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谢灵运 | 世事纷扰乱我意 不如登山去

​谢灵运 | 世事纷扰乱我意 不如登山去

时间:2023-01-15 20:56:57

相关推荐

​谢灵运 | 世事纷扰乱我意 不如登山去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 李白)

始来武当时,祗着谢公屐。

(《送张炼师归武当山》元 范梈)

为问仙家在何处,欲穿谢屐一登临。

(《云山楼阁图为朱守愚赋》明 高启)

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谢灵运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在此后的千百年间,自己随意发明的登山鞋会受到世人如此狂热的追捧。

众人还给这双鞋起了个名字——谢公屐。

图源网络

“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任永嘉太守时的谢灵运不理政事,一心寄情山水,探幽索隐,在拥有多次登山经验之后发明了这流传后世的木屐。

但他并非从来就酷爱跋涉山林,早年的他一心从政,在官场潜心耕耘。

他是“谢公屐”的发明者,也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更是著籍青史、东晋一代名将谢玄的孙子,早年的谢灵运无疑想因循祖迹,居庙堂之上,建一番功名事业。

谢玄:我孙灵运前途光明

东晋太元十年(385年),谢灵运出生在会稽始宁,幼年时在道馆中寄养,所以小名叫客儿,后来世称谢客。

两年前,也就是公元383年,他的祖父谢玄率领“北府兵”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苻坚百万军队,陈郡谢氏因这场“淝水之战”彪炳史册。

谢灵运从小便聪慧敏捷,但他的父亲谢瑍却天性迟钝,早年亡故。

祖父谢玄曾感叹:“我乃生瑍,瑍那得生灵运!”——我生了个愚笨的儿子,我儿生的儿子却是如此聪明,看来我比不上我儿。

少年的谢灵运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史称“文章之美,江左莫逮”。那时的谢灵运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出身世家大族,写得一手好文章,这似乎预示着自己将在朝廷之中大有作为,光耀谢氏门楣。

仕途挣扎中的谢灵运

义熙元年(405年),年已弱冠的谢灵运开始进入仕途,任琅琊王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渴望在政坛上大展手脚,即使不能取得祖父般的功勋,也应光耀门楣,不致衰落。那年的他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奈何,命运似乎在一次次捉弄他,在紧要关头的选择上,他一再地选错。

义熙三年,他先后任抚军将军刘毅帐下记室参军、卫军从事中郎,后刘毅起兵对抗刘裕——后来的宋武帝,结果失败自杀。

谢灵运的叔父谢混也因与刘毅结党被杀,自己因此受到牵连免官,好在性命无忧。

不过这一经历让二十出头的谢灵运体会到了官场艰险,保不定何时便祸及己身。

刘裕受禅立宋,但谢灵运却因猜忌始终得不到重用。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宋书·卷六十七 谢灵运传》)。

谢灵运认为自己在当时早已广有盛名,应当为参掌机要之臣,而刘裕却仅仅把他当做一个文学侍臣。“刘裕还是猜忌我啊”——他意识到了这一点。

仕途失意的他终日彷徨,愤懑不已。永初三年,刘裕病重,皇太子凶残无道,不得人心,这时的谢灵运发现了转折之机。

当时的二皇子刘义真喜爱文学,经常与谢灵运、颜延之等人交游宴饮,关系密切,曾说“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宋书·卷六十一》)。

在皇室继嗣之争中,谢灵运当然站在了刘义真一方。刘义真性格浮躁又无德行功业,谢灵运又岂会不知,但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公元4,少帝刘义符即位,谢灵运再一次失意。此后,权臣徐羡之利用少帝与刘义真的矛盾,请求废黜他的王位。刘义真被废为庶民后,迁移到新安郡。

与刘义真过从甚密的人都受到牵连,颜延之被出放到始安,谢灵运则被贬为永嘉太守。

既然如此,且去山水间

来到永嘉郡,面对这一片秀丽山水,谢灵运陷入沉思。从弱冠出仕到而今年近不惑,二十年过去了,他经历了宦海浮沉,排挤轻视,也经历了改朝换代。

世事变幻无常,自己却始终运途蹇迫。

逝者如流水,二十年恍惚而逝,谢灵运尝试过改变现状,结果是一次次失败。

到头来是一场空啊。

图源:现代 黄泊云《秋雨图》

任太守期间,他把时光消磨在登山涉水、泛海遨游之中,在永嘉境内探其搜胜,虽然山水不能完全抚平心中的愤懑,但至少能给他带来些许平静、闲适。

每到一处,便吟诗作赋,抒发胸中感怀。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游赤石进帆海》),珍奇海产,俯拾皆是,扬帆大海之中闲情自适。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不知不觉中池塘里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换了种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游南亭诗》),时有感叹鬓发星星,疾病缠身。我的心志无人理解,唯有良友知我心意,在游玩过程中,愁绪始终萦绕心间。

复杂心绪交织于心,登山泛海也不全是愉悦啊。

谢灵运在此期间的诗作一改此前玄言诗的枯燥寡味,转为自然清新,作为山水派诗人的鼻祖,后人对谢灵运的诗作评价甚高。

“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鲍照评谢诗

“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钟嵘《诗品》

“五言至灵运,雕刻极矣,遂生转想,反乎自然。”——许学夷《诗源辨体》

矛盾的谢灵运

景平二年二月(424年),徐羡之派人杀掉刘义真,六月,又派中书舍人刑安泰杀死少帝刘义符,七月,百官迎刘义隆即帝,是为宋文帝。

元嘉三年(426年),朝廷召任隐居在家的谢灵运为秘书监,在就任回建康的江舟上,他想到了昔日的庐陵王。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眷言怀君子,沉痛结中肠”(《庐陵王墓下作》),他心怀凄凉在广阔的江面上泛舟而行,流泪望着安葬庐陵王的连绵山冈,一时悲痛不能自已。

图源:现代 黄泊云山水

自己此次入朝为官,也是前途未卜,一切都是身不由已。

两年后,谢灵运被弹劾免官,在会稽老家因言语得罪了会稽太守孟顗,孟顗上疏诬陷他谋反。宋文帝知道他被冤枉,让他去做临川内史。

“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使随州从事郑望生收灵运,灵运执录望生,兴兵叛逸,遂有逆志。”(《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郑望生拘捕谢灵运,只是因为自己荒怠政事,这并不是什么滔天大罪。

谢灵运反而抓住郑望生,兴兵叛逃,产生了谋反之心。没有人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为何选择这条绝路。

那时的他可能处于极度矛盾之中,才出此下策。

东门黄犬,晚矣

元嘉十年,谢灵运因“谋反罪”在广州被杀,临死时作诗:

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

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凄凄凌霜叶,惘惘冲风菌。

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悯。

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

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谢灵运《临终诗》

谢灵运死时,仅仅四十九岁。

他没能像龚胜、李业那样全身而退,终老余生;却如嵇康、霍生般含冤而死。本想建取功名、匡扶时弊,然而徘徊官场三十年,岁月蹉跎,终无建树。

虽然一生中仕途失意、时运不济,但他留下的山水诗却垂范后世,引来诸多诗人法效。

当然,也不能忘了那双为后世人津津乐道的“谢公屐”。

链接阅读:年谱 · 谢灵运 | 以一斗之才畅游于山水之间

作者:方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