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转>杨逸明诗词讲座整理记录 二

<转>杨逸明诗词讲座整理记录 二

时间:2019-09-03 09:22:28

相关推荐

<转>杨逸明诗词讲座整理记录 二

注:原文刊登于鄂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网站,原文网址为/ezwl/ShowArti.aspx?id=440 因限于篇幅分成三段,此为第2段

关于塑造意象,比如说,我想到要写一个高尚的人,他具有“勇于牺牲自己”、“时刻保持自己的品行”等等优点,我就要找一个“意象大使”来,这时候大多数人马上就会想到“梅花”、“松树”、“翠竹”。这些意象古人已经用得很多了,我如果拿过来而不给以新意、不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去切入,那么就显得很陈旧,这样写出来的诗人家就不会去看了。我不用上述这些意象。有一天,我到一个小菜场买到一把葱,只花了几毛钱。回来之后,我把我要歌颂的这个人的品行列出来,比如“不畏强暴”什么的,同时又把葱的特性也列出来,如“一清两白”、“有一种辛辣味”、“不怕切成碎末”、“放到汤里面就是赴汤蹈火”,它同样也跟梅花一样有“香如故”,于是,我就写成了《咏葱》这样一首诗:“指纤腰细影娉婷,身贱心高未可轻。何惧赴汤成碎末?不辞投釜斗膻腥。性情难改辛而辣,风气堪称白且清。调入佳肴凭品味,有香如故慰生平。”这个意象古人就没有写过,是我在生活当中去发掘出来的新的意象。写诗的人如果能够发现一个新的意象,就像天文学家发现一个新的星座一样的开心,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下大功夫去做。连续的意象能够产生一种效果,塑造一种意境。比如,李商隐写《夜雨寄北》,他在这首小诗里面就塑造出了一种意境。这个意境是怎么写的呢?我觉得,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就像拍了一个电视短剧。你看,第一句就是“画外音”: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是个画外音;然后切入“镜头”:巴山夜雨涨秋池——山是高的,雨是湿的,夜是黑的,“涨秋池”的感觉是非常冷的,“我”在这种场景下想念妻子,心里是非常郁闷的;然而第三句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这就马上转到另外一种意境,你看,和前面的对比——窗是温暖的、温馨的,烛是红的,这和前面“黑的”又不同——这就全部转换过来了。到了这个地步,后面一句怎么写呢?同样是拍电视剧,当代的电视剧导演接下去使用的镜头是“亲吻”或“拥抱”,但是诗人会用一种带有诗意的写法:却话巴山夜雨时——笔锋一转,又回到前面去,使前面说的景象再出现,成为夫妻相会的温馨场面的叙述,从而产生了一种回环曲折的效果。仅仅28个字,还不避重复,“君问归期未有期”里有两个“期”字,“巴山夜雨涨秋池”和“却话巴山夜雨时”有两个“巴山夜雨”,28个字里面有10个字,是用5个字来重复。这种五个字五个字的重复,正好造成一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回环的效果,这种意境的塑造是诗人的大手笔。意象的塑造,大家一定要动很多脑筋去发现。袁枚说:“诗贵翻案”。古人用过的意象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们要反其意而用之,像陆游写了梅花,毛泽东也写了梅花,他就是“反其意而用之”,不顺着他、不是仍用那个意思来说,这就是“翻案”。他正面说,我可以反面说,你这个角度说,我换一个角度说,这也是一种创造。

在艺术层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诗就是语言的艺术,诗的创作就是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受古人的影响,语言在当今社会大致有三种风格:第一种语言风格是继承古人传统,追求典雅,完全的文言色彩,是对文言的继承,绝对不用俗语、白话、口语,即非常典雅的古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我不是说不可以用,古人在用,我们当然也可以用,但是我们不能用这种语言来表现出古人的思想,而应该是当代人的思想情绪,也就是把古人的语言拿过来为当代的一种思想情绪来服务,这样我认为是可以的。我比较赞成“意深词浅”,但是我不反对“意深词深”。“意深词深”当然也可以,加点注解或用点典故就能让读者读懂,只要立意高,“意深词深”也不错。我绝对反对的是“意浅词深”,一首诗说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什么很好的东西,倒是语言上在拼命卖弄,那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就像一个硬壳,拼命地敲开,若是里面有核桃、有肉,那还行,但是敲开了什么也没有,说不定还是个坏的,是个霉的,这样就很没意思。当然,我也反对“意浅词浅”,啥也没有,那就更淡而无味了。杜甫是写律诗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诗词里面,七律有非常典雅的,比如《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典雅的例子。同时,他也有如《江村》、《客至》、《又呈吴郎》等明白晓畅的名篇,你看,“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样的句子根本不用典,非常流畅,而且简直就和我们今天写的诗是一样的,虽然隔了一千多年,但让人觉得就像是昨天刚刚写出来的,这种语言的生命力是非常可贵的。第二种语言风格,就是我比较赞成的叫做“口语化的书面语”的语言,即纯口语化,因为纯口语的语言,其生命力更强。我们是从文革走过来的,三十年以前,口语化当中说的许多词,现在如果我们再写到诗里去,就要加注,不然年轻人看不懂。同理,元杂剧里面的注解反而比用“口语化的书面语”书写的唐诗注解还要多,不然现代人也看不懂,但是当时演戏的时候是不用加注解的,他们在台上演,下面的人都听得懂,因为那全都是当时的口语。而这种口语的生命力已经过时了,让人反而看不懂。我们写诗的时候,书面语当然是要的,但如果是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则更好。唐诗宋词流传到现在,我们清新读来,依然朗朗上口,没有任何文字障碍,为什么呢?因为那就是“口语化的书面语”。我们的诗要相传下去,不能口口相传,毕竟是要在书面上记载下来相传的,那么提倡“口语化的书面语”就非常有意义。在语言上,我不反对典雅、传统的语言风格,但积极倡导的是清新的、可喜的“口语化的书面语”。当今诗词界在诗词创作当中,还产生了一些完全用新诗的写法来写旧体诗的风向,这就是第三种语言风格了。这种语言也挺好,它可以走得很远,虽然其传统的味道少一点,当今的一些口语化的东西多一些,但它与当今塑造的一些新的意象靠得更近。这样的风格我也不反对,你完全可以去做尝试。典雅的、注重口语化的书面语的、用新的创作思路来创新的,这每一种风格都有代表人物,有很多大家名家,他们都写得很好。

关于语言,我这里有三张“试纸”,就像化学里用试纸一试便知道酸碱度一样,我可以用“试纸”来检验你的语言到了何种程度。比如,你到外面去,看到叶子是绿的,花开了,是红的,如果要求用四个字来描述眼前之景,那就是“绿叶红花”,这是写实,即“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是第一张试纸。第一张试纸“写实”,像是小学生的作文,是“人人眼中之景,人人能道之语”,是最浅层次的。许多人写风景诗,写山水诗,他写出来的就是一个客观的记录,什么青山啊,绿水啊,看见什么写什么,逮着什么写什么,没有什么创造,这是小学生的作文。第二张试纸就高级一点了,他同样看到的是绿叶红花,但他写出“绿嫩红鲜”。这就有文采了,这是中学生的作文,这是“人人眼中之景,不是人人能道之语”,这是有一定文学修养的人才能写出来的,这就不是纪实的了,它体现了一定的文采。第三张试纸更高级,那是“绿肥红瘦”。这是诗人写的诗家语言,他同样用两个字,但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把对绿叶的有点讨厌、看见“红”又有一种爱怜的感情表述出来了,“绿肥红瘦”是“诗人眼中之景,不是常人能道之语”。你看,可以用这样的三张试纸来检验你的作品到了何种程度:如果都是写实的,看见什么写什么,那只是到了第一张试纸的程度;如果有文采,但是语言没有感情色彩的寄托,那就是到了第二张试纸的程度;如果语言含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多注一字,尽得风流,那就是第三张试纸的程度了。同样是那么几个字,程度不同,得到的效果就是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上一定要下功夫。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要写国庆,那么,脑子里马上就会涌现出来“莺歌燕舞”、“国富民强”等词汇。这些你熟悉的词汇不招而来,围在你的周围,你如果不动脑筋地随手采几个,很随意地拿几个字就拼凑成一首诗,那你的诗肯定不会出彩。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词围着你转,别人要写的时候也在围着他转,你不动脑筋地随便去拿,那效果肯定是不好的。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你应该很潇洒地把这些词挥手退掉,然后去找一些躲在角落里的、不愿意出来的、需要你去访问、需要你去动点脑筋请出来的词语。依照我们的经验,往往是肯干的不能干,能干的不肯干,刘备还要三请诸葛亮呢,同样,我们写诗的时候,也要有见地,要有这样的意识,你必须要到角落里去找一些“不愿意干、但是绝对能干”的新鲜语句来。这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个难度对你说来难,对别人说来也难,你去“请”了,它就先到你这里来,于是你的诗就脱掉了平庸,达到了语言上的高要求。

在艺术层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谋篇。谋篇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写诗的过程,就是立意命题。一首诗,你要告诉人家什么,这就必须要立意,立意之后,就拟一个题目,然后围绕主题去展开来写。第二,要塑造意象。立意了,不能马上说出来,要找一个意象,如云啊月啊花啊草啊等等,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为我所用。第三步,遣词造句,这是语言的功夫。第四步,谋篇布局。往往写一首诗,其中好的句子总是放在后面,不会马上讲出来,这就像相声里的“抖包袱”,好的东西往往是放在后面,前面会为之做铺垫,一直到最后才抖掉“包袱”,这样读者才会感到:呀,这首诗,真好!如果你把“包袱”先抖了,然后自己在那里哈哈大笑,观众一个也不笑,那你这个相声演员着实是很拙劣。这就是谋篇布局的技巧了,写诗正同此理。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