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一带一路”与小岛屿国家航运发展

“一带一路”与小岛屿国家航运发展

时间:2021-01-28 21:55:20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与小岛屿国家航运发展

小岛国拥有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四面环海,陆地面积较小,岛内资源极其有限;一般地处偏远、人烟稀少,常常处于地缘政治隔绝、经济发展受限的状态。航运是小岛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引擎,航运经济的发展对小岛国维护自身利益、参与海上经贸市场至关重要,是小岛国突破地理隔绝,形成陆海经济联动的关键点。因此,研究其在航运经济中的困境和出路,是我国同小岛国建立和深化蓝色伙伴关系的重要考量因素。

作者认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航运经济发展受制于航运市场的制约、海洋环境的冲突以及制度供给的不足。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则是推动其航运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符合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诸多利益。

小岛屿国家航运经济发展的困境

小岛国高度依赖密集型进口产品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海运对其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港口和机场是这些国家的生命线。然而,当下小岛国航运经济发展面临着航运市场的制约、海洋环境的冲突以及制度供给的不足等问题。

一、航运市场的制约

小岛国航运成本较高,导致海上贸易的市场竞争力小。高频的能源使用率提高了小岛国的航运成本,而由于石油燃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等,导致石油燃料市场价格时常波动,又使得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小岛国极易受到能源市场价格浮动的影响。加之小岛国常常处于国际贸易航线的边缘,长距航线增加了航运成本。地处偏远还造成了小岛国的船舶载货量少、贸易量低,融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极大。

港口市场对刺激小岛国航运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考虑到小岛国低贸易量与航运成本相差极大,一些小岛国将主要港口服务转型为转运中心,例如巴哈马、牙买加和毛里求斯将港口作为运输国际货物的转运站,以期增加港口的经济收入。随着小岛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邮轮旅游逐渐获得海外游客的青睐。邮轮旅游业结合航运业形成新的市场,间接带动了航运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小岛国港口规模通常较小,基础设施承载力较弱,使大型船舶常常无法停泊,导致延误货物装卸,进口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下降等问题。

二、海洋环境的冲突

岛屿依托海洋,海洋环境决定性地影响着岛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海运产业而言,环境问题愈来愈成为制约其航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海上航行过程中,由于小岛国船运设备安全性能不足,航线相对较长,容易造成船舶碰撞、石油泄漏、危险化学物品运载事故等问题,而这些海上安全事故都有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在港口方面,由于小岛国港口管理制度松散,废气废水的不规范排放加剧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塑料垃圾的处置不当导致了近海严重污染。许多小岛国的进港航道和港口区域容易发生船舶碰撞事故,若撞上港口,还可能造成港口设施的毁损。

小岛国的地理特点使其对海洋环境的反应极为敏感,海洋灾害承受能力极为脆弱。当前海洋正经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以及海洋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环境威胁导致小岛国时常面临自然灾害对港口正常运营的冲击,对港口基础设施和货物的破坏。而小岛国灾后急救措施和应急处置机制不完善,导致救援效率低下,损失往往较大。

三、制度供给的不足

第一,小岛国的航运管理制度具有差异性。加勒比区域和太平洋区域的小岛国航运立法制度相对发达,而非洲、地中海、印度洋等区域的小岛国则较为落后。第二,大部分小岛国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港口管理制度,航运相关政府机构管理松散,尤其在港口管理方面,导致船舶停靠无序,货物装载效率低下,航运经济成本增加等问题。第三,小岛国的航运规则碎片化。例如巴哈马出台了海商法(责任限制法案、石油污染法案等)、群岛水域与海洋管辖法案、船舶注册法案、燃料石油法案、港口费用法案、港口控制法案等,对海事事务采取国际相关的安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而没有统一的航运立法。从小岛国的航运经济立法可以看出,大多数小岛国普遍缺乏体系化的航运经济法律制度,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小岛国参与到国际规则中,签署越来越多的国际文件,但是国际规则缺乏针对性使其注定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蓝色经济”是小岛屿国家发展航运的内在需求

从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国际社会提倡的“蓝色经济”理念兼顾了“可持续”“循环”和“环保”等元素,是小岛国发展航运经济的不二之选,亦是小岛国发展航运经济应当坚持的核心原则。

实际上,“蓝色经济”理念嵌入小岛国航运经济的模式已有相当的实践基础。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小岛国开始践行“蓝色经济”的发展模式,不仅包括航运经济,还包括滨海旅游、渔业与水产养殖、海底采矿、生物资源勘探等产业。笔者认为,在小岛国“蓝色经济”发展模式下,海洋保护嵌入航运产业应当有以下四个内在要求:

一、传统的航运制造业向清洁产业转型升级。由于小岛国的陆地资源和经济来源极度匮乏,传统船舶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对燃油的需求有增无减,导致其过度使用燃料,不仅加剧了海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攀升,而且是海水及海洋生态污染的主要祸源之一。在船舶制造业中,清洁型船舶制造设施和船舶设备是转型改造该产业的核心,从而减少航运制造产业给海洋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实践中,已有许多小岛国建立了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以减少对石油燃料的高度依赖。

二、绿色港口作为支持船舶停靠和补给的站点。在“蓝色经济”模式下,绿色港口建设成为航运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一,港口应当对近海海洋进行有效治理,以疏通船舶进港航道,方便船舶的有序停靠,避免近海船舶碰撞。在近海陆源污染方面,港口排污与垃圾废物囤积应当通过正当的、有序的手段予以遏制,必要时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对污水循环利用和对垃圾进行降解。在港口邮轮旅游产业中,对访岛观光实行人流总量控制,提高港口管理效率,对游客访岛过程中破坏近海环境的行为建立惩罚机制。其二,提高港口的灾害承受能力是“蓝色经济”模式的延伸。由于小岛国自身发展受制于海洋环境变化,港口对海洋灾害极为敏感,港口的抗灾能力直接决定小岛国港口产业的生命力,进而影响整个航运产业链。

三、船舶航行应当建立在海洋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已有国际公约对航行安全问题作出相关规定,并对海洋油污损害行为进行规制。海上航行安全的规范除了考虑到人命与货物安全,同时也顾及避免油污泄漏造成的海域环境污染。已有部分小岛国加入了与此相关的国际公约,并在海上航行中遵守这些规则。

四、小岛国在完善航运立法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需将海洋保护意识融入其中。例如,巴巴多斯设立了船舶碰撞报告制度,以便当局尽快处理。已有部分小岛国在航运经济中贯彻了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最终体现在法律制度层面上。只有通过规章制度将理念转化为可执行力,才有可能真正践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为小岛屿国家航运提供了新动能

小岛国受限于地理方位和经济规模,国家综合实力较弱,因此,国际合作成为小岛国发展航运经济的大趋势。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提出了新的国际合作理念,以“和平发展,共同治理,共享利益”作为多边或双边合作基调,不仅代表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且能够切切实实将“蓝色经济”理念运用到实践中。

一、小岛国参与“一带一路”的可行性

“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享、共赢”作为国际合作理念,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以发展为导向,致力于解决治理体系的“发展缺位”。由于沿线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够提供小岛国与这些国家进行利益平等互换,而且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治理的合作新模式,是以尊重一国主权为前提,寻求双边或多边合作,这也赋予了小岛国海上经贸的主动权。

在航运经济领域,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中,以水路运输的进出口额占比最高。,以水路运输的进出口额分别达5679.3亿美元和3841.9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的73.4%和自“一带一路”国家进口额的57.7%。“一带一路”有能力形成海上互联互通,弥补小岛国地理方位和市场规模条件的缺位。

中国倡导构建的“一带一路”蓝色伙伴关系融入了“蓝色经济”理念,这也正符合小岛国航运经济的发展利益。实际上,中国已在《平潭宣言》中建立了同佛得角、斐济、几内亚比绍、马尔代夫等12个小岛国在内的蓝色伙伴关系。中国在沿线国家的港口基础设施和船舶建设投资中业已输入巨资,对沿线航运产业的提升将产生巨大影响。

二、合作路径

第一,小岛国利用自身海洋资源禀赋,通过“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海上经贸合作,从而刺激航运市场。小岛国虽囿于天然的海洋地理方位,但却因此合法获得了更广袤的专属经济区,获取了更多海洋资源的权利。小岛国的海洋资源在海上贸易市场中具备一定的供给能力,能够促进与沿线国家尤其是缺乏海洋资源禀赋国家的经贸往来,从而进一步推进小岛国航运经济的发展。

第二,小岛国受制于自身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能力和相关设备制造和技术能力,只有不断对外开放投资市场,在船舶制造和港口基建上加大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在航运中贯彻“蓝色经济”理念。中国在技术和资金上对沿线国提供援助,这对于资金极度匮乏的小岛国而言,是求之不得的。

第三,小岛国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加深相关立法制度的政策沟通,包括建立或完善海上运输法律制度以及港口管理制度等,将“蓝色经济”理念制度化,在规范航运经济的同时确保海洋环境保护的渗透。以港口为例,在小岛国与中国合作绿色港口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同中国相关政策的密切沟通,借鉴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等地区对绿色港口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作者系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