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乐舞之西凉乐舞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乐舞之西凉乐舞

时间:2019-03-16 03:16:36

相关推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乐舞之西凉乐舞

历史上的凉州,是一个歌舞音乐之乡,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白居易的《西凉伎》,王维的《凉州赛神》等诗篇,就十分生动逼真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情景。

盛名卓著的《西凉乐》,是古代凉州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舞蹈艺术。据《隋书·音乐志》载:西凉音乐有“歌曲

”、“解曲”和“舞曲”。其中“解曲”是管弦乐曲。这说明西凉音乐有多样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声乐、器乐和舞蹈伴奏曲三大类。闻名于世的《凉州》、《甘州》和《伊州》等西凉各部中的大曲,就是由上述三大类组合而成的大型套曲。这种融歌、舞、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为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凉乐》是凉州当地音乐同汉族古乐、西域音乐和印度音乐互相交流融汇的产物。历史上的凉州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歌舞是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劳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早在西汉年间,汉武帝派到凉州的将领们,在开疆拓边时,就把从凉州得到的音乐带回长安宫廷,由当时宫廷乐府主管李延年列入乐府之中,做为宫廷乐舞中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汉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印度、波斯、罗马等国的商队、使节、学者频繁往来于河西一带,当时的凉州,不但“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而且还有不少西域和印度、中亚的商人、高僧在这里定居。作为当时的一座国际性城市,中原文化要经过凉州向西域传播,西域文化也要在凉州经过一定时间的消化、吸收再传播到中原。公元四世纪中叶,天竺(印度)乐舞传到了凉州,歌曲有“沙石疆曲”,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铜钹、贝等。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流行的清商乐也传到了凉州。印度音乐、西域音乐和汉族音乐经过长期的融汇,逐渐形成了《西凉乐》这种较为完整的套曲。由于《西凉乐》吸取了中西音乐的长处,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后来成为隋唐燕乐中最早的一部大曲。

据文献记载,《西凉乐》有许多风格独特的乐舞曲,其中名曲有《扬泽新声》、《神白马》、《永世乐》、《燕支行》、《慕容可汗》、《吐谷浑》、《婆罗门》、《敦煌行》等等。《西凉乐》所用的乐器有钟、磬、弹筝、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小筚篥、横笛、腰鼓、檐鼓、铜鼓、贝等十几种。这些乐器,有的是周秦以来的汉族乐器,有的是从西域和印度传来的。《旧唐书·音乐志》云:《西凉乐》“最为闲雅”,其旋律十分优美动人,风格独特。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西凉乐》的乐谱没能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听到了。

《凉州》大曲是在《西凉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元年间,凉州都督郭知运将此曲进献给朝廷,受到酷爱音乐的唐玄宗的欣赏,经常演奏于宫廷,成为当时影响很大的一部套曲。

唐代闻名天下的《霓裳羽衣曲(舞)》,原曲为《婆罗门曲》,最早是印度音乐,后经中亚流入丝绸之路,在凉州与当地音

乐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大型套曲。当时的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把此曲进献给唐玄宗,立即得到了他的喜爱。天宝十三年(754),玄宗进行再创作,并把这套曲子改为《霓裳羽衣曲》,组织宫中伶人排演,由他和杨贵妃亲自教习,成为当时重大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主要节目。

《西凉乐》在河西各地音乐艺术中居于主导地位,传进中原后,一直被视为西北音乐的代表。从晚唐大诗人杜牧的“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诗句来看,《西凉乐》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天下歌舞中的精品,为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所共同喜爱。

凉州人民创造的《西凉乐》,在隋唐音乐宝库中闪耀着奇光异彩,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使每一个凉州人引以为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