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雅昌专稿】武小川:学者型艺术家的“历史现场”和“社会现场”

【雅昌专稿】武小川:学者型艺术家的“历史现场”和“社会现场”

时间:2021-09-29 10:22:48

相关推荐

【雅昌专稿】武小川:学者型艺术家的“历史现场”和“社会现场”

摘要:当代艺术是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用当代文化研究的各类艺术命题。 -----武小川 艺术家武小川 “西安美院读书最多的艺术家” 见到武小川是在他离西安美院不远的工作室,与上次不同,工作室里增加了大画案,方便他近两年迷恋上的水墨探索。除此之外,便是墙壁上悬挂的他的影像代表作《关中考》…

当代艺术是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用当代文化研究的各类艺术命题。

-----武小川

艺术家武小川

“西安美院读书最多的艺术家”

见到武小川是在他离西安美院不远的工作室,与上次不同,工作室里增加了大画案,方便他近两年迷恋上的水墨探索。除此之外,便是墙壁上悬挂的他的影像代表作《关中考》系列中的图片,还有《嘶吼的大猩猩》,以及大量书籍,除了专业书,更多的是余英时、李零、乔姆斯基、乔治·奥威尔等杂七杂八的文化历史思想类的书籍。

我想起批评家彭德先生说过“武小川是西安美院读书最多的艺术家”,正待询问,武小川扬起手中的稿纸笑道:“正准备博士后工作报告,所以近期有些忙。”果然是读书最多的艺术家。

武小川并不算频繁出现在艺术活动上的艺术家,却对社会变化极其敏锐,感慨“这个时代知识迭代太快,对知识分子的要求非常之高”,这种不停的学习状态,甚至都反映在教育中,他说: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我们这一批70后以前的老师,是数字时代的“移民”,很多时候应向学生学习,因为在信息爆发的时代,他们有着比我们更多的获取信息的通道,以及对新领域、新技术的敏感,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教育,如果是重复同一种知识模式,是挺没价值的并且令人厌倦的,不更新的知识系统随时会被淘汰。

武小川对艺术的要求很高,在他眼中艺术家是要“不断提供新的价值判断和认知系统”;他不主张艺术创作过于私人化、私密化,而认为应该有“一定的文化维度,应有一定的历史格局”。他提到最近听到的一则陈寅恪称赞杨树达的按语,说“凡是做学问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历史观念,否则的话,那就是认贼作父,自乱其中统”。艺术家何尝不是如此呢?

通过武小川的访谈,笔者感受到他强烈的知识分子情怀与学者思维,认为他不仅是当代艺术家,更是“学者型艺术家”。而他追求的目标正是如此。

大家普遍认为武小川是个“通才”,他努力在教学工作、研究工作、艺术实践以及不得不承担的学院管理工作中,寻找平衡与贯通。

梳理武小川的艺术脉络和职业脉络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它们相辅相成,时间节点明晰,创作成果阶段性很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