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验方案

《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验方案

时间:2018-08-24 03:48:58

相关推荐

《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验方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验方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验方案

一、 课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现代化国家的数学教育观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和观点最为核心的就是:数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不仅是内容问题,而且还是课程结构的问题。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研究型的人才。而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出发,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县被确定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后,经过认真地调查、思考、筛选,确立以《合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研究》作为我县的实验课题。

二、 理论依据:

1、 理论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阐明了数学的意义和作用,也充分说明了数学学习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这一理念又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明显标志,为实验教师指明了方向。

2、实践意义

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就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可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内容;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与交流的空间。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现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3、哲学基础

(1)教育实践是课题研究的源泉。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课题的研究是解决课程改革方面的认识问题,当然也离不开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对课程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2)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循环是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认识从实践开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这就是人类认识的一般过程,也是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课题的研究应当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认真收集资料,丰富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然后再用这种理论去解决教育的实践问题。只有遵循这个过程,课题研究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3)教育实践是检验课题成果的根本标准。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预想的结果,人的认识才能被证实为真理。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无论在逻辑上多么完善,也必须通过教育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理。

4、科学方法论基础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三论”介于哲学方法论与具体方法之间,在科学研究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称为“科学方法论”。

(1)整体原理。整体原理是指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的功能是指它的整体功能。因此,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效益。课题研究不仅要发挥各部分的功能,而且还要特别注意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的新的功能。

(2)有序原理。事物的发展,是从无序向有序的演进。有序就是事物由较低级的结构转化为较高级的结构,是提高,是进步。因此,课题研究就是研究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课题研究本身也应当是开放的,只有广泛吸取、借鉴;只有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课题研究才会有生命力。

(3)反馈原理。反馈原理是指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不能接受反馈信息的开放回路,是不能实现有效控制的。因此,如何取得真实反映课题实验的反馈信息,实现对课题研究的有效控制,应当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身也应当是一个反馈信息畅通的闭合回路,只有实现有效的反馈控制,才能保证沿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三、实施原则和基本方法

1、实施原则: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基本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为辅的研究方法。

(1)以学习、培训为前提,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2)以教学常规为主体,夯实教学常规各个环节;

(3)以“四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4)以“校本教研”为基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有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2、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挖掘教材的活动性、过程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挖掘教材的问题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5、挖掘教材的人文性、教育性,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

五、课题实验的步骤

为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题实验,我们将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2年8月-------7月),主要任务是制定方案,抓好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师德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实验阶段(8月-------7月),主要任务是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挖掘各级、各册教材的编排意图及特点,重点实现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深入阶段(8月------1月),主要任务是开展课题专项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探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困惑、问题,收集信息、整理材料。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结阶段(2月------8月),主要任务是推广实验成果,汇总实验材料,完成实验报告,申请鉴定。

六、研究成果形式

1、总课题实验方案和子课题实验方案;

2、优秀教学案例;

3、优秀课堂教学的录像课、课堂实录;

4、实验小结和课题实验报告;

5、课题实验经验材料汇编;

七、实验措施

1、大兴学习之风,掀起学习高潮。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的新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构建开放的学习网络,调动广大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建立制度,加强研讨。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落实课题研究活动,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3、强化管理,互学互进。立足课堂,狠抓“两个”转变,推进教学“五交流”。即教案交流、课堂交流、作业交流、学生交流、方法交流。促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