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为什么父母越努力 孩子的问题越多

为什么父母越努力 孩子的问题越多

时间:2022-10-01 18:00:25

相关推荐

为什么父母越努力 孩子的问题越多

文 / niwo 讲述/董如峰

本文出自niwo成长学院系列课部分内容

董如峰|niwo最受欢迎讲师,临床心理学学士,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员,英国剑桥经理人协会认证企业培训师。各大知名企业、电视节目、杂志报刊、特约心理专家。

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困惑:我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体察得细致入微,为什么孩子还总是出问题?而朋友一贯“散养”,孩子却好像更优秀呢?在niwo meetup系列课程中,心理学专家董如峰老师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不经意的忽略往往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这涉及到孩子情商发展的两大关键性因素:父母的宽容度和忍耐度。

其实,孩子有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意愿和潜力,只要父母提供恰当的环境。在这个系列课程里,董老师讲了一些提升孩子情商的技术,但他同时提醒大家,不要忽视亲密关系中最珍贵的东西——感受。我们需要感受彼此的感受,亲密关系才会真正开始,而这正是提高孩子情商的基础。

以下是董老师讲授的部分内容:

让我们调整观念,学习如何摆正自己,

真正走近孩子吧!

请改变你教育孩子的观念

在进行系统学习之前,请你先调整教育孩子的观念。因为观念变化了,原先认为是问题的行为,就发现根本不是问题。反过来,如果观念不变,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迷惑。

我们还要学习教育孩子的“位置图”。这是我多年咨询经验总结出的一套理论:我常想孩子在童年、青春期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导致成年后面对巨大困惑?把这个“位置图”应用在培养孩子的情商过程中,可以帮助父母站对位置,避免说错话做错事。

我们说,考验孩子情商有两个关键因素:忍耐度和宽容度。国外有一个关于家庭氛围的调研,从家庭的亲密性、和睦性、沟通性、文化性、修养性、民主性几个维度,看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情商发展。结果显示,以上因素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除了“和睦性”。原来,我们通常认为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和睦性”没有得到数据支持。

提高孩子情商的几个前提

因此,父母一定要用科学的理念,而非臆想如何教育孩子。

1

全面认识提高孩子情商的技能和方法

不要只专注于某一点,要上升到“道”而非“术”的层面。

2

谁最了解孩子?答案就是父母。

永远不要放弃了解孩子的努力。别去定义孩子的好坏,而是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他想表达什么。

3

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孩子,就是要找到孩子问题的根源,以求治本。

4

孩子的情商与父母的容纳度相关。

父母给予孩子包容,孩子的生命更舒展。想象一棵树,长在两堵墙之间,和长在宽阔的草原之间相比,哪种长得更好?

5

孩子的右脑依仗父母的右脑。

心理学上认为,家长对孩子说的话,会从孩子的右脑输入,经过一段时间,再从他的左脑输出。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表达能力差,就很着急,老想让孩子学怎么讲话。其实,是你应该多和孩子讲话,而不是要求孩子讲话。

当你多向孩子传递信息,孩子的左脑才能搜集更多素材,进而表达出来。好的交流要具有扩展性。

举个例子:孩子说这是个汽车,聪明的家长就会告诉孩子:你看这个像眼睛的东西是车灯,它在夜里可以给车照路…扩展方法可以增长孩子脑内的容量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也更助于丰富孩子的情感。

6

要学会补充而非否定。

当孩子说错一件事的时候,许多家长会用“你应该…”这种句式。这只会框住孩子的思维。我们建议父母为孩子提供方案或建议,比如“你想吃冰淇淋吗?你别哭闹了爸爸才会给你买。”这就是补充。

7

收回期待换回自由,收回指责换回鼓励。

你对孩子是不是有许多期待?你未完成的梦想或情怀是不是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如果是,孩子会感受压力,甚至痛苦。孩子是愿意满足你的期望的,但他又没有那种能力。父母应该把自己的要求拆分看,哪些是对孩子的要求,哪些又自己是期望呢?评估出期望以后,请你把它们去掉。

位置不对,努力白费

孩子有情绪发展的年龄规律。在3岁以前,生理动因是诱发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父母要尽量满足孩子的生理和情感需求,爱抚孩子,给孩子安全感。在这个阶段,父母要萦绕在孩子周围,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立即满足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安全感,容易建立自信,容易受到欢迎。

3-6岁的孩子开始逐步建立社会意识了,他们的情绪也更加受到外界的左右。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夫妻关系,经营好夫妻关系,才能给孩子正面的氛围和反馈。

6-12岁的孩子正处在建立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期。父母的角色分工更明显,父亲在前面,母亲在后面,孩子在中间。父亲要起到引领作用,教孩子处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母亲则作为孩子的后盾,供孩子倾诉和稳定情绪。做到这种组合的前提是,母亲千万不要冲在前面。那么单亲家庭怎么办?我建议单亲妈妈给孩子建立起父亲的概念,给他讲父亲的故事。要记住离婚的是夫妻而不是父母,不要把自己对伴侣的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

12-18岁,孩子进入了最难熬的青春期。这时候的关键词是“肩并肩”,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和他平等真诚地去交流。

以上我们讲到的知识点,是想给父母们建立一种意识,知晓孩子的成长阶段,科学地看待孩子的行为,然后对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希望大家应用起来,同时,保持理念和行为一致,不做孩子眼中虚伪的爸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