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人类起源的故事:不同人种混血 基因突变让人类拥有更多生存机会

人类起源的故事:不同人种混血 基因突变让人类拥有更多生存机会

时间:2020-06-02 02:39:37

相关推荐

人类起源的故事:不同人种混血 基因突变让人类拥有更多生存机会

达尔文说: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而由猿猴进化成人,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现在被普遍认同的说法是:人类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经历了猿人、原始人、智人、现代人等4个阶段。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通过一些考古去发现去推断,那有没有更可靠的方式,来证明人类的发展历史,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人类从哪里来?

寻根问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尽管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我们经常无暇顾及“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样的话题。因为,现实生活往往逼迫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思考“我们要去向哪里?”的问题上。

然而,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如果找不到自我,不知道从哪里来,又怎么能找到未来的路?

美国《自然》杂志度十大人物之一,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古DNA领域的世界级领跑者:大卫·赖克,致力于人类群体混合研究,,受到古遗传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德国人马克斯·帕博的邀请,加入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国际分析团队,为证实尼安德特人与部分现代人之间存在混血现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古人类DNA的过程中,大卫·赖克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一根仅存的指骨,发现了一个新的古老型人类:丹尼索瓦人,并且在当代人的身上发现了丹尼索瓦人的血统。这个发现把大卫·赖克给震撼了,他对古DNA领域的研究有了全新的思考。于是,他于在美国建立起世界顶级的古DNA实验室,号称:“古基因组工厂”。到为止,大卫·赖克的“古基因组工厂”已经发布了7000多份古人类全基因数据,占全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大卫·赖克还致力于培养古DNA领域的研究人才,并帮助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实验室,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教授等,都曾是他的学生,付巧妹已经在中国成立古DNA研究实验室。

图络图片

为了共享探索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最新成果,大卫·赖克把枯燥难懂的研究理论和数据进行故事化处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了一本书《人类起源的故事》,帮助我们更理性地搞清楚:我们是谁?也帮助我们用更科学的方式去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

人类到底是不是起源于非洲?

不同的人种是否发生混血?如果是,在何时何地?混血的结果如何?

古人类和现代人到底是什么关系?现代人是古人类的延续?或者古人类早已灭绝,和现代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称黄河为母亲河?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人类起源的故事》这本书中,用DNA检测出来的数据给出了科学而理性的答案。

原创图片

一、线粒体DNA检测结果:人类起源于非洲

什么是线粒体呢?线粒体是专门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而线粒体DNA呢?就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过,线粒体DNA在基因组中只占20万分之一左右的体量。而且,线粒体DNA主要通过母系遗传,也就是说:线粒体DNA主要是通过母亲传给闺女,再由闺女遗传给外孙女,依此类推……

既然线粒体DNA是由母系遗传的,那就代表科学家可以通过线粒体DNA顺藤摸瓜,找到人类的母系谱树。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后,遗传学就找到了探索人类历史研究的突破口。

据《人类起源的故事》这本书中所讲,1987年,有一个艾伦·威尔逊的遗传学专家,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分析了几百个线粒体DNA,被分析的DNA样本来自于世界各地。那么,分析的结果如何呢?通过对比不同线粒体DNA序列之间的差异,他们重建了人类的母系系谱树,通过这棵谱树,他们发现:现代人的祖先在非洲。

凭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线粒体检测结果显示,艾伦·威尔逊团队重建的这棵母系系谱树上最深的一个分支,也就是最早离开主干的分支,只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身上才拥有相同的DNA。

相反,所有今天非洲以外的人都位于这棵系谱树的分支上。艾伦·威尔逊的发现,和考古学领域的研究相互印证,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说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遗传数据。

有了艾伦·威尔逊提供的DNA检测数据,“人类最近共同祖先”的发现,推翻了“多地区独立起源”的假设。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当代人的祖先就是从180万年前的直立人一脉相承发展至今的。

因为,从解剖学的层面讲,和当代人形状相似的遗骸,也就能追溯到20至30万年前。这种“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只有非洲才有。40万年前就生活在欧洲大陆的尼安德特人,在4万年前左右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而且,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形状与现代人的差异非常大。

由此可见,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种,在4万年前左右,现代人替换了欧洲大陆的尼安德特人。当然,人群替换不仅发生在欧亚大陆,通过不断发现的遗址和对石器时代的文化研究,可以证明,在南非和其它地区,现代人的确在不断扩张,并且替换各地的原住民。

那么,在现代人不断替换原住民的过程中,除了自然淘汰外,一定少不了争斗。我们从影视片中看到了很多伟大的爱情,男人女人为了爱情,冲破种族和贫富差距的藩篱,不只为了两个肉体的碰撞交融,也不只为了两颗心相知相印,更多的是为了两个灵魂能化为一体,永生同在。

憧憬浪漫的人们,一定感兴趣:在面临决定人种延续的生死关头,除了血雨腥风之外,有没有可能发生跨越人种的爱情呢?如果有,会对人类的演进产生什么影响呢?

原创图片

二、古人类和现代人混血,产生基因突变,对现代人有何影响

《人类起源的故事》这本书中写道:“一个人的基因组内能记录众多祖先的历史,一个人身上能承载一个人群的过去。”在本文的开头,提到了两种“古老型”人类,他们分别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为什么要把这两种人称为“古老型”人类呢?原因是他们的骨骼特征和现代人的差别太大。

那么,古老型人类到底有没有可能和现代人发生过通婚、或者以其它方式发生生理接触,从而生下混血宝宝呢?如果有,那不就说明我们身上流淌着古老型人类的血脉吗?

根据《人类起源的故事》这本书中的描述,今天在非洲以外的人群身上,他们的基因组中有1.5%至2.1%来源于尼安德特人。目前,在欧洲、东亚、新几内亚都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混血的证据。

尽管有了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混血的证据,但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作为尼安德特人的发源地欧洲,欧洲现代人身上携带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却少于东亚现代人身上携带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而且,欧洲现代人身上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并非原本就生活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所遗传下来的。

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第一批现代人抵达欧洲时,欧洲骨头洞穴里的人群早就已经陷入绝境。也就是说,欧洲现代人身上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并非现代人到欧洲以后和当地的尼安德特人发生了混血,而是第一批去往欧洲的现代人身上,本来就携带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既然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发生过混血,那另一种古老型人类:丹尼索瓦人,有没有和现代人发生混血呢?

《人类起源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大卫·赖克和他的同事们,采取全基因组检测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索工作,发现丹尼索瓦人和新几内亚人的祖先在4万9千年至4万4千年之间,曾发生过混血,而且预计新几内亚人约有3%至6%的血统来自丹尼索瓦人,而来自尼安德特人的血统却只占2%。由此可见,新几内亚人的血统有5%-8%来自于古老型人类。

那么,古老型人类和现代人发生混血,对现代人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呢?答案是:总体来说,是好的。尽管有证据显示,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的混血,生下的混血儿中雄性的生育能力下降。但是,两种人类混血之后,所产生的基因突变,有利于现代人适应新的环境。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现代人身上携带了一种与“角蛋白”相关的基因,主要来自于尼安德特人,这种“角蛋白”可以帮助现代人抵御寒冷,利于现代人适应非洲以外的环境和寒冷环境。

丹尼索瓦人与现代人混血之后呢?从《人类起源的故事》这本书中得知,作者大卫·赖克和他的同事及同行们,通过对基于基因组数据的研究发现,丹尼索瓦人和现代人混血后,使调节人体红细胞的功能发生了遗传突变,这个遗传突变让现代人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生存环境,比如让中国西藏地区的现代人可以更好地应对并适应缺氧环境。

原创图片

三、长江与黄河都是农业起源地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称黄河是母亲河

根据《人类起源的故事》这本书的观点,至少在180万年之前,各类人种就从非洲出发,去往欧亚大陆。他们在旅途中,分裂成很多个姐妹群体,而在分裂过程中,他们又以独自演化、相互融合或者与新群体融合的形式,在旅途中繁衍生息。不过,这些群体中的人类大多已经灭绝,至少没有所谓真正的“纯种”,因为人类在迁徙和发展历史长河中,不断融合,又在融合的过程中优胜劣汰。

那么,我们中国人的起源,又有着怎样的历史经历和故事呢?要讲这样一个故事,不得不先简单介绍一下现代东亚人的早期历史。

根据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教授,提供的研究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东亚人的血统可以分为3个群组。

第一个群组主要来自黑龙江流域,也就是当今中国东北部与俄罗斯的国界线区域,这个区域的居民在过去8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在遗传上都保持相似性。

第二个群组来主要自青藏高原,也就是喜马拉雅山以前的区域。

第三个群组主要来自东南亚,而最具代表性的人群,是海南和台湾等中国大陆沿岸岛屿上的原住民。

通过对这三个群组的人群进行分析,相关领域专家建立起一个人群历史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一个答案:现如今,绝大多数东亚人的现代人血统,基本上都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人类在分离之前的混血。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早在9000年以前,农民就开始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种植谷子和其它农作物。在同一时期,在中国南边的长江流域,也开始种植水稻。

虽然长江与黄河均在中国境内,几乎在同一时期发展农业文明。但是,两种文明的发展路线却有所不同。

根据《人类起源的故事》这本书中的说法,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沿着两条路线向外扩张:一条是大陆线,另一个是海洋线。大陆线在约5000年前到达了越南和泰国;而海洋线呢?是在约5000年前从大陆到达台湾。因此,目前这些地区的水稻种植文化或许就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这时,或许可以提出一个说法:古代中国长江流域的人群为东南亚人提供了绝大多数的血统。

那么,黄河流域的人群又有什么发展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汉族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群体,但汉族人却不是长江流域人群的直接后代。汉族人的血统来自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血统居多。

在中国古代,汉族人的祖先从北向南扩张,并且沿途和当地人发生了混血。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教授,建立了一个关于东亚久远人群的历史模型,通过这个历史模型,可以发现汉族人和藏族人都有很大一部分血统来自同一个祖先群体,尽管这个群体的纯种已经灭绝,但基于考古学、语言学和遗传学的综合证据,汉族人和藏族人的祖先就是黄河流域的人类群体。

如此说来,中国人把黄河称为母亲河,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历史渊源。当然,由于中国的古DNA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无法证实。所以,上述说法是否准确,还有待于古DNA的进一步探索发现,相信通过古DNA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都会得到明确的答案,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更多神秘面纱,也会一层接着一层被揭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