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1)理查德·耶茨:烟鬼 酒鬼 文学大师

(1)理查德·耶茨:烟鬼 酒鬼 文学大师

时间:2019-10-15 11:52:25

相关推荐

(1)理查德·耶茨:烟鬼 酒鬼 文学大师

理查德·耶茨:烟鬼、酒鬼、文学大师

不要抱怨目前有关耶茨的中文资料过于稀见,那实在是因为理查德·耶茨这个名字几乎从未敲击你我的耳膜。

我看到的两篇比较详实的文章分别是陈新宇女士的《孤独的人写孤独的书——<十一种孤独>读后》和孙仲旭先生的《别让生活伤害你——让书来吧》。两位都是理查德·耶茨的译者,分别翻译耶茨的《十一种孤独》(ElevenKinds of Loneliness ,1962)和《复活节游行》(The EasterParade,1976)。这两部作品与业已出版的《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Road,1961)均属耶茨的上乘之作,出版期都在。如果日后国人编纂美国文学史,应该将作为耶茨元年吧。

耶茨首度进入中国,应始于台湾地区时报文化09年2月出版的《真爱旅程》(即《革命之路》/subject/3437019/)。不过此书大陆读者较少见到。耶茨首次进入大陆,则始于《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的名气绝对比耶茨要大得多,而耶茨之所以能够为更多的读者所认知,绝对也是同名电影(/subject/2037012/?i=0)的功劳。《泰坦尼克号》两大明星的重逢,满足了众多影迷的期待,也顺便让耶茨重新成为大众消费品。耶茨是不是应该对电影行鞠躬礼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很想知道。

好了,不多说了。兹将陈女士和孙先生的具有文学史地位的文章各摘录出一部分,以便读者们从中了解理查德·耶茨这位被美国文学史忽略的烟鬼、酒鬼和大师的经历。

陈新宇女士的《孤独的人写孤独的书——<十一种孤独>读后》

原文见:

/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49257&PostID=10259129

酗酒、抽烟、疾病、贫穷、潦倒、怀才不遇,生前没有得过奖,死后迅速被人遗忘。现在他的书已成绝版,只能去二手书店积满灰尘的角落里寻找了。他的一生正合了文人应有的命运。

理查德·耶茨(1926-1992)是“焦虑时代(the Age ofAnxiety)的伟大作家”,是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他的处女作《革命之路》甫一推出即获成功,当年与《第22条军规》、《爱看电影的人》一同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随后他陆续出版了《扰乱和平》(1975)、《复活节游行》(1976)、《好学校》(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1984)、《春寒料峭的港口》(1986),生前最后一部小说《不定时代》至今未能出版。

耶茨不是纳博科夫那样的语言天长,他文风简朴直白,甚至无法吸引普通人的注意;他不如斯蒂芬·米尔豪斯(StevenMillhauser)那样富于想像,天马行空,他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他不玩弄所谓超小说的写作技巧,坚持对生活现实的描写。他的小说关注人的绝望与脆弱,即使那些他抱着最大热情写就的小说亦是如此。他笔下的许多人物,读者在阅读中因似曾相识而退缩,“我认识他,我从他那里得到过教训。”耶茨让你在阅读中明白:生活之路有时会意外地转个弯,留给我们的只是绝望。

希腊悲剧如何展现人物致命的缺陷,耶茨的小说就如何展现人物的绝望。他笔下人物的结局似乎都无可避免,他无情地刻画出一幅幅人物肖像画,耶茨让读者的阅读成了一次冰冷的旅行。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他的人物里认出了自己生活中的失望与失算。耶茨不想屈服,他不愿用喜剧色彩来羞辱自己,需要面对最糟糕的时候,绝不逃避。读者在这些场景还没开始时,就想退缩了,好似恐怖电影的观众明知受害者要打开的门是错的那扇而不忍观看一样。实际上,就像陀斯妥耶夫斯基,明知屈辱的可怕,但也无奈地知道生活还要这样继续。耶茨的书痛苦、忧伤,他笔下的人物无助无望,他没有留给读者一丝安慰。

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批评家们认为他的小说只有约翰·契弗堪与相比。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书评》、《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Book-of-the-Monthclub),可惜他没有一本书的精装本销量超过12000册。但他却被誉为“作家的作家”,拥有一大批作家拥趸,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科特·冯古内特、安德鲁·杜伯斯(AndreDubus),他的作品影响了许多作家,如雷蒙德·卡佛(RaymondCarver)。他。要说他是作家中的作家,只能将他与契诃夫相比,或许也可与菲茨杰拉德比比,但他显然没有后者的诗意才华。

写得这样好,却还是遭到忽视,被人遗忘,这真是难以理解。我们总以为,只要我们写得好,我们笔下的人物、笔下的世界就会活在人们心中。为什么一个倍受同侪推崇的作家,作品能深深触动读者的作家,为什么一个与菲茨杰拉德描写爵士时代(JazzAge)的失落一样描写“焦虑时代”失落的作家,一个像雷蒙德·卡佛、安德鲁·杜柏斯一样影响了美国文学的作家,一个文风如此冷峻直率的作家,会如此迅速地被人遗忘,作品绝版呢?

耶茨1926年出生于纽约约克镇,幼年时家庭生活就不安稳,3岁那年父母离异,在大萧条时代,母亲带着他和姐姐在曼哈顿艰难度日,母亲酗酒、容易歇斯底里,“当他们饥饿难奈或等着被人再一次轰走时,”母亲却对着他们高声朗读《远大前程》。1944年从AVON中学毕业后,他没有读大学,部分原因是他受海明威的影响,认为作家应该融入生活的洪流中,通过战斗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参军去了法国,像许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家一样,他经历过战争,但在军队中他染上肺炎,治疗康复后,他从德国退役,回到纽约,在此结婚。1951年,他带着军队发给他的肺炎补偿金举家迁到欧洲,在欧洲的几年中,除了写作他什么也不干。他坐在租来房间里,不停地抽烟、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写,一篇又一篇,但都失败了,自负而伪善的《纽约客》拒绝了他的每一篇投稿。1952年对他来说具有特别意义,这一年,他终于在《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上发表了一篇小说,那是他来欧一年后写下的十五篇小说中的一篇。

耶茨在用文字建筑他的文学之家时,现实中的家已经倒塌了。与妻子的关系破裂,妻子带着他们的女儿从伦敦回到美国,暂时分居,1959年正式离婚,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归了妻子。经济也陷入困境,付不起房租,但耶茨从没停止过写作。只是酗酒让一切慢了下来。

从欧洲回来后,他先后在合众国际社(United Press)、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Rand)工作过。为付账单,他为人捉刀,代人写作。1962在布雷德洛夫作家创作班(Bread Loaf Writers"Conference)上,他绕场裸跑,宣称自己是弥赛亚;他走上菲茨杰拉德不成功的老路,去好莱坞写剧本。1963年他为时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F·肯尼迪撰写发言稿,在约翰·肯尼迪遇刺后,他接受了依阿华大学作家创作班(正是保罗)的教职,但那一段经历并不愉快,又一个失败而已。

许多年来,他都是孤单一人生活。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在波士顿,学生、同事看到他房间之简陋无不为之动容:一张桌子上放着台打字机,冰箱里只有咖啡、啤酒和波旁酒,墙上是他女儿的照片。两盏微弱的小灯、到处是踩死的蟑螂,碗橱里入着脏兮兮没洗的锅。他就是在这样的小房间里,在凄凉中写作。

写作从未停止。这像是个可怕的判决——判决他终生写作。写作让耶茨的精神比身体活得更长久。写作就是他的生命力,贫穷的日常生活无法比拟。

最后十年,他的健康状况极度恶化,由于肺结核,他呼吸困难,不停地咳嗽、气喘,他抽烟。但烟仍抽得像在烧炉子,即使最后一年里他得借助氧气面罩来呼吸时,抽烟也没断过。喝酒是他的另一个狂热的嗜好,喝得很凶,但白天他写作时从不饮酒,一到晚上却总是烂醉如泥,不醒人事。有一段时间他精神崩溃,几次住院,他自己说,“是的,我不断进出精神病院。”他40岁才出头,可看上去苍老得像个老头子。他仿佛要尽量糟塌自己的身体。

耶茨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他也说过,“我所写的全是家庭,家庭就是我要写的。”

******************************************

孙仲旭先生的《别让生活伤害你——让书来吧》

原文见:

/review/1827057/

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RichardYates,1926—1992)曾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耶茨是真优秀,也真的被遗忘过。他被认为是“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有人把他和写“爵士时代”(美国20世纪代)的菲茨杰拉德相比,他的影响遍及雷蒙德·卡佛、安德烈·杜波依斯等一大批美国当代现实主义作家。然而他的好几本作品都叫好不叫座,九本书的精装本销量无一超过12000册。他于1992年去世后,出过的几本书更是都已绝版。到了1999年,知名小说家斯蒂尔特·奥南在著名的政治及文学刊物《波士顿评论》(BostonReview)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失去的理查德·耶茨世界》,为耶茨长期被忽视大鸣不平。奥南逐篇详细分析了耶茨的作品,认为耶茨不仅是位好作家,而且他的作品代表了美国经历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战后经济繁荣之中的混乱,并预言他的作品会像菲茨杰拉德、福克纳的作品一样,一度被忽视,然后卷土重来。

奥南的文章发表后有了一定效果,耶茨的短篇小说出了全集,其余的长篇小说也纷纷再版。而对耶茨身后名气推动最大的,则是因为众所瞩目的《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Road)于去年12月上映,好莱坞“金童玉女”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再聚首,演出一对外表生活美满、实则危机重重的美国中产阶级夫妇。这部电影所根据的原著,就是耶茨发表于1961年的同名长篇小说。就是这部小说,曾被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称为“我们这一代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随着同名电影上映,原著小说在首次出版40多年后,终于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榜。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后还是要靠电影的提携才进入大众阅读,有点吊诡,也有点悲哀。

******************************************

理查德·耶茨这就这样一个人,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反正耶茨已经下世将近了。

现在所做的最好就是读他老人家的书了吧。

PS.

《革命之路》链接:

/mn/detailApp?qid=1240538639&ref=SR&sr=13-1&uid=168-4673619-3692225&prodid=bkbk945556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