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禹州重大考古发现 清理出551座墓葬!

禹州重大考古发现 清理出551座墓葬!

时间:2023-09-19 00:33:03

相关推荐

禹州重大考古发现 清理出551座墓葬!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禹州的重大考古发现、清理出551座墓葬的禹州新峰墓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一批重要遗迹被发现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中线工程起点为丹江口水库,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全长1276公里,重点解决沿线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沿线十几座大中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和工农业用水。河南境内输水干渠达731公里,约占总长度的58%。

至,河南文物部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数百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发掘重要遗址369处,获取各种文物10万余件,在许昌共发现、发掘阳翟故城、崔张汉墓群等重要遗址14处,禹州新峰墓地就是其一。

记者查阅史料了解到,禹州,在夏商时称为夏国或夏邑;春秋时期称栎邑,属郑;战国时期称阳翟,属韩;秦代为阳翟县,颍川郡治。三国以后,其历经改属,升郡、降县,到了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又改称钧州;明神宗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为避朱翊钧讳,改名为禹州;19,再次降州为县,称为禹县。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禹县改为禹州市至今。

据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副所长王建平介绍,新峰墓地隶属禹州市梁北镇苏王口村和郭村两个行政村,墓地所在的三峰山为伏牛山余脉,三峰山由东峰山、中峰山、西峰山组成,墓地处于东峰山东坡的梯级台地上,地势西高东低。

历时4年,

共清理出墓葬551座

6月至9月,禹州市文物工作队在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文物调查时,首次发现了新峰墓地。

11月4日至12月5日,许昌市文物工作队(今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受河南省文物局的委托,对新峰墓地进行勘探,进一步确认了墓地的规模和性质,发现不同时期墓葬211座。

6月,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许昌市文物工作队和禹州市文物工作队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新峰墓地进行发掘。

王建平告诉记者,当时的田野发掘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自6月11日至7月29日,共开挖探方180个,发掘面积10550平方米,清理出墓葬484座。第二阶段自4月20日至5月27日,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出墓葬67座。此次累计发掘总面积11350平方米,共清理出墓葬551座,出土遗物3264件,包括陶壶、熏炉、带钩、印章、水晶、玛瑙、铜镜等,种类丰富,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551座墓葬当中,有187座未发现任何随葬品。”王建平说,通过对这187座墓葬的形制、砖结构的观察,可以确定其中163座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墓葬,其余24座土坑墓时代不明。

统计显示,新峰墓地共发现战国秦汉墓葬505座,唐墓7座,宋墓6座,明墓1座,清墓8座,时代不明墓葬24座。

部分精美文物入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文明发源地,穿越古人类生产生活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连接楚文化、夏文化、商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

河南是南水北调文物抢救保护的主战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考古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家文物考古单位先后参加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文物保护抢救工作。在发掘过程中,文物专家不仅注重各类文物的抢救保护,而且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最大可能地采集各类标本,特别是对出土的人骨、兽骨进行了性别、年龄、病理和DNA等方面的鉴定。

为宣传、展示工程中的文物保护成果,1月,“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共展出精美文物3800余件,上迄远古,下至明清,展示了源远流长、辉煌璀璨的中原文明。这些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为考古研究提供了科学标尺。新峰墓地发掘出土的多件珍贵文物入选展览,包括汉代陶壶、陶灶等,吸引了大批文物爱好者现场观赏。

来源丨许昌头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