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

时间:2023-04-12 16:51:45

相关推荐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健康委(局)、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局、文化和旅游部门,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办〔〕14号),大力推进河北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省中医药管理局联系。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30年)》和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办〔〕14号)精神,弘扬河北中医药文化,打造河北中医药时代品牌,扩大河北中医药影响,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

指导思想

以传承保护、传播弘扬、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着力构建河北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为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内在支撑。

目标要求

通过全面实施“扁鹊计划”,加快建设以扁鹊文化为核心,富有时代内涵和我省地域特征的中医药文化体系,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扩大河北中医药文化海内外影响力。到,全省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有序开展,传承传播体系基本建立,创新转化迈出步伐,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共享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到2025年,我省中医药文化基础更加坚实,传承发展全面加强,传播体系日趋完善,公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中医药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形成以扁鹊文化为核心、融合燕赵医家流派文化元素、集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开发、创新利用于一体的河北中医药文化体系。

重点任务

(一)中医药文化挖掘整理行动

1.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依托省内有关中医药机构,以课题式、项目式方法对我省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中医药堂馆、名医故居等文化遗迹以及中医药文献、中医药器具等物质文化资源和中医药人物、中医医疗技艺、中药炮制工艺、中医药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资源底数,分门别类整理,推动建立河北中医药文化资源信息库。2.加强地域特色中医药文化研究。系统研究我省中医药文化历史渊源,深入挖掘扁鹊文化、始祖文化、邳彤药文化、刘完素文化、易水文化、中西汇通文化、养生文化等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河北特有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依托安国厚重的药文化底蕴,系统梳理安国药市发展历程,挖掘药王邳彤文化,传承中药材在鉴别、种植、加工、使用中的特殊技艺,不断将药文化融入人民群众饮食、康养、旅游等现代化生活中。深入挖掘彭祖文化和艾草文化,在馆陶打造集彭艾博物馆、彭艾研究院、彭艾档案馆、艾灸体验馆等为一体的彭艾小镇,向人民群众倡导健康的中医药养生方式方法。3.扩大医祖扁鹊文化品牌影响力。保护、修葺扁鹊庙、鄚州大庙等现有扁鹊文化遗迹,征集整理扁鹊相关文物文献及研究成果。支持河北中医学院继续办好“扁鹊实验班”“扁鹊医学社”,鼓励开设“扁鹊中医药文化”相关课程,促进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有机结合。支持内丘等地利用扁鹊文化元素冠名学校、道路、公园、医院、广场等,开发扁鹊相关文化创意产品,鼓励举办高规格祭拜、研学、论坛等扁鹊文化弘扬活动。支持内丘承办第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提升内丘扁鹊文化节规格,扩大扁鹊文化品牌影响力。

专栏1 中医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项目

开展中医药文化古迹资源普查

依托河北中医学院,开展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编写出版《河北中医药文化与遗存》。推进药王庙、鄚州庙、张锡纯纪念馆等中医药遗迹场所修葺建设。

中医药文化及所属重点区域

扁鹊文化:雄安新区(原任丘鄚州)、内丘县、南宫市始祖文化:新乐市、涉县、涿鹿县、迁安市邳彤药文化:安国市、灵寿县、衡水市、井陉县刘完素文化:肃宁县、河间市、保定市、安新县、文安县、定兴县易水文化:易县、石家庄长安区东古城、赵县、藁城区中西汇通文化:玉田县、盐山县养生文化:彭祖养生文化(馆陶县)、秦皇养生文化(秦皇岛市和盐山县)、气功文化(秦皇岛市)、太极文化(永年区)、武术文化(沧州市)相关地市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特有中医药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打造扁鹊文化品牌

支持内丘县建设扁鹊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扁鹊文化研究中心,打造集中药材种植、加工、贸易以及中医药文化交流、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二)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行动3.开展河北名医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研究。加强我省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和出土中医药文物文献研究,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依托“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和相关中医药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系统梳理我省中医药发展脉络,重点挖掘、整理研究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中西汇通学派等不同流派医家代表学术思想、医学成就、医论验案、临床应用等文献资料,挖掘防治当代疾病的有效方药、方法和诊疗技术手段。加强“络病理论”、“浊毒理论”等当代重大中医学理论研究,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和水平。开展河北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研究,编辑出版系列丛书。4.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将传统医药保护纳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保护规划,支持传统医药项目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励各地加强传统医药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已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的宣传推广和传承保护,培育一批重点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发挥河北中医学院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作用,大力开展非遗传播教育和宣传展示活动。持续挖掘、整理我省民间古籍和确有疗效的古方、单验方和中医绝技。依托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建设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5.大力推进中医药博物馆建设。支持河北中医学院建设河北省中医药博物馆,打造集河北中医药发展史、中药标本展示、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和中医药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综合场馆,推动我省中医药文化发展,凝聚中医药文化社会认同。鼓励各地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展览馆、展示室,形成保护、研究、展示我省中医药历史、历代名家学术思想、独特的中药炮制技艺和道地药材资源的文博研学服务体系。

专栏2 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项目

推动中医药学术思想研究传承

加强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窦汉卿、王清任、张锡纯等中医药名家名方整理编纂工作。依托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分会、李东垣学术思想研究分会、王清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刘完素学术思想研究分会、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研究分会等团体,加强中医药学术流派研究整理。成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扁鹊学术思想研究分会,研究、传承、弘扬扁鹊“治未病”思想。推动京津冀中医药学术和人才培养领域交流合作,实施京津冀三方共同参与的高层次人才研修培训项目。加强京津冀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合作,举办学术研修班,鼓励京津中医名家在冀建立传承工作室分室,推进中医药学术精髓薪火传承。支持安国建设京津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推进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传承发展。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行动,培育一批重点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推动八大祁药等项目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2-3个中医药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中医药博物馆

依托河北中医学院建设河北省中医药博物馆。依托省中医药科学院建设河北特色中药展览室。支持安国市建设中药炮制馆、张家口市建设蔚县蔚州署中医药博物馆、沧州市建设市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展厅。

(三)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行动

6.实施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切实发挥中医药在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河北建设中的优势作用,按照“预防为主”方针,大力弘扬医祖扁鹊中医“治未病”理念,创新实施我省“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燕赵中医大讲堂”“健康有道大讲堂”“百名中医进太行”“基层中医圆梦燕赵行”“中医药文化嘉年华”等活动,发挥各级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作用,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等“六进”活动,提高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使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使用中医药。7.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体验平台。以保定刘守真祠、安国药王庙、内丘扁鹊庙、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中医学院5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龙头,以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为骨干,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体验平台。支持各类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历史遗迹遗址、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中医药文化展馆、中药企业、中医药养生体验馆等中医药相关机构,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培育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建设,夯实中医药文化展示、传播、体验、推广的主阵地。8.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针对不同年龄青少年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进校园活动,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模式。通过讲读中医药文化绘本、开拓中药材种植园地、开展中医药课外活动等形式,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中医药健康素养。9.加强中医药文化设施环境建设。推动城乡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中医药文化墙建设,借助招贴画、宣传标语、展示牌等向城乡居民宣传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支持鼓励各市和有条件的县结合实际在城乡规划中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用药花、药草、药树美化城市环境,用中医药雕塑装饰公共场所,营造浓郁的城乡中医药文化氛围。10.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矩阵。建设河北中医药网络信息平台,整合中医、中药、文化、产业、人才等信息,打造面向海内外的现代化网络体系。加强报纸、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开设报刊专版、电台和电视台专题节目,宣传普及权威实用的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技术与产品。加强新媒体宣传渠道建设,办好“河北中医药”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国医话健康》等新媒体品牌栏目,向社会发出我省中医药发展的官方声音。支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各类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开设官方微信号。11.以文化为引领推进河北中医药“走出去”。鼓励省内中医药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诊疗和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来我省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支持相关高校、企业和医院积极对接海外机构,依托中医孔子学院或中医药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培养一批中医药国际传播人才。落实冀澳中医药合作相关协议,深化双方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继续办好“中国-匈牙利医学论坛”“医疗气功国际学术交流会”“国际络病学大会”“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等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河北中医药文化海外影响力。

专栏3 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项目

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

按照中医中药中国行实施方案,举办大型主题活动、知识大赛、悦读中医等活动。持续推进“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通过网络直播、新媒体等方式扩大宣传。全省年均活动不少于1000场次。

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会同相关单位开展中医药知识读本编纂工作。

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通过设立中医药学习园地、中医药文化长廊、中医药展览馆、百草园、阅读角等形式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积极运用中医药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内涵。

营造中医药浓厚氛围

在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通过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宣传墙、漫画等形式,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每市不少于3个。

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媒体建设

建设覆盖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平面媒体等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推动各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及中医医疗机构建设1种以上的官方中医药文化传播客户端。打造升级版《国医话健康》养生微视频,拍摄“河北馨医录”,大力宣传名医大家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鼓励河北中医学院积极招收留学生,建立海外中医中心,开展境外办学,培养中医药国际人才。支持华北理工大学与匈牙利佩奇大学继续办好中医孔子学院,选派高水平中医师赴孔子学院开展中医教学和培训。推进以岭药业与北京语言大学等机构共同开展对外汉语教师中医药文化研修项目,支持其在新加坡建设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到,全省力争建立1-2个中医药海外中心、2-4个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四)中医药文化产业提升行动

12.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推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名胜古迹、中药材种植基地、生产企业、中医药文化基地等中医药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各建设单位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服务产品,强化产业融合,发挥独特优势,形成“一基地一特色一品牌”。支持保定安国市开发中医药文化体验、工业观光、康养度假、康复理疗、研学教育、商贸购物、节庆会展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打造国内知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支持秦皇岛等地依托优质的生态、旅游和中医药资源,大力发展入境中医药健康旅游。支持内丘县先行先试,规划建设扁鹊康养示范基地,努力把扁鹊行医故里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医祖祭祀、学术交流、培训传承、康复疗养、健康旅游基地。鼓励邢台巨鹿、邯郸馆陶、承德滦平等有一定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集群的地区,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3.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强中医药文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鼓励中医药文化传播机构开发科学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开展中医药文化精品创作行动,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推出以河北历代名医大家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宣传片、文化丛书等,打造优秀中医药文化品牌。

专栏4 中医药文化产业项目

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

支持安国打造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支持秦皇岛市开拓国际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支持内丘、巨鹿、滦平、馆陶等地发展县域中医药健康产业,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力争到2025年,全省建成6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5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研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

以环京津地区、雄安新区、崇礼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热点区域为重点,吸引高端文创人才和企业,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

支持中医药相关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文化创意企业等开发中医药文化产品,以扁鹊等河北中医名家为题材拍摄电视连续剧。支持河北中医学院制作“医祖扁鹊”“河北道地药材”动漫视频。

举办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遴选,在全省推广一批优秀中医药书画作品、中医药文化标识、影像纪录片等。

(五)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行动

14.壮大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切实发挥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在普及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讲好中医药健康故事、传播中医药正能量,塑造行业良好形象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遴选临床好、业务精、擅表达、会沟通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科普专家队伍,进一步扩大国家级、省级科普专家数量,重点强化市、县级科普专家队伍建设,形成省、市、县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注重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能力提升,健全管理和考评机制,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领军人才。15.加强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培训课程。支持中医药高等院校与其他高校合作,开设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养生保健等相关专业课程,加紧培养涵盖研究、教学、传播、推广、管理等方面的中医药文化跨界人才队伍。依托河北中医学院等中医药院校,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平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引进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和优质企业,推动建设中医药文化智库。探索中医药文化相关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专栏5 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项目

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各市、县(市、区)组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加强专家管理和培训,到,每市队伍不少于50人,每县不少于10人。

加强中小学校教师中医药知识培训,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储备专业师资人才。

建立中医药文化智库,加强中医药文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建设一支涵盖中医药文化研究、教学、传播、推广、管理、旅游、康养、创意产业等复合型人才队伍。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扁鹊计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规划、项目审定、重大事项研究决定等。各地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建设方案,调动各方力量,推进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要以“扁鹊计划”为引领,统筹推进当地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二)强化部门协作

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政策研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有效落实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合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安排现有财政资金渠道,逐步加大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

(四)注重宣传推广

注重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手段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中医药、信任中医药、使用中医药的浓厚氛围。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作用,传播权威准确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