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赵冷月:三次“逃离”和晚年变法的书法先锋派

赵冷月:三次“逃离”和晚年变法的书法先锋派

时间:2021-03-21 12:31:55

相关推荐

赵冷月:三次“逃离”和晚年变法的书法先锋派

【艺术上的三次逃离:首次“逃离”馆阁体】

赵冷月,浙江嘉兴人,原名良如,后改为亮,又因为明月俗称月亮,取名冷月。23岁投于徐墨农门下,受学五年。

其祖父为晚清举人,受到家族熏陶,5岁便开始学写字。年幼的赵冷月,会趁父亲不在自家礼品店时,爬上凳子帮客人写招牌。来人看完之后没有任何异议拿去制作,并夸赵冷月的字比其父亲写得好。为此,赵冷月还自豪了一阵。

所有认识赵冷月的人,在口头或书面上几乎都曾提到,他手不离笔,在用一生诠释写字这件事。如此执着的他,艺术和做人风格完全相反。生活中温文尔雅、不爱计较,但只要关乎书法,赵冷月便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写字大胆,评论直爽。在赵培林的记忆中,父亲80岁时手拿茶杯会抖,但写字时却依旧高执笔挥毫,经常上午练字,下午站着创作。即使到了晚年,赵冷月也只会用毛笔写信。也许是常年练字,赵冷月身体很好,连腰椎病都不曾有。除了书法,赵冷月的一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第二职业。家属在为其更衣整理遗容时,将其手指并拢。然而第二天去看,他的右手却弯曲着,五指攒簇,成握笔状。由此沃兴华形容,他这一生就是为书法而生的人。

赵冷月 书法 178×97×1 水墨纸本 镜心赵冷月对书法的悟性极高,他曾自说,自己在书法上有3次“逃离”,年轻时逃离馆阁体;青年时逃离米字;而他的第三次逃离,却是将学习了半辈子颜真卿的“颜”甩掉。他将“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学不了”作为口头禅,最担心的是书法“结壳”,不能再突破。他的第一次“逃离”,是十几岁时知道日常书写的工整字,只是因科举制度而形的馆阁体,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书法时。课余时期,赵冷月临习唐人楷书碑帖,喜好苏轼、米芾书法。20岁时便开始成立“冷月书法学堂”,设帐授徒。

赵冷月 书法 103×33×1 水墨纸本 镜心【第二次“逃离”:脱离“米”字】30岁左右,赵冷月逐渐收藏起了一些碑帖,如金农、汉隶、北碑、唐碑拓本等,慢慢养成读碑的喜好。在赵冷月的个展中,曾亮相一件36岁时的书法,有明显的“米”字风格。赵冷月为了脱离“习气”,便开始了他书法上的第二次“逃离”。而这次逃离也比较彻底,从他晚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基本上没有了“米芾”的影子。创作这件作品时,赵冷月应好友吴怡宗等人邀请刚移居上海不久,而谋生方式依旧是以写字为主。

赵冷月 行书 115×28×1 水墨纸本 镜心书法能迅速受到欢迎,起因是一位同行的老先生。在赵冷月福州路居所的弄堂里,有一位老先生从事写字生意,例如相片下方的小字,印刷时需要的字体等等。但老先生在50余岁时突然去世,留下妇人和两个小孩。后来老先生家属找到赵冷月,有意将写字生意全部交由他,但是收入平摊至家中小孩毕业。赵冷月答应了这个口头协议,一直到几年后老先生家小孩找到工作,老妇人便主动向赵冷月说明,让其独自经营。随后赵冷月搬到福州路靠门面的地方,还请来沈尹默帮其写了“赵冷月书法馆”的招牌。据透露,当时赵冷月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养活10个人。赵培林还记得,小时候家中人来人往,找父亲写字的人多至将楼板都踩穿了。

赵冷月书法赵培林年幼时也经常伴随父亲去朵云轩、古籍书店、文物商店里看贴,遇到价格合适的,赵冷月便会凑资购买。因此家中碑帖塞满了书柜,甚至多到放置在床底。其中有现在看来都是国宝级碑帖的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和柳公权《玄秘塔碑》拓本等。到了文革时期,教徒、写字生意关闭后,赵冷月进入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虽然也是写字,但收入不如从前。即使如此,当时用700元巨资购入了宋拓本《九成宫醴泉铭》,是赵冷月最开心的事。但是迫于生计,后来赵冷月又将大部分碑帖卖给了朵云轩,其中包括宋人马麟题拔的册页四帧。

赵冷月书法在文革期间,工作之余,赵冷月唯一的消遣就是练字,保持不间断的读碑抄贴,从晋、唐、宋人帖学到汉魏六朝碑学无不精研,并开始大量创作将晋、唐、宋人贴与北碑融为一体的书法。到60年代初期,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书法家协会前身)成立时,沈尹默担任会长,而赵冷月是创始会员之一。当时他与书法家交往密切,包括沈尹默、马公愚、潘伯鹰,后来也认识了胡问遂、任政、单孝天等人,常一起互赠作品,阔谈书法艺术。【第三次“逃离”:脱离“颜真卿”】

漫不经心 35.5X66 水墨纸本 镜心赵冷月从30岁开始学颜真卿,一直延续到60岁,期间他常临颜真卿《争座位》、《祭侄稿》拓本,但这也是他第三次“逃离”的主要对象。与第二次逃离不同,在他晚年的作品里还是能看到“颜真卿”的影子。

赵冷月其子赵培林赵冷月除了去北京举办展览外,出版榜书集也是他未完成的事情。60岁从装潢公司退休后,赵冷月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写字上。在当时以内容完整为主导的书法环境下,赵冷月非常超前的开始书写榜书,强调起笔和收笔裹束。当时为写好“一”字,他耗费了小半年和两千张纸,从起笔、行笔、收笔,都富有哲学和美学意味。赵培林记得,当时家中最多的是各种尺寸的上好宣纸、笔、碑帖和砚台,这也为赵冷月的榜书提供了物质条件。

赵冷月书法有人曾认为,赵冷月的榜书受到了井上有一的影响,其并不是。赵冷月生平曾提到过一些喜欢的日本书法家,如手岛右卿、空海、良宽、小坂奇石等。而最初创作榜书的想法,是因为看到了日本书法家丰道春海在北京故宫前写榜书的视频。当时赵冷月直抒己见,认为榜书并不是将小字放大。

赵冷月 书法 131.5X67 1 水墨纸本 立轴我可以看到,他的榜书不固步自封,造意识特别强,如1984年创作的《凝露》,具有中国人审美意趣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画面中注重对比关系,强调视觉效果,追求形式构成,对活跃于当今书坛的一部分创新书家影响很大。另外他的墨法韵味也具有中国人的色彩观念,既温润又含蓄,百看不厌。另外,赵冷月书写的文字内容高雅,文学性很强,也说明其修养非常全面。所以,在周玉峰看来,收藏决定了审美,也证明了赵老的深厚学养。而这样具备全面学识的赵老,只有不断变法,才能满足他内心对艺术的高标准追求。因此晚年变法,对赵冷月说来,是随着年龄和内心世界的丰富递进,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75岁之后20余年,晚年风格大变的误解】

赵冷月 书法 245×122×1 水墨纸本 镜心晚年时,赵冷月在朵云轩寄售了几件变法后狂放风格的作品,被退货,理由是字太怪。以至于后来,市面上常见的赵冷月书法多为中规中矩风格。赵培林曾问父亲,如何形容自己晚年的书法?赵冷月回答:松绑。在赵冷月的书法中,万物都是辩证的,而这种“觉醒”贯穿了他晚年的整个。在晚年变法中,赵冷月从技近乎于道,把技法包袱放下,坚持碑帖融合,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会写到不会写,从不自由达到自由的松绑过程,但是这样超前的变法也往往伴随一些误解。

赵冷月书法

误解一:晚年是风格大变?有很多人提到赵冷月晚年的书法,会认为其是风格大变。其实并非如此。根据上方提到的3次“逃离”,可以说明赵冷月每个时期都在打破自己,不断提升审美趣味,所以他不断寻觅最佳切合点,表达自己的审美趣味和独特的个性化,因此变是他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他将以往所学全部反刍出来,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又借鉴西方现代美术观念,强调笔墨对比,构成关系,才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赵家体”。而周玉峰看来,晚年赵冷月将一生所学通过变法而迸发出来,是为达到内心的平衡和审美理想,“因此晚年赵冷月的美学趣味、结构、章法都凸显了他的独特面貌。他对传统经典学得非常透彻而又不满足,创作从某种角度上是划时代的学习典范。”

赵冷月书法误解二:晚年放弃了帖学?在诸多评论中也有提到,赵冷月晚年从碑弃帖。但其实在20世纪,碑帖结合已成为中国书法的主流,沈曾植、于右任、徐生翁、谢无量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沃兴华认为,赵冷月是承续了这种书风,在传统的碑版法帖中注入了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面貌。因此,虽然赵冷月晚年大量写汉魏六朝碑学,其实一直主张碑帖一体,创出了自己去媚、去俗、去巧的个性化书法语言。

赵冷月书法

改革开放后,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下,赵冷月又大量收集碑帖,堆满了书房。平时练字,便随意拿起触手可及的一本。其中长临的既有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也有颜真卿的拓本。所以说,“父亲的习字和书法创作,一直是碑帖融合”,赵培林表示。常年写字的习惯,让赵冷月的榜书、草、楷、隶、篆、魏碑等均达到了高水准。

赵冷月书法

误解三:丑书的鼻祖?赵冷月虽然在书法创新上大胆突破,但在遵循法度上可谓是“老实人”。同样习字的赵培林,以旁观者的角度,亲历了父亲晚年的变法过程。在他心中,父亲的书法极为遵守法度,“他始终说用笔千古不易,不能违背我们传统书法的法度,非常反感完全背离传统笔墨法度的所谓创新。”他追求书法“清”的基础上进而“奇、古、怪”,再如何变,始终都保持一种文静的“清”气。为了去除因习书过于熟练而产生的“俗”,他从上古三代钟鼎及碑版文字中吸取营养,宁拙毋巧。因此他笔下重、拙、大的书风,与当时上海偏于流畅秀丽的书风截然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评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