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益生菌多吃无益 反而有害?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益生菌多吃无益 反而有害?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时间:2021-01-01 05:36:28

相关推荐

益生菌多吃无益 反而有害?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益生菌,应该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一个领域。很多家长可能对益生菌了解不多,今天且给大家来个科普。

益生菌到底是啥益生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有益于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对肠道有益的研究最早是俄国科学家Metchnikof (1908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提出的,他认为肠道乳酸杆菌可以通过防止腐败菌的生长而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此后,各种各样的益生菌就相继被发现和应用,其中以产乳酸杆菌(如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非致病大肠埃希菌、酪酸杆菌、唾液链球菌和布拉氏酵母菌最为人们所熟知。尽管过去有很多关于益生菌的研究,但是结论各不一样,关于哪些菌有效,吃多少有效,吃多久有效,作用原理是什么……一直没有达成统一共识。而且国内外常用的益生菌种类不同,在益生菌的使用推荐上存在很多争议,有些疾病推荐使用益生菌,有些不推荐。

宝宝拉肚子和便秘都上益生菌?

急性腹泻是一种症状,可能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遇到宝宝腹泻正确的做法是防止脱水和积极地查找原因,不分清红皂白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其抗酸能力、肠道定植能力和诱导肠道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给宝宝服用任何益生菌都能获得相同的益处。

便秘同样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儿童中较常见的原因为饮食改变和环境因素,属于功能性便秘。因此,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和调整排便习惯是最常采取的措施。

现有的研究认为,益生菌无论是对于增加排便次数还是缓解腹痛的次数,跟安慰剂都没有显着的差别,不支持益生菌用于儿童功能性便秘。

宝宝肠绞痛益生菌来帮忙?

肠绞痛是特指不明原因的良性的婴幼儿过度啼哭,是一个不准确且骇人的说法,并没有证据能证明哭吵是由于肠痉挛引起的疼痛,现在更倾向用「过度哭吵」这个词。

引起婴幼儿过度哭吵的原因可能跟胃肠不适、生理、心理甚至社会因素有关,「肠绞痛」通常在 3~4 个月龄后自行缓解。

基于「肠绞痛」的多因性和良好的预后,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线干预方法如改变喂养方式,多样的安抚技巧就能有效缓解婴幼儿的过度啼哭,而不论是益生菌,还是西甲硅油都是在安抚大人情绪,对孩子本身帮助不大。

益生菌能预防新生儿黄疸吗?

新生儿黄疸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是由于血液中游离胆红素过高沉积到皮肤、角膜中出现的黄染现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胆红素生成速度是成人的 2~3 倍,而清除(代谢和排泄)能力却可能只有成人 1%。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 1~2 周内退去,无需任何干预,药物方法来预防生理性黄疸实在没有必要。

另外,胆红素清除的快慢取决于肝脏的代谢能力,肠道排泄能力的提高主要靠正常的喂食。宝宝刚出生,多吃母乳多拉粑粑才是王道,即使是病理性的黄疸,也是通过照射蓝光甚至更综合的治疗。

婴幼儿过敏性疾病也吃点益生菌?

湿疹和哮喘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而且这两种病症常常同时存在。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益生菌及其衍生物对过敏性疾病有效,甚至有些研究表明益生菌对湿疹和哮喘毫无用处。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和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学会等世界权威机构均不推荐益生菌用于预防任何过敏性疾病。

益生菌百利无一害?

「虽然益生菌没有宣称的这么神奇,但至少没什么坏处啊」——持有这种观点的宝妈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全球有至少 8 例鼠李糖乳杆菌相关性新生儿脓毒血症被报道出来,虽然这几个病例都有各自的危险因素,但无一例外都是长期过量地服用了益生菌;酵母菌引起的菌血症也屡有报道,这其中就包含我们熟知的布拉氏酵母菌;国内使用较多的蜡状芽胞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某些菌株被发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而且具有一定的毒力和侵袭性,其潜在的公共卫生危险性已经引起了专家们的忧虑。

另外,目前所有的益生菌产品的含量没有标准,剂量无法确定,疗效难以评估,这是更大的隐忧。益生菌广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上各色媒体的断章取义肆意宣传。事实上,迄今为止所有关于益生菌的研究结果均未能提供让人信服的数据。

总的来说,益生菌及其衍生产品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适用宝宝少数情况的辅助治疗,错用滥用还可能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聪明的宝妈们 get 到了吗?

门诊咨询电话029-82697859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东关正街109号东方星苑(东门外人人乐超西侧50米),西安碑林诚联综合门诊部 电梯按三楼 ☚

扫一扫 关注诚联门诊微信公众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