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王铎 1634年作 行书苏水园亭邀饮诗卷 手卷 · 北京匡时 · 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王铎 1634年作 行书苏水园亭邀饮诗卷 手卷 · 北京匡时 · 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时间:2021-06-15 02:43:22

相关推荐

王铎 1634年作 行书苏水园亭邀饮诗卷 手卷 · 北京匡时 · 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展览:辽宁博物馆、保利博物馆联合举办“宋元明清绘画展”,中国北京,。

备注:胡佩衡、黄君寔鉴藏并跋卷尾。

胸中海岳笔底千钧

—王铎《行书苏观水园亭邀饮诗卷》

徐见

清人姚鼐形容阳刚之美者“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复鲁絜非书》),今观王铎行书诗卷,其美若是。

生于明末乱世,历尽沧桑;晚年降清出仕,大节有亏。痛苦中与王铎相依相伴的是书法,倾诉郁勃之气的是行草。唯有书写才能使其获得灵魂上的片刻安宁,故而成为其最重要的精神依托。

王铎于书,功夫不可谓不深。他初宗羲、献,后参颜、米,遍临魏晋唐宋诸法帖,融会的广度与深度在中国书法史上少有比肩。从入法到融法,再到通法,他走过一条十分艰苦的道路。然正如杜工部诗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博采百家之后,王铎的书法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信手拈来如同己出,进退左右从容自如,真若神助。

在众书体中,行草书的表现力最强。擅长者无不藉此吐尽心灵郁积,舒卷胸中豪气。然其间风格却多有不同。王铎行草书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前所未有,空间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深厚的传统积淀使其书狂放中有理性,大处不失细谨,而小处却又不失气势。相比较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幅立轴,此等微妙内涵,在长卷中更易被体察和欣赏。

《行书苏观水园亭邀饮诗卷》书于崇祯七年,其时王铎四十三岁,正处在贯通古法、孕育新法的关键时期。“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刘熙载《艺概》)王铎苦临二王帖,窥其堂奥。后醉心米书,心领神会。通过对传统的精勤学习,他蓄积的能量将欲产生质变。傅山《霜红龛书论》云:“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他弃二王秀媚之姿而取雄强之骨,追求笔力的浑厚和结体的奇奥,同时吸纳了米芾行书的恣肆奇险和凌厉笔势,尤其善于在黑与白、动与静、刚与柔的冲突中,大胆制造矛盾,再成功化解矛盾。所学诸长与自家性情融为一炉,书风大变。是卷手书,用笔在米字方折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激荡跳跃,落笔成点,翻毫平铺,少露锋尖,线质刚健。点画变化颇具力度,笔行于绢上,时而顿挫,时而仰侧,带来强烈的节奏感和冲击力。通篇字势左右欹侧、变幻莫测,章法宕逸、墨色万千。线条粗细变化较大,细线游丝与涨墨形成了强烈对比,字之枯润、浓淡间亦极具反差。观览此作如见疾风骤雨,狂飙奔突,真正实现了其“戴八纮,吸十日,侮星宿,嬉九垓,撞三山,踢四海”(《文丹》)的审美追求。

王铎自四十一岁起历经磨难坎坷,遭遇宦海沉浮。政治上的不公待遇和亲人的相继离去,使其心灵受到一次次沉重打击。是卷所书邀饮诗六首,颇多怨句,皆其诗集不录者。“长路憎尘色”、“恶听边塞诗”等句直抨时事,“薄游吾亦倦,无奈出云林”更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因其诗稿之性质和悲郁之情感,故点画于起笔、收笔、转折、勾趯处表现得极为写意,得自然笔致,全篇气息贯通,一泻千里。此卷为明代原装裱工,先裱后书,题识钤印于卷后隔水绫上,墨透裱背,随意所至,毫无做作之态。王铎书成,亦觉酣畅淋漓,遂附言道:“或堪双钩作一木板,悬之亭间,何如何如”,得意狂放之态,跃然目前。《行书苏观水园亭邀饮诗卷》诗书俱佳,并为我们保存了难得一见之明代装裱式样,启功先生特将其收入《雍睦堂法书》集中。诚如黄君实先生卷后跋语所云,此“信孟津传世行书不可多得之精品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