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历代的宰相制度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官职

历代的宰相制度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官职

时间:2019-08-30 13:17:56

相关推荐

历代的宰相制度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官职

什么是宰相?西汉名相陈平对这一官职的描述是:“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大意为宰相是统领百官、辅佐国君治理国家的人,宰相一职是国君之下的最高官职。

由于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历代统治者对其多有戒备,因此,宰相成为所有官职中称呼变化最多的职务,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宰相制度确定于春秋时期。《韩非子·显学篇》记载:“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一时期,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国君难以一人应付日益繁多的政治事务,各诸侯国开始普遍设立相职以辅佐国君,建立起了各自的宰相制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汉朝与秦朝相仿,且以御史大夫为宰相的副职。西汉初,为相者多为开国功臣,宰相的权力迅速膨胀,与当时的皇权处于平等状态。汉武帝时,随着君主集权加强,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武帝重用内廷近臣,用一批儒生当丞相,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成帝时,为了架空宰相权力,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三公共同执政。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用内廷尚书协助政务,三公没有实权。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成为一种虚衔。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又废三公而恢复丞相御史大夫,并自任丞相。

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的称呼比较混乱,先后有:中书监、中书令、待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北魏、北齐时,侍中的权力相当于宰相。后周改制、以大冢宰为宰相,不久又置左右丞相。隋朝废除三公,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称为“真宰相”。

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宰相机构和宰相名称的变化均较复杂。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设有正副宰相,目的是分散相权。北宋沿袭唐代后期制度,设置中书门下省。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实权更为分散。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较为常见。

无论中央怎样调整宰相制度,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决。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走向衰落,从开始的一省多相制发展到后期为两省多相制。明朝则实行内阁制,以分化宰相权力。

清朝宰相从三院长官到内阁大学士,再到军机大臣、总理大臣、内阁政务大臣,宰相的权力逐渐被分化。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的宰相制也寿终正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