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马拉色菌【猫犬皮肤病之一】

马拉色菌【猫犬皮肤病之一】

时间:2023-09-28 00:00:49

相关推荐

马拉色菌【猫犬皮肤病之一】

皮肤真菌病除了癣菌外,还有酵母菌感染(浅表)、过渡性(皮下)霉菌病(Intermediate /Subcutaneous Mycoses)和全身性霉菌病。

犬猫马拉色菌性皮炎通常是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引起,在临床上很常见,经常由于其他潜在疾病引起,或者与其他皮肤病并发。与癣菌病的症状表现完全不同,此病是瘙痒症的典型代表,而癣菌病则是脱毛症的典型病因。

马拉色菌是与哺乳动物和鸟类共生酵母菌一个属。厚皮马拉色菌(Malassezia Pachydermatis)在体外培养中是唯一不需要脂质营养的马拉色菌。而其他多种马拉色菌是依赖脂质生存的,例如糠秕马拉色菌(M. furfur)、合轴马拉色菌(M.sympodialis)、球形马拉色菌(M.globosa)、圆头马拉色菌(M.obtusa)、限定马拉色菌(M.restricta)和斯洛菲马拉色菌(M.slooffiae)。从人类身体上能分离到的都是这些脂质依赖性马拉色菌。相比来说,厚皮马拉色菌经常能在多种动物身上发现,特别是食肉动物。迄今为止,在犬身上只发现过厚皮马拉色菌,而合轴马拉色菌和球形马拉色菌以及厚皮马拉色菌均能在猫身上分离到。厚皮马拉色菌存在7个菌种,Ⅰd型厚皮马拉色菌的存在只限于犬,而Ⅰa型则是广泛存在的。

马拉色菌是具有厚壁的单细胞酵母菌。单细胞的马拉色菌一般为椭圆形、圆形或圆筒形。细胞在出芽时会形成“花生”状。

马拉色菌会通过母体的生殖道或产后的舔毛、理毛传给幼畜。健康动物大多会在耳道、肛门腺、趾间和皮肤黏膜结合处(嘴唇、包皮、阴道和肛门)存在马拉色菌。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则不会出现。粘膜储存的马拉色菌能通过舔毛或理毛散播到皮肤上。

马拉色菌可能移居在皮肤表皮层的浅层以及毛囊漏斗区的角质层。马拉色菌和表皮的葡萄球菌形成共生的关系。共同制造互惠的生长因子和良好的微环境。因此经常可以发现脓皮症并发马拉色菌性皮炎。所以治疗中控制细菌数量比单独抗真菌效果理想。

致病机理

马拉色菌如何由共生性微生物转变为致病性微生物,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马拉色菌增殖是与宿主的皮肤防御屏障遭到破坏同时发生的。

马拉色菌分泌各种酶改变皮肤的pH值,激活补体和释放炎性介质,使皮肤的微环境更加适合马拉色菌和葡萄球菌的生存,并制造炎症和瘙痒。

宿主皮肤的特殊部位(皮肤褶皱、悬垂的嘴唇、多毛的足部)、炎症、渗出、自舔等制造的温暖潮湿的微环境尤其适合马拉色菌的生长。角化缺陷和内分泌也可以提高湿度,改变皮脂的数量和质量。但是皮脂的制造和马拉色菌增殖关系仍不清楚。另外,自我搔抓、角化或代谢的缺陷也会为马拉色菌建立增殖基础。

犬的易感品种有:巴吉度、西高地白更、可卡、西施、腊肠等。

遗传性过敏的犬容易继发马拉色菌性皮炎和外耳炎。目前倾向认为马拉色菌可以做为抗原或超抗原致敏机体,而具有过敏素质的动物对此类抗原更易感。因此多数人认为马拉色菌的反复性增殖最常见于过敏症的继发反应,当然还有其他皮肤病也会继发马拉色菌性皮炎,例如皮肤深度皱褶、疥螨、蠕形螨、内分泌病、角化缺陷等。

厚皮马拉色菌对人的影响非常罕见。对于免疫力低下者应该注意防患。

临床特征

犬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瘙痒(有时可能非常严重)。

早期的皮肤病变有发红、油性渗出、皮屑或结痂;慢性病变为油腻性脱毛、苔藓化和色素沉着。病变分布:局部、全身、散在或边缘清晰。

病变常见部位有耳道、嘴唇、嘴周、爪部、腋下、腹部、四肢内侧、会阴部和尾部。患犬经常会散发酸败气味(哈喇味)。

少数犬会表现趾间疖病或“趾指间囊肿”,有的会存在伴有油腻渗出的甲沟炎,以及趾甲棕色变化。

许多马拉色菌性皮炎的病例会伴有葡萄球菌性脓皮病。

猫的马拉色菌病比犬少见,而且不会像犬那样瘙痒。常表现为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皮肤症状为顽固性痤疮或面部皮炎时,皮肤会发红、出现粉刺、毛干粘附深棕色毛囊管型。

诊断

总的来说,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炎症属于瘙痒症。因此与瘙痒有关的皮肤病,都应该列为与马拉色菌性皮炎相鉴别的疾病。即使鉴定出马拉色菌增殖,也应该继续寻找其他潜在或并发的病因。

细胞学检查对于马拉色菌优势很多:快速、简单、便宜、准确,并且没有伤害性。如果病灶很潮湿或油腻,载玻片按压取样是较好的选择,透明胶带沾取趾间或甲沟会很方便(除非过于潮湿),对于耳道马拉色菌取样应该选择棉签沾取,再将棉签滚动涂抹于载玻片上。

载玻片压片和耳分泌物涂片均应稍微加热并晾凉,再进行瑞氏或瑞姬氏染色,才能保证着染确实。胶带在染色前无需加热,粘在载玻片上直接染色即可。

由于马拉色菌是共生性微生物,即使显微镜下发现少量马拉色菌,也未必能证明正在发生马拉色菌性皮炎。因此存在的数量很重要。遗憾的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数量来确诊。可以参考的标准如下:高倍镜下≤1个马拉色菌--正常皮肤;高倍镜≥5个马拉色菌--有致病意义,而居于中间的数量则要结合临床症状和治疗后的效果综合判断。采样手法、动物的品种和病变部位也会产生不同化验结果,应该综合分析。

马拉色菌在镜下的分布很不均匀,载玻片的某些部位马拉色菌成堆出现,而其他部分则完全缺失,使漏检时有发生。为了避免不全面的观察,可以使用高倍镜搜索,提高命中率,但是这需要足够的显微镜经验。以作者的观点,应该以马拉色菌出现最密集部位的数量做为化验结果。

治疗

治疗目的是消除和控制马拉色菌的过度生长,并且鉴别潜在病因,防止马拉色菌病复发。

外用浴液是宠物临床最实用的选择:2%酮康唑浴液;2-4%氯己定浴液;2%咪康唑和2%氯已定混合浴液等。副作用少见,但是仍要考虑抗真菌浴液带来的干燥、刺激等副反应。

马拉色菌性耳炎:通常使用含有抗真菌成份的复合耳药即可控制耳道症状。耳药常见的抗真菌成份包括:酮康唑、克霉唑(Otomax耳特净)、制霉菌素和咪康唑等。

对某些病例则需要全身用药,例如犬的皮肤增厚或有皱褶;主人无法进行外用药治疗时。全身用药可选择酮康唑:2.5-10mg/kg,一天两次,与食物同服;或伊曲康唑:5-10mg/kg,一天一次,口服(与脂肪丰富的食物同服)。可能存在厌食、呕吐、腹泻和肝损伤的副作用。服药期间需要监控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灰黄霉素治疗马拉色菌病无效。

单独使用外用药时,临床症状应该于14天内改善。口服药通常可使症状于7-14天改善。外用药和全身用药联合使用可见临床症状7天改善。临床症状消失后,应该继续使用维持量7-14天。维持量为每周连续2天口服药。

全身或外部的抗细菌治疗有时会非常必要。

文章摘自《宠物医师》

作者:刘欣博士 美联众合北京爱康动物医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