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王阳明:强者示弱 亲贵人;弱者逞强 招小人

王阳明:强者示弱 亲贵人;弱者逞强 招小人

时间:2021-04-07 06:26:44

相关推荐

王阳明:强者示弱 亲贵人;弱者逞强 招小人

《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商荣病重,老子前去探望。商荣见到老子,问:“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老子看了一眼,回答:“在。”

“那我的牙齿呢?”老子再看了一眼,回答:“都已经掉光了。”

商荣于是便问老子:“你从中可否悟出什么道理?”

老子思索片刻,回答:“牙齿之所以都掉了,是因为它太强了,从不知示弱;

而舌头之所以还在,是因为它知道何时展现柔弱的一面,故而能够存在得长久。”

生活里,我们称赞那些具有刚强精神的人。

但有时,过分争强,只会适得其反。

01 示弱,做人的高级智慧

历史上,心学大师王阳明曾在《陈言边务疏》一文里,写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或捐弃牛马而伪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诈溃而埋伏,或潜军而请和,是皆诱我以利也。”

战场上,遇到过于强大的对手,硬碰硬是下策,聪明人会假装逃跑;或是假意示弱而暗中积蓄兵力;或是佯装战败随后悄悄设伏;或是隐藏实力冷静假装讲和。

这四句话被称为,王阳明“示弱四诀”。看似简单,却利用最低的用兵成本,尽所能的取得最大胜利。

《论语·卫灵公》里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但凡成大事的人,都能忍受得住眼前的屈辱和不公平。

示弱,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弱者,他只是知道什么时候不该逞强。

示弱是一种智慧。只要你运用得当,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民国时期,26岁的沈从文被邀请到大学讲课。

教室里,挤满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学生,沈从文站在台上,看着这么多人,顿时升起紧张。

本来都提前准备好的课程,因为紧张,竟然将一节课的内容,不到10分钟就全部说完了。

这时候,底下的学生,开始有些躁动,台下小声的谈论着。

这时候,沈从文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看着这句话,台下的学生一下子笑了出来,并用回以他热烈的掌声。

沈从文用弱者的低姿态,来坦诚自己的不足与紧张,既得到了学生们的谅解与喜爱,又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这就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

生活里,我们习惯的认为只有强者,才能占上风。所以,把自己塑造成一副王者风范。

但其实,那些会示弱的人,往往更容易被人同情,得到更大的机会。

02 示弱,做人的一种格局

曾国藩,带领湘军镇压太平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于是,他要求朝廷授予自己督抚大权,不然就撂挑子,回家守制去。

面对他强硬的态度,朝廷拒绝了,还剥夺了他手中的兵权。最终曾国藩只好收拾行李,回家守制。

曾国藩回到老家,并没有过上平淡的日子。而是,开始不断反思,自己在官场里是否太过刚强,才导致报国愿望无法实现。

为此,他特意写下一句话,“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用来警惕自己的行为。

《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话:“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意思是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一心只想要求速度,忽视效果就达不到目的。

求胜心切的滋味,我们都体会过。比如一次考试拿好的名次;一次考核被领导表扬等。

但,有时候越是着急心切,越是做不好。

反观,那些做大事的人,不在意眼前的利益,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大的格局,来获取更大的目标或成功。

所以,曾国藩后来重返朝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只身一人,低调朴素的去造访左宗棠,并向左宗棠主动求和,希望与他重归于好。

为此,曾国藩写下一副对联赠与他,“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他把自己比作雌,以此来向左宗棠示弱。

左宗棠看到曾国藩如此诚恳,终于低下了头,回赠给曾国藩一联“集众思,广忠义;宽小过,总大纲”。

从此,俩人共同努力,为讨伐太平天国建立了功勋。

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看似柔弱的小草,却懂得风雨来袭时的低头,因而躲过风雨的侵袭。

所以说,示弱并不代表消极。

“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有时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两方争执不下,倒不如退让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既显示了自己的宽阔胸怀,还能够让对方敬佩,甚至化敌为友。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更懂得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

03 示弱,做人的内在修养

老一辈人常说,“财不外露”,害怕家产暴露,遭到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导致灾害。

其实,“才”同样不能外露。这里,尤其说那些故意卖弄学问、耍小聪明的人。

不仅会遭到别人的嫉恨,还容易引起反感。

《曾国藩家书》里,有几封书信,是曾国藩责备弟弟们胸无大志的书信。信里,他批评六弟爱发牢骚,否定四弟换学习环境的想法。

虽然曾国藩当时已做了朝廷高官,又身为兄长。但众兄弟们,收到这样的来信,也是纷纷埋怨的。后来,他们联手写信给曾国藩。

信里,弟弟们责备哥哥待人不厚道、爱训斥别人,从未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曾国藩收到弟弟们的“声讨书”,十分惊诧。

看完信,他反思自己的言行,决定向弟弟们示弱,并写了一封书信寄回家。

曾国藩在信里写到:

由于我在京城做官,父母和乡邻对你们有了偏见,认为你们不如我。这是我的不对,自己有了好名声,反而让你们背上了坏名声,请你们一定要原谅我。

从今往后,我们兄弟之间一定要互敬互爱、互相体谅,最终达到‘亿万年无纤芥之嫌弃’。

弟弟们收到信后,也决定原谅曾国藩的一派作风,从此家里面又恢复了平静。

倘若,曾国藩面对弟弟们的控诉,还是端着架子去理论,那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的。

相反,学会适当的示弱,才是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更明智做法。

因为他们会明白,这种退让妥协,是因为爱。

所以,一个真正的强者,会懂得掩藏自己的锋芒。

中国有一句谚语,“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智者懂示弱,愚者喜逞强。

做人能屈能伸,善于示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