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学院风骨崔树强

学院风骨崔树强

时间:2019-03-16 18:51:27

相关推荐

学院风骨崔树强

学院风骨—当代书法专业博士学术邀请展:崔树强

-10-30中国在线艺术网

学术主持:

苏金成博士(上海大学硕导)

叶康宁博士(常州大学副教授)

朱亮亮博士(民族美术执行主编)

策 展 人:诸明月(刘海粟美术馆策展部)

展览时间:1月1日-8日

展览地点:江苏省常州市双桂坊刘海粟美术馆

邀 请 函

中国在线艺术网和刘海粟美术馆近期将强势推出“学院风骨”——当代书法专业博士学术邀请展暨书法教育与学术高层论坛!将于1月1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印制精美作品集,每位博士一篇学术文章(发表过的也可以,字数在五千至七千左右),两件书法作品。全面展示当代主流学术阵线的理论和创作成就,通过艺术家的理论文章、创作状态在微信新媒体平台推出。本次展览拟邀请一百位书法博士参展,涵盖国内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的书法家参与。

同时在线艺术网也可为参展艺术家于中国在线艺术网站上,创建个人微官网。及时显示艺术家本人创作状态。凡愿意参加本活动的书法博士(最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可以与策展人诸明月联系,各类学术研讨会、展览等活动详情请关注中国在线艺术网“书法名家”微信平台。现需要将您的艺术资料发到邮箱:2572458700@, 发完请致电:13801446998 徐顺才(中国在线艺术网);望国内学术与创作兼擅的书法博士艺术家鼎力支持,共襄盛举,共同参与并见证此次能写进当代书法史的盛大展览!

策展人:诸明月(刘海粟美术馆策展部)13685209898

学术主持:苏金成博士(上海大学硕导)、叶康宁博士(常州大学副教授)、朱亮亮博士(民族美术执行主编)

崔树强

简介:崔树强,1973年生,江苏镇江人,北京大学博士,曾任西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书法创作与理论方向、中国美学史方向)。现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先后获得“岳安杯”第一届国际书法论坛论文二等奖、和度北京大学书画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类提名奖、《艺术百家》杂志社度论文(青年)二等奖、重庆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书法》杂志曾作“中青年学术精英提名”专题介绍。在《中国书法》、《美术观察》、《艺术百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书画》、《书法》、《书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8项。

惊风骇雨,笔走龙蛇

尺寸:50厘米×100厘米

出版著作:1、《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人民出版社,版);

2、《习书有法》(中华书局,版);

3、《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初版,再版);

4、《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武汉大学出版社,初版;重庆出版社,再版);

5、《崔树强书学论集》(百家出版社,版);

6、《荷塘清韵》(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7、《临摹与创作:何绍基书法集字章法》(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8、《隋唐墓志书迹研究》(文物出版社,版);

9、《中国美学通史·清代卷》(江苏人民出版社,版);

10、《中国艺术批评通史·清代卷》(安徽教育出版社,版)。

11、《一书一世界·崔树强卷》(苏州大学出版社,版)

近年出版的部分著作

01崔树强习书札记文/崔树强

1、笔毫因为有软硬之分,在选择时自然有所区别。一般而言,硬毫弹性好,但含水性弱,出墨较快,所以不易储墨,需要频繁蘸墨,这自然就会影响到书写的连绵性和流畅性。在书写中等或偏小的字时,这一弱点并不明显。软毫因为柔软,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驾驭,但倘若有足够的控笔能力,便可以用长锋羊毫笔写出笔势连绵、墨气淋漓的行草佳作来。毫之长短与表现气势有关。用长锋羊毫写字,就像歌唱家唱歌,换气次数少,且不露痕迹,适宜表现连绵的气势。

2、不管使用什么笔毫,不管笔毫是长是短,毛笔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锥状的锋芒,是为笔锋;劲健的弹性,可写出笔力。古人以“尖、齐、圆、健”四字概括毛笔的特性,称为“四德”。而四德之中,以“健”最为重要。将动物笔毫束于一处,看似简单,却能够在书写中产生出万千变化,这主要依赖于毛笔柔软的特性。和硬笔相比,毛笔吸墨迅速,吐墨自由,又提按明显,尤其是它的柔软的特性,更有利于气势的流泻。

3、选择笔毫,并无一定的法则,关键是根据自己的书写要求和风格特征,选择得心应手的毛笔,为我所用。清代张树侯说:“然则选毫宜如何?曰‘无一定’。尽人皆用,而不合吾用则舍之;人所共弃,而甚合吾用则取之。”所以,找到自己最适合自己的笔,就像习武者找到自己最适合器械一样。

传天下事,作世界媒

(为中国传媒大学60周年校庆题词)

尺寸:50厘米×100厘米

4、关于执笔的松紧,有人误以为要写出笔力,执笔越紧越好,越牢越好。实际上,书法乃是心之所发,形于笔迹,以心灵跃动为端始,经身、肩、肘、腕、指,一直到笔尖,那笔尖的提按起伏就是心灵颤动的音符,所以,从心到笔,应该畅达无阻,不仅手指不能太用力,腕、肘、肩都不能太用力,太用力则凿实,则死;但也不是不用力,而是一种含于内的力,是活的力,不是蛮力、死力,要时而用力,时而又不太用力,妙在用力与不用力之间。其中的关键,是要虚灵活脱,只有笔活了,字才能活,才能表现一个生命跃动的活的世界。历代关于执笔法的论述可谓多矣,然而最朴素的道理,或许就在这里:执笔而不知笔,可谓得笔。既有法,又无法,法非死法,须参得活法。看似无法,却成就了最大的法。

5、究竟什么才是笔力呢?如何才能写出笔力呢?有人认为,指有力、腕有力、肘有力、臂有力、腰有力,全身都有力,把这种力量使出来,书法作品就笔力刚健了。这是把体力等同于笔力。如果是这样,那举重或拳击运动员最有可能成为笔力遒劲的书法家。可事实往往是,白发苍苍的老者,甚至弱不禁风的女子,却能写出笔力苍劲的作品来。也有人认为,要想得笔力,关键在执笔牢,死死捏紧笔,所谓捏破管,不及羲之即献之,书破纸,不作张芝作索靖。据说王献之少时,羲之“从后掣其笔不脱”,这常常被人拿来说执笔之力。这些说法,显然都带有某种片面性。

6、书法的力,不是死力、蛮力、笨力,而是巧力、活力、真力。这种力,发于心而形于迹,体现在点画线条的长短、方圆、粗细、曲直之中。卫夫人说得点画要如 “千里阵云”、“高峰坠石”、“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等等,都是对点画线条中笔力的形象描绘。人们能够从书法的点画线条中,感受到一个真力弥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意象世界。要表现出笔墨中的这种生机活力,就必然涉及到一些技巧,比如中锋、藏锋、逆笔、涩笔等,为的是将笔力含于内。所谓“力在字中”,即“力在线中”。书法家毕其一生,就是在锤炼一根线条,反复练字,就是练习一种将自我生命活力融入点画的能力。

7、中锋用笔的关键,在于“中”。“中”就是合适,就是河南话所说的“中”。它并不是笔锋完全在中央、中间或折中,而是笔锋在笔道中间最合适的位置运行。尽管在很多时候接近笔画中间状态,但中锋并不等于都在笔画中间。要把握中间很容易,但把握最合适的位置却很难,就好比杂技中走钢丝取其最合适的位置极其艰难一样,它是在时刻变化的动态调整和平衡之中。“中”的追求,是一个不断努力靠近的目标,它是一种理想,是在用笔的动态平衡中调整和把握的。书法家用笔,就像武士舞刀弄枪一样,原本变化莫测,不可端倪。而中锋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力量外泄,始终鼓荡于线条之内。讲中锋,自然不能排斥偏锋、侧锋。中锋所表现的笔力,是一种含蓄之力、内蕴之力、绵柔之力,而偏锋侧锋所表现的的笔力,则是一种爽快之力、外发之力、锐利之力。用笔要中侧互用,庄谐互补。一般而言,以中锋为主,以偏锋为辅,唯此,才能写出“笔力惊绝”、“力透纸背”的佳作。

品茗弹琴挥毫翰,论书谈艺说人生

尺寸:27.5厘米×153厘米×2

8、书法的势,不离书法的形,但不等同于书法的形。形是静态的,势是动态的;形是可见的,势是不可见的;形是潜在的势,势是变化的形;形是势的基础,势是形的发挥;形是有所素备,势是因敌而设。势总是藏于形之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形和势,是形中有势,势中有形,形发出来就是势,势未发出来还是形。势的关键是动。书法要有笔势,就要包含动感。魏晋时期的书势论,充斥了大量对自然物象动态的比拟,以物象的生动来比拟书法笔触的生机活力。可以说,当时对“势”的广泛强调,最能反映出书法“动”的特征,也就是要写出物象的“活”态。

9、中国书法结构中的笔势,就是要表现那动人心魄的“一刹那”。孙过庭说:“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这些都是描述那一刹那、一瞬间的动势。在书法中,势具有一种化静为动的暗示,势是通过把握那“一刹那”中形式构成因素内部相互的冲突,形成强烈的运动感。凝定在纸上的书法结构,本是静止凝定的空间,但有了势在,静止的空间就有了流荡的生命。清代书法家王墨仙说:“作字贵有姿,尤贵有势。有姿则能醒人眼目,有势则能摄人心神,否则味同嚼蜡矣。譬如美人有色无姿,则不能动人。”姿与势不同,姿是静,势是动,贵势就是贵动。动态的美感往往能直指人心,撼人心神,这是一种一纵即逝、却又令人百看不厌的美。

10、人心有多少种节奏,毛笔就有多少种节奏。但一般而言,书法中的节奏,大致有四种表现形式:一、在一根点画线条之中。正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正如黄庭坚的草书线条,波撇点画皆起伏而跌宕,如荡桨一般富有节奏感。二、在一字线条的组合之中。密处点线短小刚劲,如磐石挡路;疏处点线舒长绵延,如云似烟。张怀瓘云:“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此之谓也。三、在数字组合之中。几个字一组,一笔而成,将数字的空间变成了一根节奏韵律极其丰富的线条。四、在墨色氤氲之中。通过墨色的变化、蘸墨的次数和间隔,使得墨色有浓淡、燥润、枯湿的变化,来强化视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11、中国书法家总是试图从生命和精神的生生不息的运动中去寻找美的理想,这是基于中国文化观念的一个深刻的书法美学思想。

凡物皆有可观,于书无所不读

尺寸:27.5厘米×153厘米×2

12、我认为,书法的关键,并不在“字”,而在“写”。换句话说,学习书法,并不在意“写什么字”,而是关心“怎么写字”。从“字”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语言的符号,人们关注的是它的音、形、意,并用它传情达意。从“写”的角度来看,人们更在意用什么样的笔法,以什么样的节奏,通过什么样的结构造型,来把人心底里的那种并不是语言、概念所能表达、说明和穷尽的一种情感的、观念的、意志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心灵隐微表达出来。所以说,从“字”到“写”的转变,实际上就是从汉字到书法的转变。

13、林语堂说:“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于是,在研习和欣赏这种线条的魅力和构造的优美之时,中国人就获得了一种完全的自由,全神贯注于具体的形式,内容则撇开不管。”有很多临摹某碑某帖多年的人,对于碑帖的内容却一无所知,就是最好的说明。

14、书法家实际上是借着汉字的形体结构和点画线条,在一个个有秩序、有笔序的汉字的书写中,通过线条的跌宕起伏和抑扬顿挫,通过有秩序的结构和自由流畅的线条,把源自人的生命之中的那种力量、气势表达出来。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汉字的点画线条被注入了人的生命和感觉。我们反复练字,实际上也就是练习一种能够把自我生命融入点画的能力。

15、从实用的角度看,汉字书写需要端正、整洁、有条理,这是出于阅读和浏览的方便。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增加一些流畅和连绵,自然可以增加阅读的愉悦,这就是最基本的美感。从这个角度看,馆阁体也是颇有可取之处的。实际上,练得一手漂亮的馆阁体,需要多年的功力。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这样的功力越深,却离艺术的目标越远。为什么呢?因为艺术之为艺术,必须根植于人的心灵。任何艺术,都是在为人的精神和心灵寻找合适的表达形式。

16、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艺术,绝不是因为它是一种工整的书写,写的像印刷出来一样合乎规范,而是中国人在黑与白、点和线的千变万化中,完成了人的精神创造和情感宣泄。千百年来,它以活泼泼的意态安顿了中国人的翰墨情怀,为中国人营构出一种生命的诗意,并折射出一种深沉的文化哲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书法与中国艺术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一种独特文化现象的书法,其独特性就在于由文字的书写而升入了艺术之境,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见的。

于良史春山夜月

尺寸:70厘米×140厘米

17、书法的线条,是徒手线。它不同于几何线条之处在于,它契合着心跳、裹挟着体温、暗含着节奏。有论者曾将书法比况为中国人的“心电图”,就是指出了书法线条的节奏性。康有为云:“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余深信此言为卓然之论。书法是无声之音,所谓“象八音之迭起”,因为书法有音乐般的节奏与和谐。实际上,一切艺术发展到极精微的境界,都逼近于音乐,都直指人心。

18、音乐为什么最抒情?因为音乐在时间之流里,展现了感情的流动和情绪的波涛。书法为什么像音乐?因为书法在点画的交还往复之间,流泻出人心的起伏跌宕和闪转腾挪。沈尹默说书法“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张怀瓘说书法是“无声之音”,说的都是书法的音乐性问题。

19、这种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运笔的节奏上。书法在线条的流走中,具有一种音乐性的节奏,因而具有时间性艺术的特征。在书法中,节奏表现为笔画线条的长短、曲直、粗细变化的承接,而粗细轻重皆由毛笔提按而来。按则粗,提则细,古人重视提按,其实就是重视节奏。观者常常会因为眼睛追随优美流畅变化的线条而感到愉悦,在欣赏连绵的行草书时尤为如此。

20、我有时觉得,过一世生活,就好比写一篇书法。生活的本质,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灵的选择。笔墨的痕迹,就像人生的路途。拿起毛笔,下笔的每一个瞬间,实际上都是一种选择,是浓还是淡,是紧还是松,是刚还是柔,是密还是疏,是按还是提,是逆还是顺,是快还是慢,是方还是圆,是长还是短,是远还是近,是大还是小,是瘦还是肥,是繁还是简,是露还是藏,是收还是放,是急还是缓,是纵还是擒,是实还是虚,是文还是野,是拙还是巧,是拒绝还是迎接,是逆涩还是悠闲,是执着还是超然,是循规蹈矩还是天马行空……有的人,人生像楷书;有的人,人生是草书;也有的人,人生经历了从楷书到草书的变化。书如人然,其理不谬也。

苏轼望湖楼醉书

尺寸:70厘米×140厘米

02文以载道,书以焕采——记书法家崔树强博士

文/郝幸田

近年来,一位青年学者以他丰厚的书法论著和独特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坛上迅速崛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誉。

他就是崔树强,1973年1月生,江苏镇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文学(书法)硕士、北京大学哲学(美学)博士。曾任西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学史方向、书法创作与理论方向)。现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笔者几年前便结识树强。他为人谦和,热情淳厚,笃实好学,文质彬彬,尤其具有一种传统文士的儒雅风度。短短几年,他在书法理论及书法创作上的进步让人振奋,使人吃惊。

临王铎条幅(金山寺,大江鳌背拥金堤)

尺寸:50厘米×190厘米

近日拜读树强的书法作品,甚有感触,可喜可贺。不仅笔法精到,法度严谨,更兼书文隽永,立意高远。其作品除荣获和度北京大学书画大赛一等奖外,还多次在全国各类书法比赛中展出并获奖,受到业内专家及社会收藏人士好评。作为学者、教授,他治学勤勉,追求崇高,不仅书法颇具实力,研究成果更是出手不凡,多部论著出版、数十篇论文在专业刊物发表,并被相关教材选编和收录。其书法史论文章先后获得“岳安杯”第一届国际书法论坛论文二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类提名奖、《艺术百家》杂志社度论文(青年)二等奖、重庆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书法》杂志曾作“中青年学术精英提名”专题介绍,他因此迅速成为北京、重庆乃至全国青年书法阵营的中坚力量。现在,他又赴沪上名校执教,其事业必将开拓新的境界。

树强自幼临习不辍,初从唐楷入手,后上追魏晋、下窥宋元明清,曾先后师从张同印、朱良志诸先生。他悉心研习历代书法和先贤理论,注重碑帖结合,追求清新高雅、遒丽沉稳、刚健温润、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他所擅长者首推行草,其次是小楷、隶书。其行书脱胎于二王颜苏,也有米黄行书的影子,还或多或少有颜真卿和杨凝式行草的韵味,杂融诸家而走自己的路子。苏轼向来反对唐人讲究法度的窠臼,提倡书法艺术要摆脱成法束缚,意之所至,自由创造。这种学书理念对崔树强也有着莫大启发。他正是在兼取历代大家的基础上,融入自我意识,寻求有所突破。他的字在吸收古法之精髓,加以融会贯通后,又变换出了新意,逐步形成自己师古不泥、与众不同的风格,飘逸中不失苍劲,大气中透出秀美,其独到的表现和创意,颇见基本功的扎实。

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尺寸:45厘米×100厘米

细品树强书法,与他人颇有不同,在格调和气象上文人气颇浓,既不声张,又有静气,内蕴其势,外溢其韵,尤其他对苏黄书法的追摹,首先是建立在具备深厚的“二王”书法基础之上的。他一直怀有临古意识,时常临习揣摩古人经典。在多年来笔法、结字、章法熟悉后,迅速进入一种良好状态。树强的作品书风纯正,笔法凝练,墨法生动,章法飘逸,技巧娴熟,结体自由,笔情墨趣跃然纸上,自我意识隐约可见,使人瞬间感受到一种历史的穿越感,顿生思逸神超之叹!从其书作,可窥一斑。

树强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遒劲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偏重,到中间稍轻,遇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下笔着重点时而在起笔,时而在落笔,时而在一笔中间;横画倾斜不平,竖画虬曲不正;撇捺笔划不一,且很舒展;勾也富有特色;章法上成竹在胸,重视整体气韵,又兼顾细节的完美,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树强目前的书作已经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面,这与他的文化根底有关。作为“学者型书法家”。他以虚静之心治学治艺,功力深厚、学养丰赡。喜好阅读思考与著书立说的良好习惯,也极大地助力于他对书史、书论学习的不断深入,也使他能更好地潜入到古人书法的内在精神里去寻找自己所需的艺术养料。谈起古今书论和书法名家,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在精准的理论思维的背后,他是“以心书写,以情达意”,用生命的力量诠释着书法的大美。

中国书法审美文化的研究,不仅要求作者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艺术实践经验。树强在习书路上凭着极高的悟性,兼容并蓄,吸收快又能吐纳,英气勃发,倚马可待。除衷情书法习字外,他多年来实践与理论兼修,通过长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探求,沉潜于文化中提升自己,厚积了鲜活的艺术创作感悟,在多年积淀之后,写作出6部文风平易扎实、思辨深入透彻、极有个性、非一般青年学者难望其项背的书法美学专著并出版,即《崔树强书学论集》、《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习书有法》、《中国艺术批评通史·清代卷》;编著《荷塘清韵》、《临摹与创作:何绍基书法集字章法》2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书法》、《美术观察》、《艺术百家》、《中国书画》、《书法》、《书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他的书法作品及多部著作,集中反映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人文良知的文化教育工作者对社会、人生、时代发展的深沉情愫,令人感佩。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尺寸:27.5厘米×153厘米×2

崔树强能取得如此佳绩,与他深厚的人文修养有关。其书学之路充分体现着他对前人书法生命力的感悟,对书法内容与形式统一美的理解和追求。因此我相信,以他的综合学识和修养来看,如继续深入其中,不断修炼,假以时日,他完全有可能在当代书法艺术研究及书法创作上有一番更大的作为,进而为推动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作者为《企业文明》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

转自《企业文明》第4期

游鱼自乐

尺寸:35厘米×140厘米

03手挥笔墨,心摄大千——记北京大学博士、书法家崔树强

文/侯彬

初识崔树强先生,是去年盛夏在他的家中。步入崔兄客厅的那一刻,我顿时找到了闹世之外一方宁静的天地:古色古香的家具,纤尘不染的地板,当代书坛耆宿欧阳中石先生宽博静穆的书法斗方,由明清之际书法大家王铎书法制成的壁图,无一不传递出主人的生活品味和艺术情趣。

在崔兄满壁书册的宽大书房里,我恭敬地拿出了自己的习作。崔兄看后,直言不讳地说:“你这是把钢笔字用毛笔直接搬到宣纸上,缺少笔墨情趣和笔法。”看了一下有点惊愕的我,崔兄顿了一下,说:“你的钢笔字应该很不错。”温文尔雅、沛然有儒者之风的学者,第一次见面就毫不掩饰地指出我学书问题所在,着实令我惊愕不已。我似乎也理解了在灿若群星的历代书家中,崔兄为何选择王铎的铁画银钩妆点自己的居室。大概是因为王铎书法行笔布势之间透露的雄强之气暗合了崔兄刚毅、果敢的性格。

江山丽词赋,冰雪净聪明

书为心画,书法的生命在于线条,线条的生命在于流动着的活力,而这种活力不仅仅源于磨穿铁砚、书尽芭蕉的勤奋,更是书者气质和内心的呈现。崔兄很推崇康有为的一句话:“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我们染翰操纸、临池不辍的目的不是为了入展扬名,而是为了熟谙此道,使心与手、手与笔不断磨合,最终做到人笔合一,使自己的心志情趣真实而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宣纸之上,使笔端不断流出的线条忠实地反映书者的心境,通过有秩序的结构和自由流畅的线条以跌宕起伏和抑扬顿挫的形态把源自人生命中的那种力量和气势表达出来,成为水墨绘就的“心电图”。正如崔兄所说:“我们反复练字,实际上也就是练习一种能够把自我生命融入点画的能力。”

与崔兄的晤谈,使我加深了对“功夫在字外”这一命题深层次的理解。艺术之所以不同于技术,是因为它根植于人的心灵,是人的精神和心灵一种完美的表达形式。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千变万化的线条承载着书者的性情气质和喜怒哀乐。书者的学养和素质最终决定了其书法的风格和雅俗。“功夫在字外”的另一层深意,是以艺术的眼光在广阔的天地里寻找书写的灵感,寻找滋养书法的养料。崔兄指出:“在一片普通的树林里,都能寻觅到书法点线交织的生命乐章:枣树的筋骨,柿树的枝干,松树的自然盘曲,柏树的蓊郁蓬勃,这些就是写在天地之间的大篆、隶书和狂草。哪怕截取一根藤蔓,衬在洁白的宣纸上,都能让人获得对书法的启迪。”

李白将进酒诗句

尺寸:70厘米×140厘米

在认识崔兄之前,我拜读过崔兄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比如《一气呵成——论书法创作中生命整体性和联系性的思想》(发表于《中国书法》)、《习书有法》等。我也有幸拜读过崔兄的书作,其书作在平和之中透露出雄强之气。实际上,读一个有思想、有艺术追求的书法家的作品,往往是在读他的心灵。我能感觉到崔兄涉猎之广博和碑帖并重的艺术追求。

于碑,崔兄颇为注重呈现于石鼓文、汉隶、魏碑、唐楷等书体中的金石之气,于碑版之中崔兄读到的不仅仅是阳刚之美,还有其焕发出来的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和一种明朗而又圣洁的人格精神,饱含着中国书法家对永恒感的追求。从崔兄厚重、苍古的篆、隶、魏碑的临作和书迹中,我可以感到他对金石气的不懈追求。

于帖,崔兄追求的是清新高雅、遒丽沉稳、刚健温润、雅俗共赏的风格,这其实也是一种博涉多优和深度融合的艺术追求。细读崔兄的行草书,可以感觉到他对二王、颜柳、苏黄、王铎等的取法,这些都是基于他自己的艺术理念而有所选择,并根据自己的学养性格和审美情趣有所采挹和取舍。

杜少陵江南逢李龟年

尺寸:70厘米×140厘米

中国历代大艺术家往往重视取法万物,师法自然,只有心怀万物,万物才能呈现在艺术之中。对于书法家而言,大千世界的纷繁物象、宇宙大化的流行之气,都将迹化为笔端流出的线条和枯湿浓淡的墨色。崔兄曾撰有一联:“万象为宾客,无物非草书”,此之谓也。他感慨地说:“中国书法家以一管之笔,触摸到了宇宙最深层的生命所在。而毛笔在表达这精深世界的性状时,真是一件无可匹敌的工具。”可以期待,在一如既往的临池和磨砺中,崔兄将会书写出更富文化涵养的书法作品,并展现其深邃的艺术哲思。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社)

作品欣赏:

新辞师马氏,至道传南宫

读书临帖我所乐,抱甕灌花心自闲

尺寸:27.5厘米×153厘米×2

临王铎条幅(旧日庄严地)

尺寸:50厘米×190厘米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尺寸:70厘米×140厘米

临王铎条幅(家礀谁登眺)

尺寸:50厘米×190厘米

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

尺寸:50厘米×100厘米

王维诗过香积寺

尺寸:50厘米×190厘米

《瘗鹤铭》集联

临王铎条幅(开筵鸣画角)

尺寸:50厘米×190厘米

临王铎条幅(予年十八岁)

尺寸:50厘米×190厘米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尺寸:35厘米×140厘米×2

临王铎条幅(高皇鼎开天)

尺寸:70厘米×240厘米

好风能自至,明月不须期

临王铎条幅(正是怜才日)

临《张迁碑》

远观

临王铎条幅(家礀谁登眺)

青山隐隐水迢迢

王维诗过香积寺

临王铎条幅(开筵鸣画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学院风骨朱圭铭

学院风骨朱圭铭

2021-09-13

学院风骨顾 工

学院风骨顾 工

2022-09-14

学院风骨:顾琴

学院风骨:顾琴

2019-06-05

学院风骨常 春

学院风骨常 春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