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国写实画派:王宏剑作品(三)——油画《复苏的土地》

中国写实画派:王宏剑作品(三)——油画《复苏的土地》

时间:2022-09-09 16:11:32

相关推荐

中国写实画派:王宏剑作品(三)——油画《复苏的土地》

作品名称:复苏的土地(又名《天长地久》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作品)

作者:王宏剑

规格:220cm×400cm

创作年代:

收藏:中国美术馆

“天长地久”的华彩

——研读王宏剑的新作

在西方抛弃了写实主义绘画的主流,而沉醉于表达感情的抽象艺术的时候;我放弃了西方艺术学习的环境,来到了中国。此时,西方正在力捧中国当代艺术的政治性绘画;然而,西方的慧眼看到也好,看不到也好,写实主义却屹立于中国,并出现了很多杰出的画家和作品。我毫不知情地被中国这股写实气氛所吸引,从美国费城来到清华美术学院,遇上王宏剑老师和他的新作《天长地久》(注:此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油画《复苏的土地》原名)。

是中国画坛“寻源问道”反思的一年。然而,我惊异地感觉到王宏剑早在前,已经沿此方向探索“源”与“道”而进行绘画创作了。他的系列作品如《天下黄河》(-),描绘黄河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黄河船夫搬运货物时的动势、神情,数千年如一。《阳关三叠》(1999),喻意中国建国的源头,当代民工人群被压缩成秦汉时期的长城。《奠基者》(1984),描绘了作为建设中国的主人翁的民工扛起磐石来建设中国,改造家园。《天长地久》(-)的题目本身就引出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几幅大画,叙说了中国从哪里开始,从何时开始,由谁奠基。王宏剑的艺术志趣,是言志载道。他用艺术家的眼睛和耳朵,探讨中国的根源问题以及宇宙的终极大道。

他于《天长地久》这幅巨画中,以终极情怀来了一次交响大合奏——集合了欧洲古典写实油画、中国写意山水绘画、现代抽象绘画、西方音乐曲式结构、和声对位与中国老子哲学。

写实的华彩

《天长地久》里,首先跃入眼帘的,自然是王宏剑的写实华彩。我们“以观其妙……观其所徼”,是他的画艺已进入炉火纯青的境地,先是配合了相对法表现出来:纯朴的色调和强烈华丽的感情色彩的变化,陕北农民在黄土高原上收获土豆,人物脸部饱经风霜的印痕与洋溢的快意,不同的劳作动势与弓形的脊背等。他的人物流露出亢奋的情绪、沉实的心理和无穷的智慧,并富含哲理意境。他追求谢赫六法的“气韵生动”的境界,在形体、动作、姿态上作独到创新的刻画,达到形神兼备,神又超乎形的境界。

上帝造光,王宏剑也造光。《天长地久》里最神奇的是光的语言。斜阳下,高原披上百里的金彩带,结聚远方,又像光的“倾泻”,那么流利,那么热情,又那么质朴。光万千地渲染人境的动势,和缓僵化的背,擦亮斑斑白发,点土豆成金,唤来热切、冲劲、柔美、和谐。光又和笑共席,拥抱人间的美善,让每一个个体活在神圣中。他以西方写实油画的技巧,刻画光影的无数层次和色彩高超的变化,展出光的舞台,一切平凡都化为不平凡,甚至伟大。王宏剑所塑造的绘画舞台是活生生的,令观众感到神奇,惊叹整幅画是如此的鲜活,甚至流泪。原因何在?光是色彩,色彩就是光。色彩所塑造出来的光感,就是我们用视象来判别事物的真实,就是生命。他在画中将色彩和光高度统一,于是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就是生命!抽象和写实的大结合

画中的高原是多么的美!整个高原是以一大色层的虚和人间大色层的实,形成了抽象和写实的并列。王宏剑常说,我认为支撑画面的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抽象,一个是真实,两者的跨距越大则画面的关系也越复杂,其张力和表现的难度也越大,内涵也越丰富。《天长地久》里,他用了大写意和大写实两极化的极至手法,使画面具有极强的张力和震撼力,进入人间似又飘离大地,飘离大地又似重回人间。听听老子的话:“天地之间,其犹櫜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的虚空有虚而不可穷竭的力量和创生的原动力,一旦引发运动,就转化成为人间的实在、生机、培植和丰收。中国画坛在抽象和写实的对峙与大辩论中,王宏剑已将抽象和写实这两极同时融会于画面,并达到高度的统一。这还不够,为了凝造两个层面,他实施了中西画艺的大结合。语言是西方的绘画语言,布局却是中国的想象空间。高原上有浓、淡、干、焦和空白(天的色调),流露出北宋画的意味和感觉。近处垄陌相通,美丽的墨线穿梭大地,如旋律飞扬,越过人间的耕种地域。高原上的人文规划,又随着中国写意水墨画风的笔触,在半个画面上飞驰,走往幽谷。幽谷中的沟壑与起伏的山丘向远方飞翔、奔腾,极为潇洒、豪迈。这奔放的斜阳旋律,和人间如泣如诉的咏叹韵律合奏,动人心弦。斜阳又凝聚成金黄的大色块,朴素动人;大地活在简化的美和虚静中;点、线、面是多层的空间、多层旋律的交融。更高的意境是实胜于虚,而虚又超于实,都归入虚的大道,是老子的所谓的天长地久。

西方音乐曲式结构的绘画

这幅画有着浓厚的曲式结构的特征。音乐的构成是按照时间顺序,有起点有终点,于是看画也要用一点心思。《天长地久》有交响乐曲的结构,特别是回旋曲式(rondo)。回旋曲式的名称源于法文rondeau,出现于12世纪,是一种重复主调的曲式,一种节奏明快的舞曲。最简单的组合是ABA(三部曲式),复杂的如ABACABA。《天长地久》的人物可以分成五组,是ABCDE,即是五个乐段,附图说明五组的位置。

从视角上看,这画是从画面的最右方作起点;从曲式的角度则是中间作起点,即两个魁梧的青年农民和老农作起点,是ABACADAEA。E的组合又十分微妙,是分别为画面最左和最右的人物。这里,他又尝试突破画框平面的限制,来了一个圆形的喻意。看这两方的人物,一个要走出画面,另一个是似要接收什么,而A组的两人似要瞬即转动,整体配合给人回旋的意味和感觉。究竟为什么要用回旋曲式?当中有两层意义。首先,这曲式本身就有音乐和舞步的节奏,谱写成农民收成时流露着满足和快意的调子,十分贴切。还有,王宏剑要说明老子的另一个观念——返本复初。“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复”有循环之意。“返本复初” 即万物从圆圈的起点生长,最后又回到圆圈的终点。这是人类万物都要走过的历程。

其次,《天长地久》这幅画本身就是一首交响乐。按王宏剑的构想,一共有四个乐章,并配合了三慢一快的节奏和速度。

第一乐章:天地人,用奏鸣曲式,有三个旋律交替出现。第一旋律是“人”,第二旋律是“大地”,而第三旋律“天空”是由第一和第二旋律融合组成。这乐章呈示天地的“有无相生”,自然法则的“虚之大道”,人间的奋斗和农民的“柔弱胜刚强”等品德,并洋溢着中国田园的格调和情趣。

第二乐章:大地,是高原颂,从黄河的激流转调到宽旷的黄土高原,写人要回归自然,道法自然。

第三乐章:人间乐,是回旋曲式,写收成的音乐,以虚静的节奏结尾。

第四乐章:天长地久,在虚静和谐的主旋律中,歌颂中华民族与天地共存;有天地的存在,中华民族将会生生不息。

老子、人间、和谐的哲理:

王宏剑老师曾填过一首“忆秦娥”的词:秋萧瑟/南雁声断函关月/函关月/无限江山/万里黄河/紫气东来伯阳书/鸡鸣高台斜阳落/斜阳落/道德千年/何人评说?

他咏叹《道德经》是千古奇书,感叹真正读懂这本书的能有几人?《天长地久》所描绘的内容,不是爱情,不是革命,不是时代的更叠,而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耕耘。农民,自古至今,仍然是社会和历史的重要动力。动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老子的终极真理。其一,《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长地久》正是描绘“三生万物”的片段,看光凝聚在高原的远方,沿着地势普照三个大方向,这样的场面和气魄喻意自然能量和创造因子在流动,创生了大地和人间的活力。其二,“道”的本身是深不可测的,无任何限定的属性,故称为无。道的本身虚实相涵,有无相生,故此,《天长地久》中所有虚实的运用,尤其抽象和写实的结合,实际上是表达了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其三,他的绘画理念又引申老子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天、地、人都归于自然,而自然是博大、无限的。看画里高原上的光从远方穿越大地和人,气韵是那么一气呵成,空间是那么渺远广阔,大自然是那么无限博大。

王宏剑又从终极真理回到人生论的层面,小麦描绘了“天人协调”的关系。《天长地久》的画意是人要回到大自然并努力地贡献自己;自然是大地之母,人活在其中,不是如西方哲学主张的以征服的观念对待自然,而是以可亲共处的理念来对待。画面上的斜阳沐浴着大地,沁透着每一张人脸,散发出光辉、和乐。这里,要回到回旋曲式的A组人物,画中的主干,其设计像两个在走路沉思的农民。也许,两者合而为一,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背后的真义何在?回旋式的重现,象征代代都在问同样的问题。答案在哪里?他的理念又跟王国维的一样,“不失其赤子之心”。画眼是穿水桃红色上衣的女孩,是画里唯一看着画家的人,似和画家对话。她漫不经心地说了庄子的天道:“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最后,我们重回到《天长地久》的画题,他要说什么?《道德经》上说: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长久长存,是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运行。圣人遇事谦让不争,故能从众人中领先。狭义地说,农民并不是领袖或圣人,他们却也“以其不自生”和“以其无私”,以其“上善若水”,“外众人之所恶”,处于卑微的位置而用心耕耘,尤其值得我们敬佩。广义地说,王宏剑通过他的艺术创作推崇《道德经》的人文价值——谦让、不自生、无私和上善若水,培育这些美德,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社会。

和声对位的总结

王宏剑在谈这幅画的创作思路是说, 我的创作思路非常简单,几十年如一日,一点是中国传统,一点是西方传统,表现当今最普通的人。画面上众多的人物,是河北、河南、山西人物的组合,还有迷彩服、棒球帽和手机,背景画的是黄土高原。我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个画面上,尽量用中国式的空白布局和色彩关系,把现代和过去融为一体。

有艺术评论家称王宏剑是“乡土画家”,甚至是上一代的农民画家。我认为这些都是片面的观点。农民、乡土,是他热爱和坚守的画面主题。然而,贯彻这个主题的内在世界是多元化的学问:地理、历史、音乐、物理、国画、油画、哲学、诗词、书法和民间艺术等。他怎样能将如此广泛的学问注入画面?

在《天长地久》里,人间土豆种植的运动、生机和硕果收成等都源于大地的虚空,源于道所蕴藏的无形却又无限的能量。他又描绘道的相反对立的规律,在宏观的层面展示了抽象和写实的大对比,在微观的层面刻画了人事细节极其细腻的对比,甚至老子的物极必反的见解。在黄土高原一片虚静中,我们可以隐隐领会“道法自然”——道的最高标准,而最动人的是我们深深地觉悟到了农民的柔弱不争和坚韧不拔的德性,多真多善多美!于是,《道德经》的“道”与“德”这两个范畴中最重要和极其抽象的内涵,一切的意境和热情,竟然都在一幅画面整体地描绘出来了。他成功地掌握了对位中的对位手法,把握了从视觉空间转化到想象空间的无限。《天长地久》在主题上是一首有关天地人的交响乐曲。王宏剑通过对位和对位中的对位的复杂层面,让老子说话,使我们反思当代的人文生活。老聃可真没有想到他的哲学理念,在他的时代约两千年后,透过西方古典油画和西方曲式创作都演绎出来了!

西方早已走向了文化艺术多元化,甚至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油画还在不断地摸索中,而王宏剑已走向中西集大成的绘画创作之道。我认为《天长地久》这幅画至少有四方面的贡献。第一,他是在中国将西方古典油画和西方音乐曲式结合的第一人,画中蕴涵着交响乐曲和对位法。第二,他高度地统一了油画的光和色,将中国的油画传统推到新境界。第三,大自然和大自然的无限是绘画色彩所无法完全表达出来的。中国文人画最后用虚白来象征无限。他在画中遵循了自然的光和色,融合了中国画的韵味,同时,也将中国画所不能达到的境界,通过西方古典油画的形式完成了。第四,他将老子渊博的宇宙和人生观的终极大道,表达得朴素自然,震撼人心,令人流泪。《天长地久》将会在中国画坛建立新的里程碑。然而,王宏剑以治学严谨的态度面对《天长地久》,认为画中依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例如人物的关系和组合,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色彩的力度和虚化,和不同层面的技巧运用等。也正是如,他的画蕴藏着大智慧,是“大文人画家”。不过,如老子的话,他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最令他感到快慰的是安静地在画室里思考,然后每下一笔,无不动之以情。

《复苏的土地》色彩稿

《复苏的土地》素描稿

附《复苏的土地》局部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