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玄门内外双修篇

玄门内外双修篇

时间:2019-02-19 04:58:53

相关推荐

玄门内外双修篇

外修篇-癸巳 (一九五三年)五月初一日

吕祖先师主讲: 论道

第十一章 觉悟

第一章 阴阳造化

第十二章 孽与障

第二章 先后天和性命

第十三章 弥笃坚定

第三章 入世出世

第十四章 了明了性

第四章 虚实之道

第十五章 循环之道

第五章 顺逆之理

第十六章 忠恕之道

第六章 善恶与因果

第十七章 智慧双修

第七章 养性葆命

第十八章 养与炼

第八章 了性归源

第十九章 弃假留真

第九章 生与灭

第二十章 培浩然之炁

第十章 奥妙之道

第二十一章 道心与人心

内修篇-癸已(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五日

太上道祖主讲: 内修总论

第十一章 从定入虚

第一章 静与定

第十二章 培干定坤

第二章 神气精之运用

第十三章 火候调节

第三章 炼气炼精培养元神之道

第十四章 消阴长阳

第四章 内丹之运用

第十五章 丹田凝气

第五章 三品运用之自如

第十六章 玄牝之门

第六章 静坐之主要法门

第十七章 出入玄牝

第七章 除妄归定

第十八章 直叩玄关

第八章 凝神运气

第十九章 龟息吐纳

第九章 元关窍运

第二十章 心法尅魔

第十章 精气互炼

外修篇

癸巳 (一九五三年)五月初一日

吕祖先师主讲: 论道

大 道之行也,沛乎天地之间,道无形而运行日月,道无体存于众生之中,道无量可载万物,道无穷可爕阴阳,一道之微,超然于宇宙之间,一道之妙,配三才之主,先 圣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先哲又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可知一道之大,万物均不可离,更知一道之得,死而无憾,生不见道,殁而见之,谓之曰证道,生而有道,化而成道,谓之曰果证真道,生为因,灭为果,因果同证,故见真道,道之微妙,既不见,亦不闻,更无色,亦无触,五蕴不沾,七情不染,又如雷电风驰,瞬 息失其所在,若有若无,似实亦虚,静若处子,动似风云,降本源于微末,发自性于天心,天心有道,人心好之,此道之合因也,天心向道,人心恶之,此离果也,道居何处,住在人心,道行何处,晓日月而随五行,人心住道,天地行道,此道之源也,人能行道,天地得常,此道之本也,源本汇合,能见真道,道既在人心,心 念道动,心寂道静,此道之皈止也。道可有亦可无,道可生不可灭,天生斯道而配于人心,行诸人身,合诸人体,身心两正,道不离行,了源皈一,天人同合,道始可见。溯自

道 祖创道以来,所历寒暑,已见经史,但中道患得而患失,屡兴亦屡败,或有行而不全,或断而不续,此虽曰道运之所致,实乃由人之所为也。吾道自创教以来,混元 一炁,不设支流,三位一体,以传道真,故谓之全真圣道,此道以天地正气,配于人而证斯道,养三才之浩气,了阴阳之顺逆,透五行而出四关,使众生见性皈源,明心自抱,此为吾道之主旨者,岂料世代相传,中途化道,遂至一脉之来,分途而往,遂成虎犬不分,龙蛇相混,名堂各异,正道左转,遂使道法不匀,执法亦异, 统系既杂,道义不均,由此而生多神之道,传至晚近,左右之道更多,法门从此亦生变幻,故近百年,教义不振,道学衰颓,实由此而致之,欲兴吾道,非一贯实践全真行于正道,不为真功,倘入旁门,错行异道,其道偶或得之,亦难皈正统,世人不察,误入歧途,遂致误道误人,终而误己耳,道者途也,途者路也,习道如行 路,行路循坦途,道在前,进可寻之,寻而见其真,始觉道之真理,不进则退,退则不现,而生无有之着也,故一道乃人生之康庄坦途,莫贪小径之捷而误入迷途 也。道亦佛耳,佛道均有人心,心即是佛,心亦是道。

老君无为道,如来说色空,二者同一理耳,习道贵专,学道贵诚,行道贵真,笃道贵虔,修道贵养,养道贵炼,信念弥,身心正,则彻悟还源,自证归一也。

1. 阴阳造化索引

万 物之生长,取和合以得生,其生机有赖于阴阳配合而成育,万物之灭,失其养,缺其培,阴阳失序而消失也,独阳不生,孤阴不长,育而不培,虽造亦化,日月足以 观阴阳,昼夜足以表阴阳,万物之生长循环,莫不赖二者之调摄也。正如一草一木,倘以纯阳育之,或以纯阴培之,花木岂能得养耶,又譬之曰,终年得昼而不得其 夜,人有劳作而无安息,人焉可得以养生耶。造物有时,化物有定,正如蜉蝣朝生而暮死,其顺时而生,定时而灭而已,人生于宇宙之中,数十寒暑,虽曰物换星 移,春秋几度,其实正如蜉蝣一样,百年亦如朝夕耳,造物化物,化了又造,此消长循环之理,阴阳和而草木兴,不观乎旱亢成灾,或暴雨成潦,此无他,阴阳不和耳,人之体亦如是,外属阳,内属阴,人之有疾病,其本体之阴阳,必因不摄不调而有以致之,阴阳为五行之主,为万物之父母,生灭化造,皆从二者而得失之也, 欲习道者,先明是理。

2. 先后天和性命索引

大 道运行宇宙,混元得配人身,此人道之来由也,应感得配,来自先天,因缘数满,去返后天,来则自如,去不由我,此人道之顺阴阳而出入于俗世也。先天混元,后 天胎元,先天无形,后天有形,先天为性,后天为命,性命两全,得成人道,人未生也,先天之性,处于虚无缥渺之间,性之灵,与道合一,道行何处,性灵附之, 不见不闻,与仙佛同体,故称之曰混元,迨至三身会合,得成我身,身从胎结,故曰胎元,胎元既结,乃有后天之命,性灵一入后天之途,复有我身形象,斯时也, 遂与道离,从虚无之境,而入着实之界,此先后天与性命之所由来也,欲存性命,重合道真,欲修凡体,以保天真,则非从养性葆命不可,命有定,性无为,能修性,即修命,性命双修,修至重会混元,亦即由人道而证仙圣之道耳,欲穷性命,欲了凡麈,一道可能了悟也,所谓归真返朴,即从后天转返先天耳。

3. 入世出世索引

人 生于天地间,凭阴阳以造化,数十春秋,等如梦幻泡影,入世还诸出世,正如四时有序,序时而生,应时而殁,等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时之有顺序,正如人之 了于生灭而已。数十人生,转即逝,光阴既如白驹过隙,老死少长,混沌一生,了却生死,顺阴阳而归六道,此凡夫也,譬之蜉蝣,朝生而暮死,死死生生,无期无尽,是故先哲教人以修身,此入世间法也。仙圣教人炼性归原,此出世间法也,人之生,其来也静,其意也善,其念也清,一点真元,抱怀不散,及长,外受万物 之欲,内遭真情之困,遂使清净之体,蒙受污浊之沾,本有真元,顿觉阳衰阴盛,及其老也,情欲之纵更深,阳尽退而阴尽生,遂致人生了却。到头来赢得一坏黄 土,生既不知其生,死亦不明死所,玄妙篇有云,我虽不明其生,我应知了死之原,释家曰,来自东土,去自西方,明来明去,是大智慧,今世修道之士,虽不明 来,应知其去,欲明其去,自应修法以求真,天地既生我,而能自我不灭者,此上乘造化也,如何不灭,远情欲,弃三毒,培元阳,返初服,智慧顿开,自明生死, 慈悲自现,了了坦途,不生不灭,而离天地造化所拘束,遂使还入世而出世也,学道者明斯理焉。

4. 虚实之道索引

道 之所贵者,贵乎虚无而无实相,实者虚之始也,虚者实之终也,实即满,虚即谦,古哲有云,满招损,谦受益,此虽儒者之道,实亦道之道耳,天地未生我,而我已 存于天地之中,名虽曰我,实无所我,我既生于人间世,名曰有我,不见虚我,既有我体,即为实相,实相所受,为一切有情所累,万欲所系,举凡一切受、想、行、识,诸念所生,皆从实相之后觉后识所纵者,虚相则不然,我体不在天地间,既不受情欲之纵,诸识之累,举凡后天般般事物,皆能先觉先知先明先悟,故能来 去自如,既无五蕴之沾,更无七情之触,实为有,虚为无,宇宙万物,从无中而生有,再由有而化为无,此亦即虚实之相因而生灭耳,欲得其道,先从炼实还虚,实 相不除,虚无不现,譬之一潜心炼道者,心坚意定,行藏法固,而实相刻刻存诸于无形,仍成实相存心,故虽有多年道行,亦难乎果证抱运,所得之道功,只证于神 道耳,君不见诸大菩萨,能化亿万千法身者,此无他,虚空之变幻耳,倘以实相而化法,所化者亦只一实相耳,至还虚之道如何?容待后阐述之。

5. 顺逆之理索引

大道行于天地之中,天道至圣,大道至公,举凡一切众生,顺天道者则存,逆天道者则亡,此天理也,惟修道者,对于阴阳调爕,则顺逆之理恰为相反,道书曾言,逆阴阳之谓圣,顺阴阳之谓凡,此何故哉?阴 阳之道,即生灭之循环,万物化育,不离生灭,亦不离于阴阳五行之道,修道之士,若任造化循其自然,顺四时,顺阴阳,随五行之变化,其结果难离六道,故曰此 凡胎也,欲求真道,必先逆阴阳而弄五行,不受四时所限,能修至寒热不知,朝夕不觉,水火不侵,遇金而不伤,遇土而不掩,逢木而不枯,天地之体,配于我体, 自我之体,混元天体,能如是,则离生灭,进而不生不灭,天地造化,,缚束万物,能进是境,则造化由我,而不由天地所拘束矣,入斯境界,圣道已得,微妙之 玄,顿有所觉也。

6. 善恶与因果索引

天 地有道,道在虚无,人有善恶,正如太极之图,一善之格,黑白分清,然黑者有一白,白者中有一黑,此何征也,天地未生人之始,先付人以善恶,白者有黑,盖表 善中有恶,黑者有白,亦表恶者有善焉,人海之中,万象俱备,倘人间世,只见其善,不见其恶,或见恶而不见善,则芸芸众生,无分善恶,则无复皈止之期,如此 无形中,已无欲界之存在,人生于世,起止均在欲界中。人之入世,本性明,性亦善,及其长也,为欲界之诸欲所累,诸情所扰,性亦随之而变迁,善已不见其本 源,而恶者朝夕环绕其身心,是故去善近恶,然恶者亦有其良知,良知者,性之蒂也,善者虽善,仍存意识,意识者,万欲之芽也,能全善即为完人,今日之世,除 真修之士,养性至纯清者,可称为一完人,余不多覩也。

因者起也,果者终也,俗谚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此即谓如是之因,收如是之果,欲明前因,今受者是,来世如何?今 作者是,此释家因果论也,因果之道,例必循环,正如四时有序,一春已去,明岁复来,因果之相因相乘,其事绩已显露于人世间,奈何世人每得因果例证,作为偶 尔之奇逢,此实世人未明其真道耳,一心一念,亦有其因果之理存在者,此为无为因果论,因念乃属心生,心中之像,外人不知者,故心念一善一恶,亦生因果之 道,是故一念之微,亦不可随意识而种恶因也,举凡修真之士,除应明善恶,养身心外,以至一心之微,亦不可常妄也。

7. 养性葆命索引

凡 修道者,必先了性命之源,如可有得,性者先天之始也,命者后天之源也,始源相合,是谓双修,天性重,人性敏,天性轻,人性愚,入世者,每有贤愚俊肖之分 者,莫不以先天之元性以为皈止,命既为后天之源,则有分富贵贫贱之别,命乃夙道源泉所结,根源深厚,善因深重者,则成富贵,若器小因簿,则纳贫贱之门,此 乃性命之异途而归一也,但修道之士,既以一道为出世之依,则勿论贤愚俊肖,富贵贫贱,均应以一道之所在而寻求道之本源,欲证本而归源,则非先养性后葆命不 可,性既附之人体,如何可养,养育培育也,人之性与道之源恰成相反,譬之曰,道好宁静,而人好斗胜,道主清,人主浊,道无妄,人有念,道不沾七情六欲,而 人之性徧爱之,道无量,人性有量,道重三清,而人则千千万万自趋于俗海污泥而不自觉,欲养其性,与道合途,同途则同路,同路即合道也,道之所恶者,人必喜 之,道之所喜者,人必恶之,养性之士,其能明与道合真之旨者,即明养性之道也,葆命之法,命既为后天所有所定所系,则命必有其时以应生灭,守四关,慎行 藏,远三毒,弃六欲,得阴阳之调爕,则命门当能持久,则炼道之机当较为大,俗世之士,每多自我遗弃者而不觉,如是虽智亦愚也,道偈云,万般了了性自通,一 了尚存在心胸,如是修真难见谛,最难得到见真功,又云,命门已立见玄宗,随命修持下苦功,命了了时性未了,道不穷时我自穷,观此二偈,可知性命之道也。

8. 了性归源索引

天 地之内,既有一道以运行,则道之来去,亦如日月之转移而已,俗世修道者,应先明一道之来去,一性之所赋,进而修之,如可证道者,性不了则蔽,源不归则堕, 世人每多自蔽其性,遂致堕于鸿沟之中,欲海无边,轮回六道而不自觉也,性既为先天所付,原性清白,不染不垢,无物所羁,既入人体,七情系之,六欲蔽之,三毒扰之,四关束之,五蕴迷,声色困,遂使真性失常,不知亦不觉,一道之源,正如水之有出处,山之有原脉,其来也出自本源,其归也复其来源,源在何处,俗世 之士,不见亦不闻,寻之既不可,探之更无可,一道之源,结于天地之正中,人身之当中,此为道胎源,经常来去自如,其去也散于清虚,其来也聚于三界,人未生 也,一点原源,常清常静,既生人也,常动常应,欲自了性,先使性清,清而静,静自明,明如镜光,自见本性,欲自归源,先知来去,来去既知,一觉追源,既明 源在,自我反璞,道偈曰,不了性,难分明,既了性,虚且清,不悟源,道不全,万千澈,寻本源,明源圆处,一串菩提任尔穿,欲了性而归源,先养自性以葆命, 则性能了源自归也。

9. 生与灭索引

天地万物,莫不在消长循环之中,众性含灵,不离不灭,众灵在世,难化有情,万物应运而生,亦应数而灭,蜉蝣马[虫戋]朝生而暮灭,时光瞬息,正如九十之春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可证草木之生机,人灵之短促,有生必有灭,此循环之道也,灭而后再生,此消长之理也,万物既不离于此道,此道为何?六 道之道耳,欲离六道而不沾尘,欲入圣域而为神仙,则非不生不灭,而至无生无灭之境,始可为圣为贤者也,生于人道而证于神仙之道,此之谓生而不灭,既入圣 境,不再轮回于六道者,谓之不灭不生,生而知之者,性灵之知也,灭而后知者,性灵之反觉也,生而有道,道在性灵之中,能揭其道而修养之,以善育之,培其本 而降其微,尽化一切有情而为无情,用其道以纳于玄妙之门,探其途而觅真谛之所在,以无形之道,而证于无形之境,形无而真在,一真抱道中,能证如斯境界,则 纳不灭之地,若不然,天地生我,我随天地转,受一切有情,纳一切世间法,顺阴阳之序,随五行之变,如是则性灵闭昧,道发无由,到尽头难逃灭境,人生如是, 恰如花开花落,了无尽期,佛曰:了了无色相,更无生灭相,一切有情者,化尽真色相,如此可观一生一灭之道矣。

10. 奥妙之道索引

凡物之不知其源者曰奥,凡事之只见其相而不明其来去者曰妙,此奥妙之理也,一奥之所藏,纳五行而生阴阳,一妙之所在,取两仪而超太极者,二者均在一道之中,道育万物,必含奥妙之道在焉,譬之人生,因何而生,众皆曰,父母之体配合而成,但何时而生?何时而灭?来去之期,则众生均不能明耳,又如天地风云,起伏无定,今日虽有仪器以蠡测,但何以仍未能一知全豹,此奥之至理也,更曰,今古之圣贤仙佛,人皆知 其为有也,历代之神灵显赫示现者,在所多有,有既为众生之所认,事迹昭然,既不可抹,然有无之间,又纷争论,既为事实,似非事实,在无有之间而生一妙耳, 此妙之道焉,欲明其奥,先知妙义,欲知妙义,先向道寻,寻其所在而探之,则虚实无有,智觉行圆,均可得之也,此奥妙之附于一道,而一道亦含二者之真理也。

第十一章觉悟索引

觉 者明也,悟者通也,觉有感,如能觉,悟无感,顿会则悟,人之原性,对于觉悟之道,刻刻皆能,一入世间,为万欲所绕,遂使原性之通明,尽蔽于情欲之中,欲使 通明回复,顿悟圆觉,非修养莫能致之,凡修道者,欲明其真,欲了其性,若非大觉大悟,难见真全,古今释道之士,每有修行数十载而不自觉自悟,遂使终老而无一物之得,间有终年累月,修持较佳者而达至小觉小悟,亦有一觉开来,顿成会悟而证大道者亦不乏人。

六 祖禅师,其得道之所在,为圆觉至性,顿悟禅机,此八字而已,欲成其道,非真炼真修不为功,将性修持以养命,炼性归原以葆真,修养之道,言之至易,行之最 难,未经修养之凡体,难于觉悟者,修持之法,先修身心,使意行俱静,再修其体,使其延续以启觉悟,万物之明,均从静处得来,机微之会悟,全凭智慧以贯通,故修持以养生,炼性以续命,此修真之道也,即以吾言之,黄梁一梦者,觉之开端也。

老君化鹤玄机指引者,顿悟之见也,一觉一悟,证道终南,人能大觉,圆顿摄机,人能大悟,超然造化也,此觉悟之所由来,修持之所得也。

第十二章孽与障索引

小 恶而成大恶,积大恶而为孽,聚小恶而不侮,知恶而不改,即成为障,孽有先后天之孽,障则无先天而独为后天之障,人在世间,难逃二者之侵,后天之孽,或可自 明,惟属先天者,则难于自觉也,天道之道,至妙至微,乃有宗祖之余孽未除,而加于后人者,君不见世间多有纯善之士,而每遭大孽临其身,世人不察每以为种善 者得恶报,间有为恶而吉祥,行诸恶而发扬,不明者,又以为天道不常,倒施果报,每有因此而反道以行,岂知为善不祥者,承先祖之余孽,应于现世,作恶未殃 者,得宗祖之善根余荫而未尽耳,此均先天之孽,人能明此理,却孽之法,善因恶果,逆来顺受,既知其非己之罪孽,坦然受之,并行善道以培补之,勿尤勿怨,释 心以应,知罪戾之实深,由于先天,当从后天之善德以化,若积恶因而得善果,更应速醒回头,痛澈觉悟,明此善因由于先天而非由我,当应更励来兹,若非如是, 则昌尽乃殃,余殃尽亦得昌也,若明是理,自我化之,平其孽而消其障也,至于后天之障,较为简化,人行恶,行时不察,过后必察,能自察者,刻即自悔,每事必三省而后行,孔圣云,吾日三省其身,又曰知恶必改,善莫大焉,可知一善之余,可化障碍,一德之行,可却孽殃也,世人明此,亦近道矣。

第十三章弥笃坚定索引

弥 笃者,耐久而不断,真诚信也,坚定者,百折而不挠,不移其志也,欲求真道,必具此志,始可得之,入世之士,每以一道之行而生错杂之径,虽有正信之念,而行 途不一,亦足误道于途也,一道之大,万千途径附之,途虽有别,终归至善之门,法语有云,异途同归,法止至善,但宇宙之大,一道处于其间,千道万途,难使入世者以何途为道,此非足具双修智慧,难得一履坦途,更有研道者,初行一途,行之不久,有感困顿,又因道玄未见,遂生异途之感,更有以行道已久,而未获道之 奥,不怪己之智慧未开,以为道之难觉,又舍其道而行他途,如此行道,忽而斯路,再而此道,若此以为,半生为道者,始终在于道之途而已,人生几何,百年瞬息,空掷诏光于一道之途,难见道之真而废韶华也,入世之修士,欲得出世之门,勿论所行何径,欲求真効,非弥笃不足以显真,欲归止境,非坚定难获全功,道法 有云:不明来处,应知去处,来去不明,落花处处,真我不知,空言真处,真在何处?身心二处,欲穷玄奥,就在这处,此乃道之研修至理也。

第十四章了明了性索引

明 性之道,贵乎炼真,真修之方,在于真学,了了者,万法归源之道也,人生世上,一入世间,诸般染习,均从于俗,俗也者,如水之混浊也,人之本性,在未入世 前,了了澄清,恰如水之不动不移,无渣无滓,有如明镜无垢,用以照万物,物非本形,物更非物也,性本清静,先天之所赋,混元一炁,上可观太虚,下可照幽冥,洞澈无遗,但一入于人海,常动而不静,性不动而情欲动之,性本明而污垢蔽之,欲求明心,欲见真性,应从动中,逐渐回静寂之境,欲求寂境,非真修难见真 功,明性之方,固非朝夕可能达到,正如一缸之水,屡动而成浊,欲其回复澄清,亦须待以相当时日,修道者,欲明真性,亦如澄水一般,若渐见其清,而无形一动于中,,则混浊之象又成矣,明性之道,骤视其理则易,能解而悟行其道者,则难也,难不在于法,而难于行矣,万物之本,本乎微,万物之行,行真觉,般般自 在,一切皆明,了了真如,自现真性,此为明性之方,真正之法也。

第十五章循环之道索引

一 道运行于天地中,循环之理在焉,一物之成,一物之败,虽在数中而不能离消长循环之道者,宇宙之内,一切生物,莫不循此途径以应斯理,试观月有阴晴圆缺,令 有四季次序,昼与夜周而复始,此天地造物,早已定其循环耳,人道亦如是,人无百年富贵,亦无百年贫贱,事物之兴与败,亦无千年不易者,相消相长,此生彼灭,无时不在五行之循环而周旋,六道之中,亦含是理,循于何道者,当看其因之种于何道而已,人之成败,应究其始因之端而定其所得之果耳,俗谚有云,人无千 年寿,花无百日红,斯言成理,三界内外,乾坤时转,天地日月,暗而复明,亦此道也,外修之士,常悟此理,当可助于修行之路也。

第十六章忠恕之道索引

忠 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先哲常言,处世立忠,待人以恕,能如是,品德两立,可称完人,今日之世,人心离乱,兼以人道 不常,每多悖行斯旨,叹人心之飘落,嗟末世之歧途,遂使灾害频仍,天祸随处,若以立教而言,忠恕二字,应为教者之标,慕道者,更应瞭此以为之,不忠则不 敬,不恕则不成,一忠之得,可以留万古,可以撼河岳,忠之失也,可以道不成,贻害于万劫不复,能恕者,惠己惠人,不能恕者,累己累人,古训又曰,容大奸, 则足以乱国,不容小过,必无完人,即曰,大奸不可恶,小失可优容耳,若以处世之方,其理至明,若以立教而行教德,则大奸可恕,小过必谅,尤以修道者,先自 明察,然后察人,先忠于教,乃可忠于人,恕亦然也,事事能己恕,再及恕于人,人之可恕者,天必恕之,天心浩荡,人心旁徨,若人之心,能生天道之心,则天道 之心,亦合人之心也,修道之士,每多中道自惑其心,一意之余,而生二念者,殆不明忠恕之道耳,间有能恕己,而不能恕人,此无他,未明真念耳,笃修之士,欲 成其道,自应先修此门,始能抱运果证,惟般般易言难行,最高之妙法,惟心是练耳。

第十七章智慧双修索引

凡 人后天之性,通明不易,是谓智,先天所赋予之元性不脱谓之慧,慧从先天生,智在后天启,二者均共存人之灵感中,人为万物之最灵,万物之中,最赋于感者,亦 为人也,是故万物之修养,独人能优而修之,善而养之,智慧既在,若能用之,更能善用,则圣贤之域,在在可期,若失而用之,或误用其要,则深坑一堕,万劫无 期也,慧既为人之根,智亦为人之本,根本相固,则含灵必聚,百感而为一炁,若失之,则根露外,而本不归源,如斯者,则性已失,道亦亡矣,智慧常存于人体之 中,内外不惑,诸念常寂之际,则智通而明,慧生光而结,此时也,光之所照,万物俱现,明之所觉,七情均寂,若以一动之,智则藏于本,慧则慝于根,隐而不见,斯际也,情浮于上,欲聚于中,五蕴不常,纵后天之万欲,而为一身也,智慧虽有,若不修不养,空付东流,间有具备慧根,而终无成就者,弃修养之路,而甘 自暴弃耳,可知智慧之双修,实为道者之必经途径也。

第十八章养与炼索引

夫 道之所得者,非真修真炼,难登彼岸之途,修之所贵在于养,凡人之生于天地间,受后天一切之所累,自蒙自蔽,自欺自弃,而不自觉者,此所谓凡夫也,学道则不 然,可弃后天之一切,而返先天之至真,正如先天者,清净之水也,后天者,混浊之水也,浊水澄则清,人性静则洁,水可清可浊,人之性可秽可洁,是故人之修道,亦如水之澄清,澄清无渣滓,本性自还于先天之途,但道途遥远,若非坚忍而行之,虚空而为之,则中途必自馁矣,养者,养性,养命,养身,养心,犹以后天 一气,更应培养,气为人身中之意马,一动则上冲霄汉,四时含火,刻刻烧燃,气动则七情动,六欲升,故道家之修养,先平抑其气,以葆性命之源,若养一气于无形,则性命身心,较易养之,迨之养育培补,于身心性命皆臻固境,则应从一炼字而为之,炼者,炼气,炼神,炼精,为三位一体,此乃主要之门,若至神为之定, 气为之沛,精为之固,能如是,则阴退而阳生,化精气而存于神,渐入圣途,而超化造,顺逆不凡,尽弃后天之渣滓,而返先天之坦途大道也。

第十九章弃假留真索引

世 间各物,真假俱备,其来处出自于纯然者,谓之曰真,模仿而复制者,谓之曰假,人性亦然,故我亦有真我假我之别,先天之元性者曰真我,后天父母生我之性者, 即为假我,元性纯洁,一入后天,情欲蔽之,转为人之常性,故曰假我,元性清,人性浊,尘海般般,复杂随之,一切众生,处于人与事之中,每多虚伪应之,盖因 事以应物,时刻违心而行,人之原意,本非如是,奈何伪世之中,每因名利之所趋,富贵之所移,心知非是而强行于行者,近世学说曰此,“违心论也”,既非元性 之念,此即为伪我,凡一事一物,俱从正道而行,不偏于私,至大至公,博天地之爱以爱及众生,摄天地之正以正己正人者,如是之念,即真我之性,真假之道,虽 发乎于一心,付于行止,究其动念,取诸先天或后天耳,真假既分明,凡学道之士,倘不弃假留真,难登于一道,惟是混沌人海,一刻之间,断难作众人皆醉我独醒 之矜持气节,倘如是以为,又恐遭离群之雁,而受他人远避讥讽矣,既明其理,行之觉难,如何可行?先从身心做起,古圣所云,吾日三省其身,每事细思始行,心不妄念,身不逾范,勿论何事,进则思止,勿论何言,言则简洁,处事忠而有信,行必正大光明,学而习之,则伪渐退而真渐现也,勿惧世人讥,勿嫌修功夫,则年事渐高,纯真之我,当在一道见之,修真者,应明斯理也。

第二十章培浩然之炁索引

天 地之正气曰浩然,浩然也者,坚刚不绝,锐气不沉,乃天地纯真之象,沛乎于人心,进则可格天地而泣鬼神,藏则凛凛然不可犯者,凡人先天之性,此一气均具于元 性之中,后天既入,遭遇情欲之蔽,起落失常,遂使纯刚变化无定,良知现则现,为时不暂,原气便失,更遇后天之六欲围绕,变而为嗔火之气,人之体也,既受情 欲之侵,当随性欲而进退,时日既久,又无煅炼以还初服,则深渊一堕,万劫不复矣,人之性也,可正可邪者,执中则正,偏倚则邪,因缺坚毅之勇,从而致之,古 圣云,慷慨赴死易,而人性之间,瞬息浩气一起,无生死之念,无受恶之欲,一念坚贞,慷慨赴死,此忠之现也,又云,从容就易难,若人能此,则非具有浩然之气,沛而格之,绝难成仁也,如汉之关圣帝,宋之岳鄂王 文丞相天祥等,其能成圣贤者,俱备浩然之气,有以致之,举凡学道之士,应明斯理,如何培育?须知气气不同,冲冠一怒者,嗔火之气也,临难毋苟免者,浩然之气也,欲修浩气,先别正邪,去邪扶正,德合天心,天人之心合一,则浩气常存,由及身而至塞乎天地之间也,正邪既分明,善恶当自别,进而炼道修真,则通天达地,无往而不利也。

第二十一章 道心与人心索引

一 道运行于宇宙之中,既无形又无体,万物皆可格其真理,凡属含灵者,得一道之感,亦可超越五行,故虽一草一木,得其道者,亦得真理,道之为物,聚则凝于人 心,散之则弥六合,道心即天心,发乎于灵性之体,心能常觉,觉至无觉,觉遍于空,心能常悟,悟至圆明,则尽达虚空,能聚能散,此道心也,人为万物之灵,性 原清,迨入后天,遭受七情之扰,六欲之蔽,堕诸恶趣,迷己迷人,遂使人心作主,百毒乃生,既不知本来面目,复不明来去之基,更不知修持以葆真,炼性以养 命,如是沉痀一再,觉迷而不自返者,此人心也,道心惟微,人心惟危,若能大悟大澈,返本归原,常维一道之心,则道心生,人心灭,能常住道心,则与仙佛同一 体矣。

内修篇

癸已(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五日

太上道祖主讲: 内修总论索引

夫 道者真修之途径也,万物生育于宇宙之中,其一生一灭,均从道中孕之。道育万物,道含生意,天地间一切生物,以至于无生物体,得道之培育,亦可含灵以见真 谛,一木之小,一石之微均可成真道,综合以言一道之妙,一炁之得,一灵之聚,一性之明耳。道须养始可有成,养道之法,除善愿行外法门之外,则着重内修。内修者,炼性之谓也,凡人入后天,其性必蔽,神必散气必泄,精必败。此三者,俱为人性所伤。人生在世,逃不了情欲之纵,四关之困,三毒之扰,终至阴盛极 而阳衰颓,此后天必经人道过程也。如是人生,有生有灭,生灭有定,此消长之循环六道之轮转而已,欲求不生不灭,脱凡留真,越凡关而登圣域者非从养性葆命着实内修之功不可。古之炼道之士,有面壁而修,有丹符辟谷之炼。更有茫然遁世,终老山林,既无门可往,又无法可寻,以一念之坚,以一心之至诚,苦炼苦 习,习至智慧开而澈见,乃告功成,间有中道不守,苦行错觉,不耐于炼,贪图捷径,一念之差,中道而废者,亦大不乏人。此盲修盲炼,非真修之路途也,晚近科 学日昌,玄学已渐现于社会,其奥妙虽未尽示于人,惟其玄真,已渐使世人向往,兼以释家禅宗普渡,更使俗世之士,悠然而生兴感。吾道不孤,先有玄功悟真之 旨,近有回龙之内秘遍传火宅。更复有释道合参二法同联之三宝内法,妙法各异,玄理均同,每因人之体各异而生不同的感觉。间有习炼未久,又易他法以行之,有 不耐而间断之。更有偶得一、二门径,便以为真谛已得,傲视同群,心满意止,不特不进,更败于中途也。遍观今日火宅丹成之士,只得寥寥耳。数载以前,曾允孚佑之邀,在宏坛(宏道精舍)(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实施内化之法,后以天运所限,数载中断。今日圆玄(圆玄学院)(一九五三)阐教,又重邀请,阐述内修之门,为众生之助外修研内法。故特将全真内现之门,诠合二教易修之法,综合分章详为记述。先使众生明道理,悟玄功,再进而为静坐修 法之旨。将来全部述毕,有志内修者,按步而行,深功自见也。内修本无秘,其所秘者,顾存统系耳。尚冀修真者,勿以得内而弗外也。

1. 静与定索引

真元一气化三清养气须凭神与精

炼到本来无一物便知见性与心明

内炼之门,今示其概要

人 为万物之灵,性本清静,先天之真,已具无限玄妙者。奈何世人不明真性,遭遇后天之众欲所侵,遂致蔽其玄真耳。为挽救先天之真,除外修外,内炼亦为重要之 门。古之圣贤,皆能内外双修,以入圣域。至内修之法,首以清静为主,次为气血之聚散又次为三品之结,始能七窍相通,言者易,行者难,能行之者,须具有百折不挠之志,坚定忍耐之心,始可有成。又视乎先天之慧根,后天之夙因,两者而定之,或苦先天强而后天弱,或后天强而先天弱者,两者或缺其一,则内炼当较逊 色也。倘先后皆强则较易为之。又视乎煅炼之人,其心坚否,其俗尘之务,能否真正解除,是否六欲七情尽皆除去。凡此种种,均为内炼之条件也

内 炼之第一法门,先求清静。盖内修者,必先静而后能定。静既不可,焉能言定。既不能定,自不能静也。所谓静,心之静,身之静,五官七窍处处皆静。须达到焚香 而不能嗅,鸣钟而不能闻,诸色而不能视,诸意而不由心,诸念而不能动于身,诸欲而不能动于口,使六贼闭而六真现,此清静之由来也。能静始能定此乃初步法 门。欲内修者,常读“清静经”,亦可助一臂也。

2. 神气精之运用索引

内修之法门,首重清静,次宜为定,已在第一章阐述矣。兹篇所述乃神气精之运用。

神 为人身之主,气为人身之活,精乃人身之灵。三者又曰三品,三品亦即三清也。三品存于人身,缺一不可。在常人而言,精气神虽附于人身而不能聚结,肉身殁后, 此三者随躯売而离去若有道之士,则能将三者由散而合,由合而结,此乃内炼之所得亦非天地之间可能成功者。神之位,在于人身之中央,精在左,气在右,内 炼者必先养其神,再提气与精,神如何能养,则必须静,再宜定,始能养其神者。神能养,则精气自能凝结也。如何能运用此三者?须视内炼之人是否定静耳。至若坐禅之法,释道各有不同,目前言之未免过早也。是章所示,乃三品之元,倘三品不能运用,虽坐百年,仍无所得也。

3. 炼气炼精培养元神之道索引

炼精化炁养元神三清合一聚于身

清静无为乘鹤去莲花万朶映慈云

是篇所述,乃炼气炼精,化精为气,化气培神之道。

夫 人之身,所能生存者,赖此三者而养之,三者缺一,其命即绝,是故三者不可失,以常人言,三者缺一,性命皆缺,若未经煅炼之人,寿缘有定。正如树木,枝干 枯,根必萎。寿数既尽,虽天地亦不能挽回人之终也。神先出,气即绝,精始散。三者一散,永无复合。皮囊既脱,三者散漫于天地之间,如是则不离六道而已。倘 在生时,将三者煅炼,死后皮囊虽脱,而三者不散,结聚如一,聚散能自如。若煅炼湛深,此三者更能入石,亦能飞形,入水而不溺,入火而不焚,此之谓神,此之 谓仙圣,此无他三者能聚否耳。世人不觉,不明其真理,便以为鬼神之说。倘明此玄理,见怪不怪也。今以一事论之,水在火中,水沸之时,蒸气上升,遇冷又成 为水,此理如一者,今譬之于人,气乃水之精英。水本不能上升者,但经火之煅炼,便化为气。气在虚无缥缈之间,正如人之皮囊虽脱,而其精神仍在天地间也,是 理至显至明。至精如何炼?气如何化?神如何培养?简 言之,先求心性均静,再求身心之修养。细说之,气之炼也,不破元神。气之化也,结于元神。精之炼也,培其元气,固其根本。神之炼也,正其身心六欲皆避, 精之化也,神气辅之。神之化也,精气助之,三者虽曰三位,实乃三者一,一者三耳。诸子未参禅功,当未明其奥。倘将来用功之日,不悟自悟也。世之所谓出神入 化,只知其表而不明其因,是章阐述三品暴露无遗也。

4. 内丹之运用索引

上通中结下虚空身在飘摇宇宙中

魂魄两相成一炁丹田出入妙无穷

三 品之理,前已言之矣。兹篇所述,乃内丹之运用。人有魂魄,魂者属于先天,魄者属于后天。先天混元,后天胎元,所结而成者魂与魄也。人之生也,魄先结于胎, 魂附之于后。人之死者,魂先离去,魄始腐坏,如是则魂魄相离,六神无主。是故内修之主旨,先使魂魄坚定,两者聚而为一,结于黄庭,出入丹田可贯泥丸,可 通上下,常人之丹田,并无奥妙,若经煅炼则不同矣,人之入世也,赖魄以存形,人之出世也,凭精以无形,魂者魂魄之谓,精者三品之谓,是故人有形,仙佛则无 形也。丹田之动也凭一炁,丹田之静也凭一神,丹田之出入也凭一精,禅功既得,三品自合,魂魄亦自坚,始能有玄妙在于其中,二者不得,功亏一篑。内炼之士勿遗忘也。

5. 三品运用之自如索引

三品之妙用,前已说明矣。三品之运用,亦说乎其微妙。兹篇所述,乃运用之自如。

观 乎神与气,气与精,三者乃为一体。气存于中,精结于下,神居其首。凡未内炼者,三者分离,永无结聚之日,倘经煅炼,则三者集中,而结为胎,更得五行之助, 水火相济,金木相尅,始能通七窍,破黄庭,越丹田,过泥丸,而活动于虚无飘渺之间者。如是则神出于舍,出入自如,安守能定,动则处于太虚,静则三昧合一。 能动能静,始见三清。三清既现,则入化出神,则飘飘然而为仙圣之域,如是始能超凡入圣。至如何运用,则视煅炼者所修之法门如何而已。内修之道,不贵乎速, 而贵乎坚,又需视修道者先后天之智慧以为断。盲修既不可,苦修又不易,最易者按图索骥,依章行之。倘只用苦功,小则助效微,大者则伤肉体。若盲修更不知其 功成之所至也。现所示出者,乃内炼法门之奥理,至若如何坐法?则应视诸子全部明白后,始能示知,外功既不易,内炼亦甚难,倘能内外同修,则近道矣。

6. 静坐之主要法门索引

一点精神可格天炼真修性养残年

三清凝结为一体入圣超凡便是仙

精 气神之修养也,前文屡述之矣。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者合一,得其纯阳,人之生也,阴阳俱备,此先天之所定。既入后天,俗世之士,纵欲以养 生,遂至阴多阳少,阴盛阳衰,性命由此而失,此后天之化也。天地造物,有造有化,能造而能化,理属循环,由造化而生幻觉,能真觉者,便是真幻幻觉无常, 则如身在太虚而入圣域。先天生人,后天育人,育而能养,养而修,修而炼,则真谛自现。不修不养,不育不炼者,只入轮回之域,受尽死死生生之造化所支配耳。 欲修三品,先求其静,再求其定。定而六欲除,静而七情净,定静既得,其气自留,其神自足,其精自固也。天地之大,虽一草一木亦含灵慧。是故万物皆可养其生,皆可炼其精,固气养神而得其道。释家云静观万物一切了然。道家云,寂无所寂,无为之境立现矣。可见释道之旨,不外乎同一定静耳。俗世之士,覊于三毒 所缠,六欲所扰,七情所蔽,故难得以静而致定耳。倘明其旨,能清其心,能制其欲,则瞬息之间,可达静定。倘能定既静,一念之起,又回复于物欲之境界,意马 心猿,一念之念,为有着与无着,有为与无为而已。是篇所记,乃静坐之主要法门也。

7. 除妄归定索引

动静由来是主宾一着尘心起风云

静主动宾同一气真除无妄是为君

人 之元神,能否归纳于一气者,全视动静能否自如。动则变幻,静则止一。天地动而风云变,天地静,万物自如,此动静之道也。内修之士,每有煅炼多时,虚度春 秋,仍未见其门者,此无他,动静不宜,喧宾夺主,遂使人之身风云随处,动时妄念随之而生,静时知止于定,人之性也,既为后天物欲所染,六根觉幻,处处沾尘。且六贼乃人之宾,常动于人心,人心欲静而六贼扰之,性为所困,情亦随生,譬之浊水一杯,水动浊现,水静见清,水犹心也。心动念动,心静意寂。除妄之 法,远六贼而尘不沾,无所觉而幻不生,意欲起而心制之,心欲动而神守之,神欲离而气固之,气欲散而精结之,能如此,妄念虽起,随起随落,意识虽动,动更不 久也。不定不入虚实之门,若能归定,当知似实亦虚,进至虚无又是一番境界。故凡内修者,应先真除一切妄念,始可入定之门。能入斯门方可有进也。所述之法, 细参研之自然运用领会矣。

8. 凝神运气索引

出神入化渺无踪气运黄庭一贯通

运用自如无我体得丹成处妙无穷

神 为人之主,神居人体,朝夕不离。神存则形在,神去则形亡神有识,即佛家所谓识神也。道家所谓元神,元神乃先天一炁之真,众生均具,元神一起,一切过去未 来先后天之智理,均能现诸于刹那之间,独惜众生后天之欲,常闭此神,故甚难常觉真妙内修之士,所谓炼神还虚者,实即凝此元神,常现于身中耳。此神若有若 无,亦实亦虚,觉可悟,似非悟,刹那一现,迅即失其所在。欲留之常住,非以静如水,明如镜,意不动,觉不觉以留之,此凝神之法也。气在人身,静如处子,动 若风云,能随情欲以奔腾,能受七情所驱使,内修者若不能运用之,则功满十载,仍难见效也。先天之元炁,一入后天,顿成火气,人火之助,气则倒行,欲修真者,先平此气以制火,火不扬,气则顺,凡内炼者,应自运其气,运气之法,气一动,以神培之,在此时间,意不生,妄不起,气欲扬,神歛之,气欲隐,神串之。 若气如野马奔放,神亦不能制其妄,则应求之于寂寂无闻之境界,能如是气不斜发,直抵黄庭,此乃真内气也,倘溢扬于内,纵横四出,突兀不定,此内气外扬,非真发也。凡属内修,应先明神炁之用,方不致虚废时光而无所得也。

9. 元关窍运索引

一炁冲开达元关大小乾坤自我还

炉鼎功成火候至,密梨丹竈可常餐

凡 内修者,不透元关例不还。元与玄同一妙用,世称玄妙之门者,亦即此元关一禁也。盖此关常禁,常人不得出入自如,能透此关,便入圣域。此门一开,又是一番天 地。欲破此门,先从窍转,窍为天地之穴,子毋混沌而成者。扼元关之锁钥,窍能开能合,始可破元关之门,窍常主静,不易妄动,欲窍揭开,不动焉可求之。朱衣 之神,乃中窍守舍,以元阳之真炁贯于黄庭,驱使朱衣之神以为动,动发乎中,藉元神随之以应,气离中位,于是左右上下忽而前忽而后,高低奔放,在小天地 中,,疾时恍如流星追月,其缓也又如逆水行舟,任其自如突兀,神不截其气,则窍穴之感应随之如生,迨至神气均寂,斯时也,窍纳神气之中,窍穴大开,光明顿见,神在窍中,得气之助,遂使穴穴透明,窍运复始,始而可复周,周而复始,顿叩元禁之门。若于斯时偶尔妄思一动,则神气之泻,又如瀑布,一泻万千也。故入 斯境,则又以神为主,气为宾也。初发则气主,入舍守位则神主,倘能守位不动,窍穴渐合而元关渐开也。此法名为窍叩元关之道,熟习修者,应明此道也。

10. 精气互炼索引

虚无缥缈不知闻胎结还须炼修真

圣道无为修内体炼精固气出元神

人 之精英,养内而固外,人之元气,于正中,精气存,人则生,精气败,人则灭。凡人之体,二者不同处,亦不同谋。人生之初,精气神三位分别附于人体,人之灭, 三位亦先后而离,精还于干,气回于巽,神返于离,是谓三回初服。一生一灭,一来一去,来时不见,去时不觉,此人道之道也。至若修真之士,欲返先天之门,欲 寻圣域之路,非固本养元,培就圣胎,不为真功神既为三者之主,精气为附,欲神见性,则非精与气互相交就,互成凝结,则难于见性者。二者各居一位,虽动静 同流,若不使之同合,胎元难结也。育培之法,动则静止,静极则生,太虚无妄,不上不下,不高不低,若恍若惚,使之动静咸宜,此培精也气属虚无,动则生,寂则止,处于人身黄庭中穴。举凡动、念、妄、邪、思、意及诸般情欲,均可使气越黄庭,离位则旋转于小天地之中,若不纳之回舍,则虽有乾坤之法,不足以为 者。欲回其位,以精串之,精力既足,串力当大,精合气合,其位自回也二者既合,亦即附胎以凝也。再而求诸元神之门、则圣结之道,自在其中矣。

第十一章从定入虚索引

万籁俱寂性当通真元我自现虚空

归元抱一超三界紧扭玄关自照空

习 定之法,已阐述之矣。凡习炼者,参之至定,倘不入虚境,则胎元永无凝结。古之禅功,类多择僻静之地以行之。盖取自然之清静,以助修法之効。人身之天地,亦 如宇宙天地一般,天动地静,其理如一。大自然之境界,动者动,静者静,动静至均衡之界,则定在焉。故求定者,多藉荒幽,凭天地之自然律,以增定境。定之论 义,已见除妄归定一章矣。今须阐述者,乃入定之门而证于虚。故对于定之运用,应更述之。未有定境者,除了无妄念及心身俱寂外,仍常觉幻境般般。此种幻境, 似由心生,实非心生,恍觉意念,实非意念,身似浮动,实亦非动,此何故哉?曰外幻觉也。不入定门,当有此觉也。何有此觉?此乃天地之动静无形配于人身之动静,而起此觉耳。若定门一入,凭定力自然消灭诸般觉幻也。虚者觉无也。世间一切所有,若入虚境,则物非是物,有有俱无。如何入虚?定 力生智慧,智与神会,慧与气通,神气合通,自如揭发。佛说定慧之智力,为无量佛力,即此故也入虚之途径,初感有无之间,再觉如缥渺之烟云,三觉之际,自觉内体空无所有,亦恍亦惚,有我无我,又如四肢不全,五脏均虚,此时也,万念俱寂,一点灵犀上下通。但习炼者,习至斯境切勿恐惧或喜欣,倘此动静回原, 虚境立即而消逝,退虚出定,万觉如常也。道偈曰,若欲留真在,见空不觉空,此留虚之道也习修者,细研之。

第十二章培干定坤索引

乾元保育到炉峯越过难关几万重

元神入窍还出窍都在鼎炉一孔中

干 者元阳也,阳主健,健元有利,利在培育之中,元神不定难取鼎,鼎汞之功,能定而神不守,亦难收穴窍之通。凡习内修者理宜培育健元,以固干位,定神不堕以 摄真元。育阳之法,外守其窍,内藏其精,气不动,窍不离,内不溢,精自固。欲守其固除断念外,以神化之,神若不足,以气调之。培者温暖也。育者保存也。 干为人身养育之主,能善培之,能善育之,则培元之道刻即可现。神不定难超入定门,即入定境,境中生形,形若虚又若实,若遇此境,其神必动,神动也气必 散,精必坠,斯际霎时间有如腾空而泻,突退定境矣。此无他,神未坚,精未足,气未沛耳。内修之士,每多入定境而未能留连三匝者,即此故也。见定门不可即进,须待神全气足,方可行之。如何神全气足?内体温而不燥,外感觉而非觉,修者于斯际必有自觉也,此定神之道矣培干以定神,神定而入定,则法法相连,自见其妙也。

第十三章火候调节索引

磷寸燃灯灯即明火焰渐渐向高升

进退有序凭一炁内外通明性亦清

内 修者一气之用,自发其炉,炉火之升降,即内丹之上下运行也。初习者多不明,勤习者亦难罄。人体之中,气动则风生,风既生,火即燃,初发之火,不文不武,有 如处于季春,不寒不热温暖以待者。进而气更动而风更盛,则火当渐扬,斯际之火,正如夏初之间,炎热之中,略带薰风耳,此为文火也。再进巽愈动而火更张, 当此之时有如炎日当头,赤帝迫人之威,此武火也。其退也,由武而文,由文而温,进如四季之顺序,其退也如步出台阶,按次回复,如此火候,乃属正常。但修者 多未调节,有一触而升,武功先而文功后。亦有由起至止,全发文功或武功,或有丹炉常暖而不生文武之功者,若如是,虽坐一生,难现真性,调节之法,若只生温 而火不进者,应提其气以促之,但勿促之过急,务使徐徐而上。若一触即生武功,可以气按之,渐按渐降,降至不热不温,而成文火,但有火既发而不上不下,当盘 旋于黄庭之下,若此则须运气以扇风,风转而上升,能升即能降,行此法时,神当凝会,勿使气堕也。火候不足或不节调,正恰如冷火烧炊,其结果不生不熟耳。内炼亦然,修者勿以潜心待之之象以行也。

第十四章消阴长阳索引

凡 人之体,阴阳俱在,此生与俱来之先天所赋也。阳主健,阴主亏。人生之初,阳则盛,阴则弱,及其长也,受后天之万欲摧残,常在七情困扰之中,于是阳之健者, 逐渐消失。而阴之亏,随之而长。及其老也,阳尽退而阴尽生。斯际也,人之体,恰如明灯油尽干枯以灭。修道之士,,若不明此因,虽有万玄真谛,亦不能逃避此 生灭之路。欲培其阳,必先弃欲,欲除百欲,先净其心,欲净此心,先无厘妄,此长阳之法也。消阴之道,固三品以养其身,提自性而格诸念,真修真炼以证真功, 摒除内外诸欲以葆乾元。如此,则阴渐退而阳渐长也。内修之士,明而行之。

第十五章丹田凝气索引

太虚一点露霜凝一炁冲天扫穴庭

紧张无有从空纳般般都付在丹田

人 之体也,有如一小天地。天地之有昼夜四时风云,雨露日月之明,人体亦如一也。常人之体,顺次序,就五行,随阴阳而生于宇宙之中。惟内修者则不然,一切皆逆 行其道,始可返于先天之中。故凡人皆有老死疾病,此无他,顺序以行有以致之。但逆之者,逆机何处,首在丹田,丹田在黄庭之下,为气机之枢纽。动静起伏,反 覆变化,皆由此而生作用。顺之者,诸位不动,常次常序。逆之者窍窍相动,穴穴相通,位皆变而反常。当此时也有如晴日之中,风云陡变,昼可变夕,寒可生 暖,此逆之道也。田中有一穴,穴即机之窍,窍透穴而上升,若不下降,徐徐入黄庭之穴,此际闻升而不升,似觉而不觉,亦上亦下,凝成一炁,则庭关不禁,太虚自如,但气之凝,凭神以辅,始可持久而不脱也。若神不辅之,虽一气之动,难冲庭窍也。习者宜慎之。

第十六章玄牝之门索引

一炁冲开玄牝门后天突与先天联

透过窍关真自在天清地静好周旋

玄 牝之门,为先后天之分界线。人之入世,难与先天恒接者,因有此门之隔,故不能通。生死之道,亦为此门所握。举凡内修者,若不能透过斯门,则终日枯守黄庭, 无法上达,周天不转,难了大还。故世称此门为督脉也,顾名思义,自可见之。此门位于下三庭间,握人之主脉。常静不动,若以禅功行之,因气之回环,必经此门 之户。气弱则旋转,气足则突兀。此关之难越,有如窍关之难过者。若气冲动时,此门必动,动时,人身之感觉,为之特异,愈动愈异。气若稍平,动亦稍辄,欲其 透过,必凭不断之元气而破之。欲维持元气之弥坚,则须聚精以结,以合元神二者为之助,则气愈动而愈坚,气坚而精更结。精能结而不散,神守中位而不移,如此,气必能豁然而破。但在此一刹那间,人之感觉似生非生,似死非死,斯际也,持修者切勿因此而有所怀疑恐惧。能越斯门,黄庭之位,必自大开,九转庭穴,窍 关不闭修者若能坚定,守神聚气,则丹田一动,直捣泥丸,相机以为修者自觉也。

第十七章出入玄牝索引

调爕阴阳天地体五行变化互相交

顷刻存亡参化造圣胎未结已生花

前 章曾述玄牝之门,门能顿开,仍须出入自如,初发时如如而动,再发时忽上忽下,未得循序者,火候之不调也,过文过武,不得其道,若此应抱元神,守一以辅其 气,气定则平,平则格格而回复,遇天旋转而运行,一复二,二复四,斯际也,人身之五行,即随其变化,水培于土,土生于木,木借火助以炼金,互相配求,若配 位得宜,即离五行而出小天地,斯际也,恍恍惚惚,似有若无,有所觉而无所觉,若存若亡,迨回复之时,九还俱转从无极而运回太极,再进玄关,精一化合,有 复于小天地之中,如是生生不息,循循不已,出入无禁,则圣树之花已开,有待千年之结果,在出入之过程中,倘或火候不调,或气不澈贯,或精离守位,即应抱元 神以守一,则气平精合,又是一番天地矣,习之者应明之。

第十八章直叩玄关索引

先天一气旋后天性命联

中央一突破牢锁任匙穿

神 与气合,气与精结,丹田上下,非生非灭,此际狂潮汹涌,火候中和,若不调之以正,闭关不纳,则三清之炁,上下奔腾,可发至无可收拾之境,关中一窍,必微放 以待,惟是神强于首,或气冲关外,二者之中,难全其道,斯会也,神必与气合,气必与精结,纳于三合皈一,则玄关直叩也。叩得玄关,周天必复,欲长持之久, 念勿急,气不动,神守舍,精止一,则三复周天,仍有余也,细悟斯篇,笃行之可。

第十九章龟息吐纳索引

后天吐纳不平匀情欲高张更不均

内炼气丝如龟息眼前大道见真真

气 为人身性命之源,气在则生,气绝则灭,凡人之气也,随自身之五行而旋转,常有起伏不平之状,此后天之气也,修真之士以炼气为主,但气不平均,不得调元养 息,虽守则炼之,其进境未见佳也,胎元未结,凭三品以养之,气若不均,不得调元养息虽守则而炼之,其进境未见佳也,胎元未结,凭三品以养之,气若不匀, 难越丹田之窍,三品不聚,气则游离,三品渐合,息息全无也,际此之时,似有气,若无气,觉无气,实有气,如斯情况,即曰龟息,气守于中,神助之入,气入丹 田,精则固之,此际炼道者其自觉之道,不可以言喻也,龟能长寿,,实行其吐纳之息,终岁平匀,无起无伏,不高不低,可以喻之曰神气周结,其寿必长,道经 曰,鹤形龟息,为不老之梯航,即此意也,炼道之士,必先养性葆命,欲求葆命,必求寿长,能长寿者,内功必厚,功能厚,道亦自得也,欲求龟息,先从一静,静 必定,静则情欲不生,诸孽不临,吐纳自平也,行之者当自觉矣。

第二十章心法尅魔索引

内丹未结胎,魔从道中来,

一心无二念,法相在灵台。

内 炼之过程也,三品一炁,合而归一,循环不断,以达周天,惟是玄关在望,障碍重重,可望而不可即者,习者均有此感,有等欲速其成,间亦有偶受外来突变冲击, 遂乃火入魔门,焚烧真我,重者身躯受创,再难重入内炼之门,而轻者亦需调摄时日,始可复元,是故习之者,引为大戒也。倘不慎而遇之,唯一之法以心法尅 之,何谓心法,一心之中,心无二心,一法之内,法无二法,万象不觉,诸形不触,不动不垢,不知不闻,无色无欲,如是,真如清净,还我真服,天地一炁,悠然 复生,再后蠕蠕而动,则继续循环不息,九转周天矣,习者宜慎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