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每日一签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每日一签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时间:2021-05-13 21:16:12

相关推荐

每日一签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出处】

《孟子·告子下》(12.15)

【解读】

这一章诸位耳熟能详。舜,躬耕于历山,今天的济南历山。傅说,武丁时代的筑城专家。胶鬲,贩鱼盐的,后来当了大官。管夷吾,从普通百姓到做到国相。孙叔敖在海滨被楚庄王聘为令尹。百里奚在虢国不受重用,后来秦国用五张羊皮换回来,委以重任。孟子举这些例子说明,这些功名显赫的大人物出身并不显贵,都是普通老百姓。言外之意是,只要有成就伟大理想的抱负,普通人也可以成功。

“天将降大任”,天命赋予大任给你,你能不能担当?也就是说,机遇来了,你能不能抓住?有人平常总抱怨没有机会,所以不去好好准备,当机会来了,即使把他放到位置上,也待不住。所以,不管有没有机会,都要准备好。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就是磨炼心智,劳累筋骨,忍饥挨饿使他穷困潦倒,使他的行为都受到扰乱,这样震动他的内心,锻炼他在逆境中的忍受能力。人不经历磨难,特别是心性没有经历过历练,遇到事情慌乱,不知道如何处置。这就是儒家的特殊教育观。心智、性情、品德的训练,一定要通过身体的强制,这是从孟子告诉我们的。

现在我们有些家长疼爱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更是不得了。但是,不做家务,不会待人接物的孩子,到了社会上会吃亏。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一定要让孩子做些家务;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出来打招呼;使孩子养成一个规矩意识。历史上少林寺的僧人就是如此。为什么要让来学武的人先从挑水,劈柴,做饭做起,就是磨炼他们的心性,最后再教给真功夫。

劳作是道德心性修养的一个基础。有人说,宋代儒家空谈道德,其实不是空谈,如果你说空谈,我认为你没有把书读透。你看看朱熹讲《中庸》,“皆实学也”,《中庸》是实实在在的实用之学。《大学》的最后一章,“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把财聚起来,人散了,你把财散开,人来了,这是治国的大智慧啊!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一定有个磨练心智的阶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儒家承认人有过错,人哪能没过错,没过错不都是圣贤神人了吗,这怎么可能!人有错,“勿惮改”,不要怕改,改了就是好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犯了错误,要改正才是,如果犯了错误不改才是真正的错。心志遭遇困境,没有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奋发有为。要把努力显示在容貌上,言语中,让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严明的大臣和辅弼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制衡的外患威胁,国家就会灭亡。这样,我们就知道心有忧患,可以生存;安于享乐,终结灭亡。所以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居安思危的观念。盛世更应该有忧患意识。哪一个危机,哪一个衰败不是从繁华来的?唐朝的安史之乱不就是从开元盛世走过去的吗?盛世要有危机感,要有忧患感。

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很多单位组织重走长征路。我今年8月份随学院社会实践团也重走了一段长征路。我们重走长征路是坐大巴车,当年红军是步行。我们有餐,有车,有宾馆;红军是风餐露宿,缺衣少食。我们走草地,沿着红原草原的公路边上走。不是不想走草地,不让进,现在是牧区,有铁栅栏、铁丝网。我们爬夹金山,当年的雪山,五公里徒步,都可以完成,但是我们走的是柏油路。当年红军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环境,是何等的困苦。直到前几年,还人在雪山上发现红军的尸体,几个战士抱在一团的姿势,试想,他们受那个苦,我们谁受过?

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怎么弘扬?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孟子的忧患意识告诉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要居安思危,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都要有这种忧患意识。所以,孟子的警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堪称千古名句。

——孔德立《<孟子>七篇解读》(告子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