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战国时期 纵横家活跃 而十六国为什么鲜有纵横家

战国时期 纵横家活跃 而十六国为什么鲜有纵横家

时间:2022-07-30 15:47:06

相关推荐

战国时期 纵横家活跃 而十六国为什么鲜有纵横家

导语:十六国时期的国家短命,很多国家就辉煌了几年就不行了,最多也就活30、40年。

“国际格局”变化太快太剧烈,纵横家根本就没有发挥才能的时间。战国时期一次合纵,一般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说服各国,还要花几个月会盟、誓师(比如洹水之盟,前期准备时间长的吓人)。 而在十六国时期,一两年通常意味着换了好几个国君。

而在前秦迅速崛起的那几年,一两年甚至意味着好几个国家的衰落。南北朝好一点,但那时候就一南一北俩大国(最多时也就三个大国),跟谁纵横去。合纵连横的最大的前提就是秦国独大,六国没有能和它单独抗衡(所以不得不玩外交术)。南北朝不符合这一点。后世的人要学的可不只是纵横一家,诸葛亮鲁肃算纵横家吗。业务更广泛了。

难道十六国时使臣难道只是送礼吗。目的更专一了。业务广泛是技能,目的专一是忠诚。苏秦张仪之所以名气那么大,跟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当时国家林立,各国实力相对不大(总不可能是前秦和西凉这种差距),人才短缺,大小事务一两人就能决定。他们只要找关键人去忽悠,无论到谁家都说大王所占天府之国也(这词最早来源应该是苏秦而不是张良),谁听谁傻,反正这么多国家总会有傻。

而后世不一样了,同时代就那么几个国家,有影响力的可能不超三家,人才都聚在一起,分工又细,纵横家技能太窄,不好发挥了。别说后世,秦汉之交的蒯通专业技能那么卓越,都已经没有市场了。再就是从太史公开始对纵横家的评价不好,朝秦暮楚朝三暮四,这样的人跟忠诚相悖;巧舌如簧又不是君子所为。所以就算有一技之长,也有可能不愿以此为生了。而数次合纵军叩关无功而返和魏国放弃河西之后的霸业崩塌,显示了关中作为战略高地的无可比拟。

可是如春秋战国那样大大小小打了这么多年,从数百个打得只剩7个,但是如法家,纵横家等以思想、改革为一方面的思想家还是能登上历史舞台,而在南北朝时期很少见到有这方面的人物,基本看到很多都是以武将作主角,今天哪个将军反了当皇帝,明天冉闵投了那个打了胜仗,这个国家排谁守住了那个国家的进攻,好像就只有打,没有像战国那样以思想去谋求改变,比打了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更显血腥。

最后,其实南北朝时儒家统一思想已经成型了,而且战国都是大国有基本盘,看看诸子百家,都是跑到那几个大国去游说的春秋战国好歹还有名义上的宗主周,大家都是一家人,还要讲些道义的,所以前期还有齐桓公九合诸侯。南北朝就没那么多讲究了,直接抢地盘,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们想的都是统一天下。而春秋战国大一统的观念还没形成。

作者:支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