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李煜《相见欢(其二)》审美赏析

李煜《相见欢(其二)》审美赏析

时间:2021-04-18 17:19:10

相关推荐

李煜《相见欢(其二)》审美赏析

我们再读解《相见欢(其二)》,全词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词人写道:“林花谢了春红”,词作一开始就从林花写起。花是美好的,是美好的象征。在人们看来,林中的花儿是春天最美好的事物,接着的“春红”中的“红”,一是表示花儿的颜色,而是代指花儿。这之间,词人却用了“谢”字,即凋谢,消失。这美好的景色,居然“谢了”,多么令人惋惜,多么感叹。其实,这里,表面看来词人在写景色,实则在写人生无常,写社会的变化。这正如周济在《宋四家词选序》中说的:“一物一事,引而申之,触类多通。”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从词人在后主看来,一个好端端的一个南唐,在顷刻之间衰败,真是国破家亡,这样的变化,不正如林花之突然凋谢吗?可以说,这林花的形象,深深寄托着亡国的悲伤。其中,“谢了”不仅表现了惋惜感叹之情,而且也表现了无可奈何的心里。特别是在这一句后,词人加上“太匆匆”三字,可以说,就更加突出了惋惜、感叹、无奈的情感。所以词人接着写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是九字的长句,表明了林花之所以匆匆凋谢的原因。词人由对林花的惋惜而感叹之情,转到对风雨的怨恨之情。林花是美丽的,但又是柔弱的。这样“朝来寒雨晚来风”,柔弱的林花何能承受得了?这我们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可以看到具有同样意义的语句。在写道林黛玉“葬花”时,有这样几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可以说,与李后主这句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林花作为植物,本来是无情,其凋谢是自然规律,而朝雨晚风也是自然现象。面对自然现象,可以说,人是无回天之力的。所以,在这句中却用了“无奈”一词,恰好表现了无力回天任风雨肆虐吹打。

面对美好事物之凋零,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所以接着词人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的思想感情的痛苦。词人写道:“胭脂泪。”这是由花转入写人的一个关键节点。“胭脂”不但是林花着雨后鲜艳的颜色,而且更是代指美好的花,同时,也是对人的描写(或者说,指代了人)。我们从其中的“泪”字,明显感受到诗人是在写人,可以说,就是以物喻人了。杜甫在《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花儿会流泪,实则诗人见到美好的事物而触景伤感。写花就是写人。所以,在词作中,这个“泪”不但指雨滴,而且以物喻人,表现出了“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犹花之雨”的审美效果。接着说:“相留醉。”“醉”非指酒醉。这里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依依不舍。林花带雨如泪,而人则泪流如雨。按照文艺学思想,花与人在情感上同构,人与花如此之多情,但又不能永日相守。这正如李煜在《浪淘沙·怀旧》中所说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啊!词人说:“几时重?”即什么时候再相会?事实上,永远不会相会了。真的到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地步。面对现实处境,面对一切绝望,词人发出了深深的哀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一个长句中,以水喻恨。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也就是说,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就如江水滔滔滚滚,不舍昼夜,无穷无尽。这也如词人自己在《虞美人》中说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样,通过水来描写情感,表现的也是忧愁。但这一句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简洁,却更加含蓄委婉,更能给人以审美想象的空间,无尽的思索。

在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情感真挚,意蕴丰富;其次,情景结合,意境开阔;再次,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