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炎风心理咨询:听陈默老师谈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炎风心理咨询:听陈默老师谈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时间:2018-10-27 13:55:20

相关推荐

炎风心理咨询:听陈默老师谈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上海立洋中心陈默老师的亲子沙龙。听陈默老师的讲课是一种莫大的享受,陈老师用一生的时间做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与教育,其理论基础与实践,个案的数量与剖析,那是一个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没有陈老师的讲解,我都感觉心理学也不过只是一个理论,但听了陈老师的课,你就会发现,心理学可以如此的简单,如此的随性而通畅。

我是一名青少年的心理辅导老师,在一家问题青少年学校做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亲眼目睹了问题孩子的种种表现,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与他们父母的交流,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分不开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方法,将会直接决定孩子的未来的健康与成长。只是这样的一个切身感悟是自己在长久的与问题孩子的交流中慢慢体会并发现的,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与看法,但听了华东师大陈默教授的精彩讲解,感觉从理论到实践,从成长到发展,从理解孩子到帮助孩子,从心理辅导到孩子的真正成长,通透了很多,一下子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谢陈默老师,也感谢立洋中心办的这样的一次亲子沙龙活动,让我受益良多。

现在把陈默老师的讲课,择其重点之处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婴幼儿时期与学龄前儿童时期游戏与心理成长健康的重要性。

当下的社会,物质与信息的极大丰富与便利,让孩子们的生活如此简单,生活很丰富,但我们的孩子却是问题频出,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一下,就直接跳楼了,与同学闹别扭,就不去上学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给他们的爱少了吗。

相反,我们成长的年代,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何等的简单粗暴,不听话,或者有时父母不开心,直接就是打骂孩子,但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真正有心理问题的人又有几个呢,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距呢?

在中国这样大的背景下的父母教育孩子,方式方法基本上都一样,学校教育也是一贯执行着严格的应该教育,父母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有一个差别,这个差别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就是中国的新生代是一个独生子时代,现在的一个孩子,要承担六位亲人的照顾与爱护,这样的成长环境,在物质上是相对丰富的,但从内心中,孩子的自我成长被过分的干预与替代,这让我们的孩子的心理成长变得相当的柔弱与狭窄,就象一个豆芽,有高度,但没有承受力。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那时的孩子由于父母干涉的少,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多,虽然物质相对匮乏,但孩子的游戏玩乐的天性不会因为没有玩具而消失,相反,这样的环境更让我们充满了创造意识。没有玩具我们自己创造,我们用自制的玩具,比如枪,这是男孩子的最爱。没有枪我们就用纸来折叠,机枪呢,我们就用玉米杆,用树枝插上去,做成支脚扳机之类的,这样的玩具枪虽然不太象,但我们把他当成真的玩的不亦乐乎。虽然没有声音,没关系,我们自己配音,一边配着音,一边向对方喊,我打中你了,你死了,你怎么还不死,你赖皮,你再这样我们不跟你玩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游戏相对于儿童来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有心理的治疗与治愈功能。通过游戏,孩子们明白,一个人做不成,需要大家一起配合,同时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还要有团队意识,这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课堂,是内发的自觉的。同时,即使孩子们受到父母或者别人的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打骂,他们也会在游戏中,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把心中的不平不满通过游戏的方式宣泄掉,这直接也是一个治疗与治愈的功能。

而当下的孩子,放学后被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作业所压垮。没有时间玩,同时又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过多的关注与干预,认为我的孩子是最宝贵的,不能与一些不三不四的孩子在一起玩,不要把我的孩子带坏了。这样的过多的保护,名义上为了孩子,爱孩子,其实是在以自己的一己之私,自己的社会的世俗的眼光来取代孩子天真无邪的内心需要,这是一种野蛮的毒害,这样的行为把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东西抹杀了,同样,也让孩子不开心,不快乐,成了一个学习机器。

所以,当我们在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了的时候,当我们还想为了孩子做点事的时候,不防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真正的营养是什么,少一点霸道多一点理解与鼓励。当我们惊异于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的时候,我们不防想一下,我们为孩子做的是什么样的榜样,我们儿时的天真我们一直记得,而当下的孩子们呢,他们的成长更多是被网络游戏所取代,被一些学习而取代。所以,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应该为孩子做点什么呢。很简单,把孩子玩乐的时间还给他们。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不同时期孩子学习能力培养的重点。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多少年来一直未曾改变,当前一此专家所喊的素质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口号层面,真正的学习中,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作为家长与学生,我们只能适应与顺应这种大势。所以,学习是中国当下中小学生最大的任务,最大的痛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快乐的学习,爱学习就成了家长们的最大追求。但是陈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给予大家一个什么武功秘笈,只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很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作业,心急如焚,焦虑不安。视孩子的拖拉为大敌,一旦发现孩子的心不静,不在学习不在作业上,就急着大声的吼叫,监督孩子监控孩子一定要认真完成作业,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也就习惯了一个事情,就是不断的承受大分贝的学习与写作业的环境,如果一旦习惯,就会慢慢的厌烦学习,厌烦写作业,里面厌烦上学,开始厌学,在中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这是一咱普遍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青少年时期,是孩子的注意力慢慢形成并巩固下来的时期,也就是说,孩子的注意力的持久性有一定的时间段,一般是十五分钟左右,最长的也就二十五分钟左右,过了这个时间,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开始转移,这是一个科学规律,不会因为父母的大声吼叫或斥责而有任何的改变,相反,父母的吼叫与斥责反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态度与兴趣,让孩子一想起学习写作业,就联想起父母的焦虑与斥责,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场景与情绪联结,让学生慢慢形成厌学。到那个时候,父母想哭想改也有点来不及了。

那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呢?家长有很多的困惑,我到底应该如何办,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讨厌学习。问题的关键就是习惯的养成,学生从小的学习兴趣养成,与监护人特别是母亲的关系极大,理想的学习状态是孩子一个人安静的写作业,母亲在旁边安详的看书或者报纸,孩子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请教母亲,有点小动作,母亲也不以为然,让孩子慢慢明白,安静的独立的写完作业,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就像母亲在那里安详的看着书看着报纸。这是一种榜样学习,这是一种环境养成,家长用行动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用嘴巴,这样孩子想不学好也不可能,更多的问题学生家长来做咨询,说的更多的是,我要求他好好做作业,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做到,我的孩子做不到呢,这样的家长,在家教育孩子一般来讲是用嘴巴教育,而不是行动来教育,难怪孩子会有反抗,会说你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呢?如果家长不理解,反而更多的斥责孩子,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对抗的局面,对抗一旦形成,就会固着,不会轻意改变。所以啊,当家长问老师,我的孩子的作业习惯为什么这么难,我做家长的为什么这样辛苦。这时的家长不防想一下,你有没有以身作则,有没有好好的安静下来,让孩子习惯以一种平静快乐的心态来学习,在一个安静的谦和的氛围中愉快的写完作业。大家一定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只是负责监督,这就错了。作为一个成人,我们工作中,如果一个领导一直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以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监督你的工作,你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的热情会如何。这样的一个道理不言自明。所以,当你以一种非常焦虑的心情监督你的孩子写作业时,你孩子的心理感受就可想而知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爱上学习,爱上写作业真是个难题或者异想天开。

有家长会这样问,我的孩子不爱学习,讲学习没有用,比如数学,除了上街买菜能用得上,其它的场合还真用不上,所以学习是无用的,学那么多我的无用知识,更是浪费时间。这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呢。很多家长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你就不会上一所好的初中,没有好的初中,就不会有好的高中,没有好的高中就没有好的大学,或者上不了大学,这样下来,就不会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好的家庭,好的未来。这样的教育,是家长中司空见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陈老师讲这是一功利教育,孩子学习的动力在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下,是以外在动力作为激励,这不是不可以,但外在动力不会持久,只能短期受益。如此培养孩子持久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从小就要跟孩子讲,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你可学会很多道理,学习也象吃饭一样,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没有什么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学习的目的,学习就是生活的一种常态,比如我们呼吸,比如我们睡觉,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呼吸吗,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睡觉吗。接下来,就是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学习了,如何做呢?陈老现分享了她的一个故事,她在教育孩子时,就说,孩子你看,几千年以来,猫一直是这个样子的,还有狗啊之类的,你再看人,从猴子转变到人,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学习前辈的经验,我们不断的进步,才会成为人,不再做动物。如果你不爱学习不喜欢学习,你不会有改变,不会有进步,你就与猫狗一样,不会有进步。这样看来,我们的孩子是喜欢学习呢,还是不喜欢学习呢,如果不喜欢学习就会象猫一样,当然了,我们的孩子是不愿意做猫的哟。这样一来。孩子一般都会发自内心的爱学习,他们有一种内在的动力,他们怕与猫狗一样,所以,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个常态,自然就不会再有妈妈我为什么学习,学习为什么这样烦的问题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家长再做一些引导,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样慢慢的引导学生的兴趣到学习上来,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孩子慢慢爱上了学习,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把孩子的学习作为重点,一直长抓不懈呢。不是这样的,孩子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成长的过程,学习是一个脑力劳动,同时学习是一个自主的活动,从一生的角度来讲,或者功利一点的角度来讲,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如何让孩子的学习与家长的夙愿结合起来了呢,如何把孩子的学习与一生的成长与发展结合起来呢?陈老师在此主要讲了学习的方法策略与家长的培养重点。

学生应该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就应该学会各种课目的学习方法,比如,语文是要靠多说多练多写的,是一个持续的记忆活动,如何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如何挖掘孩子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根本的方法。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学会了学习,爱上学习,作为家长,就会很轻松,只要做一下引导与监督的工作就可以了。同时,有很多家长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沾沾自喜,我的孩子如何如何好。其实孩子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比拼的是一个耐力,是一个综合能力,我们会发现很多早慧的孩子,在早期会有很不错的成绩,但越到后来越失去竞争力,因数什么,孩子的智力与情商的发展是一个不平衡并持续发展的过程,真正的学习,是在初中毕业以后的高中,在学生的生理发育慢慢健全之后,才会真正开始,到了那个时候,真正的比拼才会开始。而在此之前,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与不好,都不要过于高兴或指责,因为之前的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到后来,才是一个真正完善与持续提高的时候。所以,孩子在高中之前的学习,应该多多的鼓励与支持,成不骄,告诉孩子漫长的学习才刚起了个头,败不馁,失败一次并不可怕,作为父母的一定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情感的鼓励,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力量与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太好,但会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担当,这样的孩子,会有一个成熟的自知力与控制力,用自己的力量来调整自己的学习问题。到了那时,你的孩子的后劲就会源源不断的施展开来,而那些早慧的孩子,由于一直持续的发力,内心的心理,人格已经不失失衡或者有了严重的问题,那时就会爆发各种问题。所以,在中小学时期,家长可以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应该以学生的人格成长健全为主,这样才能在漫长的马拉松式的学习中,在最后冲刺阶段,展露出后劲,从而真正的成长与成功。陈老师讲的这一点,我本人是非常的认同,想一下,中国很多的高才低能的大学毕业生,在学习上是一流的,在实践上,在人际上,是很差的,是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的。所以,各位家长,如果你真的想要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有才的孩子,这里的一定要好好理解。

吃陈默老师的课,一直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希望中国教育界这样长青树越来越多,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民族就会真正的健康起来。有愿各位看到本文的朋友,把这样一份爱传递下去,同时如果有一定的收获,也请留下你的脚步,码字很辛苦的。。。。哈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