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豆瓣8.0 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好的娄烨与最美的周迅

豆瓣8.0 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好的娄烨与最美的周迅

时间:2020-12-07 15:14:16

相关推荐

豆瓣8.0 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好的娄烨与最美的周迅

文:宿夜花

《苏州河》作为娄烨的代表作,它不仅是娄烨与周迅作品体系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中所展现的第六代导演所关注的个体价值追寻以及对现代都市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都使得影片有着极为典型的意义。在此,从影片的故事人物以及影像特色等方面简要分析影片的魅力。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娄烨的城市影像

“我经常一个人带着摄影机去拍苏州河,沿着河流而下、从西向东、穿过上海。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传说、故事、记忆、还有所有的垃圾都堆积在这里,使它成为一条最脏的河。可是还是有许多人在这里,他们靠这条河流生活,许多人在这里度过他们的一生。看的时间长了,这条河会让你看到一切,看到劳动的人们,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

影片开头的江景蒙太奇便展现出十足的影像魅力,晃动的手持摄影、随意的推拉、跳跃的剪辑、不规则构图,船上渔民的生活点滴,桥上行人的来来往往,展现的是都市众生相,既有一种写实的粗粝生猛,又带有一份写意的浪漫抒情性。

长久以来,主流影视作品中的上海是一个门户型的现代大都市,光鲜明亮、繁荣华丽、凝结着一个群体的自豪,是无数英雄豪杰、能人志士的传奇故事的背景地。

而娄烨镜头下的上海,没有精心矫饰出的浮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接近现实生活本身的真实性,废旧的房屋、破碎的弄堂老巷、污浊的河水、四处弥漫的烟尘,这些看似平白的重复、未经修饰的画面,呈现出的是一个更真实、更复杂全面的上海,在这里上演着辛勤劳碌的普通人的悲欢冷暖。

河流的流动性与上海的历史性自发地形成一种“时间影像”: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时代变迁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变化,而都市底层影像、现代人的情感世界与精神困境正是娄烨电影的一贯母题。

娄烨借电影第一视角的摄影师说出的这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正是新生代导演的独立电影中对纪实性与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的体现。就像同一时期的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一样,例如贾樟柯的《小武》、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个人生命印记与成长经验、“泛底层”人物群像、去戏剧化的开放性结构是一个普遍的特点。而娄烨对城市风貌与都市群像的精确捕捉与风格化的呈现,是他极具作者化的个人特色,《推拿》中的南京、《风中有朵雨做的雨》中的广州,无不如是。

美美与牡丹:互为“镜像”的“同质异体”

《苏州河》所探索的是现代都市人的爱情,电影采用现实与记忆交错的交叉蒙太奇的方式展开两组爱情故事。第一组是作为影片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摄影师与美美,第二组的故事则是发生在马达(贾宏声饰)与其记忆中的牡丹之间。

周迅一人分饰两角的背后,引出的是一个广泛存在于世界电影中的一个母题,无论是名垂影史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还是近年来的华语佳作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都以不同的形式探索“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这一颇为值得玩味的主题。

牡丹是一个带有强烈象征意义的角色,她天真浪漫、热烈率直,有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纯真与清丽。当她发现马达因为金钱而将她利用之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跳入苏州河,没有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解脱。牡丹对“成为美人鱼”的渴望,映射的正是一种对美人鱼般为了爱不顾一切的理想自我的渴望。

而“美人鱼”这一重要的意象也将牡丹与美美联系在一起。美美是生活在都市底层的孤绝女性,她时常眼神迷离、目光冷漠,充满着一种难以琢磨的神秘,而这种看似复杂深邃的背后却是孤立无援的处境下内在对爱的极度渴望。

美美从扮美人鱼为了谋生、到被牡丹爱情故事震撼而渴望成为牡丹,电影通过“美人鱼”、“镜子”、“化妆”、“牡丹图案”等一连串意象,串连起两个互为镜像的同质异体角色,进而引发出关于现代爱情的普世性寓言。无论是牡丹还是美美,都是无数现代都市女性的象征,在逐利的商业社会中无所适从,她们的单纯与理想化在利益倾轧的世俗世界里,最终只得以美人鱼童话的方式终结。

周迅的表演是影片一个很大的亮点。从《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到《如果爱》里的孙纳,周迅表演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不同于学院派演员的刻板僵化,她的自然、生动、灵气逼人有着打动人心的强烈感染力,那种对情感逼真细腻的呈现使观众联想到王家卫电影中的张曼玉。周迅进入成熟期后的表演固然精准且保持稳定的优质,但不可避免地被局限在一个通俗化的主流商业剧情片的架构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讲,早期独立电影中的周迅表演更为自由、带有一种随性而发的浑然天成之感,独一无二的银幕特质在娄烨暧昧诡谲诗意的影像世界里得到了更完美的呈现,那种自内而外散发的不经矫饰的清淡与毫不张扬的纯真与迷惘,有着更接近生命本真的美好。

周迅的表演深得“两生花”架构的精髓,牡丹涉世未深与纯净脱俗,美美夹杂着风尘世故与天真纯洁同时又带有几分神秘与迷离、是纯粹与复杂的混合体,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而在角色的自我认同与价值追求的内核上,牡丹与美美又是极为相似的,“一体两面”亦或“双生花”的母题之下,均是一种对永恒之爱的期盼、对绝对理想化爱情的寻觅。

现实与虚幻的交错:爱情的追寻与等待

娄烨:“安东尼奥尼所有的片子都在说,生活是一团糟的,但生活可能是美好的。”(见娄烨访谈:《苏州河》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版的《眩晕》)

娄烨电影的美感来自于对生活本身的逼真呈现,琐碎的日常、复杂的情感、严酷的现实,如梦如幻却又直指现代人心底的不安与孤寂、落寞与迷惘。

在西方影视评论的视角下,《苏州河》不仅被拿来与马丁·斯科塞斯的《穷街陋巷》等片一起比较,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当代都市青年自我放逐与抗争、寻找价值认同的研究型范本,还经常被与希区柯克等经典好莱坞范本以及欧洲新浪潮做互动性分析。

游走在正邪之间的马达一角所暗含的黑帮元素、酒吧的场景、诡谲莫测的人性、阴郁颓靡的基调,均使得电影或多或少带有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黑色电影(Film noir)特征。尤其是打光与场面调度上,墨绿色为主的灰暗色调,幽暗的街道深巷、迷离的雨夜、潮湿的室内空间,营造出的暧昧与迷离。

现实与虚幻的交错、写实与写意的结合,是影片的一大特色。

影片采取摄影师第一人称视点的叙述方式使得影片具有个人化的口吻,他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导演刻意设计的苍白的语气、毫无生命力的独白,正是增加了故事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制造一种游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模糊性”。

在现实生活的部分,晃动的手持摄影、毫无章法的随意摇移、虚化的背景,展现出的是内心的无助与不安;而“美人鱼”的镜头,则是稳定的固定视点、精致设计的构图与灯光,升格镜头下的美人鱼唯美又梦幻,这种与现实的“反差”与“错位”正是美人鱼终如幻影般破碎的寓言。

被称为“内地王家卫”的娄烨电影中爱情的追寻与等待,就像王家卫电影中爱的缺失与疏离,本质上都是揭露了后现代语境下都市人最真实的情感困境,在美好爱情童话幻灭的都市丛林中,又该如何追求爱?

美美:“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摄影师:“我不再会去找美美,因为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我想,只要我能够回到阳台上去,我的这个爱情故事就可能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爱情这一基本母题一直是娄烨都市影像中的重要元素,某种意义上,如何看待爱情正是人精神世界的一种投射。美美的“追寻”与摄影师的“等待”是两种态度,是精神枯竭、丧失活力、乏善可陈的单调“等待”还是美美般追寻自我、追寻理想的爱情港湾?或许这是值得每个现代年轻人深思的问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