的人,现在跑完10公里丝毫不在话下,这和我每周坚持跑3—4次的5公里有关系。

同理,如果你从来没接触过写作,上来就想写出10W+是不可能的事,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慢慢积累。

从学生时代起,我们就开始写作文,但是新媒体写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文。

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包括标题、结构、素材、金句、结尾,这些是写好文章一些大的要求和标准。

但是掌握这些技巧远远是不够的,因为现在的文章那么多,你怎样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留住读者读你的文章,这也是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的。

但是能不能吸引读者,往往靠的是细节。

我先给大家说一说写作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解决了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一篇好文章也就应运而生了。

世界著名认知科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斯蒂芬·平克对写作的本质做过一个描述。

他说: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也就是说写作的本质是把复杂的信息简洁地传递给读者。

一、如何避免写出来的文章观点糅杂?

1、什么是观点糅杂

观点糅杂是因为文章没有框架,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写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下笔,有时候勉强写完了逻辑也很混乱。

文章杂乱无章是因为没有框架,框架是什么,就是文章的结构。

就像盖房子一样,若把沙子、砖头、石子、水泥都放在一起,不去搭建框架,别人怎么知道你盖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

写作也是同理。

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框架,会很散,表达不清楚,言之无货。

啰啰嗦嗦,东拉西扯,读者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我以前不仅写文章是这样,生活中也是一个这样的人,我不会整理东西,虽然是小事,但是很影响心情和做事效率。

刚整理好的书桌,不到一周就会乱糟糟,找不到东西放在哪里了。

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归类,我把书先分类整理。

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纳好,这样就会节省我找书的时间。

我也用同样的方法整理了衣橱,现在每次打开衣橱都是井然有序。

就像我们去饭店吃饭,为什么会有菜单,并且每一样菜品都单列出来。

大家设想一下水煮鱼、红烧肉、油焖茄子,西红柿炒鸡蛋如果放在一起炒,味道可想而知,一定不好吃。

2、写作中如何避免观点糅杂

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里讲到一个概念,整合相似事物,先结束一个主题的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

相同的观点归类,不同的分别展开讨论,反复修改打磨。

一篇文章不是让读者去找你要表达什么,而是你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能够获得什么。

就像很多人写一篇文章,里面会有几个小标题,那么他下面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个标题进行展开论述。

其实这遵循了自上而下的写作原则,现在很多人没有耐心看完一篇长文。

如果在文章里使用小标题,读者大概浏览一下文章内容,就会知道这篇文章想到表达什么了。

3、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使用金字塔结构

使用金字塔结构列框架,梳理出来逻辑结构和观点,分别去填充素材。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可以避免偏离主题。

金字塔结构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比如我上次在写一篇关于如何做到延迟满足的文章就用到了这个框架,什么是延迟满足?为什么延迟满足那么难做到?如何做到延迟满足(怎么办)?

纵向联系:上一层次的主题是对下一个层次主题的归纳和总结,下一个层次的主题是对上一层次的主题的阐释和说明。

纵向联系,作者和读者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对话关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疑问,并回答读者的疑问。

在写文章的时候思考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篇文章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每一部分应该使用哪些素材,观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先想明白这些东西再搭框架。

这样会对文章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有句话叫做人美在骨不在皮,好的文章,并不是要有多华丽的辞藻,而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二、好的文章需要一些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中的术语,一段音乐有连绵起伏、有强弱变化,音乐的节奏常常被誉为音乐的骨架。

写作也需要一定的节奏,如果一篇文章平铺直叙,读者会感觉像吃清水煮面条一样索然无味。

节奏是文章的持续吸引力,就像一部好电影情节持续吸引观众的眼球一样。

就好比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影《寄生虫》到现在都印象深刻,这部电影荣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成为本届奥斯卡最佳赢家。

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

因为电影的情节层层递进,一次又一次的出乎人的意料。

如果一部电影,观众还没看完,就已经猜出结局 ,电影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想要写出一篇有节奏感的文章可以使用对比,让主题更鲜明;

使用举例增加文章观点的说服力;

重要的地方可以详写——慢节奏,次要的地方略写—快节奏,写的时候应该有一个侧重点,详略得当。

《寄生虫》这部电影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对比。

尤其是那一次下大雨,同样在一个城市里,富人家安然无恙,穷人家被大水淹没,这样的强烈对比,让人物角色更加鲜明。

这样的一部有节奏感的电影,就对观众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

写文章也需要这种吸引力,和适当的节奏,使文章环环相扣。

三、如何避免写文章内容过于浅薄?

大部分写作者存在内容过于浅薄的问题,太泛。——《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以前我写稿子也是这样,只写出是什么,好像不写出为什么,就会给人一种泛泛而谈的感觉。

如果只给出观点,不解释现象,那么读者读者心目中就会产生疑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又或者,给出了答案,不去解释为什么这个答案可以,读者心中就会有质疑这个答案的可行性。

我们写文章的目的应该是给读者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里就有这样一个观点,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的内容,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

我回想自己以前写文章,一篇文章里,总是想讲的太多,最终导致什么都讲不清楚,不如抓住一个核心的观点进行阐释说明。

就像我们平时学习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你这一个月同时报了好几门课程,写作课、思维导图课、摄影课,这样你可能会什么都学不好,不如先专攻一门,有所取舍。

写自媒体文章要做到少而精准,严瑾,而不是太宽泛。

四、如何写文才能把文章写得饱满,让读者容易接受并且读得下去呢?

1. 融入细节

人们读完文章时,能长时间借助的往往是事例和细节,而不是干巴巴的硬道理。

添加细节描述可以让文章更生动形象, 比如: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别人可能会反驳你,我小时候家里更穷。

但如果你说: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小的时候,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都是别人家穿旧的衣服送给我们家穿。

但并不觉得有多委屈,因为和这些比起来,我更讨厌下雨天。

每逢下雨,家里的房子总是漏雨,把书本和被褥淋湿,每晚盖着湿漉漉的被子睡觉。

这样添加细节描写,读者自然会体会到你家里很穷。

2、共情

不要有上帝视角,写作的本质是传递信息。

“得到”专栏《5分钟商学院》的刘润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个观点:写作这件事,表达欲很强的人是写不好的,写作的本质不是表达逻辑,而是倾听逻辑。

“倾听逻辑”,就是听读者想要表达什么,然后替他们去表达。

这里说的是写文章要有读者思维,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而不是单纯的说教。

比如有个读者给你说,我被公司裁了。

你说:好惨啊,这个时候被裁了,你吃什么喝什么?

假如你这样说:

我刚工作3个月的时候,也莫名其妙的被裁了,当时很是郁闷,也不敢告诉家人。

从朋友那里借了一点钱,勉强维持生活的基本开支,后来想通了,不就是一份工作吗?

重新找就是了,于是自己开始投简历,提升技能,没过多久就找到了一份高薪、称心的工作。

第一种回答就没有做到共情,第二种回答读者会感受到,原来不止我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先戳中读者的痛点,调动情绪很重要。

读者阅读文章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每个人最关心的都是自己,如果读者读我们文字的时候,能产生共鸣,再给出解决方案。那么这就是一篇成功的文章。

五、好的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

这六个字我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了,也很适合用在写新媒体文章里,一个好的标题决定了读者会不会打开你的文章。

毕竟自媒体文章满天飞,如何在海量的文章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标题。

如何写好一个标题,大家可以在日常看文章的时候,多留心一下,你是不是因为标题才打开的这篇文章,大部分你打开文章的标题都是与你有关、对你有用,激发好奇心。

凤头:开头吸引人读者才能看下去。

《文案训练手册》一书中提到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是“第一句话”,第二个是“滑梯效应”。

第一句话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文章的第一句话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读者去看第二句话。

滑梯效应,就是让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你的文章,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让他们根本无法停止阅读。

猪肚:中间有内容干货,读者才能感到有价值,就像你看我写的这篇文章,如果对你没有价值,你会打开看吗?

豹尾:结尾有金句或者可以引发思考,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结尾的结尾有多重要?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 ·卡尼曼教授提出了“峰终定律”。

他认为:人的大脑在经历过某个事件之后,能记住的只有“峰”(高潮)和“终”(结束)时的体验。

同理文章的结尾也很重要,结尾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给你点赞转发。

写好结尾有3大建议:

1、借用名言警句,可以使文章结尾得到升华,提升文章的档次。

2、让读者参与进来,可以在文末对读者进行开放式提问,让读者说说自己的看法,引发读者的思考。

3、总结式结尾,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点题,留下有启发的金句。

六、如何修改文章?

美国作家斯蒂芬金曾分享过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他在写修改稿子的时候,要砍掉第一稿的10%

1、从大到小,逐步完善,先整体梳理一下文章,有没有偏离主题的内容,即使写得再好,只要偏离了主题,果断删除。

2、修改结构框架,文章的逻辑结构是否清晰,各个段落之间是否做到了很好的衔接。

3、修改句子,把长句变为短句,冗长的句子不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适当的长短句结合,会使文章读起来更明快,有节奏感。如果只使用短句,就会觉得很碎片、很啰嗦。

4、修改措辞,不使用含含糊糊的词语。

多推敲,尽量每一个字词都能精准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删除不必要的词,使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语态。

可以减轻读者的读文章的压力。

修改语气词,其实在沟通中也可以用到,为什么有的人说话让人很舒服,有的人说话就很难听。

比如领导对下属说:你这个方案不行,重新做!另一个领导说:你这个方案这里需要修改一下。

大家自然可以看出哪一句话更容易被人接受。

自媒体写作不是和领导汇报工作,使用书面语言,会产生距离感。

多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会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5、丰富素材,优化开头和结尾,素材是否能足够支撑我们的论点,开头是否能吸引读者读下去。结尾能不能引起读者的点赞或转发。

6、修改排版和设计:注意段与段之间的空行,突出关键词和短语。多留白,图文并茂,给读者舒服的视觉体验,让读者更容易读下去。

一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七、掌握了以上写作方法和技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那就是写作的环境

写作的环境有多重要,写作是需要思考的事情,安静的空间可以让你快速进入心流状态。

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说作法》叙述了他的工作方式,上午的这段时间完全不做其他事情,而是专心执笔。

他写作的时候会关起门和外界完全隔离,连电话都不接,目的是要把自己放进属于个人的世界里。他说一定要制造和外界隔离的世界。

用仪式感给大脑植入写作的意识,写作的时候要给自己找一个独立的写作空间。

以我自己为例,也有不想写的时候,但是每当我把电脑开机,打开Word,坐在书桌前,我就会开始动笔了。

写作这件事就像游泳一样,掌握了再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不去水里练习,是学不会游泳的,写作也是同理,不去动笔写,再多的方法和技巧并没有用。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用起来。

就像刀一样,磨得多,用得多,自然就快了,写得多了,自然就会写了。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赞、关注、转发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