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赛事资讯】《宁乡四中赋》全国征文大赛入围终评作品(3)

【赛事资讯】《宁乡四中赋》全国征文大赛入围终评作品(3)

时间:2019-07-05 16:50:24

相关推荐

【赛事资讯】《宁乡四中赋》全国征文大赛入围终评作品(3)

《宁乡四中赋》全国征文大赛从5月26日开始征集,至7月20日截稿,得到了全国各地辞赋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通过7天的紧张评审,初评评委组从中选出51件应征作品进入终评。为确保公平公正,组委会将51件入围作品编号提交终审评委组。《沩风楚韵》将对入围作品陆续刊出,并代表大赛组委会向大家表示感谢!

作品号:21

楚汉名城文庠,宁乡四中(1)。省级普高令范,市之实验黉宫。观其绿色文明生态,青山沃水丰隆。班班乎屹于少奇故里(2),嶷嶷也经之砥砺雨风。昭质脱然,嗣伟人之忠勇;人文沈粹,庚屈贾之才峰(3)。

斯则髦士云纠,青衿壮浪。闻夫毛主席师祖周振麟先生也,中国民主革命家,曩昔学宫董事长。而“娃娃教授”鲁实先也,一代国文大师,师界有声良匠。至于朱剑凡、周世钊、周忠著、成沛民也,皆为教育名家,爱国高榜。殷殷乎覃精钩深,荦荦兮勤劬函丈。志以育兰荃(4),培才望。乃有璧水斑斓(5),圃苗伟壮。政界学子龚育之也,中共优秀党员,毕生忠诚于党。美学家李泽厚,世界闻名,中外矜奖。及若成文山、周祖德、伍卓群,乃教冑之先生,咸挥斤于鸿庠(6)。宁乡四中,可谓贤杰含灵,紫光恒象也(7)。

洎乎沧桑流转,时岁峥嵘。其名八易,其址几更。唏其历硝烟,逾乎健壮;经文革,劫以重生。方今之四中也,正风禾起,丽锦呈(8)。依水而谦亨,芝兰采采;傍山而擢秀,杞梓榛榛。而其设施配套,网络错迎。多媒体以教学,百年计而高擎(9)。兼其校风谨而和谐,务实进取;校训持之圭臬,继晷力行。教风以实、精、活、特,学风则勤、思、博、恒。嘉其崇文重道,先德远听。实乃济济胶黉之龟镜,莘莘学子之明灯。

夫明伦以播芬(10),韶风而化雨。诚热血之殷殷,溉繁花于树树。宁乡四中,勉勉勤勤,番番楚楚(11)。芳果硕而渊薮深(12),宝筏开而鲲鹏举。迓迎盛纪,秉火烛以星传;图治方来,翼希光于前路也!

【依词林正韵】

部分注释

1楚汉名城:长沙北控荆楚,南领桂粤,东接浙赣,西引川黔,据中华腹地,扼南北要冲,素有“荆衡胜地,楚汉名城”之称。

宁乡四中:今为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宁乡现己撤县建市)第四高级中学。

2少奇故里:宁乡四中坐落在刘少奇主席的故里宁乡县花明楼。

3沈粹:亦作“沉粹”。沉厚纯良。

屈贾:屈原和贾谊,故长沙素有“屈贾之乡”美称。在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有一条古朴幽深的小巷,这就是曾经居住过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贾谊的地方———太傅里

4兰荃:喻指美好的事物。

5璧水:古指太学,泛指讲学之处。

6教冑:向后学讲解经义。挥斤:典故名,本指挥动斧头砍削,喻指发挥高超技艺。

7紫光:紫气。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8风禾:风禾尽起 , 比喻顺应天心,得到天助。 出 处 《书·金縢》:“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丽锦: 喻锦章。明 陈子龙 《早春初晴》诗:“茂陵 才人独焚香,鱼笺丽锦成文章。”

9百年计:语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0明伦:孔庙的大殿叫明论堂。意为明人伦。

11番番:bōbō勇武貌。《书·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孔传:“勇武番番之良士,虽众力已过老,我今庶几欲有此人而用之。”

楚楚:形容卓越出众。元.無名氏.碧桃花.第四折:你道是济济衣冠,楚楚人才。

12渊薮:根源。

作品号:22

宁泰之乡,蕴隆之镇1。学府端严,青衿奋振。渥胜景之滋濡,沐文光之浸润。源流所衍,立一邑盛乎四中;薪火以传,近百年彰于众俊2。是以历沧桑,持坚韧。风韵既浓,蟾宫不峻。卓卓于桑梓之期3,济济乎栋梁之阵。安得不赓续华章而竞进?

昔者诞于民国,壮乎风云。幸有乡贤,撒甘霖于饥渴;初张靳水,兴庠序乎愉殷4。锡类之功永载,震麟之绩令闻5。

旋经硝烟漫,贼寇纷。继而国运转,校风熏。李桃盈圃,俊彦超群。八易其名,竟能延脉;四迁其址,无妨采芹6。花明楼之书声久远,教育史之翰墨芳芬。盖因精醇于校7,化育以文也。

方今思源而懿范昭昭,竞秀而高标朗朗。师道尽承,学风得养。圭臬犹铭,攀追既往8。亦谨亦严之气,深化于丹心;有字无字之书,至明于贞向9。乃有务于实,精于思;活而灵,特而响。进取于恒持,达观于博广。劬勤而哺育花葩,孺慕而崇高理想10。而忠勇之先贤,周谋之教象11,则必萦乎心而师于仰也。

况复四方叠翠,八面通衢。傍于伟人故里,居于名镇灵区12。姹紫嫣红,展乎芸窗之境;桃红柳绿,呈于教学之途。陟书山而求和璧,临学海而探隋珠13。骄子与高师相长,化人与传道并驱。不啻滋花之甘雨,点雪之洪炉14。蹈厉于斯岂不恰宜乎15?

(赋依《平水韵》)

注解:此赋为骈体赋,骈散结合,以骈为主。四段两平韵、两仄韵,平仄交替。首段总括全文,言其概况。次段言其历史变迁。第三段言其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第四段言其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自然环境和学校环境、以及该校之重要地位。正文含标点符号共502个字。

1. 宁泰:安宁太平。蕴隆:炽盛;显赫。 2.众俊:群英;众多才智过人之士。 3.卓卓:高远貌。特立;高超出众。 4.庠序:古代指学校。愉殷:谓快乐于兴盛之时。 5.锡类、震麟:1940年,因各乡成立中心国民学校,二高停招。靳水四乡热心办学的成瑶圃、张竹桥、龙颂墀和李常裕等,利用原二高房产校具,创办了四乡联合私立靳江中学,首任校长黄锡类,同时成立了以孙中山的挚友、徐特立的老师周震麟先生为董事长的私立靳江中学首任董事会。令闻:美好的声誉。 6.采芹: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后亦指考中秀才,成了县学生员。 7.精醇:精良纯粹。 8.圭臬: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攀比追随。攀追:攀高追远。9.贞向:贞洁的志向。 10.孺慕:指幼童爱慕父母之情,后来引申为对老师长辈的尊重和爱慕的亲切之感。 11.教象:谓把教育的法则形诸文字,成为条文。 12.灵区:美善之区。奇美之地。 13.和璧:和壁,和氏璧。隋珠:古传说中的夜明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14. 点雪洪炉: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15.蹈厉:形容舞时动作的威武。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作品号:23

人才乃经国之要,教育以树人为宗。是以国储干器,校著丕功!今有名校,遐迩推崇。若夫灵钟靳水,势倚狮峰。膺花明美景,仰领袖高风。云涌兮文光万丈,龙骧兮宁乡四中。

壮哉!回眸畴昔,发轫敷荣。筚路拓荒,创高小方期厚积;书山砺志,立中学已夺先声。快意斫轮,周震鳞陶钧亲执;热忱兴学,朱剑凡讲席情倾。纵然劫历红羊,师生失所;犹自心同赤子,风雨兼程。纾难履艰,四迁新址;应时顺变,八易芳名。教泽绵延,名师荟萃;学风纯正,才子纵横。拨栋梁于深丛,四方景仰;起风云于平地,数代峥嵘。

妙哉!百年之计,一脉相承。圭臬忠勇,心崇矩矱;健壮力行,时奉准绳。解惑传经,初心未改;砥行修德,大道正兴。师生互勉,同心奋发;教学相长,稳步提升。塑艺术之天才,能歌善舞;沸体育之场馆,虎跃龙腾。

善哉!欣瞻文采,美擅风华。施教因材,扬长避短;求知若渴,辨正明邪。君子和而不同,但愿并臻卓绝;良师教而无类,常思竞起龙蛇。鼓群英以逐风潮,云帆直挂;行千里而计跬步,世纪横跨。

美哉!骋怀游目,秀甲名园。芳草鲜美,异卉娇妍。绿阴匝地,碧树参天。汇风月乎一隅,书声朗朗;觅清幽于四季,鸟语喧喧。耸楼舍而肇福基,星驰斗转;隐亭台以光雅苑,翠接苍连。或信步优游,思题会意;或邀人趺坐,探讨钻研。莫不意气风发,仪态万千也。

噫!唯斯校,铭伟人教诲:“立大志,攀高峰”。先绪恢宏,力圆美梦;生机蓬勃,踵继丰功。

作品号:24

楚风拂萍,沩水烟起,热地宁乡,花盛楼明。有校四中,叠逢春风,瑞图灵境,卓尔不同。窗含前岭毓秀,室笼后园紫丘。市县荣为标榜,省属阔以名重。然循其踪迹,曾辗转四迁;究其称号,竞八易而定今名。叹向学之路峻峭,咏事教之业执着。前有泽东师祖,德艺训先;后来少奇乡蒙,勤敏承勉。加之剑凡、世钊,教鞭尾豹,每每啸扬。周政、实先,笔解牛骨,款款精妙。教学楼中,书声和蛙声起浪;自习路上,月华溶菁华飞香。蓝天印心,三尺讲台春风听暖;靳水慰形,万贯钱财秋色渺空。秉大德兮有教无类,行宽仁兮恤难应当。今大成学子,感恩肺腑,心诉毫端,倾情倾思,至真至尚。

古人有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春风化雨,仁义齐天。想当初民智待哺,如饥似渴。云霓不至,芳草枯焉;教化不达,类人猿也。幸有先哲贤达,旷胸仁怀,敏锐睿智,思远迅行,种校门红萼,实堂中青云;乡盲为扫,青骢以苗,方乃得今日之学教辉煌,弟子向往。

若思前贤,我辈恐惶。暨兴校立教,举奉圭臬而忠勇;答问释疑,跪求严谨而勤奋;健壮力行,务实进取。学者心仪如一,教者同诚不二。循四时之美,收五谷之熟;研六艺之技,齐池龙之身。以至有育之成名,泽厚高飞;文山崛起,祖德腾达。

思往事,寄来者,莘莘学子,巍巍师尊,用心专而神尽凝,立志强而魂不失。壮青蓝之色,美冰水之意;存冥冥之志,求昭昭之明。拥四中丰泽之绿荫,宁静致远;传学府富饶之人文,激薇扬瀚。心磊落而行逼真,身正直而思翔达。光阴荏苒,松柏重节刻心痕;学海浮沉,师生笃行垦波澜!用我青华,再造佳话;寄言四中,骐骥云发。

注:其中:1.育之、泽厚、文山、祖德乃是从该校走出的成名之代表性人物。

2.圭臬、忠勇、健壮、力行 为该校校训。

3.严谨、务实、和谐、进取 为该校校风。

作品号:25

沩山苍苍,沩水洋洋。挟雪峰之余势,笼云梦之休光。风骚吟兮九畹,教化振兮三湘。聚光华于奎壁,艳桃李于文庠。千里之声名赫赫,百年之岁月煌煌。蓄鲤三千,知修身而伸展;化龙七二,将昂首而腾骧。

其址则刘之乡,其邻则毛之里。沐尧日淳和之区,兴楚辞风骚之地。当其国势衰弱,杰士奋起。筑强国之基,行报效之意。化物于知行,投身于教育。一砖一瓦,皆聚民心;一颂一读,亦张士气。

于是敞襟抱,招精英。肇开局面,苦力经营。大师行务实之事,学子有求真之行。风声雨声之入耳,家事国事之关情。三尺讲台,奠泰山之础;几行校训,改沧海之容。当时事艰难,初心岂易;虽风云变幻,浊浪不从。于是荆榛栖凤,草莽出龙。立栋梁于天下,挺脊骨于史中。

但见绿树红花,波光云影。道继邹鲁,文承孔孟。绍先贤之遗风,开未来新景。弦歌长响,春风如涌。博学广闻,苦耕力种。敏于思,活于用。健于体,勤于动。三年浸汗,一朝脱颖。树典范于宁乡,彰光荣于史乘。噫嘻!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梦为中国梦。以兴亡为己任,为理想而驰骋。斯校之立高标矣,可以续春秋之雅颂。

(韵依中华新韵)

作品号:26

(以“宁乡四中九五华诞”为韵)

少奇故里,乡土安宁。兰芳芷秀,柳暗花明。课子筑楼,传齐公之佳话;育才兴学,仗成氏之先声。四迁其址,八易斯名。看数代之贤师,勤耕九畹;到百年之大庆,只差五龄。

溯乎民国十一年,赖有识之士绅,作设庠之倡议。翻靳水之文澜,借湘军之地利。初名高小第三,辐射学区有四。经外侵与内乱,书种犹传;由私立转公家,斯文有继。自是栽桃李,育贤良。周震鳞董事,门下有徐特立毛泽东一传再传弟子;鲁实先校长,任期造龚育之李泽厚千树万树栋梁。硕学大师,竭诚于堂室;功臣巨子,出秀于门墙。诚可谓天下之才,多在湘楚;湘楚之才,多在宁乡也!

尔其远而眺之,得水绕并山环;近而览之,若桃源与瑶圃。吐馥郁之奇花,生葱茏之古树。偶看紫楝飘飞,时见白鸥三五。朝闻乐曲和鸟声,夜伴稻香与蛙鼓。至若育人以德,垂范以忠。为人师者,精于传道授业;为学生者,志于化凤成龙。或摘体艺之桂冠,或攀科技之高峰。高考之状元,花落吾校;名校之骄子,母在四中。若乃校训彰,校风厚。圭臬忠勇健壮力行,源自前贤;严谨务实和谐进取,励于后秀。人文赖以传承,精神得以抖擞。能生英杰之千千,何患艰难之九九乎?

况乃寿逢九五芳诞,届溯八七年华。想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别经岁,后会常嗟。感母校之栽培,深恩似海;念贤师之教诲,厚德无涯。于是铺纸挥毫,赋篇抒感。温绚丽之历程,寄辉煌之期盼。邀友约师,借文代柬。不辞万里云天,共庆百年华诞。传续伟人之精神,继承师匠之风范。祝我宁乡,骏业长兴;愿我四中,鸿图大展!

【创意说明】用词林正韵。全文以“宁乡四中九五华诞”为韵,换韵时注意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骈句上下句和当句的平仄安排一般能注意相互交替。

第一段写宁乡四中的概况,突出其根植于伟人故里的厚重底蕴和诞生近百年的悠久历史。第二段写宁乡四中的历史严格与任教的名师和培养的名人。第三段写宁乡四中现在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突出其丰硕成果。第四段说明写赋的背景,表达八七届同学会对宁乡四中的良好祝愿。

全文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典雅,600余字,适于朗诵和书法等方式展演。

作品号:27

(依《中华新韵》,并以“宁乡四(肆)中”为韵)

崇文北斗,揽胜九穹。玄奥天藏,遥追蜃景;清嘉浪吐,广懋星空。紫气绕云颠,拢天地相合之穆;华光飞四海,得玄黄交泰之隆。毗润之旧乡〔2〕,自具三清气象;是少奇故里,可说九秩勋功。八易芳名,采三光之朗煜;四迁其址,享九宇之谧宁。

察斯校之演进,肇建民国,幸达武之资助〔3〕;濒临靳水,得才俊之鼎襄。继而迁址花明楼,春秋五载;专心培国栋,桃李四方。及至公办停招,私立涵光。雄谟校举,丕构规方。迨日寇入侵,山河破碎;学堂易地,士子苦尝。日倭既逐,云淡风扬。回迁旧址,复活雄光。教授闻声,辞职立愿;乡绅助力,资费扶桑。遂依国制,据宪章。入公体,担学纲。历整风而坚挺,经文革而废荒。三中全会,雨润华疆。学子挑灯,饮甘霖于书页;教师秉烛,写笔记于课堂。一生入清华,当八五之骄傲;百人齐达线,乃八四之辉煌〔4〕。风雨百年,丹心一片;坎德九夏,热血满腔。布福祚于学人,鲲游靳水;树丰碑于嘉邑;鹞展梓乡。

今之四中,学之大帜。琼楼高耸,义聚人和;锦业弘彰,钦承帝敕。运韬略于胸臆,铺草如茵;赋教育以剑芒,挥鞭以指。领千秋之雅颂,高鼎文峰;织万世之篇章,顺延气势。摩云纳吉,树报国之目标;瞰宇揽风,循化人之本事〔5〕。藉九洲智慧,编三位课程;采四季霜风,炼一身气质。文以致远,乘时代而飞升;德以暖心,占星辉而恣肆。

於戏,青春怀梦,岁月流訇。追心许愿,踏浪御风。务实严谨,以智能而燃焰;和谐进取,藉刚健而冲融。执意而耘,以力行而垂隽;顺时而化,凭忠勇而腾冲。骏业拿云〔6〕,善舞圭臬之剑;鼎新革故,力践求实之行。勤思恒博,锤学风以纯粹;精实活特,带校训以尊崇。对景当歌,当濡墨以铺卷;临风凯唱,更颂雅而弯弓。桓拔苍荫〔7〕,披锦图于华夏;聿修士子,启化境于宇中。(正文计标点698字,不计标点586字)

注释:

〔1〕【创作说明】依《中华新韵》,并以“宁乡四中”为韵,即四段分别收于“宁”、“乡”、“肆(四)”、“中”四字。

〔2〕【润之旧乡】毛泽东,字润之。旧乡,指主席故乡韶山。

〔3〕【幸达武之资助】宁乡四中,前身是在石家湾设立的宁乡第三高级小学。其房屋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湘军左宗棠部属甘肃、四川提督军门周达武所营建。

〔4〕【一生入清华,当八五之骄傲;百人齐达线,乃八四之辉煌】1984年,学校高考上线人数首次破100人。1985年达156人,高(83)班应届毕业生一人考取清华大学。

〔5〕【本事】根本事业

〔6〕【拿云】上揽云霄之意,比喻志向高远或本领高强。

〔7〕【苍荫】百姓。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 “苍萌亿亿,皆草木也,待雷而拆……”

作品号:28

九十五载风云,宁乡中学;百千万树芳华,桃李春山。圭臬忠勇,莘莘学子;健壮力行,巍巍箴言。校园之美,嘉木高而荫阶,朝气蓬勃;花明之盛,靳江清而游鱼,情趣天然。天地之秀,雪峰虎踞;江水之灵,名校龙盘。

阆苑储英,艰苦奋斗;人竞向学,一往无前。修精舍而求是,能传文脉;治典籍以求新,可壮河山。严谨务实,雪峰峻而出云;和谐进取,靳江浩而扬帆。校园风景,清灵而澄净,可观周天之变化;学宫楼宇,玲珑而空明,能解义礼之精玄。浸溪兰芽,展翼飞檐。渊源洪大,水流玉带;学宫鼎盛,福地洞天。

德行智慧,继前哲之锦绣;理想担当,承革命之发端。习弦歌之礼,为时代之先。诵读之声,天籁之音,徘徊于耳畔;人文之事,天下之情,萦绕于心间。入此门中,善良感恩;居此学内,厚重不迁。少奇故里,健康而自信;泽厚母校,活力而乐观。襟怀无私,非关乎功利;勇毅理性,效法乎前贤。

以仁义为圭臬,信美之德,扩而充焉;惟孝善以力行,进取之志,大而博焉。若则天地之明,愈盛愈壮,则道德之义,愈备愈全。宁乡四中,光前裕后;学子名师,薪火永传。严谨务实,引领时代之风潮;忠勇健壮,助力中华梦圆。

作品说明:

一、《宁乡四中赋》全赋468字,严格遵照辞赋体式创作而成。文章以体现“宁乡四中“严谨、务实、和谐、进取”的校风和自然环境之美”为主题,讴歌了宁乡四中的文化特色、历史底蕴。

二、《宁乡四中赋》全文通押一韵,而且一韵到底,取《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内涵,表达宁乡四中精神,千秋万代,弘扬不绝的美好寓意。

三、《宁乡四中赋》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全文严格对仗,句句紧扣宁乡四中的实际,以“展现宁乡四中地域文化特色”为主题,体现宁乡四中气象、人文精神。行文中以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生动、底蕴厚重为原则。

作品号:29

化俗淳风,尼山之弦歌弗替;右文崇道,泮水之宫室弥高。叹文字之神奇,玉成君子;看风云之舒卷,器重陶匏。

楚本钟灵,共说楚材楚产;心原向学,岂止心学心参。赫赫如灯,教泽长敷湘上;溶溶如月,儒风广被乡间。

宁乡本湖湘文化之渊薮,四中实宁乡教育之摇篮。楫击靳江,豪唱大江之东去;府原提督,广栽乔木以云蟠。址以四迁,不坠梁鸿之志;名曾八易,犹思蜀道之艰。窗外花明,尽涤心头之雾;座中春满,不无学足之欢。肆外闳中,广纳美欧而外;探颐索隐,兼容今古之间。先觉觉人,娃娃亦称教授;后知知奋,荦荦同仰桢干。时近百年,启山林以忠著;教兴三楚,斫荆棘岂剑凡?

沧海横流,风潮迭起。应时代之脉搏,绘出宏图;沐先哲之荣光,翻新历史。楼阁合春夏而奇,风光纳湖山之美。活特实精而育人,勤思恒博以修己。思路新之,教育活矣;眼界阔之,教育宏矣。是故声名益重湖湘,佳绩常传口耳。

嗟夫!一乡立校,九域驰名,何矣哉?念苍生之所系,尊大道以所行。人因世变,心与时更。则于人必有其成,于校必享其名矣。

颂曰:钟灵以毓秀兮挺降伟人,承先而启后兮永葆青春。

作品号:30

惟尧舜之故闾,传商周之宝鼎1。携三代之流风2,润锡土3以渥盛。是以自唐以降,庠序蜂起沩山4;良师隐耕,人才卓出蒙澒5。雅声长播,历遐世而不绝;毓德梓传6,临近代而鸿涌。始有四中鼎现7。宗承百年学脉,厚积智识;薪传诚朴校风,熙培贤勇。

溯乎邃初,肇启靳水。士绅有承流8之心,梓里多逸贤之辈。于是小学兴,基业备。陈圭臬而倡力行,尚忠勇而壮幼蕾。师门厚贶9,烛曜四乡之壤;美业衍盈,泽庥辉荣之岁。虽校址之更频频,兴学之路汤汤10,然旨趣抱一11也。继之中学进擢,名师云萃。周震麟国士风骨,文墨与武功懿伟。鲁实先独步今古,越前儒而抒新声;发蒙千年,启智光而清奥诡12。实少俊之魁首,学林之箴鉴也。而周世钊骏骨未凋,一生训教,六秩酬对13。朱剑凡毁家兴学,弃一园之饶财,收九纮之芳桂14。前辈风流,足与三光15同寿矣!

盖闻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夫兼二者之利,逢百世之昌。且陶融山水,瑰景传芳。莺燕清啭于花溆,丽木周绕于学堂。极人生之华年,受教斯校;奉立身之规训,相契隽良。至乃三湘之中,多见古豪之士;四海之内,煜耀宗师之光16。而厕身17诸公,君不以为荣乎?

(全文含标点458字,用新韵)

注释:

1、惟尧舜之故闾,传商周之宝鼎:传说舜及其儿子“沩”曾相中此地,来此开发,开创了沩山的农耕业和手工业。,在沩水上游的炭河里、寨子山一带,出土了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著名的密印寺、千佛洞、张俊墓、何叔衡故居等也分布在沩水流域。

2、三代之流风:“三代”即夏、商、周。“流风”: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

3、锡土:锡,通“赐”,即赐土。《诗·商颂·烈祖》:“申锡无疆,及尔斯所。”大沩山脚下,青羊湖畔,一个叫“大禾”的方国曾在这里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留下了国宝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兽面纹提梁卣等2000多件青铜器。

4、是以自唐以降,庠序蜂起沩山:唐代名相裴休晚年移居此地,在此助佛教、办学堂,带动了大沩山佛教和教育的繁荣。自此沩山历代才人辈出。

5、蒙澒:广大无涯的土地。

6、毓德梓传:“毓德”:修养德性。梓传:刻印传播。

7、鼎现:即鼎出,指相继成名于世。

8、承流:谓接受和继承良好的风尚传统。

9、厚贶:丰厚的赠礼。

10、汤汤(tang):动荡。汤,通“荡”。明宋濂《凝道记·终胥符》:“今四海汤汤,未知所底定,先生之辙迹将安之乎?”

11、抱一: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

12、启智光而清奥诡:鲁实先1940年著《史记会注考证驳议》,批驳日本学者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中疑义、不当之处,出版时由杨树达序言,认为鲁氏:超越前儒,古今独步。郭沫若赞其“发蒙千载。”

13、周世钊骏骨未凋,一生训教,六秩酬对:周世钊和毛泽东有60年交往,在《毛泽东诗词集》中,留下了他和毛泽东相互唱和酬对的诗词作品。“骏骨未凋”是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六秩”即60年。

14、收九纮之芳桂:“九纮”指广阔的天地。“芳桂”,旧时比喻科第功名,今引申为人才。

15、三光:日、月、星。

16、四海之内,煜耀宗师之光:指李泽厚。此人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并有国际声望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学家。

17、厕身:置身、参与。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每从高会厕诸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