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把“视界”拓展到“隐性世界”!训练战略 创新思维能力的诀窍

把“视界”拓展到“隐性世界”!训练战略 创新思维能力的诀窍

时间:2022-12-21 08:22:21

相关推荐

把“视界”拓展到“隐性世界”!训练战略 创新思维能力的诀窍

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我们为大家勾勒了“战略、创新思维”的内在大框架。

一个思考者在“战略、创新思维”的过程中,Ta的意识呈现出一种“纵向意识活动”,在“纵向意识活动”中,Ta的内在意识里能还原出,与“外界问题所在的系统”一模一样的“系统影像”,Ta的“内在意识层面”能够进入这个“系统影像”内,“直视”系统内的元素,以及各元素之间关联、关系的变化,从而能非常直观地认识到,造成问题的内在原因。

在此基础上,自然就能做到准确、高效、妥善地解决问题。

而普通人使用的“常规思考方法”,意识只能做“横向意识活动”,在“横向意识活动”中,思考者至始至终只能使用“最外面一层的意识层面”,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而在意识的全部三个层面中,“最外面一层的意识层面”的思考能力最弱。

一个人如果要想学会战略、创新思维,关键在于:这个人要让自己的意识进行“纵向意识活动”,用“内在意识层面”去直视“系统”的内在构成。

“战略、创新思维”的内在大框架勾勒好了,后续,我们要开始为大家描绘“战略、创新思维”的大结构。

1、“系统”究竟存在于哪里?

2、为什么要用“内在意识层面”才能直视?

3、“内在意识层面”在人体解剖学上又是哪个部位?

这三个问题,在我们破译了“源头甲骨文”,并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之前,是没法很真实、很清晰回答的。

但是,在此之后,我们已经可以非常真实、非常清晰的进行描述了。

这篇文章,我们重点来回答“‘系统’存在于哪里?”这个问题。

要搞清楚“‘系统’存在于哪里?”这个问题,牵涉到一个更大的问题:“‘完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

而在回答“‘完整的世界’是什么样?”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对科学(Science)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有个理性的认识。

如果我们把整个“西方文明”看做是一个“彗星”,中国在这个“彗星”中的位置,并不在头部的“彗头”,而是在彗星的中部,而作为社会大众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水平,则处在尾部的“彗尾”。

社会大众现在对科学(Science)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就是在用“彗尾”的认识水平在认识,在这样的认识中,自然会带有很强的非理性的因素。

因为理性是战略、创新思维的基础与基本保障,任何非理性的因素都会干扰战略、创新思维能力的获得,所以,我们要把这些非理性因素排除掉。

一、对科学(Science)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现代汉语的“科学”概念,来自英语Science,但是,在现代汉语的实际应用中,现代汉语语义的“科学”概念的内涵,要大于源自英语Science的科学概念,二者是不对等的。

现代汉语语义的“科学”概念,涵盖了所有一切对真实的认识与应用,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

但是,源于Science的科学,却是有着非常清晰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以及明确的定义、方法体系,所以,用源于Science的科学来看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没有这种科学(Science)的。

所以,在本文以及本专栏中,“科学”与“科学(Science)”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这点请读者一定要注意!

心智玩家会尽量避免用“科学”的概念,而是用“真实”的概念来替代,但是,有些地方必须要用到的时候,“科学”是指现代汉语语义下的“科学”概念,源于英语Science的科学概念,心智玩家会用“科学(Science)”来表示。

我们在讲‘完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时候,先要对“科学(Science)”有个清晰的认识。

1、现阶段的科学(Science)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只是科学(Science)在其发展阶段上的一种认识。

科学(Science)的本质,不仅需要“实证”,还需要“证伪”,也就是说在科学(Science)的框架下,不存在任何一种对真实世界的“终极认识”。

现有的认识,必须是能够被后面的新认识推翻,这才是科学(Science)的认识,否则,都不是科学(Science)。

所以,我们在运用科学(Science)知识去世界的时候,同时也要明白这点,我们现在对世界的认识,是西方科学家在好几百年前的认识,这种科学(Science)认识只是暂时的认识,所以,我们不要把这种科学(Science)认识当做是“终极认识”来用。

处在“彗尾”位置的认识水平,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某种科学(Science)认识当做是“终极认识”来用。

2、现阶段科学(Science)对真实世界的认识,

现阶段科学(Science)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是基于《牛顿经典力学》所描绘的“单一结构世界”,也就是三维空间+一维时间的“四维时空”。

大家不要小看《牛顿经典力学》,TA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根基。现代西方文明都是在《牛顿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可以在时间轴上去观察一下,现代西方文明思潮都出现在牛顿之后……

由于“四维时空”是一种“单一结构世界”,就此,引发了西方智者们在各个方面“所以”的联想:

所以,在宗教方面《无神论》就出现了……

所以,在哲学方面更注重唯物主义、科学(Science)与逻辑的作用……

所以,在文艺方面更注重对自然的研究与描绘,以及对人性的关怀……

所以,在国家治理方面就出现了君主立宪,平等、民主、自由、法制……

所以,在经济方面追求市场的自由性,以及科技为人服务的商品化……

所以,在个人的生存模式上,以追求个人成功、物质享受为主……

发现没有,西方现代文明都是建立在《牛顿经典力学》上的,没有《牛顿经典力学》所描绘的“单一结构世界”,就没有西方现代文明。

就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牛顿经典力学》已经被《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所超越,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电子、网络环境,都是由《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所带来的,但是,与《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相对应的文明却还在孕育中。

新的文明已经在“彗头”中萌芽,不久之后,人类必定会有引来全新的文明。

因此,我们今天虽然依旧生活在《牛顿经典力学》所带来的文明中,但是,千万不要把《牛顿经典力学》的“单一结构世界”,当做是一种“终极认识”,如果参照中国历史的时间轴来看,这种认识属于中国清朝那个时候的认识,那都属于“古代”的时间段。

二、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以及应用”,也需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1、中国古代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与应用

在中国古代确实没有科学(Science),但是,并不是说,在中国古代就没有“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的“应用”,在中国古代也有自己的科学,只是这种科学与西方的科学(Science)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与应用。

我们就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一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行”、“周易数术”、“中医”、“功夫”。

“修行”、“周易数术”、“中医”、“功夫”这些在中国历史中广泛存在的“应用”,虽然,放到今天“西式世界观”中来看,都成了不好使的伪科学(Science)。

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却是延续了好几千年的有效“应用”。

这些中国历史上的有效“应用”,到了现代之所以变得无效了,是因为我们看待这些“应用”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应用能力的失却。

换言之,用现代“西式世界观”去认识、应用中国古代的“修行”、“周易数术”、“中医”、“功夫”这些应用,没有一样是能用的,都是不科学(Science)的。

要让这些“应用”重新有效,就必须反过来,用相应的“世界观”,以及在这种“世界观”下的应用能力,这样,这些曾经有效的“应用”,才会重新有效。

2、不要用“射线型”的历史发展观看待中国古代文化

现代中国人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会不自觉的运用西方现代文明的“射线型”历史发展观,离开现代越远古的文明,越是落后,越接近现代的文明,越是发达,“现代”在这个“射线型”历史发展轴上,处于最发达的阶段。

其实,这种历史观与“地心说”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

看完本专栏,大家就会发现,人类的历史发展轨迹,并不是“射线型”的,而是“螺旋型”的,人类文明的起点就是人类文明终点,当人类到达文明终点的时候,整个人类都能站到这个“终点”的上端,把这个“终点又是起点”一览无遗……

从本质上来说,“射线型”历史发展观也是“单一结构世界”的产物,所以,“单一结构世界”一旦被新的世界模型所推翻,“射线型”历史发展观也会被“螺旋型”历史发展观替代。

网友们如果能在自己意识中,对“科学(science)”以及“中华传统文化”重新有个理性的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来讲“完整的世界”的结构了。

三、“完整的世界”的结构

回到本文开头的第一个问题,要搞清楚“‘系统’存在于哪里?”这个问题,牵涉到一个更大的问题:“‘完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通过对“源头甲骨文”的解读,以及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以后,基本上,可以还原出“完整的世界”的结构。

“完整的世界”不是“单一结构世界”的模型,而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的模型。

所谓“重叠结构世界”就是,“完整的世界”由两个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真实世界,同时重叠而成。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一个真实世界是人的感官能够感觉到的,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之为“显性世界”。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还有一个真实世界是人的感官无法感觉到的,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之为“隐性世界”。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隐性世界”是“完整世界”的主体!

也就是说,在“显性世界”中所有一切事物的主体,都在“隐性世界”中;在“显性世界”中所有一切事物变化的动因、动机、动力(系统自动力)也都在“隐性世界”中。

四、如何理解“重叠结构世界”

1、借助“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来理解

相信不少网友是第一次接触到“重叠结构世界”的概念。我们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来帮助我们理解“重叠结构世界”。

在一个“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的模型中,游戏玩家通过游戏装备,比如,虚拟现实头盔所看到、听到的“虚拟现实场景”,就好比是“显性世界”。而游戏玩家自身、运行虚线现实游戏的程序以及电子设备所在现实世界,就好比是“隐性世界”。

“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的这种模型,从大的结构上来看,与“重叠结构世界”的构成非常相似,也是由两个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真实世界同时重叠存在。

“虚拟现实场景”,虽然名为“虚拟现实”,但是,也是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虚无的“精神世界”,是作为物质的存在,也有其自身物理属性。

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所有一切的主体,也都在“现实世界”中,运行“虚拟现实场景”中的所有一切的动因、动机、动力(系统自动力)也都在“现实世界的程序”中。

“虚拟现实场景”与“现实世界”也是一种“重叠”的关系,从“虚拟现实场景”的角度来看,存在着完全的关联性。

所以,网友们完全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来理解“重叠结构世界”。

2、借助“三维空间”、“四维空间”的概念来理解“重叠结构世界”

最近,“三维空间”与“四维空间”的概念,通过一些科学家的普及,已经变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概念,大家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个理念:生命所存在的维度越高,生命的层次越高。

我们就用“三维空间”与“四维空间”的概念来理解“重叠结构世界”。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显性世界”是人能感觉到的“三维空间”,而“隐性世界”就是人的感官感觉不到,甚至连想象都无法想象的“四维空间”。

“四维空间”中的生命层次要比“三维空间”中的生命层次高,所以,掌控“三维空间”中一切的动因、动机、动力(系统自动力)都存在于“四维空间”中。

3、“重叠结构世界”不是“平行宇宙”,要分清二者的区别

现在的科普作得很好,类似“四维空间”与“平行宇宙(世界)”这类非常前沿的理论物理学的概念,都已经从理论物理学的象牙塔步入了平常人的知识背景中。

所以,要在这里与大家特别说明一下,“重叠结构世界”与“平行宇宙(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混淆。

因为,“平行”是“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概念,就好比,平面上的两条平行线,永远也不会用重叠的交叉点。所以,“平行宇宙(世界)”的意思是:不管有多少个宇宙(世界)相互之间保持“平行”关系,每个宇宙(世界)之间都没有任何关联,每个宇宙(世界)的主体都是自身。

而“重叠”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关联”的概念,就好比,平面上的两条交叉直线,在交叉点上,这两条直线是重叠的,“重叠结构世界”的“重叠”概念就源自于此。

但是,在“重叠结构世界”中,与两条交叉直线的关系不同,“显性世界”完全重叠于“隐性世界”中,而“隐性世界”则远比“显性世界”的范畴大得多,就好比,在平面上的一个“点”与一条“直线”重叠,这个“点”完全都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个“点”中。

所以,“显性世界”完全重叠于“隐性世界”,而“隐性世界”并不完全重叠于“显性世界”。

大家把这些概念一定要搞清,这样,就不会把“重叠结构世界”与“平行宇宙(世界)”混淆了。

五、“系统”的主体存在于“隐性世界”中

如果我们理解了“重叠结构世界”概念以后,就会发现:

从“显性世界”所认识的“系统”,仅仅是“完整的系统”的表象部分,“完整的系统”的主体存在于“隐性世界”中,决定“完整的系统”内各种组成元素运行的“系统自动力”,也存在于“隐性世界”中。

所以,当一个人在“横向意识活动”中,用“最外面一层意识层面”去认识“完整的系统”的表象部分,无法认识到“完整的系统”的真正内涵。

因此,必须应用“纵向意识活动”,用“里面的意识层面”去认识“完整的系统”的“系统自动力”。

当然,“里面的意识层面”也不是直接去认识在“隐性世界”中的“系统的主体”,而是,在自己的意识中,直视还原出来的“系统影像”。

为什么用“里面的意识层面”就能还原出“系统影像”,还能直视“系统”内的各种关联?希望网友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后面的专栏,这个细节性问题,我们会在介绍好战略、创新思维的大结构以后,在细节部分展开介绍。

在这章中,大家只要先认识到这点:必须应用“纵向意识活动”,用“里面的意识层面”去认识“完整系统”的“系统自动力”,这是训练战略、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相信对于第一次接触到“重叠结构世界”概念的网友来说,一定会有个慢慢理解、接受的过程。

其实,我们如果能从一个更大、更高、更广的视角。去审视东、西方文明,那么,就会发现:东、西方文明从一开始都在为传承、解读“重叠结构世界”而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承、解读“重叠结构世界”既是东、西方文明存在的意义,也是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动力!

本专栏“下一个要点”预告:东、西方文明都为传承、解读“重叠结构世界”而努力

如果大家对本专栏感兴趣,建议大家把本专栏收入今日头条App的书架中。

同时,也可以把连载小说《十里梧桐凤凰飞》一同收入书架,这是一本学习用“意识影像”进行“战略思维(ST)”的情景模拟案例,大家可以跟着主人公关莹莹一起学用“意识影像”思考。

本专栏可以看做是心智玩家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老子真经》的延续——通过战略、创新思维的角度,帮助大家学习《老子真经》中的用“意识影像”思考的方法。

电子书《老子真经》已经在当当云阅读、百度阅读、京东读书、Kindle、iReader等电子书App中上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