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山西的一座神秘寺院 保存着中国唯一的五代寺观壁画 也是中国古建筑史的分水岭

山西的一座神秘寺院 保存着中国唯一的五代寺观壁画 也是中国古建筑史的分水岭

时间:2021-12-03 22:04:09

相关推荐

山西的一座神秘寺院 保存着中国唯一的五代寺观壁画 也是中国古建筑史的分水岭

大云院,位于平顺县北耽车乡实会村,是长治市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大云院曾是一座净土宗佛教寺院,现已无僧人修行。俗话说:“风无相,云无常。”“云”在佛教中有自在之意,也有聚散无常、因缘生灭意,佛经中亦有《大云经》。听此大云之名,就有出尘之意,亦可想象旧时寺内的青灯古佛、暮鼓晨钟,一定是一处清净伽蓝。

笔者对大云院慕名已久,一直未曾探访。一日,从平顺沿漳河回长治市区,路过实会村,车头一转,决定前往大云院探访一番。

车行四五分钟,即见两棵古树掩映山门。大云院位于村北的双峰山下,坐北朝南,气象庄严,景致极佳。初到大云院,有三处地方引起笔者注意。

一、寺外七宝塔

同行友人已来过多次,刚到大云院,就指点寺外西南有一座石塔。据寺内碑记可知,大云院初建年代是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七宝塔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

七宝塔高约6米,通体用坚硬的青石建造。原为七层,现仅存五层,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基座两层,主体为宝装莲花作基础的上下双层束腰须弥座。石塔最下为覆盆莲瓣底座。底座上为须弥座,其八个转角处雕刻有扛角力士,间面为飞龙翼兽等形象。须弥座上为整石雕造的三层素面叠涩。再上为第二层须弥束腰,其八个间面上雕刻着精美的“伎乐图”,每面一组,每组2~3人,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其中表现有十余种古代乐器的大致模型。第二层须弥座上又置一块整石雕成的单面叠涩平座。

平座上即是第一层八角形塔身,由八块高约150厘米、宽约50厘米、厚约15厘米的石板围砌而成。塔身正面的石板正中下部凿龛门,龛门两侧雕造盘龙柱。塔身背面的石板浅浮雕比丘半掩门,错开的门缝中有一僧人半身而出向外探望,表情祥和而稍显拘谨。左右两个侧面整幅浮雕结纨垂带的帘幔,条纹粗略却形象逼真。塔身四个侧面:龛门左右两侧为护法金刚,披坚执锐,怒目而视;后假门左右两侧为力士,肌理发达,挥拳蹬脚。

该层塔身最为精美,盗贼于2000年5月拉倒石塔,盗走了该层塔身的三块石刻。

第一层塔身之上为一块整石雕成的盖板(兼作出檐),共有八个间面。四个正面上雕刻妙音鸟,翘尾展翅,横空飘游;四个侧面为飞天,手捧鲜花,翱翔翻转。

迦陵频加,人面鸟身,是佛教中的一种神鸟,据传其声音美妙动听,故又称为妙音鸟、美音鸟。《慧苑音义》云:“迦陵频加此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妙音鸟肋生双翼,乍看之下很像基督教中的天使,此鸟也正反映了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结合。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把目光瞄准了印度。虽然最后铩羽而归,但却把希腊文明带到了印度。如当时犍陀罗地区的佛教造像,多为高鼻深目,且穿着希腊式长袍,就是受希腊雕塑的影响。

与妙音鸟不同,飞天形象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彩云、衣裙、飘带凭空翱翔。这结合了我国道教中的飞仙形象,是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盖板上置仿木构八面腰檐,虽风化严重,但飞橼滴水均清晰可见。腰檐八角攒尖构成平面,平面上置以一块整石雕刻而成的八角形卷浪纹平座,其上为四块石板围砌而成的第二层方形塔身。

最上的塔刹由两层仰莲、覆钵、相轮组成。

据记载,康熙三十一年(1692)夏,山洪将“殿宇僧舍漂流无存”,唯弥陀殿和七宝塔两座五代建筑屹立不倒,安然无恙。七宝玲珑塔建制奇特,雕造精美,如今仍与院内的弥陀殿交相辉映,成为大云院的一张名片。

二、院内唐三藏

弥陀殿后放置着多块石碑,其中一通北宋年间的石碑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正面碑文记述了太平兴国八年(983)三月七日,仙岩寺改名为大云禅院的经过;碑身两侧刻有唐三藏形象;背面碑文:“淮唐三藏,传云太宗朝三年往西国取经,至贞观十八年回,至邬州和集县,写得三千六百卷,遍劝受持,唯此心经,秘密灵通,诸佛皆因兹法而出世,普劝受持,同增极果。”

下面还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法师与《心经》还有一段传奇因缘。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法师在四川时,曾于路上看到一个病人,满身生疮,污臭难闻。法师心生怜悯,就把他带到寺里悉心照料。这个病人为报玄奘救护之恩,就传授他《心经》。从此玄奘发心修持,凡遇困难危厄,均一心诵念《心经》,然后遇难呈祥。史载法师前往天竺途中,困于八百里沙漠中,恶鬼异类,绕人前后。法师念观自在名,鬼类仍未全去。法师念诵《心经》,恶鬼异类都散去了。

大云院内为何会有这通石碑?据说,唐僧曾来此寺讲过《心经》,不过该寺始建于五代,唐时并无此寺,故知玄奘不可能来过大云院。但玄奘的曾祖父陈钦曾担任过后魏上党太守,玄奘是否也曾来潞洲游历并开坛说法,讲授过《心经》?这些问题,还需继续研究探索。

三、殿内飞天图

大云院的弥陀殿为全国仅存的五处五代木构建筑之一,弥陀殿内的壁画也是我国古代佛寺中仅存的五代壁画,弥足珍贵。目前,遗存壁画的主要内容有维摩诘经变、西方净土变以及观自在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体现出五代时期禅宗、净土宗合流的特点。

弥陀殿东墙壁上绘制维摩诘经变,主要描绘维摩诘居士称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菩萨前往探望,二人相对辩经。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身后的舍利弗、香积菩萨、菩萨众、天女等众多人物形象,皆体态丰腴,神情各异。位于画面上方有飞天形象(飞天本为八部众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是专司娱乐和歌舞的神,起源于印度,随佛教进入中国后,形象逐渐中国化。)壁画中的飞天面部丰腴,身姿婀娜,项配璎珞,手捧玉钵,双目凝神下视,乘祥云而翩翩起舞,飘带长裙随风飞扬,满壁风动。

弥陀殿正中佛像雕塑背面有一面扇面墙。墙上左右分别绘有大势至菩萨和观自在菩萨,正中图形现已无法辨认,但应该为阿弥陀佛,与二位菩萨组成西方三圣。

扇面墙背面为“西方净土变”,主要表现了西方极乐世界宁静祥和的氛围。

弥陀殿内原本满绘壁画,但因康熙年间雨浸墙体,大部分壁画已毁坏,留存壁画也有许多部分漫漶不清,但从五代至今已有千余年,这些壁画能留存至今也是一个奇迹。透过这些遗存壁画,仍能一窥五代时期的风貌。

笔者与友人在文管员的带领下,信步游览,不知不觉日已渐西,只能恋恋不舍地驱车离去。大云院中仍有许多文化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

原载《方志山西》。

全国佛文化艺术交流群

文化| 造像|分享| 投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