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故宫博物院收藏宋官窑花盆细节 这类型少见|瓷器鉴定真知堂

故宫博物院收藏宋官窑花盆细节 这类型少见|瓷器鉴定真知堂

时间:2023-10-04 15:50:54

相关推荐

故宫博物院收藏宋官窑花盆细节 这类型少见|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继续为大家讲述瓷器文物鉴定。

关于官窑,我说的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其实这个窑口才是陶瓷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谜。无论是柴汝官哥定,还是汝官哥钧定,官窑排名在汝窑之后,名列第二或第三是没有争议的,不像柴窑和均窑,争议很大。

为什么说官窑才是最大的未解之谜,而不是哥窑呢?原因还在于近年来的考古发掘。

哥窑窑址虽然没有发现,但史料中的龙泉哥窑窑址被发现了,基本上可以搞清楚龙泉哥窑和故宫那一批传世哥窑文物肯定不是一个窑烧造的。而杭州老虎洞南宋修内司窑址的发掘,却搞得官窑越来越扑朔迷离了。原因何在呢?

上海青浦任氏墓出土的官窑长颈瓶

主要原因就在于,可以肯定为南宋早期修内司官窑遗址的老虎洞遗存,大量灰坑复原的官窑瓷器文物和两岸故宫以及海内外收藏的那批历史上被认定为南宋官窑的官窑器太不一样了。

馆藏官窑文物大多数为粉青釉,其他颜色极少。而老虎洞遗址出土文物多为灰青和米黄釉,还有月白釉,很少见到粉青釉。也就是说很少馆藏文物可以和窑址出土文物吻合。符合出土瓷器特征的这个比例,专家研究表明不超过20%。

南宋官窑梅瓶灰青釉

第二,老虎洞窑址出土器物器型较大,很多都是20厘米以上的器物,25厘米左右的器物也不少。而传世官窑文物有官窑无大器的说法,基本上大多数都为20厘米以下的器物,超过20厘米的就被称为大器和重器。这又是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不符合之处。

北京故宫收藏的官窑之王高达34厘米,却是孤例

第三,老虎洞遗址出土的瓷片,可以分为四型。厚胎薄釉型,厚胎厚釉型,薄胎薄釉型,薄胎厚釉型。一般都为多次施釉多次素烧,最后才高温烧成的器物。而传世品官窑文物中,符合这些特征的瓷器太少了。有些瓷器可以肯定为官窑,并且被定为南宋,却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太可能是多次施釉烧成的,比如题图这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窑粉青花盆。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勿喷,你仔细观察这件花盆的底部细节。可以看出这件花盆的釉水非常肥厚,用凝脂来比喻极为恰当。更恰当一点的比喻就是鼻涕浓。鼻涕浓我就不解释了。这种肥厚的釉水,已经不是稀薄的石灰釉,而是石灰碱釉,也就是釉里含有的氧化钾成分非常高,氧化钙的比例大幅度下降,这样釉水就可以一次性施得比较厚。而且,这种釉的玻璃质感大幅度下降,专业术语叫做“失透”,也就是失去透明四个字的简称。

由于有了老虎洞窑址发掘出来的大量可复原官窑瓷器文物,反而使得官窑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了。原有的官窑瓷器类型没有搞明白,所谓官哥不分类型还是不能完全区分开来,新出土类型的所谓修内司官窑器则多数在传世文物中找不到对应器物。

如此这般,官窑之谜更加复杂。

日本收藏的修内司官窑双耳弦纹炉

但也不是完全无解。日本收藏的这件修内司官窑弦纹炉就能和老虎洞遗址出土文物匹配成功。对比一下,我们可以看出,这件修内司官窑香炉确实和故宫收藏的这件官窑花盆不一样。

首先是釉色不同,釉色偏灰青而不是花盆的粉青。

其次是釉面隐隐约约看得出胎骨好似粉红色,也就是说釉的遮盖能力不强。

再次是釉面的质感,可以明显看出,这件香炉是多次施釉多次烧成的产物,而不是故宫花盆那种鼻涕浓一类的釉水。

题图这件就是收藏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同类型器物,这件残器就是认定日本收藏香炉南宋修内司官窑的身份证了。

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这件香炉的釉也不完全和日本香炉符合,倒是有点故宫花盆的味道,釉质肥厚,宛如堆脂。到底是一次性厚釉还是多次烧成,光靠这个图片无法断定。杭州官窑博物馆灯光过于幽暗,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官窑之谜,首先在文献。史料记载就有北宋徽宗时期自建窑为内窑,南宋渡江宋高宗时期有邵成章建立的修内司官窑和后来郊坛下建立新窑的记载。宋人文献又有乌泥窑,续窑,余杭窑的记载。更早的宋金战争期间,文献还有苏州平江府,浙江余姚府烧制瓷器的记载。也就是说,概括起来,符合官窑二字的窑口至少见于文献七处,还不包括文献没有记载而实际上存在类官窑的浙江龙泉溪口,小梅一带的窑址。

平江窑无考,余姚窑已经被发现,就是低岭头,寺龙口类型的越窑器。这种器或也混入传世官窑器中无考。下面这件就是典型的余姚官窑。

余姚类型的南宋官窑

而最神秘的,莫过于北宋官窑。北宋官窑是北宋末年徽宗政和年间烧制的。当时北宋徽宗热衷于复古,大批烧制瓷礼器用于新的国家祭祀大典。为了这件国家大事,他命人烧制新类型瓷器,这种瓷器并不等同于汝窑。

但由于这个窑烧制时间极短,没有多久(不到)就遭遇了金兵南侵的靖康之变,所有器物全部被金人掠夺北去,窑址被毁。所以后世对这个北宋官窑的遗物到底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了。

今天民藏所谓的北宋官窑,都是自己命名的,没有一件经过陶瓷学界的认定和认可。台北故宫1988年官窑特展把它收藏的官窑器文物的部分命名为北宋官窑,到到今天基本上全部否定,认为没有一件是到代的北宋官器。一方面反映出学术界的严谨,一方面也确实说明北宋官窑之罕见。目前,对于北宋官窑,只有一个字“谜!”除非哪一天在河南开封府附近地区找到了烧制这种瓷器的窑址。

曾经定为北宋官窑的三登方壶,台北藏

文章写到这里,又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关于宋官窑的文物鉴定,笔者涉猎研究十几年,只能说,如果真要学习,这个需要很长篇幅和更多资料。长篇论文不适合发表,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笔者后续推出的付费专栏《修内司官窑鉴定》《郊坛官窑鉴定》《元代老虎洞官窑鉴定》。只是这些内容写起来太麻烦,读者不多的话就懒得动笔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留言的朋友多,笔者就写。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