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京剧人物】老旦传承好声音-记著名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吕昕(上)

【京剧人物】老旦传承好声音-记著名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吕昕(上)

时间:2021-01-13 15:04:59

相关推荐

【京剧人物】老旦传承好声音-记著名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吕昕(上)

气韵贯长虹,梨园满春风

1978年的春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因为是文革后中国戏校第一次招生,校园里挤满了考生。10岁的吕昕心里记着爸妈的话,走进了紧张严肃的考场。

二十几位老师正襟危坐,在桌子后面一字排开。

一位老师问:“你会唱戏吗?”

“不会。”吕昕回答。

“那就唱首歌吧。”

“那我就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吧。”

当时每个小学生都会唱,弹钢琴的老师定了调门,吕昕放声高歌,门外的人们都在议论:这孩子嗓子真好。

这时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站起来,吹了一下定音器说:“孩子,我唱一句,你就唱。”

“穿林海……”吕昕顺着老先生的音,放声高唱。这一个高声亮嗓,似穿透屋梁,又似铜锣响脆,震人耳鼓,四座皆惊,老师们发出一致称赞:“难得这孩子天生的好嗓子!”

王玉敏吕昕合影

这让刚才为她定音的王玉敏老师喜出望外:“她真是棵好苗子!”

从此吕昕与王玉敏先生结下师生之缘,在中国戏曲学校走过了七个寒暑。更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当年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姑娘,在祖国京剧艺术的殿堂里,成长为我国老旦艺术传承人、著名老旦表演艺术家!在她的履历中记述着她走过的艰辛艺术旅程,也记录着对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腔情怀与崇高责任!

艺术传承, 业精于勤

在初学阶段,还看不出小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要接受全面教育,学习京剧是绝对不能在打基本功的时候就“偏科”的。从进戏校考试那天起,吕昕如同鱼儿游进了大海,而王玉敏成了她走进京剧艺术宫殿的引路人。

王老师看这个小姑娘像只小老虎,胳膊腿活泛,眼睛里透着灵气,大嗓门儿,办事儿麻利,有股子闯劲儿,打心里喜欢。可是在教学上老师对吕昕一点也不迁就,一招一式都不放过,一个音跑偏一点都要她几十遍地反复练习,直到拿准了为止。因为老师知道,这是一棵难得的好苗子,他要让这张“白纸”画出中国京剧的好“画”。从启蒙开始,老师要求她从吐字发音、念白、打引子、唱腔把握、身上动作等做扎实的基本功练习。

小吕昕哪里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呢?回到家里把学戏中吃的苦一股脑儿向父母倒。

“我不想练功了。”她眼泪汪汪地依在母亲怀里。

父亲走过来问:“为什么啊?”

“练功太苦了,每天都要起早,根本睡不够,每天一睁开眼就得喊嗓子,还得压腿、拿顶。”

母亲说:“当初可是你要求学戏的。”

“既然学了,就要学好,可不能半途而废!”父亲的话语很是严厉。

“王老师对我太严了,天天要挑我的错儿!”小吕昕委屈地说着。

“教不严,师之惰。吕昕啊,王老师严格的要求你,是对你好,你以后会慢慢明白的。”

吕昕把父母的话记在了心里。如今她回想起这段往事,总是感慨地说:“能得到王先生的教诲,是我一生的荣幸。”在业界人们都称王先生为“苹果老旦”,因为他的音色甜美,玉润冰清,声情并茂,具有很高的威望。

王玉敏先生早年毕业于前中华戏校,师承文亮臣、刘俊峰、石青山、孙甫亭、庆福亭、徐寿奇,并秉承龚派技法,因字行腔,以腔传情,突出了龚派的雌、娇、衰、脆,是“玉”字班出类拔萃的老旦人才。

王老师教学是十分严格的,老师除了学校安排的正常课程外,不论春、夏、秋、冬他都要求学生们五点钟起床,命令学生们喊嗓子、走脚步,练习各种技能,一天的学习就在这种氛围中开始了。这种艰苦的学习生活形成了风气。

一心一意想学业有成的吕昕,十几年下来,不敢落下一节课,不敢露掉老师讲的一句话,因为她深知,要想成为“好角儿”是要吃得苦中苦的。于是她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掌握手、眼、身、法、步的要领,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体会,为了掌握唱、念、做、表的真功夫,她寒冬腊月到陶然亭喊嗓子,酷暑天气套上水袖练习舞台人物动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背诵入声字表,练习每个字的发音。在老师眼里,吕昕没有凭借自己的天赋而有丝毫懈怠,也没有因为学京剧的艰苦而退缩。

王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是很强的,能发现一棵好苗子,都视如己出,把全部的功夫家底都教给学生,更不计任何报酬。王老师对吕昕更是器重有加,但是在教育上对她异常严厉,常常对她说:

“即使有了先天的好条件,但如果不用功也不会出道。”

吕昕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不辜负老师的希望,更不能让父母亲失望。

在学习《钓金龟》时,王玉敏老师告诉她,这可是京剧老旦中“看家”戏中的一出,历经各个朝代,经演不衰,不断丰富创新,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也集纳了中国人的文明礼仪与深厚的人文情怀。于是吕昕从基础开始向老师请教,从起身、迈步、走路,她一遍一遍地练习,细心领会老师对故事情节的讲述。

吕昕与李金泉先生

在党的关怀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吕昕有幸又在京剧老旦名家李金泉先生门下继续学习。李金泉先生与王玉敏先生一样都是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李金泉先生又是老旦李派创始人李多奎先生的义子。李先生表演细腻,塑造人物生动形象,他见吕昕刻苦好学,又天赋优越,就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表演技巧与经验都悉心传授给了吕昕。

吕昕为了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把老旦艺术完整地传承下去,到国家京剧院工作后,又主动向京胡名伶周文贵先生请教。那时候周文贵先生已是80岁高龄,本来不准备再收徒弟了,但是他早就听说团里有一个叫吕昕的青年人,好学上进,不怕吃苦,就专门看她的演出。老先生看吕昕单纯诚恳,有一股子韧劲,斟酌再三,决定:“我再收下这个徒弟,把老旦的绝活再传给一个好后生,也不枉龚先师的倾情教诲!”

于是吕昕正式拜周先生门下学习,这一学就是八年,直到周先生去世。

吕昕与周文贵先生

学习中,周先生教给她许多龚派唱腔与李多奎先生盛年的唱法,使吕昕明白了什么是正工老旦,怎样才能演好老旦。吕昕的艺术事业由此升华。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口传心授,是学习京剧艺术的一种方式。

吕昕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好年代,京剧事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能得到三位恩师的真传,老师们也向吕昕毫不保留地传授真正的功夫。她深深地记得周文贵先生对她们说的话:“过去说,教了徒弟,饿死了师傅,那是为了保地盘儿,争口饭吃。可是现在社会好了,师傅的生活都有国家保障,我们可以毫无牵挂地教学生,如果再手里攥着,心里埋着,可对不住国家呀。”

每当想起恩师的话,吕昕都不禁泪眼婆娑,感念师恩、感谢国家也成为了吕昕努力传承京剧艺术的精神支柱。

吕昕牢记先生的教诲,无比珍惜向老师学习的机会,发奋努力,把老师教的每个动作、每句唱腔、每个字的发音,以及舞台上与其他演员的互动配合等等,一一刻在心里,把老师教她“做戏先作人”的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京剧艺术,尤其老旦行当所塑造的多是善良正义的老年妇女形象,或是爱国爱民、抵抗侵略的佘太君,或是教子有方的岳母,或是安贫乐道的康氏等等,都是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良好载体。

吕昕深知,作为一名京剧演员,一定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最起码要了解所演人物处于怎样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经历的生活境遇,面对的矛盾与问题。于是她利用一切时间读书、看原著,有不懂的地方向别人请教。

为此吕昕利用闲暇时间向各个行当演员乃至票界的老前辈讨教。她回忆说:“当时我经常向李宗义、李玉茹、叶盛长、李慧芳、梅葆玖、叶少兰、李世济、谭元寿等老前辈请教,前辈们和蔼可亲,愿意答疑解惑。比如老生名票、北京医科大学的刘曾复先生就向我介绍过钱派身段,并与我对唱《望儿楼》,今天还保存有录音……京剧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

在日后的工作中,吕昕又常与著名坤净演员齐啸云、杨派老生名家李鸣盛、名丑钮荣亮等前辈名家合作,老前辈们博学广识,给予她很多艺术真传,吕昕不懈探索,厚积薄发,确立了她当代老旦演员中佼佼者的地位。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吕昕已由当年那个初出茅庐、未脱稚气的青年演员,历练成经验丰富、表演成熟大方的老旦艺术家。每当站到舞台上,她都会想起三位恩师的谆谆教诲。当初和老师学戏时,吕昕尚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所教授的高超技艺背后所蕴含的深意,然而在不断的演出过程中,吕昕渐渐,时至今日,她已能完全理解老师所教授的艺术,并且运用得炉火纯青。

如今,王玉敏、李金泉、周文贵三位先生都已故去,想起恩师们,吕昕由衷地说:“谢谢您,我的恩师们,您在天有灵,学生在此三叩首了!”

(未完待续)

《何顺信京胡伴奏琴谱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