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如何控制情绪)王阳明:失传千年的儒学心法

(如何控制情绪)王阳明:失传千年的儒学心法

时间:2023-10-12 06:28:04

相关推荐

(如何控制情绪)王阳明:失传千年的儒学心法

上一章我们讲到王阳明“龙场一悟”悟到了儒家失传千年的心学,而这个心学正式解脱烦恼,提升道德,修身的起点。王阳明的土地徐爱更是赞叹到:“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

那么王阳明的“去人欲,存天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真实含义是什么?我们怎么在生活中具体应用呢?

格物致知

王阳明认为当心与外在的事物发生感应时,心中必有感觉,而脑中必有想法。心中的感觉就叫做“知”,即“知觉”。脑中的想法就叫做“物”。“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即“知”是心之本体。

比如我们有意去孝敬父母,即孝敬父母便是一“物”,有意于结交朋友,即结交朋友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

那么这个“物”却为何需要“格”呢?因为当我们心中生起一“物”时,这个“物”有许多私欲在。孝敬父母是否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为了让父母多打点生活费?结交朋友是否是出于真心的,还是为了某些利益?

总之,做每件事时,心中倏忽之间,不知有多少私欲飘过。而这就要用到“格”的功夫。

“格”即“正”字义,“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物”正之后,即恢复心本来的知觉。“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

所以“格物致知”即是,一事发生,格去私欲,以归于心之本体,心之本体便是“知”。这个“知”是天然的,本真的,不是被私欲隔断了的。

每个人的习气毛病都不同,或好名、或好利、或好色、或好怒。。。。。。好名即在好名上去格物,好色即在好色上去格物等等。如此则“天理日明,私欲日少也”,而烦恼正是由私欲而产生。

那么如此的“去人欲,存天理”就是叫人全无欲望吗?

当然不是,心即是理,心虚灵明觉,虚而待物,心本来就有感知各种情感的能力。而遵从心得自然反应即是遵循天理,去掉的只是过与不及的私欲的部分。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在南京的鸿胪寺居住,一天忽然家里来信,说儿子病危。陆澄甚是悲伤,不能自已。

先生曰:“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与此处多认作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

由此可见,圣人并非无情,而是至情。

知行合一

上面说了“知”是心的本体。“知”即是“知觉”,心是胸中的一种感觉,而不是脑中的一个想法。例如感动、温暖、愤怒、焦虑、害羞等都是一种感觉,先有感觉后有想法,想法强化感觉。这个需要大家观照练习一段时间才能看明白。当情绪上来时,观照自己的胸中是什么感觉,脑袋在想什么。

“知行合一”解作两重意思,第一义是在心中发生的。

例如外面发生某件事,内心先产生一个知觉,即是“知”,同时产生一个意念,即是“行”。

《大学》指出个真知行,“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又立个心去恶。所以知和行是在内心同时发生的,所以是知行合一。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那么知道了知行合一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呢?

例如别人冒犯我,我很生气,生气的感觉叫做“知”,由生气的感觉而生出的许多怨念,便是“行”,然而这个“知行”却不是心的本体。因为这许多怨念皆由自己的习气产生,每个人的习气不同,产生的怨念也不同。故需要“格物”之功,恢复那心之本体。

把生气只当做一种感觉,内在不会因为生气的感觉而产生挂碍痛苦,脑袋不去想不去强化它,任这个感觉自生自灭。外在按照事理该怎样办就怎样办。这个就是格物致知之功

格正了内心的意念,然后落实下去,就叫做“致知”,此时知行合一的第二义。

某人知得父当孝,兄当悌者,却不去孝,不去悌,便已不是知行的本体了,已是被私意隔断的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所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只是因为世儒整日在书本上用功,全不肯着实躬行。“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心即道

王阳明所解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含义,正是儒学修身的关键处。没有了格物致知,修身功夫也就没有用力处。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心之本体便是性,便是道。把个人的习气毛病都去掉,完全复那心之本体,则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便无不符合道。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只是持志到熟处。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是从心这个本源上涵养来。

“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而“君子慎其独也”,“独”即“人虽不知而己独知者”,正是吾心之发动处,此正是用功之所在。

下一章讲,修心的好处,修心的难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