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世人皆知六味地黄 却不知还有一个二至丸

世人皆知六味地黄 却不知还有一个二至丸

时间:2018-09-09 04:13:11

相关推荐

世人皆知六味地黄 却不知还有一个二至丸

世人皆知六味地黄,却不知还有一个二至丸

有一个方子叫二至丸,清代汪䀚的方子。现在做成了中成药。

为什么叫二至丸呢?首先方子是由女贞子和旱墨莲两味药组成,按照《医方集解》的说法,“二至”指的是采药的季节。女贞子是冬青的种子,采于冬至前后。而旱莲草是一种草,采于夏至前后。冬至,一阳初动;夏至,阴气微降。此时采集二药,得四季初生之阴阳,对于补益“先天之本”的肾脏,自有独特之妙处。因此被称为二至,即夏至和冬至。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二”是指两味药的意思。“至”本意是到来,箭射过来掉在地上的意思,至字最下面一横表示地。地为阴。寓意为吃了这个药,阴就自然到,滋阴之意。有些解释过于牵强,还是作者自己说得好。

二至丸的功能:滋补肝肾,治疗因肝肾阴虚导致的口苦、口干、头目眩晕、视物昏花、腰酸背痛、失眠多梦、遗精、体倦、下肢痿软等。亦可用于“高血压”及神经衰弱的头晕头痛。药味少而平和,补而不腻,可作为四十岁以后的人们的保健药品而日常服用。还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

二至丸这个药一直没有被老百姓重视,不像是六味地黄丸,人人皆知。而且女贞子和旱莲草两个药,大江南北,几乎随处皆有,药源广而易得,越是容易看到得到的东西大家就不觉得神秘,价值似乎就低了很多。比如:雪莲花,虫草,人参就深藏深山,人们见得少,就容易被神话为神药。而随处可见的冬青种子和旱墨莲草就没有那么高贵的地位了。

下面细细看看这两味药:

女贞子,《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本经说: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李时珍称之为“上品无毒妙药”。

下面是女贞子的饮片,也就是种子入药。

旱莲草,从唐代,就被列入国家药典。李时珍认为,旱莲草“乌髭发,益肾阴”。

下面是旱墨莲的饮片,是全草入药的。

二至丸的做法也很特殊:

二至丸,其文云:“补腰膝,壮筋骨,强阴肾,乌髭发。价廉而功大。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瓦瓶收贮,或先熬干,旱莲膏旋配用。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此足少阴药也。女贞甘平,少阴之精,隆冬不凋,其色青黑,益肝补肾。旱莲甘寒,汁黑。”

但将女贞子、旱莲草组成“二至丸”,最早并非出自《医方集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明代医家杨起《简便方》云:“久服发白再黑,返老还童。用女贞实(十月上巳日收,阴干,用时以酒浸一日,蒸透晒干)一斤四两,旱莲草(五月收,阴干)十两,为末;桑椹子(三月收,阴干)十两,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淡盐汤下。若四月收桑椹捣汁和药,七月收旱莲捣汁和药,即不用蜜矣。”

看来这个方子从明代就有人在用了,既然明代采收季节不是汪䀚说的,而且还加了桑葚子,因此也就没有二至丸的名称了。

注:

《本草纲目》关于“二至丸”的药材采收时间和制作方法,与《医方集解》很有不同。“十月上巳日”为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冬至,则是十一月下旬。《医方集解》说要将女贞子“擦去皮”,而《本草纲目》并未有如此说法。以笔者之见,女贞子还是不去皮为佳。

现代二至丸的中成药如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