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是传统美德还是道德绑架?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是传统美德还是道德绑架?

时间:2024-07-09 09:15:02

相关推荐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是传统美德还是道德绑架?

今年春节,我的朋友君君去公婆家住了一阵子,那些天她感觉很压抑。

这种压抑感的产生,和君君自身表现很有关系,她在公婆家总是闷声不说话,甚至在走进公婆家的时候,都没有对他们微笑。

除此,君君“大逆不道”的表现还有:在公公以命令的语气让她做家务的时候,她装没听见,未作回应;

在吃饭前,她表明自己不想喝酒,所以连酒杯都没拿,但在她老公小徐为他父母敬酒时,她被小徐硬拽着与他一道站了起来,那时她的表情是不情愿的。

公婆见状,气愤难耐,认为君君实在是太不像话,太没教养了,并跟小徐发了好长时间的牢骚。

小徐被父母的情绪影响,入睡前,他指责了君君。

02

其实君君心里有委屈。

她说,之所以在进公婆家门时没有笑出来,是因为她一直记得上次她与公婆见面时,她露出了个大大笑脸,结果撞见的是他们不满甚至敌意的眼神。

这次,她不愿意再撞见那样的眼神了。傲娇的她,可不愿意再那样被伤自尊。

至于时常沉默,原因之一是,她可不希望公婆又把话题绕到“升级”的事情上。

公婆思想传统,觉得传宗接代是人生重任。上一次与公婆见面时,他们就为她未完成“任务”而大发雷霆。

而做家务这种事,君君并不排斥,只是她受不了公公指使她去做的这种态度。

况且,小徐去她娘家的时候,她父母可从不让他做一丁点家务呢。与有些抵触中国式敬酒的原因一样,她切实能从中感觉一种尊卑有序。

当她把想法告诉小徐后,小徐虽不记恨她,但还是怪她姿态太难看了。

小徐说,在他家里,就是很讲究孝顺长辈、小辈服从长辈,就算君君不认同他家人的价值观,但是稍微委屈一下自己,配合下他家人也没什么,入乡随俗才是应该的。

03

君君的不配合,让她背负了骂名。

春节时期,她听到夫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小声议论着她,一直自认还算善良的她,在他们眼里,简直道德败坏、一无是处。

君君见过身边有不少的女性朋友,对公婆家虽有诸多怨言,但还是努力维持表面上的和气。

她自觉她情绪化的处理方式确实有问题,可是,她依然纠结于:不配合那一套规则,就是大逆不道吗?

04

君君是“理想化”的姑娘,朋友们常常评价她为不懂人情世故。

实际上,她小时候经受了不少“应孝顺长辈”的苦。

君君幼时的一天,她正在床上睡觉,母亲站在床边,让她起身把窗户关上,她不愿意,认为母亲当时离窗户更近些,而且她们一个躺着一个站着,当然是站着的人去关窗户比较方便。

她拒绝后,母亲极为愤怒,以威胁的口吻说:“你要是今天不起来把窗户给我关上,你就等着瞧!”

君君有惧意,但不愿意服从,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力量远在她之上的母亲将她从床上拽起,用指甲不断掐她,没过多久,她的手臂、手背、脖颈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伤口,衣服上还染上了血。

她大声地哭喊,与此同时,母亲的“教导”声响起来,她听见母亲说到“要孝顺长辈,要听父母的话”。

后来,她把满腔的不满与苦水倾诉给好友,好友安慰她道:“你妈那样也是为了你好,你心里是不应该记恨的。”

类似的事情,在她幼年乃至中学时期,不断上演,从小,她就对“孝顺长辈”这个训诫怀有警惕。

她听过不少关于平等的言论,可在家庭,甚至在社会中,长辈的地位总是高于小辈,长辈可以颐指气使,小辈总要唯唯诺诺。

君君知道她若在公婆家配合一下所谓的传统美德,还能换来个和谐,确实会省事不少,但是,若她配合了,那么她坚持与信仰的那些“主义”,在她那儿就成了空谈。

05

君君与公婆家的矛盾,让我想起了最近流传于豆瓣上的一句话,稍稍改动下放在此处——

有人抱着旧的理想,有人抱着新的理想,这些理想之间的互动就是所有关注与交流、吵架与断交……的总根源。

在我们这代人的语境里,“孝顺”常常被提到的词,长久以来,它都是无可反驳和无可撼动的词。

而近年来,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涌现,有人想把“孝顺”这个词拉下神坛,甚至有人以为“孝顺”已经渐渐变为贬义词。

作家连岳发表过一篇《公婆为何不爱儿媳》,文中他写道:

“一个家庭,最理想的状态是没有观念冲突,但是,这不存在。仅举公婆与儿媳为例,他们之间的观念冲突必然是经常的,甚至重大的。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儿媳必须服从公婆,称之为孝顺,在现代语境里,有人替换成爱:我老婆必须爱我爸妈。

没有强迫的爱,如果有,它只是奴役的同义词。儿媳不必爱公婆,正常的关系是,像对待其他人的原则一样,不侵犯他们即可(包括人身与财产),如果公婆是值得尊重的人,在长久相处后,自然会得到他们该得的尊重。当然,任何关系都是对等的,从儿媳的角度来看,要求公婆必须爱自己,也同样是奴役。”

心理学家武志红对“孝顺”的一些看法,也很值得参考与推敲:

“孝,总导致愚。最初,我会认为,孝道不同孝顺,孝顺也不同愚蠢,但渐渐地明白,孝,就是顺,顺就会愚,所以孝道就是愚孝。因为必须愚,才能孝,也即顺。不愚的人,尊重自己的判断,就不愿意顺别人。”“不仅孝父母时需要愚,孝领导时最好也愚点,这样才能化掉领导的戒心……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式人际关系的‘葵花宝典’。在极为关键的人物前,如果你祭出这三连环大招,国人很容易被搞定……这种愚味儿,在国人的脸上太容易见到,它既是孝子孝顺的脸,也是王刚饰演的和珅的脸,也是岳敏君作品中的笑脸人,也是秘密军事武器张局座的脸,也是你我中最常见的好人脸。虽然说愚有两种,但我想,也许我们整个民族都陷入这个酱缸中,看清楚这份愚并不容易。”

06

“长辈”与“小辈”,来到世间的先后顺序不同,但这不代表着地位上就必须据此分出个长幼尊卑。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些人选择了与“小辈”平等相处的方式。

心理学界的曾奇峰老师的一封写给女儿的信曾在网络上被传阅,其中有这样写: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因为我觉得,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对你很好的话,我们老了你自然会对我们好的;我不想把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的压力施加给你。就像我会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总是给自己强调,不吃饭就会死去一样。

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把孩子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硬性规定称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我甚至不会对你说将来要对你的公公婆婆好……”

导演李安在拍完《喜宴》后,说过一段话:

“与父母的关系,能够彼此相爱就够了,不必要制造一个阶级观念。你一定要小的服从大的,但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向,他的爱好,他的任何东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这是和平相处的一个基准。我觉得‘孝顺’是一个过时的观念,当然跟中国人讲,几百年也讲不过去,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里面,我已经不教小孩“孝顺”这个东西,只要爱我就够了。”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家里从不要求孩子喊爸爸,他认为孩子直呼他的名字就好。他说:做父亲的对待孩子只能干一件事——爱。

郑渊洁在一次被采访时,被问及“你认为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最缺失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尊严。”

07

在遵从“长幼有序”这类事被赞美和传承了这么多年后的今天,若反其道而为之,碰壁当然在所难免。

但偏偏有那么一部分人不愿意“配合”,非要去较那个真。

为什么?

原因之一是,如今的年轻人,开始注重自我的利益和权利,除非被洗脑,否则人们都是难以甘愿臣服于他人的。

再者,就如《奇葩说》辩手陈铭所说:“应该的”这三个字是所有施予善意的最大天敌,任何你要施予善意的时候,只要你头上罩上了“应该的”三个字,味就变了。我最怕我想做的事情,变成我必须做的事情。

“所有坚硬的东西,最终都会碎掉。”

诸多不配合,塑造了新时代。

希望我们的语境里,少讲一些孝顺,因为如今的“孝顺”的内核里依然包含了不少服从、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谈尊重、感恩、赡养就够了,尤其是相互的尊重;

当平等观念被许多人挂在口边时,希望信仰与期待它的人们,也能够注意到与此观念有冲突的“光荣传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