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26岁哈佛博士27岁成教授!一生未婚专注一件事 这才是真贵族...

26岁哈佛博士27岁成教授!一生未婚专注一件事 这才是真贵族...

时间:2023-02-21 15:48:44

相关推荐

26岁哈佛博士27岁成教授!一生未婚专注一件事 这才是真贵族...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精英说ID:elitestalk他被称为“最后的贵族”,同时,他也是清华和北大学子心中公认的男神。

他的存在完美地吻合了言情小说男主角的配置。出生贵族,家世显赫,18岁入读清华、22岁去哈佛攻读硕博,26岁博士毕业,成为班上最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留学回国后,27岁被清华聘为教授,29岁成为清华里最年轻的院长。最关键的是,男神不仅头脑瓜聪明,而且长得英俊挺拔、丰神俊朗。

图片来源自网络他,就是陈岱孙先生。一直到现在,在北大燕南园55号和清华经管学院门前仍伫立着他的铜像,充满慈爱地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陈岱孙先生铜像陈岱孙先生一生未娶,品性高洁,70年的执教生涯让他成为无数人心中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而他的人生故事,从家庭背景到过人学识,令人倾慕......

陈岱孙1900年10月20,他出生在福建闽侯县的一个书香世家。螺江陈家系簪缨世家,人才济济,能人辈出。最辉煌的时候,一门之中曾有六子中举,“兄弟三进士,同榜双夺魁”,一度传为佳话。内外亲戚中,有官至刑部尚书的陈若霖、海军中将陈庆甲,伯祖父更是清末最后一位帝师陈宝琛。陈岱孙自幼聪颖过人,在读书上很有天赋。从6岁开始,他就进入陈氏私塾接受传统的中式教育,在祖父的教导之下,学习了大量的中国典籍,经辞典籍,无所不通,除了旧式私塾,父母还专门请老师教导他英文和数学。十五岁的时候,他考入当地有名的鹤龄英华中学,以两年半的时间修完四年的课程。19初,陈岱孙考入了当时极为难考的清华学堂,也就是如今的清华大学。

赴美留学前夕的陈岱孙,摄于19在上海考清华插班生时,他曾去黄浦公园游玩,结果看到门口悬挂的牌子:华人不得入内。这样的轻蔑的字眼激怒了陈岱孙。屈辱之余,属于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感熊熊燃起,他下定决心要强大自己,再振兴中华。

当时的清华大学是庚子赔款下建立的留美预科班,和同时代的清华学子一样,两年后,他成功取得了公费留学的资格,赴美留学。

美留学的清华学生在上海登船到美国之后,他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经济学。本就智力超群的他学习刻苦,远超其他学生,短短两年时间他就获得学士学位。

陈岱孙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园,摄于19

但在求知的道路上他并未停止,之后,陈岱孙又进入了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四年后成为当时班上最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那四年中,陈岱孙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天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里供来读书的小隔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后,他短暂游历了欧洲各国之后,回国任教于清华。一进清华,陈岱孙就成了公认的男神。年纪轻轻留学海外,学成归国已是国家栋梁。27岁被聘为经济系教授;28岁升任经济系主任;29岁成为清华园里最年轻的院长。

陈岱孙先生在清华园学生们在学校里看到的陈岱孙,总是穿着一身熨烫服帖的深色西服,搭配干净整洁的白色衬衫,讲话是儒雅学者的风度,穿衣打扮却又是英国绅士法,往讲台上一站,那叫一个身姿挺拔,气势十足。

图片来源自网络虽然平日里不苟言笑,但他本人多才多艺,极富音乐细胞。跳舞、篮球、游泳、网球、高尔夫等等体育项目都十分精通,一手桥牌更是难逢敌手。

陈岱孙先生精通各类运动一直到很多年后,都有学生回忆起他当年在网球场上的风采,“在学校网球场上……陈先生风度翩翩……陈先生打网球,频频上网拦击制胜,引人注目”。

1930年陈岱孙先生在清华图书馆门前二排左一为陈岱孙先生抗战爆发之后,北平随之沦陷,清华师生一起,跋山涉水,与北大和南开一同共组为西南联大。

陈岱孙先生博闻强识,但却性格和善,没有多少文人的自视清高和特立独行。在去西南联大的路上,条件艰苦,很多教授相处之间闹矛盾,陈岱孙和朱自清同屋,两人相处地十分和谐,他还自拟对联:“小住为佳,得小住,且小住;如何是好,愿如何,便如何”。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当时在西南联大,不论师生,生活都十分艰难。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稀粥,但陈岱孙先生始终衣衫整齐,白色的衬衫永远洁白如新,用法式袖扣规规矩矩地扣好。这样一位顶配版的高富帅自然也成为了联大女学生们追慕的对象,当时的联大里,这样一句话流传甚广:“以后恋爱,必须要比着陈先生的模子找。”

图片来源自网络当然了,陈岱孙先生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他的渊博学识。有他在的经济学课堂总是挤满了学生,除了经济系自己的学生,还有许多外系外班慕名来旁听的学生。他阔步走上讲台,侃侃而谈,明明是枯燥的经济学知识,但讲解得清晰透彻,学生们纷纷表示,陈老师的课堂笔记,整理出来就是一篇经济学佳作。那时的清华,是庚子赔款下建成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用英文讲课成为一种风气,为的是方便学生出国留学,但陈岱孙却认为这是殖民地心态,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讲课,更应该使用国语。其实对他而言,从小接触英文,几年留美,英文写作和英语讲课反而成了驾轻就熟的一件事,但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坚持用中文讲课。他的国语说的很好,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听起来极富乐感,堪称享受。而他的课堂氛围总是轻松,穿插一些恰如其分的小幽默,学生们不拘提问,陈岱孙耐心解答,在他的身上,中式文人的博学多才和英伦绅士的幽默尖锐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这自然让他成为了联大学生心中当之无愧的偶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