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医笔记 | 取穴方法 针灸补泻

中医笔记 | 取穴方法 针灸补泻

时间:2023-10-02 04:02:03

相关推荐

中医笔记 | 取穴方法 针灸补泻

为人父母,不知医者为不慈!

为人子女,不知医者为不孝!

针灸穴位的取法

同身寸,每个人高矮胖瘦不一样,所以得根据每个人自身情况来,而不是统一的。

每个人自己的中指头弯起来,两个横头纹的连线,就是一寸。

三个指头拿起来,就是两寸,四个指头,就是三寸。病人的手。为中医生的手。

腹部跟胸部,不用同身寸了,而是平均分段。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补泻原理-像捉鱼

冬天,鱼在河底,比较深,就要刺深一些,按摩里重一些;春天,鱼浮上来,刺浅一点,就捉到了。

秋冬深,春夏浅

皮毛肺在管,肌肉脾脏管,血脉是心脏管,骨是肾脏管。如果病在皮毛,针就下到皮毛,病在肌肉,针就下在肌肉,病在血脉,就扎脉旁边;如果病在肾,就下到骨边。

腹深似井,痛薄似饼。腹部上可深针,但也不要很深。

背上不可以深,要不然扎到内脏,容易出问题。

比如扎到肺,容易肺气肿。有些穴道本来就浅,不能太深。

按摩的时候也是一样,秋冬可以按重,春夏就轻一些。

刺入方法

一只针只用一次。

穴位不在肌肉上,而在肌肉与肌肉之间,筋与筋之间,肌肉与骨之间,而不在骨头上,不在血管上。找到位置上,再摸,有个小窝窝就是。

成人与儿童不同入穴

成人要留针,小儿14岁以下都不留针,会破气,单刺,就是刺了就取出来。

留针,留20分钟。症状重的,可以留40分钟,一两个小时都没关系。

拔针时,出毛孔时,稍停一下,停个30秒,再拔,不会出血。不要用力,否则会挑出血。

卧姿。怕晕。

但晕是好事,药不瞑眩,疾弗缪。出自后汉书,没有产生瞑眩的话,病不会好。所以晕针是没问题的,往往晕了,病恢复更快。

也有些是姿势不对产生晕针,所以不要站着扎,也不要坐着,都躺着,最好。

晕针处理,参考急救方式:把病人躺平,扣子解开,窗户打开。先扎人中,一般就醒了。再不醒就十宣放血。

现代针号

数目越大,越细,32号,细。1号,最粗。

一寸半的用得最多,通常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手指一般用一寸的,因为手薄。

针灸做得好,立竿见影,做得差,没感觉,但不会坏事。家庭可以备一寸半的针,还有放血针,很方便。孩子发高烧,在耳尖放血,效果极快。

中医如果全民发展起来,全世界的医院费用可以减少很多,希望大家都学起来。

——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