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目送》:褪去浮华求本真

《目送》:褪去浮华求本真

时间:2023-05-20 08:09:33

相关推荐

《目送》:褪去浮华求本真

↑轻轻点击上方“浅秋文学”偷偷关注我

作者:素心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1

一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龙应台在华文世界掀起一阵“龙卷风”。其文字针砭时弊,冷冽肃杀,大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与霸气。一时间洛阳纸贵,读者奔走相告,又一文学奇才问鼎台海两岸。

她的《野火集》中最着名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言辞犀利、锋芒毕露。“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

不得不惊叹这龙女子,敢言世人不敢言,敢用最柔软的须,碰触人性最致命弱点的勇气与魄力。若鲁迅先生再世,或她可与之比肩。此时,内心除了佩服就是佩服。这女子堪称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

然,褪去尘世浮华,回归生命本真。抛开坚韧、刚强、率性,作为女人,她仍不失温柔、细腻、慈爱。这,在《目送》中,淋淋尽致地展露无余。

“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这是目送儿子华安去美国做交换生,机场送别的场景。当时华安十六岁。

或许,在母亲的眼里,无论何时,他依然是那个眼神怯怯地打量周遭,小小的手,习惯圈在妈妈手里的幼稚园小朋友;或者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不断地回头,不肯轻易离开妈妈视线之外的小孩。

但此时的儿子似乎并不领情,就连告别时的拥抱也变得“勉强”,好像他要立刻挣脱母亲的怀抱,急急地开始属于自己的行程。而母亲,在痴痴期盼他消失前能回头一瞥时,等来的,却是他毅然决然的背影,没有回头。

一个“挪”字,母亲对儿子的万般不舍与眷眷深情,跃然纸上。这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一位温柔、细腻、浓情的母亲。她的眼里,除了儿子,或许,那一刻别人无可替代。当然,青春期的儿子,好像时刻在考验着她的耐心与智慧。

早年留学美国并短期执教,自1986年旅居欧洲19载后,回台相继担任台北文化局局长、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委,后挂冠而去,辗转于香港、台北等地任教,龙应台的履历不可不丰富。

她,在孩子眼中,是一位充满智慧、温情又有些唠叨的母亲。有时,甚至不由自主地流露她感性的一面。

“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子,淡淡地说:‘小孩!’”

可以说,母子之间,除了天然的血脉亲情外,伴随孩子的成长,更多了一份隔膜与疏离。这些,在龙应台的眼里,多少有些落寞与惆怅。而在孩子眼里,曾朝夕相处的妈妈,却变得有些陌生,有些幼稚甚至丢人。

毫无疑问,这是因为两代人时代、年龄、经历、思维观念不同造成的巨大落差。母亲一时的天真烂漫,在孩子眼里,变得不可思议;孩子的不屑一顾,在母亲的心中荡起层层涟漪。如她所说,“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事实上,也正是基于母子之间关系的反思,才有了她另一本书信体散文《亲爱的安德烈》。

母子之间,不仅仅有温情,有慈爱,有血肉相连,而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适时放手,也是为人母最明智的抉择。

她终于明白:“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

那么,在父母眼中,她同样是一个极尽孝道、温柔体贴的乖乖女。

“我认真而细致地‘摆布’她,她静静地任我“摆布”。我们没法交谈,但是,我已经认识到,谁说交谈是唯一的相处方式呢?还有什么,比这胭脂阵的“摆布”更适合母女来玩?只要我在,她脸上就有一种安心的平静。”

年轻时爱美的母亲,已经人老珠黄,容颜更改。脸颊干瘪得如同放置太久的苹果,皱成一团。而她的女儿,像哄孩子一样,细心帮她涂各种颜色的指甲,静静地陪伴其左右。

那一刻,哪怕母子之间不说话,但心里一定满溢着浓浓的爱意与温暖。女儿,紧紧地依偎在母亲身边,像儿时一样;而母亲,则安静地享受与女儿独处的静美时光。但愿岁月静好,时光不老,将那一刻,定格于永恒……

忽然想起母亲,不禁泪眼朦胧。缠绵病榻近二十载,不能行走,不能言语。但每每见到她,她的眼里一定满是欢喜与怜爱。她会用那只还算灵活的手,轻轻抚摸你的脸,好像在说,你还好么?我的女儿?……

在龙应台心里,即使母亲已经衰老,老眼昏花,记忆模糊,她仍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人。而母亲的心中,女儿,也是她心中最牵挂的人。所谓的血溶于水,是无法更改的。

可以看出,龙应台对母亲的体贴入微,极尽温柔。同样,对父亲,在他病重期间,除了每天的电话问候,她尽量抽出时间,去医院探望、照顾。一如她在《目送》里,在医院尽心照顾老父亲的一幕,令人敬佩。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

难以想象,笔端自带寒气、咄咄逼人的龙应台,也时常显露女儿家的温柔与体贴。毕竟,那是生她养她的父母,父母之恩大于天。此时,唯有静静地陪伴,细心地照料,让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没有痛苦,安然度过。

3

当然,除了为人母、为人女,作为女性,她也时常表露对人类苦难及命运的思考、诘问及骨子里悲天悯人的情怀。

例如,在其中的一篇《阿拉伯芥》里,她介绍,全球有两万六千人因为误触地雷而死亡,大地里还有一亿一千万枚地雷等着被“误触”。丹麦人于是“发明”了一种草——阿拉伯芥,将它改动一下基因,就变成一种测雷器。原因是,阿拉伯芥的根,感觉到土里头地雷腐蚀后外泄出的二氧化氮,整株植物会从原来的绿色变成铁红色。阿拉伯芥的花粉经过处理之后,花粉也不会扩散繁殖。

她由此反思:阿拉伯芥的命运,不也正是金门人、板门店人、阿富汗人的共同命运?我觉得发冷—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

可以看出,她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家仇国恨,而是放眼于整个天下、整个人类共同体。“阿拉伯芥”无疑是对当今所谓“文明”无情地鞭挞与拷问。

或许,文明与野蛮只有一步之遥,当某些政治家们为了自认为的普世价值观,磨刀霍霍、向弱小的民众大开杀戒时,他们就已经僭越了文明底线,成了真正的野蛮人。当局部战火不断肆虐,生命被随意践踏,再多的阿拉伯芥能否阻止他们疯狂的铁蹄?不能不令人堪忧!

如今,看世界某些角落,战争的硝烟仍在弥漫,忧伤的大地仍在颤抖,苦难的民众仍在呼号,我们不禁会问:人类和平的曙光何时能真正降临?

小小的“阿拉伯芥”,已经变成一把利剑,无情刺入“文明者”的咽喉!

由此,我们看到:根植于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熏染于欧美文化自由民主的精神,她的视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目送》里,是走下刀光剑影的政坛,褪去一身浮华,回归生命本真的龙应台。一如她的文字,厚重中不失灵巧,吟哦里带点忧伤,“像从地里挖出来的蒲公英,根很长,粘着泥土,还是湿的。”她,从红尘里走出,宛如一株莲,优雅而睿智,静美而独立。

正如她曾说过,我只管什么东西触动我,让我生气或让我流泪。我负责的只是透过最好的汉字,把我的思想表达出来。到此为止。至于文章从我的书桌出去以后,它发生什么样的影响,以至于我被如何定位,都不是我的事情。

好看,别忘了点在看哦!

浅秋文学

坚持下去

没人会知道怎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