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周易本义》讲读4.2(南户)

《周易本义》讲读4.2(南户)

时间:2020-07-09 01:07:43

相关推荐

《周易本义》讲读4.2(南户)

衔山抱水说南户:南户示意图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上回说到“蓍室”的建造和拆除问题。对于蓍室,文人一般都不怎么在意,就像夫妻生活,常态便是直奔主题,学易就须学占卜,别的奈何没工夫。这样不好。为什么不好,太狭隘了就不好嘛,且听兆昌慢慢往下说。

择地洁处为蓍室,蓍室始成。“南户”。这两个字是不是可有可无呢?肯定不是,它告诉你“筮仪”是从什么时候形成和发展的。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蓍通神明之德,那么它的存放和使用,应该是符合与神明沟通的礼仪之需的,越往古代看越是能通神,这个毋庸置疑(换句话说,越是做知识点的考古,越是需要敬畏之心)。搜一下“南户”就清楚了,如下图4.2.1所示。

图4.2.1 古籍库检索“南户”截图

实际上,近四百条记录里,除掉“西南户”“南户部”等与“蓍室南户”方位有别的词汇,能为我们指明“南户”学术踪迹方向的也就是“经部”22条。不妨把镜头拉近,看看“经部”明细结果。如下图4.2.2所示。

图4.2.2 古籍库“南户”“经部”明细截图

镜头继续拉近,看看“经部”下“群经总义类”,皮锡瑞先生的《驳五经异议疏证》卷五提到:

夏則居明堂正廟,啟南户。冬則居明堂後廟,啟北户。南户即中室之南户,北户即中室之北户。盖一时启一方之户。

蓍室南户可以“明堂”观照,古有明堂之制。

《三禮圖》曰:「明堂者,周制五室,東爲木室,南火,西金,北水,土在其中。秦爲九室、十二階,各有所居。」

这句话也提到“各有所居”,看来“一时启一方之户”与“各有所居”的话题,不是孤证。一时启一方之户。什么意思?大概是说,随着四季轮回,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有的“户”,随着四季变换,每逢下一个季节到来,筮人都要搬家到季节对应的门户里,以“地户”严格对应着“天门”。在我们今天看来古人是有点瞎折腾,但古人的信仰就是这样,就像商朝“周祭”不怕繁琐一样,但社会的发展代价巨大,难免会损失很多的人生智慧和大好时光。从明堂各有所居,发展到南宋时期,仅剩下“南户”了。作蓍室的明堂与南宋为蓍室的南户明显不同,在筮仪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然简化得不能再简化了,再简化就消失了嘛。而且,从《筮仪》“南户”两个字以及“为蓍室”三个字这五个字来看,一直到清朝时期,人们还能理解古人明堂五室与季节变化的关联性,就像现在人们戏谑而言,哪凉快哪待着去。但似乎古人的生活信条是哪暖和哪晒去,与现代人贪图安逸的想法截然不同。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继续说南户。

南户与“明堂”的关系已经简要提出来了,下面要讲一个大问题,明堂的职能和建构。历代儒生皆知明堂之制与天子听朔有关,例如郑康成说:

「天子之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明堂在国之阳,每月就其时之堂而听朔焉。卒事,反宿路寝亦如之。闰月非常月,听其朔于明堂门下,还处路寝门终月也。」

听朔是什么,是历法按月颁行的文告。古代没有今天这样简便可读的年历(一页)或挂历(12页)或黄历(360余页),那时候几乎都是刻在龟甲兽骨上或布帛上颁布于旁观高阙上,供人们学习、传播和运用。所以,明堂的职责之一就是制正朔。为此,明堂的建造应该是有利于“制正朔”的,这是大原则。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器具皆有“法式”,哪怕一个小小的筷子,都有严格的数理规范,各个阶层的各个等级的长度多少,直径多少,边长多少或周长多少都是有着严格规定的,这些严格的规定,肯定是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简化一些不必要的计算过程的。以明堂构建法式为例,科普一下。

第一、西周制度。《周礼·考工记》载:“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儿(长桌),堂上度以筵(席子),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宫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从这段话里可见西周时期,“明堂”既是九卿朝堂之处,又是九嫔宫居之处,只是分为内宫外朝而已。当时房屋建造不易,以居住和办公两用为基本功能。到了西汉,大兴木土,离宫别馆之风又盛,明堂之制有所简化。

第二、西汉制度。西汉《大戴礼记·明堂篇》载:“明堂者,古之有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明堂者,明诸侯之尊卑也。外水曰辟雍。明堂月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堂高一筵,南北七筵,东西九筵。九室十二堂,室四户,户二牖。其官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里。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也。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生十五叶。十六日一叶落,终而复始也。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故又名蒿宫也。”

这里,讲了明堂的两个来历,一个说法是来自于明尊卑的,一个说法是来自于文王之庙以明德的。还说明堂又名“蒿宫”。这句话很关键,与本节课和之前的几堂课都有关系,因为前面讲过“蒿”即“蓍”。或者说,“蒿宫”即“蓍室”。这时候,再看明堂的古代名称,在夏曰世室,在商曰重屋,在周曰明堂,就可以理解“镐京”的来历与“蒿京”有关,和“明堂”有关,和“蓍室”有关。或者可以继续考证,在夏的“世室”,以滕侯为卜正而看,以夏侯婴被封为滕公而言,夏重“蓍”,世代相守于蓍室,世室与“蓍室”密切相关。重屋是什么意思?来看明堂的建筑形式,如下图4.2.3所示。

图4.2.3 武周明堂剖面图(二重屋示意图)

屋,五也,中也,宔也。重屋,重以五,以五五相合,是河图中央“五与十”的象形之屋。简而言之,“世室”“重屋”“明堂”皆与“河图洛书”建筑法式有关系,是“蓍室”或“卜屋”的策源之地。是“南户”的所在地。户是单开门,门是双开门。对于法式,周之明堂,方百一十二尺,堂高九尺(一筵),户高八尺,广四尺,阶广六尺三寸。对于选址,周之明堂,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巳之地。丙巳既可以纪年岁之天时,也可以纪明堂之地利,岂不妙哉。

明堂建构法式与洛书有关,建构选址与堪舆法式有关。顾颉刚、刘起釪在《尚书校释译论》的《洪范校释》里谈到,西汉时期用九宫数表示明堂九室,后人注释为“法龟文”,自东汉历魏晋经隋唐至北宋儒生,争河九洛九,聚讼未定,有更改数字为黑白点图,传至南宋儒生尊信宣扬,竟发展为这是上帝叫龟授给禹治水用的,其“荒谬庸俗”比之方士化的西汉儒生则过而无不及。(详见刘起釪先生《关于隶古定与河图洛书问题》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2期。这从侧面说明,知识点的传播和再现是很苦很难的,拿来主义是不行的。我们要广泛占有材料,细细探索“用途”“法式”“职能”,把知识点还原到它原有的应有的固有的位置上。这样才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否则像南宋大儒生那样,把“河出图”说成神马负图,洛出书说成神龟献书,是要被子孙嘲笑庸俗的,而且是荒谬绝伦的。)

接下来筮仪要谈的恰恰是“床”的尺寸和位置,这样的“法式”,至今依旧没有被丢弃,这是传统文化里的最最传统的东西。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丙巳天时又地利,上下人和大一统”。《己亥小暑》

己亥小暑公元7月12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