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告别“金属心” 福医二院率先开展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

告别“金属心” 福医二院率先开展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

时间:2022-12-20 14:40:54

相关推荐

告别“金属心” 福医二院率先开展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

搜索关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1月8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王耀国主任、许朝祥主任带领的心内科介入团队在为一名年轻男性患者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时,用上了生物可吸收支架

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里程碑式新技术,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植入人体后,经过血运重建、支架降解吸收和血管修复三个阶段后,支架将最终完全降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得到完全恢复,实现“血管再造”。而这也是泉州市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

王耀国主任介绍,患者男性、40岁,今年3月份因突发急性胸痛,曾就诊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造影发现右冠脉近端95%狭窄,但患者强烈拒绝植入金属支架,结合患者病变特点,于右冠近端病变采取药物球囊扩张术,未植入支架,当时术后血管残余30%狭窄。

☝ 左图为第一次造影(3月份心肌梗死时),右图为第一次药物球囊扩张术后

此次患者再次因胸闷住院,11月8日复查冠脉造影发现右冠脉近端病变狭窄加重,达80%以上,考虑到患者为青年男性,且本人及家属强烈拒绝金属支架植入,并结合实际病情情况及血管条件,适合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经过和家属充分沟通,家属也支持植入这种代表当今最高科技含量的可吸收支架。

随后为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于病变部位顺利植入一枚3.5*24mm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手术过程顺利,支架贴壁良好,血管恢复100%通畅。预计支架将在八个月之后开始吸收,三年之内吸收完毕。

☝ 左图为第二次造影 ,右图为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3.5*24mm

☝ 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后

许朝祥主任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困扰广大群众的高发疾病,被称作“人类健康第一杀手”。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PCI)是当前最主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以冠脉支架植入术最为常见。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会增加约170万需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中国每年新增患者约33万。

在生物可吸收支架上市前,拯救心脏的“支架”,一旦植入人体后将终身在心血管里服役,这一弊病让很多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忧心忡忡,担心血管内的支架会降低自己今后的生活水平,支架作为一个“外来物”,更是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

生物可吸收支架

生物可吸收支架各项临床指标均与金属药物支架无明显差异,拥有与其相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实现与金属支架相同的疏通堵塞血管、支撑狭窄血管功能同时,可在三年左右被人体完全吸收,使得患者体内再无异物留存(生物可吸收支架是由可吸收材料多聚乳酸构成的,植入体内一年半左右开始溶解,一般三年时间完全溶解掉变成水),恢复血管弹性功能,实现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的飞跃,获益更多。

预计未来可吸收支架会被广泛使用,冠心病介入治疗将进入新的时代。随着冠心病的发病年龄的降低,生物可降解支架在福医二院的常规开展,将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带来福音。

供稿 / 胸痛中心

温馨提示

8月1日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鲤城院区、东海院区实行统一作息时间,上午上班时间为8:00~12:00,下午上班时间为14:00~17:00,部分窗口、岗位实行弹性上班,今后不再区分夏季和冬季作息时间。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鲤城院区:0595-22791001

东海院区:0595-26655114

门诊时间

8:00-12:00;14:00-17: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微信号:fjydfsey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你在看,我也“在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