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物理科普】时间都去哪了?一起跟着小编去追寻时间的踪迹

【物理科普】时间都去哪了?一起跟着小编去追寻时间的踪迹

时间:2018-09-09 15:42:03

相关推荐

【物理科普】时间都去哪了?一起跟着小编去追寻时间的踪迹

(-06-07)

关于计时工具的科普文章

哈喽,大家好~咱们又见面了~~~今天笔者要来给大家科普的内容是——从古至今,我们所用过的计时工具。

相信大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时间,而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此时此刻的具体时间。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计时的工具的话,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会无法确认现在的具体时间,我们的时间观念将完全消失,我们做任何事情将变得不再守时,我们将懊悔于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是吃饭?还是睡午觉?直到天黑才恍然大悟——一天又过去了。这样的生活很明显我们是无法接受的。那么大伙们是否想过:古代的人们没有手机闹钟等计时工具,那他们是怎样来知道现在的时间的呢?我们的计时工具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这样子的呢?下面笔者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中国古代计时工具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圭表

又称,日晷,日规。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刻漏

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结冰,故有改用流沙驱动的。《明史·天文志》载明初詹希元创造了“五轮沙漏”。后来周述学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宋濂著《宋学士文集》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

水运浑天仪

水运浑天仪是一具依靠水力而使其运转,能模仿天体运行的仪器,并可以测定时间。这个浑天仪改进了汉代科学家张衡的设计,注水激轮,令其自转,昼夜一周,除了表现星宿的运动以外,还能表现日升月落,当然比张衡的水运浑象仪更加精巧、复杂了。所以,当水运浑天仪造成之后,置于武成殿前,文武百僚观看后,无不为其制作精妙,测定朔望、报告时辰准确而叹服,共称其妙。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水运浑天仪上,还设有两个木人,用齿轮带动,一个木人每刻(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自动击鼓,一个木人每辰(合现在两个小时)自动撞钟。这两个木人当然应该说是运用机械原理而制成的古代机器人。这是一个十分巧妙的计时机械,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是现代机械类钟表的祖先,比公元1370年西方才出现的威克钟要早六个世纪,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

大明灯漏

大明殿灯漏是中国钟表史上最为著名的计时仪器之一,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创制,它的工作原理属漏水计时,而造型似宫灯,放置于皇宫的大明殿,所以称之为大明殿灯漏。

灯漏高一丈七尺(合今尺五米四),它的框架用金制作。上部有弯曲的梁,梁的中间是一颗云珠,云珠二侧有象征日月的球体,日在左,月在右,云珠之下再悬有一颗珠子。这曲梁的两端各装有龙头,龙的嘴能张合,龙的眼珠能转动,用这样的动作显示灯漏内的水流是快了还是慢了。曲梁的下面有一中梁,在中梁上,一左一右有两条戏珠的龙,它们随着珠子的下降或上升而俯仰,用这样的姿态显示灯漏内的水位是否适应运行的需要。

我们是否可以从我国古代计时工具的先进,得以窥见我国古代科技以及国家经济等实力的发达和雄厚?计时工具的计时是否能够更精准,反映的不但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更反映出这个国家对时间的依赖和要求,是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遥遥领先于世界,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的过人智慧,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关于计时工具的近现代的发展,我们下回继续~敬请期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