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法国为什么会输掉普法战争?

法国为什么会输掉普法战争?

时间:2021-06-05 08:40:44

相关推荐

法国为什么会输掉普法战争?

(老毛奇)

谢邀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胜利,可以说是普鲁士总参谋部体制的胜利。

1857年,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中风偏瘫,随后又精神失常。他没有子女,其弟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于1858年出任摄政王。1861年,威廉四世去世,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正式加冕为普鲁士国王,史称威廉一世。 和一生充满矛盾与犹疑的兄长不同,威廉一世具有典型的普鲁士军人性格,胆大坚毅,1848年,他就曾因镇压革命而被称为“霰弹亲王”。1857年10月20日,根据军事枢密室卡尔·冯·毕典菲尔特中将的建议,威廉一世启用赫尔穆特·冯·毛奇少将担任总参谋长,1859年又任命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中将担任战争部长和军队改组委员会委员。罗恩和毛奇的任务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对再次走向腐朽的普鲁士军队进行第二次改革,为统一德意志提供一支强大的军队。

老毛奇出生于帕希姆的一个没落容克家庭。他11岁就被送进哥本哈根皇家军校开始了军人生涯。18毛奇加入普鲁士军队,18进入柏林军事学院学习。在这里,毛奇疯狂地学习,以至于影响了他的健康,不得不辍学疗养。由于经济拮据,毛奇于1826年开始写小说和军事论文补贴家用。 1828年,毛奇发表了《论军事测绘大纲》,受到军界重视,被调到总参谋部地形测量处工作。在这里,他接受了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并融合自己对军事地理的思考,形成了被后世称为“军事地理学派”的自成一体的军事理论。毛奇认为,拿破仑时代的缺点是没有一个融合指挥、组织、情报、后勤保障于一体的战争组织来进行战争行动,全靠个人的筹划和决心指挥作战;在19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战争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战争组织模式即将过时,很快,克里米亚战争中,动员组织,后勤和指挥能力都逊于对手的俄国惨败,印证了毛奇的观点。

毛奇认为,现代战争的组织和指挥不能再单纯依靠个人的天赋和才华,必须创立大规模的总参谋部体制。总参谋部应当在战争期间成为总司令(国王)“唯一的顾问”,由它制订战略和策略,协调军力和物力,统一军事行动的指挥。在毛奇执掌总参谋部以前,总参谋部虽然已经成为可以和军事枢密室、战争部三足鼎立的独立机构,但是却不能参与军队管理、集结和部署事务,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在1850年,总参谋部就被头头脑脑们弃置一旁,这是导致奥尔米茨之耻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毛奇对总参谋部进行了大规模扩充,军官总数由1858年的64人扩充到1867年的109人,1870年更进一步扩充到135人。总参谋部军官的选拔极其严格。进入柏林军事学院进修参谋专业的军官至少要有3年服役经验,其选拔比例大致为1 ∶ 3。经过3年学习之后,他们要返回原部队任职,约1年以后再筛选其中10—20名佼佼者在总参谋部进行1—2年的培训,并接受总参谋长的亲自指导,合格者才能进入总参谋部工作。在总参谋部任职是普鲁士军官最大的骄傲。

在普鲁士总参谋部,毛奇创新地建立了铁路处,代表着普鲁士军队对科技进步的全新理解。让铁路服务于军事行动并非普鲁士首创。在1859年的法、意、奥战争当中,法奥双方就都使用了铁路来将自己的部队快速运送到战场。但是,令双方尴尬的是,他们在使用铁路运输时都只考虑了一次性运输,于是到达前线的双方军队居然一同陷入挨饿受冻的困境。普鲁士人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法奥的窘境,意识到铁路时刻表即将成为军队运动的晴雨表,掌握了列车运行规律也就掌握了军队机动与集结的规律。因此,毛奇麾下的铁路处不仅详细考察了本国的铁路动员计划,而且还对他国的铁路建设进行了详细考察。在即将来临的德意志统一战争中,铁路处成了普鲁士制胜的法宝。

除了铁路,第二个普鲁士总参谋部倚重的新技术,就是后装线膛枪。19世纪中期后装线膛枪逐渐成熟,但令人称奇的是除了普鲁士以外,竟然没有一个欧洲主要国家家装备后装枪,他们宁愿使用前装线膛枪。奥地利人甚至称:“用嘴巴吃饭是高贵的,我们坚决不用‘灌肠枪’!”即使在普鲁士军队中,德莱塞M1841针发枪也广受批评。尤其有远射传统的猎兵部队坚决不要德莱塞,宁愿使用仿制的法国米涅前装步枪。 1855年,普鲁士一度宣布装备米涅步枪,并购买了30万支。一直到1860年,在总参谋部的强力推动和威廉一世的亲自过问下,已经问世的德莱塞才终于普及全军。

普鲁士军队的另一件秘密武器是他们的电报网络。由“德国电气之父”维尔纳·冯·西门子创立的西门子公司为普鲁士打造了当时最先进的电报网络,让总参谋部能够精确到小时地掌握各军、师、团的确切位置。

除了技术,普鲁士宣布推行全面兵役制。1862年,战争部长罗恩在普鲁士议会宣布了调整兵役制度的全面计划,普鲁士需要扩充其常备军和预备役部队,他建议,国防开支增加25%,征兵额从4万人增至6.3万人,军队从92个团增至147个团,平时兵力由14万人变为21.7万人。同时,罗恩还大大强化了预备役的作用,弱化后备军的作用。他取消了第一类后备军,士兵们在常备军服役3年后,改为在预备役服役5年,这个提案自然引发了自由派议员的强烈反对,为此,首相俾斯麦在9月26日于议会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他说: “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普遍兵役制的好处显而易见,在俾斯麦的全力支持下,普奥战争爆发时,战争部长罗恩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为普鲁士动员了80个步兵团、48个骑兵团和8个炮兵旅,总兵力47万人,装备有864门火炮,此外还有13万后备军,前后投送兵力达60万人。面对这样制度化的军国主义“全民皆兵”式动员,欧洲惊呼:普鲁士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有国家的军队!

普奥战争结束后,普鲁士获得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汉诺威、拿骚、法兰克福自由市、黑森的广阔领土,并于1867年4月16日建立起了他们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北德意志邦联。这个邦联包含了今德国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共22个成员。随后,毛奇要求立即与法国开战。现在法国代替奥地利控制着南德意志邦国,是德意志统一的最后障碍。既然这一仗迟早要打,那么在毛奇看来不如早打、大打,趁着普军仍然拥有装备优势的时候打。毛奇知道法国人正在开发他们的夏塞波后装枪,这种新式步枪将让普军的德莱塞步枪相形见绌。

俾斯麦没有同意毛奇的要求。如果主动对并无过错的法国开战,那么普鲁士就成了侵略者和战争贩子,不仅将成为拿破仑三世的敌人,也将成为法国人民的敌人和南德意志人民的敌人,甚至连北德意志各国和普鲁士人民也未必会支持这场战争。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言:“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俾斯麦宣称自己“惭愧从未读过克劳塞维茨”,但是在梳理政治、外交与战争之间的关系时,俾斯麦比毛奇更接近克劳塞维茨的精髓。

1870年7月,借助西班牙电报事件,俾斯麦巧妙地激怒了拿破仑三世。由于拿破仑三世首先宣战,俾斯麦如愿以偿地让全德意志民族同仇敌忾。北德邦联诸国立即开始总动员。俾斯麦还公布了拿破仑三世对南德意志巴伐利亚等国的领土要求,于是南德意志诸国也登上了普鲁士的战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整个德意志(除了奥地利)统一在三色战旗之下,数十万大军涌向德法边界。7月15日晚,在接到法国议会通过战争拨款的情报后,普鲁士开始动员。在动员之夜,毛奇满意地说,这是他最清闲的一刻。在战争开始之前,总参谋部又一次将满盘局劫算得停停当当。法国是欧洲大陆第一强国,拥有近4000万人口,可动员的兵力却和整个德意志不相上下。法国人新装备的夏塞波步枪比德莱赛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好,而且不像德莱塞那样有漏气伤人的毛病。虽然那个叫毛瑟的年轻人发明的新枪比夏塞波还要先进一代,但此时它还未下试验场。此外法国人还有新式曲柄手动机枪和速射火炮。但这些都不重要,总参谋部早已掌握了战胜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宝。

(普法战争中,法国和普鲁士步兵)

总参谋部认为,动员速度是战胜法国的关键。早在1868年,毛奇就完成了针对普法战争的全面动员计划。他写道: “法国如利用其铁路系统迅速集中兵力,将不得不在被孚日山脉分隔的斯特拉斯堡和梅兹附近,分成两个主要集团下车……我将在珀拉蒂纳特占领位于敌两个集团之间的战线内线,从而能向上述两个集团之中的一个出击……向摩泽尔河与莱茵河之间地带的运输工作,能利用6条畅通无阻的铁路线。每一部队何日何时出发和到达,均已拟妥时间表。在第12天,第一批部队即可在法国边境附近下车;在第15天,将有2个军的兵力到达该处;到第20天,人数将增至30万;在第24天,各集团军将由它们自己的辎重队实施补给。

毛奇进而对战争的走向进行精确的预言:“(法国)极短时间内就可在边境组成一支15万人的军队……它必将于第5天在梅兹编成,并可能于第8天在萨莱路易越过边界……敌进抵该线尚需6天行军,其时(即第14天)因双方兵力相等,敌之推进必陷于停顿。只要我控制住渡口,几天之内就能以一倍于法军的兵力发动进攻。”

普法战争的进程正如毛奇预言的那样。当法国2个军团约20万人于8月初集结完毕时,普军3个军团共38万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加上其他德意志国家的军队,德意志联军前线总兵力达47万人,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在普法战争中,毛奇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新战法。夏塞波步枪精准而密集的火力让德意志联军的正面冲击损失惨重,但毛奇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不断向对方的侧翼移动。当法军无法再延展自己的侧翼时,德军就迅速席卷对手的侧翼,逼迫法军不断收缩自己的战线,最终被德军包围。

这种合围战术的雏形,起先由格奈森瑙和克劳塞维茨等德国陆军的伟大天才先驱形成构思,最终在老毛奇这一代军人中成熟完善。在普法战争中,毛奇淋漓尽致地施展着他的合围战。在普奥战争的萨瓦多-克尼格雷茨会战中,普军的合围因奥地利胸甲骑兵的自杀式冲锋被破,未能完成全歼奥军的目标。在普法战争中,普军没有再让机会溜走。

8月17日,巴赞元帅的法军第1军团共11.2万人首先在梅斯被合围。他们试图依赖梅斯坚固的要塞自保,但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后装线膛架退炮和使用碰炸引信的榴弹很快就证明棱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经过72天的苦苦坚守,法军第1军团和梅斯守备部队共18万人被迫投降。麦克马洪元帅的法军第2军团(皇帝拿破仑三世也在其中)试图解救第1军团,结果却自投罗网。毛奇围点打援,以1个军团盯住第1军团,以2个军团包抄第2军团后路,将法军包围在色当的开阔地。8月31日,德军向第2军团发动总攻。在克虏伯重炮的怒吼声中,毛奇对威廉一世说:“近卫师进攻了,我祝贺陛下取得本世纪最伟大的胜利。”

(拿破仑三世在色当向德皇威廉投降)

9月2日,拿破仑三世向威廉一世交出了自己的军刀,12万法军全军覆没。 很多法军士兵连一次像样的战斗都没有经历过就被迫投降了。崭新的夏塞波步枪被成捆成捆地扔进德意志联军的仓库,由此诞生了一个缺德的笑话:“法国步枪,全新,从未使用过只被扔到地上一次。”

(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登基,阶下穿白色重甲骑兵制服者为俾斯麦)

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自神圣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德国终于再次走向统一。在庆功宴上,皇帝说:“您,罗恩将军,磨亮了宝剑;您,毛奇将军,正确使用了宝剑;您,俾斯麦伯爵,多年来如此卓越地掌管我的政策。每当我感谢军队时,就特别地想到您三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